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颱風科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颱風科拉(英語:Typhoon Cora)是1966年太平洋颱風季中的其中一個熱帶氣旋[1],風暴於8月30日在關島西方附近海域形成,在9月9日消散,維持了約十日。科拉先後影響美治琉球宮古島、台灣和中國大陸福建省,並為宮古島和彭佳嶼帶來當時破紀錄的風速。後來日本氣象廳因宮古島的破紀錄風速,而為它命名為第二宮古島颱風,是為氣象廳十個命名颱風其中之一。

氣象歷史

位於關島西方海域的一個低壓區在8月30日增強為熱帶低壓並朝西北方向移動,其後增強為熱帶風暴和獲命名為「科拉」,當時氣壓為992百帕。9月1日,科拉來到北緯16度、東經137度海面,進一步增強為颱風,氣壓跌至965百帕,兩日後風速達每秒66.9米,氣壓再跌至934百帕。科拉於日本時間9月5日晚上,以巔峰強度每秒72米、氣壓917百帕到達宮古島。當時因北方淺槽關係,一度有偽裝轉向的姿態,但未幾折回西北偏西路徑。科拉之後保持強度,經東海持續向西北偏西移動,到9月7日在中國福建省寧德市霞浦縣牙城鎮登陸。由於地形因素,它很快便減弱為熱帶風暴,並轉向東北移動,翌日在江蘇省以熱帶低壓強度出黃海,最終在韓國首爾東南方轉化為溫帶氣旋。

影響

美治琉球

科拉為琉球群島部分地區帶來超過200毫米降水量。根據日本氣象廳9月4日至6日的測量,以石垣島為最多者,期間降水量為324.7毫米,其次是宮古島的296.1毫米。而風勢方面,以宮古島(最大風速每秒60.8米,最大瞬間風速每秒85.3米)和與那國島(最大風速每秒28.2米,最大瞬間風速每秒49.8米)最為猛烈,其中前者的最大瞬間風速遠遠拋離後者,並破日本歷來紀錄,直到現今仍維持日本觀測史上首位,至於最大風速也是觀測史上第七位,宮古島同時錄到當時最低海面氣壓928.9百帕。

總括當地災情,氣象廳公布這場風災中無人死亡、41人傷,另造成住家損壞7,765棟、浸水30棟,其中宮古島過半數住家受損,另有逾七成甘蔗報銷,農作物受嚴重破壞。後來氣象廳因破紀錄風速,而欲為此颱風命名為「宮古島颱風」,但當時屬美治琉球政府郵政局的琉球氣象台,早已為1959年的颱風莎拉定下此名,所以最終定名為「第二宮古島颱風」,同時承認莎拉為「宮古島颱風」。

台灣

當地發布之颱風警報:海上陸上颱風警報

科拉是該年侵台第三個颱風,其邊緣令台灣北部稍受損害,並造成三死八傷。另有房屋全倒17間、半倒42間。此外,有五千人因風暴需要疏散,經濟損失為新台幣418.6萬元。中央氣象局9月3日晚為此發布海上颱風警報,翌日早上發布陸上颱風警報,到7日早上先後解除陸上和海上警報。

平地測得最高風速者為台北縣淡水(每秒19米),而外海方面則為基隆市中正區彭佳嶼氣象站[2],測得自1949年以來最大持續風力每秒62.7米,陣風每秒75米的新高。不過因為風暴異常強勁,彭佳嶼氣象站的後窗被吹破,外來雨水淋濕風速自記紙,自記筆尖穿破紙張而無法繼續記錄,因此交通部中央氣象局估計,最高陣風可能高達每秒80米。豪雨集中在大安溪以北地區,最大總雨量為陽明山管理局北投鎮鞍部氣象站,有541.6毫米。

中國大陸

科拉在福建省登陸後,測得其強度達12級,風速每秒35米,氣壓978百帕。在此之前,颱風戴絲和愛麗斯都先後在8月中和9月初繞過台灣登陸福建,而愛麗斯和科拉襲閩的日子也只相差四天。由於當時中國大陸正值文化大革命,相關災害資訊並不完全,只有《人民日報》在同年11月3日以〈福建軍民戰勝百年罕見的颱風海嘯山洪〉為題報導上述三場風暴時的抗災事跡,實際傷亡人數和經濟損失數字無從得知。

視頻

颱風科拉 相關視頻

什麼是熱帶氣旋
什麼是颱風

參考文獻

  1. 15w颱風,滁州氣象 ,2020-05-04
  2. 百年燈塔屹立不搖 馬在彭佳嶼遙望釣魚島,台海網,2012-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