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嗜酸性粒細胞增多(eosinophilia),正常成年人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為白細胞分類計數的0~4%;其絕對值為(0.05~0.45)×10^9/L。如分類超過4%,或絕對值超過0.45×10^9/L(直接計數法計算),稱為嗜酸性粒細胞增多。

常見疾病

寄生蟲感染、支氣管哮喘、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血清病枯草熱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紫癜藥物過敏、皮炎、牛皮癬、濕疹、皰疹樣皮炎、接觸性皮炎、天皰瘡、霍奇金病結節病惡性貧血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嗜酸性粒細胞白血病、脾切除後、潰瘍性結腸炎局限性腸炎結節性多動脈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性心肌心內膜炎、彌散性嗜酸性結締組織病嗜酸粒細胞性淋巴肉芽腫慢性腎臟病肺腎出血綜合徵腎上腺皮質功能低下家族性嗜酸粒細胞增多症特發性嗜酸粒細胞增多症等。

症狀起因

1、寄生蟲感染

蛔蟲鈎蟲絲蟲鞭蟲蟯蟲血吸蟲肺吸蟲肝吸蟲華支睾吸蟲囊蟲病包蟲病絛蟲病阿米巴弓形蟲病、瘧疾等。

2、變態反應性疾病

如支氣管哮喘、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血清病、枯草熱、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紫癜、藥物過敏等。

3、皮膚病

如皮炎、牛皮癬、濕疹、皰疹樣皮炎、接觸性皮炎天皰瘡等。

4、血液系統疾病

霍奇金病結節病惡性貧血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嗜酸性粒細胞白血病脾切除後等。

5、消化系統疾病

如潰瘍性結腸炎、局限性腸炎等。

6、結締組織病

結節性多動脈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等。

7、腫瘤

任何腫瘤,尤其在播散或壞死時。

8、其他

如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性心肌心內膜炎、彌散性嗜酸性結締組織病嗜酸粒細胞性淋巴肉芽腫、肺炎和胸膜炎復原期射線照射後、慢性腎臟病、腹膜透析肺腎出血綜合徵腎上腺皮質功能低下家族性嗜酸粒細胞增多症特發性嗜酸粒細胞增多症、器官移植術後排斥反應等。

診斷

詳細詢問病史

1、有無哮喘、咳嗽、咳痰、哮喘、關節痛、皮膚痛癢。

2、有無腹痛、腹瀉、噁心、嘔吐、發熱。

3、有無心悸、氣促,有否接觸藥物及異體蛋白。

4、有無疫區、林區、牧區生活史。

5、有無家族聚集性現象。[1]

鑑別診斷

1、變態反應性疾病

該類疾病有明確的過敏原接觸史,或表現出季節性,或進食異體蛋白及接觸過藥物,如支氣管哮喘有氣喘、肺部哮鳴音,痰檢見到很多嗜酸粒細胞,可經治療或自行緩解。過敏性鼻炎表現流清涕、起病急,發作與環境突變有關,數分鐘至1~2h可愈,鼻黏膜充血、水腫、分泌物塗片見嗜酸性粒細胞增多。

2、寄生蟲病

瘧疾有疫區逗留史,發熱、寒顫、間歇發作、多伴溶血、畏寒時血或骨髓塗片可找到瘧原蟲;而蟯蟲、蛔蟲及鈎蟲感染大便中有相應蟲體或蟲卵排出,阿米巴腸病大便中可找到阿把滋養體或包囊。

3、藥物引起的超敏反應

青黴素、鏈黴素、頭孢黴素等引起的超敏反應表現皮疹、瘙癢、喉頭水腫甚至血壓下降,亦可無任何症狀,僅表現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停止接觸該類藥後可恢復。

4、皮膚病

濕疹根據多形性皮疹、對稱分布、皮疹邊緣不清、易滲出、劇烈瘙癢、反覆發作呈慢性經邊等特點可診斷;天皰瘡根據皮膚有易破潰、不易癒合的鬆弛性大皰,常伴口腔黏膜損害、水皰底部塗片可見天皰瘡細胞,組織病理見表皮內水皰及棘層松解等特點可診斷;銀屑病有鱗屑性紅斑,表面多層銀白色鱗屑,皮疹境界清楚,有薄膜現象及點狀出血現象;魚鱗病常有家族史,幼年發病、冬季加重、好發於四肢伸側及軀幹、對稱分布、皮膚乾燥、魚鱗狀鱗屑等特點。

5、風濕性疾病

類風濕性關節炎有晨僵,多關節腫痛,皮下結節,X線有骨質疏鬆或關節間隙狹窄,類風濕因子陽性;系統性紅斑狼瘡有皮膚紅斑、光過敏、口腔潰瘍;關節炎、漿膜炎、腎臟病變,神經系統改變,血液系統改變,免疫學異常,ANA陽性等;皮肌炎有對稱性四肢近端肌無力,眶周水腫性紫紅色斑,Gottron征,頸前及上胸部V字型紅色皮疹,披肩征,血清肌酸激酶增高,肌電圖呈炎症性肌病;Sjögren綜合徵呈口腔乾燥,乾燥性角結膜炎,紫癜樣皮疹,關節痛,腎臟損害,抗SSA(+),抗SSB(+),病檢示唇腺的灶性淋巴細胞浸潤。[2]

6、肺嗜酸性粒細胞浸潤綜合徵

發熱、咳嗽、乏力、哮喘、胸痛、X線肺部遊走或固定低密度影或肺紋理增加,肺門陰影增大,肺實質浸潤呈良性經過。

7、Churg-Strauss綜合徵

有發熱、乏力、貧血等症狀,嗜酸性粒細胞可浸潤心臟、肺臟、周圍神經及中樞神經,如有哮喘、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壞死性血管炎及血管外肉芽腫形成等四聯征可明確。

8、嗜酸性粒細胞胃腸炎

有腹痛、腹瀉、噁心、嘔吐甚至消化道梗阻及腹水、腹膜炎表現。X線鋇劑檢查示黏膜腫脹、皺襞增厚、小腸擴張、固定、腸腔狹窄,活檢示黏膜內大量嗜酸性粒細胞浸潤。

9、嗜酸性粒細胞心內膜炎

表現發熱、瘙癢、咳嗽、氣急及心力衰竭。體檢有心臟擴大、頸靜脈充盈、肺囉音、肝大、脾大、下肢浮腫、血嗜酸粒細胞增多、心臟活檢嗜酸粒細胞侵犯心肌、心內膜。

10、特發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綜合徵

病因不明,由於累及多臟器,臨床表現多種多樣,嗜酸粒細胞增多>1.5×109/L,持續6個月以上,受累器官有嗜酸粒細胞浸潤。

11、血液病

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有腹脹、肝大、血象WBC明顯增多並有幼稚細胞,骨髓增生明顯活躍,中、晚幼及杆狀粒細胞均增多,嗜酸、嗜鹼細胞多,遺傳學可找到Ph染色體;真性紅細胞增多症有皮膚紫紅、脾大,Hb>175g/L,SaO2基本正常,骨髓示三系均增生;淋巴瘤有發熱、淋巴結及肝脾腫大,活檢示淋巴結正常結構破壞及淋巴細胞異形性改變;嗜酸粒細胞白血病有發熱、貧血、出血表現,嗜酸細胞重度增多,骨髓示細胞成熟程度及大小不一,顆粒分布不均勻,核左移,原始粒細胞大於5%。

檢查

(一)體格檢查

1、應系統地進行檢查。

2、注意營養狀態,有無皮疹、皮下結節或包塊。

3、有無淺表淋巴結腫大、胸骨壓痛及肝脾腫大。

4、有無呼吸困難、哮鳴音及囉音等。

(二)實驗室檢查

1、外周血象應注意白細胞計數與分類,並應做嗜酸性粒細胞絕對計數。

(1)嗜酸性粒細胞輕度增多而白細胞總數無明顯增多者常見於腸道線蟲病。

(2)嗜酸性粒細胞明顯增高且白細胞總數也增多,甚至可呈類白血病反應者,可見於蠕蟲病或變態反應性疾病。

2、特發性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綜合徵易與嗜酸性粒細胞白血病混淆,應做骨髓象檢查。

3、疑及寄生蟲感染者,除檢查糞便蟲卵及其幼蟲外,應做相應的皮內試驗、血清對流免疫電泳、間接熒光抗體試驗、酶聯免疫吸附試驗等免疫學檢查。

4、有明顯淋巴結腫大、皮下結節或包塊者,可考慮做活體組織檢查。

5、有呼吸道症狀及肺浸潤性病變者應檢查新鮮痰液有無嗜酸性粒細胞與夏科雷登結晶,必要時進行支氣管-肺泡灌洗作免疫熒光染色,檢測嗜酸性粒細胞的鹼性蛋白與陽離子蛋白。

(三)器械檢查

有呼吸道症狀者應常規進行肺部X線透視或攝片,檢查有無浸潤性病變。

治療

1、由寄生蟲、變應性、藥物等所致,只要病因去除,不需特殊治療,即可恢復。

2、特發性嗜酸粒細胞增多症如有器官受累及功能障礙可選用強的松、羥基脲及干擾素等治療。

3、如系惡性腫瘤或嗜酸性粒細胞白血病所致,則治療困難,預後差。

臨床表現

1、中年男性多見,有皮疹者占27%~53%,慢性病程。

2、可表現為蕁麻疹、血管性水腫,也可有紅斑、丘疹結節,自覺瘙癢或劇癢。全身症狀可有發熱、疲倦、體重下降、水腫、關節腫痛、肌肉疼痛、肌無力。累及其他臟器時可有心悸、呼吸困難、哮喘昏迷、腹痛、腹瀉、肝脾腫大、淋巴結腫大。

3、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增多(30%~70%),直接計數超過1500×106L超過6個月,骨髓中嗜酸性粒細胞增多,血清IgE升高。此外,引起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的其他疾病,包括寄生蟲感染、過敏性疾病等。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