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居仁惠建昌紙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 |
寒聲晚移林,殘臘無幾日。 高人擁楮眠,臠卷意自適。 素風含混沌,春煦回呼吸。 餘溫偶見分,來自芝蘭室。 乍舒魄流輝,忽卷潮無跡。 未能澡余心,愧此一衾白。 嘗聞旴江藤,蒼崖走虬屈。 斬之霜露秋,漚以滄浪色。 粉身從澼絖,蛻骨齊麗密。 乃知瑩然姿,故自慚陶出。 治物猶貴精,治心豈宜逸。 平生感交遊,耳剽非無得。 精神隨事分,內省殊未力。 寸陰捐已多,老矣將何及。 自從得此衾,夢覺常惕惕。 清如夷齊鄰,粹若淵騫覿。 獨警發鏗鍧,邪思戢毫忽。 勿謂絕知聞,虛闈百靈集。 鼎鬴或存戒,韋弦亦規失。 則知君子所,惠以勵蒙塞。 |
” |
— [宋代]劉子翬 |
作者生平
劉子翬之父劉韐在靖康之難[2]時奉命出使金營,拒絕金人誘降,自縊而死。劉子翬時年30歲,接到噩耗後,悲憤交集,與其兄劉子羽、劉子翼扶柩返里,守制廬墓三年。服除後,以父蔭補承務郎,為興化軍(治今福建莆田)通判,後因體弱多病辭職。辭歸武夷山,主管沖佑觀,講學傳道,常徘徊涕泗於父兄墓地,累日不返。妻死不再娶,事繼母呂氏,教育侄子劉珙,克盡孝友之道。
朱松在建州臨終時,以子朱熹託付劉子翬教養,並對朱熹說,「籍溪胡原仲、白水劉致中、屏山劉彥沖,此三人者,吾友也。其學皆有淵源,吾所敬畏。吾即死,汝往父事之,而唯其言之聽,則吾死不恨矣。」朱熹向劉子翬請教入道門徑和次第,劉子翬告訴朱熹從《易經》中得到入道的門徑,並以「不遠復」三字告誡朱熹。劉子羽待朱熹如子侄,為朱熹之義父,給朱熹取字元晦,希望他成為一個外表不露、道德內蓄之人。朱熹自認為元者四德之首,愧不敢當,就自己改字仲晦。朱熹後來將儒學發揚光大,成為理學大師,得益於劉子翬的悉心培養。
劉子翬無子,以兄劉子羽最小兒子劉玶為後,47歲時病逝,追諡文靖公。遺著由嗣子劉玶編為《屏山集》20卷,朱熹為之作序。宗杲曾作《劉子翬像贊》,稱其「財色功名,一刀兩斷。立地成佛,須是這漢。」
宋史文載
劉子翬,字彥沖,贈太師韐之仲子。以父任授承務郎,辟真定府幕屬。韐死靖康之難,子翬痛憤,幾無以為生,墓三年。服除,通判興化軍。寇楊勍犯閩境,子翬與郡將張當世畫計備御,如素服戎事者,賊不敢犯。事聞,詔因任。
子翬始執喪致羸疾,至是以不堪吏責,辭歸武夷山,不出者凡十七年。間走其父墓下,瞻望徘徊,涕泗嗚咽,或累日而返。妻死不再娶,事繼母呂氏及兄子羽盡孝友。子羽之子珙,幼英敏嗜學,子翬教之不懈,珙卒有立。
與籍溪胡憲、白水劉勉之交相得,每見,講學外無雜言。它所與游,皆海內知名士,而期以任重致遠者,惟新安朱熹而已。初,熹父松且死,以熹托子翬。及熹請益,子翬告以《易》之「不遠復」三言,俾佩之終身,熹後卒為儒宗。子翬少喜佛氏說,歸而讀《易》,即渙然有得。其說以為學《易》當先《復》,故以是告熹焉。
一日,感微疾,即謁家廟,泣別母,與親朋訣,付珙家事,指葬處,處親戚孤弱之無業者,訓學者修身求道數百言。後二日卒,年四十七。學者稱屏山先生。
視頻
呂居仁惠建昌紙被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劉子翬:誰是朱熹理學的啟蒙恩師?,騰訊儒學,2015-07-31
- ↑ 靖康之難為何被稱為靖康之恥?徽欽二帝成囚犯,皇后妃嬪受盡欺辱 ,搜狐,2019-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