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噶喇藏·隆日降錯

藏傳佛教

圖片來自xuite

噶喇藏·隆日降錯(1911年4月10日-1965年8月1日),男,蒙古族內蒙古科爾沁左翼後旗阿都沁努圖克都楞營子人,中國藏傳佛教僧人,中國佛教協會原副會長。[1]

目錄

生平

他早年在都楞營子念小學。10歲時,他被阜新巴達旺廟藏傳佛教儀軌認定為該廟活佛。13歲時,他到青海塔爾寺土觀呼圖克圖為經師。15歲時,他到甘肅拉卜楞寺,此後在該寺學習8年。學習期間,1933年他22歲時曾到北京朝拜九世班禪,獲九世班禪賜呼圖克圖稱號。

1935年,他獲得堪布號後回本寺任住持。1944年,他被迫到阜新煤礦當喇嘛勤勞奉仕隊隊長,受到折磨。1946年春,中共遼北區地委、中共阜新縣委領導成立了「阜彰土蘇聯合政府」,組建了蒙古族武裝阜新蒙民大隊。他應中共阜新縣委邀請,決定北上參加聯合政府。1946年7月,他離開活佛府邸,投奔聯合政府所在地哈爾套。在聯合政府中,他為擴大地方武裝,爭取宗教界上層人物發揮了重要作用。1946年10月末,中共遼北省委書記陶鑄奈曼旗召開的座談會上,稱他是個「好活佛」。會後,陶鑄將他帶到白城子,並致信內蒙古自治運動聯合會東蒙古總分會,以妥善安排他。

1946年冬,他到烏蘭浩特,受到內蒙古自治運動聯合會領導烏蘭夫王再天哈豐阿等接見,被安排任內蒙古自治運動聯合會東蒙古總分會顧問。後來他又任內蒙古自治政府一等參事。1948年秋,他在烏蘭浩特創辦喇嘛醫務學校,培養蒙醫蒙藥人才。

1948年秋,他應呼倫貝爾盟新巴爾虎左旗甘珠爾廟邀請,任該廟住持。在該廟任住持期間,他取得政府幫助以解決寺廟實際困難,並對寺廟各項制度建設做出很大貢獻。抗美援朝運動中,他帶頭捐獻財物,支援抗美援朝

1954年,他作為佛教界代表參加訪問西藏的中央訪問團。在拉薩,他參拜了扎什倫布寺,朝拜了班禪達賴。此後,根據歷史形成的雍和宮住持由西藏委派格西喇嘛擔任的慣例,經中央人民政府民族事務委員會副主任汪鋒提議,達賴批准委任他為雍和官住持。1956年8月9日,達賴的委任文件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事務委員會上報中共中央辦公廳中共中央統戰部國務院副總理陳毅備案。9月,他到雍和宮就任。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雍和宮第一任正式住持。

他在雍和宮建立了民主管理制度,健全了文物管理和財務管理制度,規定了參觀開放制度,並在雍和宮設立招待所以服務來北京看病的牧民。他還出訪了蒙古緬甸尼泊爾印度等國。

他是第一、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民族委員會委員,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

1965年8月1日,他因病圓寂,壽數54歲。

參考文獻

  1. 「紅色噶根(活佛)」噶喇藏住持. 雍和宮. [2009-0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