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台灣國際航電

台灣國際航電

圖片來自businesstoday

台灣國際航電(中國大陸稱佳明,香港稱Garmin),由蓋瑞·貝瑞爾高民環於1990年成立,為創辦於1989年的Garmin Ltd.最大的子公司與主要生產力,總部座落於美國堪薩斯州。發展全球定位系統、智能手錶與其他消費性產品。

Garmin Ltd.的另一子公司Garmin International, Inc.作為事業總部,設立在美國堪薩斯州奧拉西市,位處堪薩斯市中心近郊。

目錄

歷史

  • 1990年,蓋瑞·貝瑞爾與高民環正式於堪薩斯州成立辦公室。原先使用「ProNav」取「專業導航器」之意涵,但是在被指控到侵犯競爭品牌的商標權後,於1991年改名。Gar-min是兩位創辦人的名取頭字接合:Gary Burrell、高環(Min Kao)。
  • 1990年發表GPS 100,針對水上船隻所設計的駕駛面板裝備型GPS接收器,以定價2500美元賣出5000具。
  • 1991年在台灣台北縣(現新北市)成立工廠。在伊拉克服役的軍人間,Garmin早期的隨身型GPS接收器相當的受到歡迎。
  • 1995年Garmin銷售量到1億美元,利潤2千3百萬。
  • 1999年銷售量2億3千3百萬美元,利潤6千4百萬。在1999年粗略的來說,水上GPS接收器與其他戶外休閒產品,大約奪下五成的北美市佔率;產業評鑑機構Frost and Sullivan的數據估算,此時的Garmin產品,航空器加裝的GPS產品瓜分了59%市場佔有率,手持隨身攜帶型GPS產品佔據76%市場佔有率。
  • 2000年,Garmin已賣出3百萬具GPS產品,且有50種產品。此時的公司員工有1205人:美國541人、台灣635人及英國29人。
  • 2004年,蓋瑞·貝瑞爾退任為名譽董事長。高民環任董事長。
  • 2009年11月6日發表自製台灣導航地圖,成為台灣地區第一家提供自行生產硬體、軟體、及地圖圖資的衛星導航公司。
  • 2010年,公司遷冊至瑞士[2]
  • 2018年推出Garmin Pay電子錢包服務。
  • 2019年,Garmin開發自動着陸系統。當該系統發現飛行員沒有做出反應或者有乘客介入飛行系統時,系統會接管飛機。這是為了防止20年前佩恩·斯圖爾特(Payne Stewart)的墜機事故,這名高爾夫球手的私人飛機出現減壓,機上的所有人都喪失行動能力。這架飛機根據直線自動駕駛飛行了四個小時,直到燃料耗盡,墜毀在南達科他州。

品牌

主要創辦人蓋瑞·貝瑞爾威奇塔州立大學取得學位後轉往壬色列理工學院畢業後,1963年服務於製造航空無線電的公司,主要供應客戶為波音等企業,該公司輾轉於1999年之後成為Honeywell公司的一部分。高民環中華民國海軍服役後,自中華民國國立臺灣大學前往美國田納西大學進修,研究生時期替美國航太總署以及美國陸軍研究,自1983年後離職。

兩人合作起源於蓋瑞·貝瑞爾在1983年請來高民環為公司效力,當時高民環正在研發應用NAVSTAR人造衛星群的軍用GPS導航器。「NAVSTAR-GPS」即現在廣泛使用的GPS全稱,由美國政府所有。蓋瑞·貝瑞爾的公司後推出飛行器用的GPS導航器,是第一個被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所認可的。創辦時本來命名為ProNav,但未果而改成兩人的合字Gar和Min,至於中文名台灣國際航電則是因為公司高度國際化,雖然在美國創立,但也在瑞士有業務,產品製造則大部分位於台灣生產[3]。Garmin除了航空航海的儀器業務,期間憑著導航的技術,更一度做到車用衛星導航與行車紀錄器的業界龍頭,但後來隨著智慧手機地圖崛起後,積極進行轉型,現在消費電子領域中改切入運動裝置,與投入逐漸崛起的車用前裝(指的是內建高精地圖,自駕車定位等)市場。

爭議事件

  • 2018年3月30日,Garmin中國發出聲明函表示,身為紮根中國多年的公司,對於其網站上將台灣標示為國家一事,認為這是一項疏漏與錯誤,Garmin中國表示曾在2018年1月對於Garmin中國以及其他亞洲分支機構的網站進行了全面檢查,以確保網頁內容的表述符合我們的立場,但仍有疏忽,對此事感到抱歉。在此後會進行自我審查,並採取防範措施,以防止這樣的事件再次發生。
  • 2020年在7月23日時,Garmin官方突然公布了為期2天(從7/23星期四傍晚、7/24星期五到7/25星期六)的維修公告,Garmin相關應用程式和服務服務幾乎全面暫停服務,甚至包括客服中心都停擺。後續,多家國外媒體分別私下向Garmin員工查證才得知,可能是WastedLocker這支勒索軟體造成了這起大當機事件。這次服務中斷也連累Garmin客服中心,意味公司人員無法回覆顧客電話、電郵或進行線上交談。然而至27日,Garmin 服務還未完全恢復,引發許多用戶不滿。用戶對於Garmin的事件說明不清楚、未能承諾服務回復時間等感到相當不愉快。儘管資料能夠儲存在裝置上,然而歷經四天的服務中斷,裝置容量隨時可能存滿,但服務恢復運作的時間尚未明朗,用戶也只能繼續枯等。[4][5]2020年在7月28日Garmin宣布,網路功能將從今天開始恢復正常,各項系統將在接下來幾天徹底恢復。Garmin承認受到外部而來的網路攻擊,部分公司系統被加密鎖定,因而導致「網站功能、客服、顧客面向的應用服務和公司溝通機能」停止運作。然而Garmin強調「沒有證據」顯示客戶數據被外流,包括Garmin Pay裡的付款數據。此外,除了線上服務外,旗下產品本身的功能並未受影響。

參考文獻

  1. Garmin--Asus:以創新為基礎的合作聯盟. [2009-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9-24). 
  2. Garmin Ltd. company profile. [2020-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03). 
  3. 張伯倫. [品牌故事] Garmin是美國還是台灣企業?. Fitz 運動平台. 2020年7月28日. 
  4. 王宏仁. Garmin服務全球大當機破3天,疑似攻擊程式樣本曝光,官方也終於回應用戶資料無損. iThome. [2020-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7). 
  5. 蔡佳敏. Garmin疑遭勒索軟體攻擊 稱用戶個資安好. 中央社. [2020-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