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吐魯番紅葡萄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吐魯番紅葡萄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吐魯番最快樂的景點大概就是葡萄溝了。7月底正值葡萄成熟,滿枝滿藤都掛滿了沉甸甸的葡萄,一粒擠着一粒,一串壓着一串,綠得像顏料盤打翻了,一眼望去,頭上,周圍全是碧綠的葡萄樹。

基本內容

中文名:吐魯番紅葡萄

營養成分:蘋果糖檸檬酸

產地:紅葡萄

外文名:Turpan red grapes

性質:滋補佳品

遊客評說

有的來不及收,已經在樹上晾成葡萄乾了,紫紅色像不起眼的小珠子,葡萄乾和葡萄在同一根枝條上的奇妙景象。花6塊錢一位,就可以進園隨便吃,這裡沒有農藥,一切都是天然的。吐魯番紅葡萄,果粒粉紅色,橢圓形,平均粒重8克左右。果皮厚且韌,肉脆、味甘甜,漿果內含籽2?4粒,品質佳,顏色艷,耐貯藏運輸。鮮時含有豐富的葡萄糖、果糖、維生素B2、C、胡蘿蔔素、蛋白質氨基酸脂肪鈣鹽蘋果糖檸檬酸等多種營養成分,是一種滋補佳品。

經濟價值

營養價值

吐魯番紅葡萄含糖量高達10%-30%,以葡萄糖為主。吐魯番紅葡萄中的多量果酸有助於消化,適當多吃些吐魯番紅葡萄,能健脾和胃。吐魯番紅葡萄中含有礦物質鈣、鉀、磷、鐵以及多種維生素B1、B2、B6、C和P等,還含有多種人體所需的氨基酸,常食吐魯番紅葡萄對神經衰弱、疲勞過度大有補益。把吐魯番紅葡萄製成葡萄乾後,糖和鐵的含量會相對嗇,是婦女、兒童和體弱貧血者的滋補佳品。

藥用價值

中國歷代醫藥典籍對葡萄的藥用均有論述。中醫認為,葡萄味甘微酸、性平,具有補肝腎、益氣血、開胃力、生津液和利小便之功效。

《神農本草經》載文說:葡萄主「筋骨濕痹,益氣,倍力強志,令人肥健,耐飢,忍風寒。久食,輕身不老延年。」葡萄不但具有廣泛的藥用價值,還可用於食療:頭暈、心悸、腦貧血時,每日飲適量的葡萄酒2-3次,有一定的治療作用;干葡萄藤15克用水煎服可治妊娠惡阻。

《居家必用》上還曾記載葡萄汁有除煩止渴的功能。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葡萄還具有防癌、抗癌的作用

中國宋代政和年間的一部醫藥書籍《備用本草》,記述吐魯番紅葡萄的作用為「主筋骨,溫脾益氣,倍力強志,令人肥健,耐飢忍風寒,久食輕身不老延年,可作酒,逐水利小便。

美容功效

吐魯番紅葡萄籽是美容聖品,他的攻效是維生素C的20倍、維生素E的50倍。他在歐洲被譽為天然體內化妝品,可以吃的化妝品。

它的攻效主要是:去除異位性皮膚炎肌膚、乾燥肌膚、斑點、皺紋、鬆弛、黑色素沉澱,從製造美肌到預防癌症,掀起恢復青春的革命。

●紅葡萄籽萃取劑能發揮恢復肌膚青春的超群效果

●使肌膚細緻、光滑的美白效果

●改善過敏體質的效果

●去除斑點的效果

●改善皺紋、鬆弛的效果

●使乾燥肌膚變成潤澤肌膚的效果

●防輻射,對長期使用電腦和手機的人非常有效。

●防止皮膚受到紫外線的傷害,從體內調節皮膚防紫外線。

●治療女性經期綜合症的效果。(皮膚粗糙、牙齦出血、長暗瘡等)

美酒天地

吐魯番葡萄原汁酒

選用吐魯番地產紅葡萄為原料,採用先進的釀造工藝精心釀製而成,色澤優美,其豐富的營養給飲用者提供了多維營養。

本品呈寶石紅色,果香濃郁、酒香逸人、酒體醇厚、細緻完整回味深長。

新疆王牌全汁葡萄酒

以吐魯番地產紅葡萄為原料,採用先進的釀造工藝精心釀製而成。

色澤優美,其豐富的營養給飲用者提供了多維營養。

本品呈寶石紅色,果香優美、酒香悅人、酒體醇厚、細緻完整、回味深長。

栽培技術

一、整形修剪技術

以棚架作為架式,採用「獨龍干」式整形,架面高度1.8米以上,單行栽植,棚下育苗或種植其他間作物。

⒈幼樹栽後管理

由於一株只留一根,因而生長很快,當高度達60cm時摘心,頂端留一個副梢作龍干繼續延長生長,其餘副梢留一片葉摘心,龍干領頭梢每增加50cm,摘心處理一次,到7月中旬以後,摘心處理長度為30cm,促進新梢增粗生長,枝條成熟,加快木質化,並促進花芽分化。

秋季修剪時剪口粗度放在1cm以上的位置。剪除不足1cm的枝梢。

⒉第二年管理:

第二年春萌芽後,在剪口處選壯芽作延長頭,延長梢上不留花序,其餘的芽可根據生長部位,左右交錯適當保留並使之結果,當延長梢爬滿棚面後,除培養龍干繼續延伸外,還應注意使保留的副梢健壯,及時搞心,促進芽體飽滿,作為翌年的結果枝蔓,龍干爬上棚面35cm以後再留副梢,在拐彎以下25cm內不留副梢,否則結果母蔓極易徒長,不易控制。冬剪時,生長勢較弱時,剪口粗度應放在0.9cm處;長勢旺者放在1cm處。所留副梢達到0.8cm粗時,留兩個飽滿芽剪;不足者,留一個芽修剪。

⒊第三年同第二年,使主梢延伸到占完棚面為止,及時更新結果母蔓,保持枝梢均勻分布。

二、加強花果管理

二年生幼樹可少量掛果,對三年生以上的樹畝產量控制在1500公斤─2000公斤,每畝留果穗3000─3500個左右。

⒈疏穗根據每株負載量進行,一律保留單穗,即一個結果蔓一穗果,對多餘的疏除。

⒉果穗整理,將果穗整理成柱形或錐形,疏去小粒、畸形粒和過密擠壓的果粒,每穗留70─90個。

⒊果穗座果後,用葡萄膨大劑蘸穗,促進果粒增大,提高果實品質。

三、溫室內溫、濕、光、氣的調控。

⒈溫度的調控

本地一般在1月上旬扣棚開始增溫,此期為打破休眠期,最低氣溫控制在0℃以上。採取保溫措施,壓牢四周棚膜,夜晚放下草簾。早晨,日出後捲簾升溫,白天氣溫控制在20─25℃,大約15─25天天后,葡萄開始萌芽;萌芽後至開花期,夜間最低溫控制在10─15℃,最高溫不超過28℃;3月份花期日間溫度過高,可打開頂棚上窗口通風降溫,不可讓冷空氣從下面直對植株,否則,不利於座果,此期溫度應控制在25℃─30℃之間,以利提高座果率;到4月中下旬開花座果後,若溫度過高,則既要打開上面窗口,又要把塑料膜從下部揭開,以控制氣溫在30℃左右。溫度下降後應及時關閉通風口。一般撤膜在5月20日左右,同時將北牆下通風口全部打開,既增加對流,又能迅速降低夜溫,有利於增加晝夜溫差,以利葡萄含糖量的提高。

⒉濕度的控制:萌芽到開花期,濕度控制在80%左右;花序伸出後應控制在70%,開花後至坐果期為65─70%,坐果後在75%左右。

⒊光的調控:棚膜除選用醋酸無滴膜外,要及時除塵,陰雨天在棚內吊燈,漿果着色期鋪設反光膜。

⒋氣的調控:通過增施有機肥,開設通風口,施用固體二氧化碳氣肥等措施,以增加CO2的濃度。

四、加強土、肥、水、保等方面的綜合管理

⒈秋施基肥,畝施有機肥3000kg,並根據吐魯番紅葡萄對N、P、K的吸收比率(1:0.4:1)科學施肥;漿果着色期開始每隔10─10天噴施78%,科博600倍液 0.1─0.2%KH2PO4 0.2─0.3%尿素或液體有機複合肥二至三次兼治葡萄病蟲害。

⒉為保持地溫的穩定性,可在葡萄上覆蓋地膜,有利於根系活動,促進芽眼早萌發;土壤濕度需保持在50─70%田間持水量,以漿果期最多,進入成熟前,注意控制灌水,避免園地土壤濕度的劇烈變化。

⒊及時防治吐魯番紅葡萄霜霉病、白腐病等。

音樂素材

施光南,選用新疆維吾爾族的音樂素材,採用二部曲式,全曲貫穿着新疆民族歌舞中手鼓的典型節奏「0××××」與級進回返式的旋律進行,通過上、下模進等變化手法衍生髮展而成。風格濃郁、新穎別致,像姑娘輕聲俏語般娓娓動聽。表面上講的是第三人稱「她」,實際上卻表現了姑娘自己等待思念遠方情人的熾熱情感。音域不寬,只有十度。歌曲譜好後,又找到了歌唱家羅天嬋和關牧村來演唱,演唱家又進行演唱藝術加工,通觀她們對歌曲的理解,用渾厚甜美深情的聲音,使歌曲深受聽眾的喜愛,1980年被評為優秀群眾歌曲

葡萄栽培歷史

吐魯番栽培葡萄的歷史極其悠久。史書記載,早在2000年前,張騫出使西域時就發現當地人種植葡萄。2003年,考古工作者在吐魯番地區鄯善縣洋海古墓地的考古發掘中,意外發現了陪葬的葡萄藤,這一下將當地的葡萄種植時間又提前了500多年。

在當地出土的公元4至8世紀間文書中也有關於葡萄的記載,涉及葡萄園種植、經營、租讓,以及葡萄酒買賣的情況,且規模較大。吐魯番文物局局長、歷史學家李肖博士說,在盛唐時期,葡萄酒在內地已經有了較大影響,從西域高昌東傳的葡萄栽培法和釀酒法延續了很長一段歷史時期,「當時的胡人在長安還開設酒店,銷售西域的葡萄酒。」

近60年來,吐魯番葡萄種植得到了較快發展,尤其是改革開放以後,吐魯番被列為新疆經濟作物出口基地,葡萄種植得以迅猛發展。截至2010年底,當地葡萄種植面積30930公頃,總產量近82萬噸,較1950年相比分別增長了21倍和203.9倍。

眼下到吐魯番,無論是街邊攤販的小車上、農家小院的葡萄架上、大塊條田的葡萄地里,到處閃爍着葡萄晶瑩的亮澤和香氛。

「紫琳琅,耀靈包蜜;綠珍珠,涵暉蔥蘢。白水晶,光澤滋目;紅翡翠,瑰麗映彤。蘊靈煜煜,呈驪珠之五色;聚星的的,閃爍目之瑤瓊……」這是新疆籍作家王宇斌筆下的葡萄美景,更是熱愛這片土地的人們對吐魯番由衷的讚美。

吐魯番葡萄溝

葡萄溝,位於吐魯番市東北10公里的火焰山中,是一條南北長約7公里、東西寬約2公里的峽谷。人工引來的天山雪水沿着第一人民渠穿溝而下,潺潺流水聲給葡萄溝增添了青春的活力。兩面山坡上,梯田層層疊疊,葡萄園連成一片,到處鬱鬱蔥蔥,猶如綠色的海洋。在這綠色的海洋中,點綴着桃、杏、梨、桑、蘋果、石榴、無花果等各種果樹,一幢幢粉牆朗窗的農舍掩映在濃郁的林蔭之中,一座座晾制葡萄乾的「蔭房」排列在山坡下、農家庭院上,別具特色。夏天,溝里風景優美,涼風習習,是火洲避暑的天堂,旅遊季節,中外賓客,川流不息,絡繹不絕。

風景秀麗的葡萄溝,以盛產優質葡萄而聞名中外。這裡主要種植無核白葡萄,還有馬奶子、紅葡萄、喀什哈爾、日加干、瑣瑣等13個品種。其果實呈球形、卵形、橢園形等,有的葡萄晶瑩如珍珠,有的鮮艷似瑪瑙,而有的綠若翡翠。那五光十色、翠綠欲滴的鮮葡萄,令人垂涎不止。尤其是這裡生產的無核白葡萄、皮薄、肉嫩、多汁、味美,營養豐富,素有「珍珠」美稱,其含糖量高達20-24%,超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葡萄,居世界之冠。用無核白鮮葡萄晾制的葡萄乾,含糖量高達60%,被人們視為葡萄中的珍品。

新疆民謠說:「吐魯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庫爾勒的香犁人人夸,葉城的石榴頂呱呱。」道出了新疆有名的四個水果之鄉,吐魯番獨居榜首。吐魯番盆地種植葡萄歷史悠久,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的聲譽。據《史記·大宛列使》和《漢書·西域使》記載,早在二千多年前,西漢張騫出使西域,就發現這裡種植葡萄,並將其引人內地。《明史·西域使》說此地「有桃李棗瓜葫蘆之屬,而葡萄最多」,《西域聞見錄》記載吐魯番「土產麥、谷、胡麻,而甜瓜、西瓜、葡萄種類最多,無不佳妙,甲於西域。」吐魯番市阿斯塔那古墓《(382)號的出土文獻》中,曾發現有任命管理澆葡萄的官方文件《攻曹條任行水行官文書》。文中提到較多的官吏專管灌溉葡萄用水,反映了當時種植葡萄的規模是相當可觀的。又從出土的北魏太延三年(公元436年)民間記事的文物中,可以看出當時農家栽培葡萄的面積和風蟲對葡萄的危害。古墓的殉葬品中還出現較多的葡萄果穗、葡萄乾、葡萄種子和葡萄枝條。

葡萄溝,真是個美麗的「桃花源」。[1]

參考文獻

  1. 吐魯番葡萄買購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