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商龍紋兕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商龍紋兕觥是商晚期的青銅器,1959年出土於山西石樓縣桃花者村,現收藏於山西省博物院

商龍紋兕觥高19厘米,長43厘米,寬13.4厘米,通體呈龍形,前端為龍首,露齒昂翹,瞠目張角,齜牙咧嘴為流;蓋面飾龍紋與前端龍首銜接,襯渦旋紋;腹兩側以渦紋和雲紋為襯托,主紋飾鼉紋和夔龍紋,頭向與龍首相反,頗富動感;一邊一對貫耳用於懸掛;圈足飾相對的夔龍紋

商龍紋兕觥是商代晚期「方國」青銅文化的代表作品,也是研究商代北方民族青銅器鑄造工藝,器物造型的重要資料,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價值。2013年8月19日,國家文物局將其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1]。  

中文名稱商龍紋兕觥出土地點山西石樓縣桃花者村館藏地點山西省博物院所屬年代商晚期文物類別青銅器。

文物歷史

1959年,商龍紋兕觥出土於山西石樓縣桃花者村。

現收藏於山西省博物院。

文物特徵

商龍紋兕觥,通高19厘米,長44厘米,寬13.4厘米,盛酒器。全形如牛角般,前端為龍首形,昂首翹鼻,口微張,利齒畢露,雙目圓鼓,雙角粗壯,圓鈍,面貌猙獰。後端截平,背有弧曲形長蓋,蓋上置傘帽形紐。器身口沿外附有貫耳兩對,下有長方形矮圈足,放置穩定[2]

此兕觥遍飾華麗精美的圖案,蓋面為逶迤的龍身,與器前端的龍頭相銜接,兩側襯以旋渦紋和雲紋,鈕面也飾旋渦紋。觥身兩側飾鼉紋和夔龍紋,作頭在後、尾在前的安排,正好與器身的龍形相反,圈足飾雷紋。

文物鑑賞

商龍紋兕觥的造型奇特,整體呈牛角狀。器物的發展態勢為橫向延伸,能看到商龍紋兕觥的造型取材偏向於浪漫手法。「龍」本身來講對於古代先民就是一種沒有見過的神話動物,古代先民出於對「龍」這種動物的崇拜與喜好,而根據其對「龍」的想象力製作出了首部有犄角的商龍紋兕觥。

商龍紋兕觥紋飾造型豐富多彩。首先有寫實手法,鼉紋就是對揚子鱷這種動物的寫照,同時也說明了當時的地理環境適合鱷魚生存。其次是浪漫手法的紋飾造型藝術,夔龍紋、雲紋、旋渦紋和回字形紋都是鑄造者為了使器物豐富而刻畫的裝飾紋樣。商龍紋兕觥的紋飾遍布器身,刻畫清晰明顯,但卻不是立體感的紋飾造型。無論是鼉紋夔龍紋還是輔助造型的旋渦紋雲紋等都是平展而安靜的感覺,並且器物左右兩側紋飾雕刻對稱。蓋面的龍身紋路與龍首相銜接,巧妙且動感十足。

商龍紋兕觥整體體積感強烈,造型獨特,宛如一艘停在水中的龍舟。從龍形觥的對稱,均衡,節奏,韻律,等方面都體現着商龍紋兕觥的形式美而且傳達了當時人類的審美觀。比如龍首的形象和夔龍紋的樣式,都具有美感,給欣賞者以美的享受。器物整體幾何化,近似於圓柱體。而紋飾方面來說觀察發現雲紋和旋渦紋也都近似幾何形中的圓形。無論是器物造型還是紋飾造型都是當時的先民創造的非現實的意向,也就是浪漫主義塑造手法來展現的商龍紋兕觥中的抽象美。

商龍紋兕觥本身作為一件器物來講是直觀具象的,瞬間永恆的,凝聚着形式美。商龍紋兕觥的龍口微張,眼睛圓睜,並且將口中牙齒全部露出,神情生動而略顯誇張,無不體現出一種獰厲之美。雖然具有獰厲之美但仍然有貼近生活的因素包含在內,而這種美屬於青銅器中特有的市美特徵,比如與其出土地和鑄造時間想接近的獸形觥同樣也具有獰厲之美。器物的紋飾中的署紋也是先人通過揚子這一動物的觀察來繪畫出來的紋樣,體現出紋飾的寫實性。同時豐富多彩的紋飾變化以及種類體現出「寓動於靜」,以瞬間表現出了水恆。總體上龍形觥器物造型比例均衡,器物紋飾虛實相生。整體給人一種規整之美,簡潔明了,讓人過日難忘。

文物價值

觥,是商周時代盛酒或飲酒器具,觥在《說文解字》「角部」解釋為:「觵,兕牛角,可以飲者也,從角,黃聲。觥,俗,兕牛。」可見觵的俗字是觥。兕觥也稱兕爵。兕觥,在詩經中常有其名《詩經·周南·卷耳》:「我沽的彼咒觥,維一不永傷。」又如《小雅·桑扈》:「兕觥其觫,旨酒思柔」。可是自古以來,有關文物圖書沒有著述。所以對觥的形狀沒有正確的認識和記錄。而這件的形狀,符合「兕觥其觫」,為現代考古正確認識兕觥提供了實物證椐。

商龍紋兕觥造型別致,構思巧妙,紋飾精美富麗,鑄造工藝精湛高超,為商代青銅器中僅見,甚為珍貴,特別是鼉紋在青銅器中極為少見(鼉即鱷魚),是研究商代北方民族青銅器鑄造工藝,器物造型的重要資料,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價值。

視頻

商龍紋兕觥 相關視頻

西周長子口銅簋形觥
日 己 觥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