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台西商代遺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台西商代遺址位於藁城市台西村,距市區10公里,村東北200米處有三個大土台——西台、南台、北台。1965年發掘證明這是一座商代中期遺址和墓葬群。總面積約10萬平方米。1973年、1974年發掘西台,獲得重大成果,除發現房屋遺址、水井、灰坑、墓葬、祭祀坑外,還出土3000餘件青銅器金器玉器陶器[1](包括白陶和釉陶)、石器骨角器蚌器木器漆器絲織物麻織物植物種仁卜用甲骨刻字陶片以及醫療器械等物。這裡的商代遺址,規模之大、出土文物之豐富、文物價值之高不僅在該市占重要地位,而且是建國來全國重大考古發現之一。這裡出土的鐵器、鐵渣、絲織品、脫膠麻織品、砭鐮、羊毛、酒麴等文物都是目前世界上發現最早的同類實物,在世界文明史上占的重要地位。出土的青銅器、釀酒作坊、水井、木桶、植物種類實物代表,在國內有很大影響。1988年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主要遺址

白佛口遺址:在今郊區白佛口村發現的古代文化遺址,出土了大量的石斧、石鍋、石刀和陶製火灶。經考證距今約有6000多年,屬於新石器時代[2]

南楊莊遺址::1977年以來,陸續發掘的正定縣南楊莊古代遺址,除發現房屋、陶窯、灶、墓葬、灰坑等重要遺存外,還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等。考古說明,這裡的遠古居民主要從事農業,兼營狩獵。他們修建了房屋,開始定居生活。日常使用的磨製石器,種類繁多,制陶業發達,原始的紡織業已經出現。隨着農業畜牧業的發展和社會分工的擴大,男子逐漸取代婦女在生產中的主導地位,人類社會由母系氏族公社向父系氏族公社過渡。

台西商代遺址:從歷史記載看,石家莊一帶是商王直接統治的區域。因此,這裡商代的遺址,文物非常豐富,幾乎遍布各縣(市)區。如正定小客莊、藁城台西、趙縣雙廟、無極甄家莊、元氏李村、贊皇寨里、平山冶河、靈壽北寨、欒城寺下、高邑西邱、鹿泉北胡莊、新樂中同村、西郊北杜村等六七十處。其中藁城台西商代遺址最為著名。

1973年以來,考古工作者在藁城台西進行了大規模的發掘,面積達2000多平方米,獲得十分重要的成果。其中有房屋遺蹟14座,水井兩眼,灰坑133個,墓葬112座。房屋大部分是在地面以上建築的,一小部分是半地穴式,有單間、雙間和三間的不等。在房屋的柱腳、牆角、門軸下,多處發現人的頭骨和牲畜屍骨,這些是用奠基的。在墓葬中,奴隸主的墓穴除主人外,還有活埋或生殺的奴隸和牲畜。由此可見,商朝奴隸主對奴隸的壓迫剝削十分殘忍。

台西出土的鐵刃青銅鉞,是把隕鐵鍛打成薄刃後,澆鑄於青銅鉞身而成。說明早在公元前14世紀,我國勞動人民對鐵就有了初步認識,並使用隕鐵。這對研究我國鐵器使用年代,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奴隸殉葬墓內出土了一件長20厘米,最寬處5.4厘米的"砭鐮",這是我國發現最古老的一種外科醫療器具。還出土了桃仁等一批藥材標本。這些發現,為研究我國古代醫療、醫藥史提供了珍貴的佐證。

西張西周遺址:該遺址在今元氏縣西張村東,東臨槐水,北距縣城3千米。它東西長350米,南北寬310米,面積約10萬平方米。屬西周時期。該古墓出土的青銅器上的鉻文,揭示了周初所在的軧國及其地理位置,證實了周初始封邢、侯之國的地域,填補了歷史空白,為研究西周歷史提供了新的史料。

視頻

台西商代遺址 相關視頻

商代文明發展的標誌:台西商代遺址的發現
商代遺址世界七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