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四川大學經濟學院

四川大學(校園風光)原圖鏈接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四川大學經濟學院(SC HOOL OF ECONOMICS,SICHUAN UNIVERSITY)是四川大學二級學院[1]

四川大學經濟學院前身是創辦於1905年的四川大學經濟科;已故經濟學家彭迪先、張與九、蔣學模、胡寄窗、陶大鏞、胡代光,以及當代學者劉詩白等曾先後在此任教或學習;1905年,四川大學設經濟科;1924年,四川大學經濟系成立;1998年,四川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變更為四川大學經濟學院。

目錄

學科設置

學院下設經濟系、經管與財稅系、國際經濟與貿易系、金融系4個教學單位和四川大學經濟發展研究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科技經濟學研究中心等14個研究單位。學院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點2個(理論經濟學和統計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點3個(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統計學);理論經濟學博士後流動站1個、專業學位碩士點7個(含MPA[2]);政治經濟學國家重點學科1個、省級重點學科2個,本科專業7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4個。在校博、碩士生及本科生約3300人。

我院現有教職工146人,專任教師127人,教授45人,副教授59人。其中名譽教授1人,文科講席教授1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7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委託)項目首席專家5人,「讓莫內」講席教授2人,教育部「新(跨)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4人,四川省萬人計劃入選者5人,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11人,四川省突出貢獻專家3人,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7人。入選四川大學「雙百人才」 計劃A類人選1人,B類人選5人。

十八大以來,我院始終將「立德樹人」作為工作重心,通過交叉學科、小班化等方式開展經濟學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實踐,成果顯著,2018年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學生綜合能力突出,近年來一次性就業率均在97%以上。

科研成果

近五年來,學院教師科研成果豐碩,共獲得各級各類科研項目500餘項,科研總經費達到7000萬餘元。承擔了「精準扶貧思想:生成邏輯、內容體系和實踐效果研究」等國家科研項目40餘項,承擔省部級科研項目40餘項。在《中國社會科學》《經濟研究》《馬克思主義研究》《美國經濟評論(AER)》《公共經濟學(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等國內外高水平期刊上發表論文400餘篇,獲得省部級以上獎項15項。學院始終堅持服務黨和國家的戰略需求,開展高水平的社會服務工作。多名專家參加省、市、校中央精神宣講團,很好地發揮了高校理論引領的作用,相關教師參與中宣部重要文稿的起草工作,多項成果受到中央及省部級領導的批示和相關部門的決策採納;學院始終堅持「三個全面」助力精準扶貧,多名師生長期投入脫貧攻堅工作。

合作交流

學院先後與美國加拿大德國法國英國荷蘭瑞典比利時希臘澳大利亞日本等國的10多所著名高校建立了互派訪問學者、合作研究以及聯合辦學等合作關係。

學院系中國與歐盟高教合作項目的院校之一,亦是歐盟資助設立的全國5個文獻資料中心之一。院圖書館現有中文圖書資料11萬餘冊,外文圖書、歐盟文獻資料2萬餘冊,各種經濟類報刊400餘種。學院建有微機室、多媒體教室、電子閱覽室等先進的教學輔助設施。

視頻

四川大學經濟學院 相關視頻

四川大學經濟學院2002級畢業十周年紀念上篇 ——《當年》
四川大學經濟學院2019屆優秀畢業視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