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團風縣李四光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花瓣網 的圖片

團風縣李四光中學原址在團風縣回龍山新廟。清末民初,李四光父親李卓候在新廟學堂設館授徒,任堂長,造福鄉鄰。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遷往團風回龍大廟,更名為「黃岡縣回龍山中學」,後數易其名。林育英、林育南、林彪、李四光、陳潭秋、秦兆陽等名士都曾求學於此。1982年底,定名為「黃岡縣李四光中學」,校名由原國家主席李先念親題。

學校簡介

李四光中學坐落在風景秀麗的座山腳下,依山傍水,環境幽雅。學校創辦於一九一二年,李四光先生的父親李卓侯曾在此設新廟學堂,後因歷史原因先後更名為鐵流中學、回龍山中學、回龍山高中。一九八三年,為了紀念我國傑出的科學家李四光先生,經原黃岡縣人民政府批示,將李四光家鄉的回龍山高中更名為李四光中學。

教學情況

近一個世紀以來,學校在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人士的關心支持下,現已發展成為辦學規範、設施完備的縣級示範學校。學校現有校園面積5.1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82萬平方米,校園內教學樓、宿舍樓、實驗樓鱗次櫛比,運動場、校門路、綠化帶交相輝映,辦學條件不斷改善。學校現有教職工96人,其中專任教師92人,職工4人。教師中具有本科學歷的45人,專科學歷的47人,中學高級教師[1]7人,一級教師[2]63人。全校共開設22個教學班,在校學生近1700人。

多年來,學校堅持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大力推行素質教育,不斷深化課程改革,始終以「弘揚李四光精神,發展李四光中學」作為學校的辦學宗旨,把提高教學質量,提升辦學層次作為學校的中心工作。學校堅持「以師立校,以生為本」的辦學理念,始終把育人放在第一位,利用人文優勢,加強德育教育,形成了師愛生、生敬師、講文明、講紀律的良好校風。近百年來,李四光中學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為回龍、為黃岡、為國家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的社會主義建設者,為當地的經濟建設作出了應有的貢獻,學校也因此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獲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僅以近十年為例,學校獲得各種集體嘉獎共計80多次,教職工參加縣級以上各種業務比賽累計獲獎達200多人次,學生參加各級各類競賽獲獎共500多人次。其中共有40多位教師、100多位學生獲得國家級獎勵。在校學生鞏固率、畢業學生合格率、優秀率均達到上級要求。

迎接挑戰

多年的努力換來了可喜的成績,也贏得了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對李四光中學的關注、幫助與支持。近二十年來,國家外交部、中科院、地礦部、石油部、教育部、華中師範大學中國地質大學以及省地市縣各級領導、專家都曾蒞臨學校參觀指導工作,李四光中學歷屆校友也紛紛為母校的發展出謀劃策,解囊相助。

在李四光中學建校近百年之際,我們再現歷史,把一張張珍貴的鏡頭聚焦,定格在各級領導、專家學者、仁人志士對學校的關註上,定格在學校發展前進道路上的精彩瞬間,是為了更好地謀劃學校的發展願景,也是為了對學生進行愛校教育,發揚先輩的科學精神,嚴謹治學,報效祖國,從而為迎接二十一世紀的挑戰,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實現和諧社會、全民小康的偉大目標作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