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印順法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印順法師

中文名;印順法師

別名;俗姓張,名鹿芹

出生地;浙江省海寧縣

出生日期;1906

逝世日期;2005

信仰;佛教

著作;『中國禪宗史』

印順法師 (1906-2005),當代著名高僧,以智慧深廣、學識淵博、著述宏富而享譽當今世界。社會評價 法師學優行粹,為海內外佛子所同欽。一九六七年中華學術院授導師以該院「哲士」榮銜。一九七三年日本大正大學亦因導師『中國禪宗史』一書之創見,而授予 博士學位。導師於年青時,曾追隨太虛大師辦學。來台後歷任善導寺、福嚴精舍、慧日講堂、妙雲蘭若住持及導師,暨福嚴佛學院、華雨精舍、妙雲講堂導師。並多 次前往國外弘法。數十年來著述研學,不遺餘力。撰書數十種,蜚聲士林。[1]

人物年譜

俗姓張,名鹿芹,浙江海寧縣人,生於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歲次丙午)清明前一日。六歲(民前一年)六月,進私塾學習;民國元年(七歲),隨父親至新倉鎮,進小學堂就學。民國四年(十歲)冬天,小學畢業,處家中自修半年。民國五年(十一歲)秋天,往硤石鎮開智高等小學堂插班二年級進修,在高小第三學年,秀才張仲梧先生曾給導師的作文滿分再加二分的讚許。民國七年(十三歲)夏天,完成高等小學堂學業。同年秋天,於鄰近之中醫師家裡讀書,直至十六歲夏天。

1921年至1930年

任教於區立教會附設私立小學。此段期間,於民國十四年(二十歲),讀馮夢禎的〈莊子序〉:「然則莊文郭注,其佛法之先驅耶」,引起了探究佛法 的動機。此後,於商務印書館之目錄中發現佛書目錄,因此購得《中論》等書。由於閱讀《中論》,使導師領略到佛法之高深而嚮往不已!導師經四、五年的閱讀思惟,發現了佛法與現實佛教界間的距離,所理解到的佛法與現實佛教界差距太大,引起了內心之嚴重關切,因此發願雲:「為了佛法的信仰,真理的探求,我願意出家,到外地去修學。將來修學好了,宣揚純正的佛法。」

民國十九年(廿五歲)農曆十月十一日,於普陀山福泉庵上清下念老和尚為師,落髮出家,法名印順,號盛正。出家前因曾受般若精舍老和尚,被太虛大師稱譽為「平生第一益友」之昱山上人指引,出家後隨順普陀山之習俗,禮昱公為義師父。

農曆十月底,導師至天童寺受戒,戒和尚為上圓下瑛老和尚。受戒後,得其恩師之同意與資助,於民國二十年(二十六歲)二月,至廈門南普陀寺閩南佛學院求法,插入甲班(第二學期)。八月初,受命至鼓山湧泉佛學院教課,在鼓山,禮見了當代的名德──虛雲與慈舟二位長老。

1932年(二十七歲)

上學期,導師受大醒法師之命為同班同學講《十二門論》,數月後,導師心想應該自求充實,因此於初秋之際,往佛頂山慧濟寺之閱藏樓閱藏。此一閱藏之處為導師出家以來所懷念為最理想的地方。一年半後,為了閱覽三論宗之章疏,於民國二十三年(二十九歲)正月,到武昌佛學院(世界佛學苑圖書館)。在武院半年,讀完了三論宗的章疏,之後又繼續回到佛頂山閱藏。於佛頂山閱藏足足有三年。

1936年(三十一歲)

武昌佛學院開辦研究班,導師受太虛大師之命,至武昌佛學院指導「三論」的研究。民國二十六年(三十二歲)國曆七月七日,蘆溝橋之抗日炮聲響起;國曆八月十三日,淞滬戰爭又起;至國曆十二月四日,南京亦宣告失守;至民國二十七年(三十三歲)七月,武漢情勢逐漸緊張,導師與老同學止安法師經宜昌而輾轉到了重慶,度過了抗戰 八年。在四川最初的一年半中(民國二十七年八月到二十八年底),導師於北碚縉雲山之漢藏教理院與法尊法師共同修學。其間,導師為法尊法師新譯的《密宗道次 第廣論》潤文,遇到文字不能了解之處便發問,因此對黃教之密乘見解與密乘特質有一番的了解。法尊法師也應導師的請求,翻譯了龍樹的《七十空性論》。對於龍 樹菩薩的空義思想,導師與法尊法師經常作法義的探討,導師假設問題以引起法尊法師之見解;有時爭論不休,最後以「夜深了,睡吧!」而結束。如此的論辯,使 導師有了更多與更深的理解,從此不再重視深受老莊影響的中國空宗──三論宗。導師自憶與法尊法師共同修學之因緣雲:「我出家以來,對佛法而能給予影響的, 虛大師(文字的)而外,就是法尊法師(討論的),法尊法師是我修學中的殊勝因緣!」

1940年(三十五歲)

導師至貴陽大覺精舍,於此 撰寫完成《唯識學探源》,這是導師撰寫出版的第一部著作。民國三十年(三十六歲),為演培、妙欽與文慧三位法師講《攝大乘論》,聽者非常歡喜,因此共同整 理筆記而成《攝大乘論講記》。民國三十年秋天,演培法師與幾位法師至合江法王寺辦法王學院,禮請印公擔任學院之導師,直至三十三年(三十九歲)夏天,三年圓滿。

於四川之八年中,導師幾乎從來沒有離開病,雖受病所困,卻從來沒有中斷修學。八年中,不斷地講說,不斷地寫作。導師自雲:「病,成了常態,也就不再重視病。法喜與為法的願力,支持我勝過了奄奄欲息的病態。」

1947年(四十二歲)

正月,導師於杭州武林佛學院得到虛大師逝世的消息,折了幾枝靈峰的梅花,與大家一起到上海,奉梅花為最後的供養。法事過後,導師被推舉擔任《太虛大師全書》主編,全書至第二年四月編集完成。

民 國三十七年冬天,性願老法師廈門南普陀寺舉行傳戒法會,導師應邀隨喜戒會。在戒期中,為戒子作了幾次開示。於戒會授具足戒時,與恩師念公上人,都參加戒壇為尊證。新年過後,民國三十八年(四十四歲)正月,因緣有所變化,導師於是在廈門住了下來。在廈門期間,隨緣辦了一所「大覺講社」,並於講社宣講了《佛法概論》。六月,因緣再次變化,法舫法師在香港一再地催導師早日到香港來,並為導師安排住處與生活,導師於是與學友一同前往香港避難。在香港的三年中,導 師出版了《佛法概論》、《太虛大師年譜》等十五本書。

1952年(四十七歲)

五月底,中國佛教會決議推請導師代表中華民國出席在日本召開的世界佛教友誼會第二屆大會,此一因緣讓導師從香港來到了台灣,之後 又有種種因緣讓導師從此留在台灣轉大法輪。同年,導師接任《海潮音》雜誌社社長,使虛大師創辦並發行三十多年的《海潮音》雜誌,得以重振往日聲威。導師擔 任社長一職,從民國四十二年到五十四年,前後共十三年。

1953年

九月,導師於新竹觀音坪創建福嚴精舍,成立一獨立學團。來共住修學 者,有印海、妙峰、隆根、真華、幻生、正宗、修嚴、通妙等法師。民國四十六年秋,在壹同寺成立了「新竹女眾佛學院」,導師與演培法師任正、副院長;學院的 教師,由精舍法師們負責;住處及經濟生活,由壹同寺負責。

1954年(四十九歲)

導師應邀至菲律賓弘法。正月中,曾在信願寺(七 天)、居士林(三天)說法。圓滿後,居士林之施性統、劉梅生居士邀請導師至南島弘法,在宿務──華僑中學操場的晚上說法(三晚)獲得廣大的迴響。於宿務弘法中,促成慧華與梅生居士共同發起創辦普賢學校。

1958年(五十三歲)

夏天,導師為性願長老講經祝壽,再度至馬尼拉弘法。其間,導師被推舉為信願寺與華藏寺二寺的聯合上座(住持)。任二寺聯合上座後,促成能仁學校的成立。能仁學校成立以來,由信願寺全力支持,如今學校規模已由小學進而成立中學。

1959年

周宣德丘漢平居士推動成立大專獎學基金,以引導大專學生接近佛法。導師當時擔任中佛會「國際文教」主任委員,時值弘化菲律賓,因此周宣德居士寫信徵得導師同意後,組成了「國際文教獎學基金會」。

1960年(五十五歲)秋

《成佛之道》出版,這是在導師的寫作中,流通量相當大的一部。年底,導師於台北成立慧日講堂。導師當時有一想法,希望在台北成立慧日講堂,精舍與講堂分別用來內修與外弘,兩者相輔相成。講堂之建築費用,半數得力於妙欽法師及廣范法師的熱心推動功德。在慧日講堂的三年多期間,導師開演數部經論,如《寶積經》〈普明菩薩會〉、《往生淨土論》、《辨法法性論》等,聽眾參加踴躍,座無虛席。

1964年(五十九歲)

初夏,導師移住嘉義妙雲蘭若,恢復內修的生活,專心於自修與寫作。期間之寫作,主要是為了繼續《印度之佛教》的方針,準備分別寫成幾部,廣徵博引,作更嚴密、更精確的敘述。民國四十一年從日本請回的日譯《南傳大藏經》,到這時導師才有閱讀的機會。掩關期間,撰寫了〈論提婆達多之破僧〉,〈王舍城五百結集之研究〉,〈阿難過在何處〉,〈佛陀最後之教誡〉,〈論毘舍離七百結集〉等。導師自憶掩關自修與寫作時說道:「我沈浸於佛菩薩的正法光明中,寫一些,正如學生向老師背誦或復講一樣。在這樣的生活中,我沒有孤獨,充滿了法喜。」

1965年春天

張澄基博士帶著中國文化學 院創辦人張曉峰先生的聘書,邀請正在掩關的導師出任哲學系教授。導師思惟良久,心想能夠讓高等學府中的青年學子接觸佛法,受佛法的潤澤,應是前所未有的機 緣。雖然導師閉關專修的研究與寫作正在進行,但自覺弘揚佛法本當隨緣盡分,終於在良久思惟後答應受聘,在掩關期滿的五月十五日,結束一年的掩關生活,前往台北擔任教職,成為有史以來第一位進入大學任教的出家法師。

1968年

(六十三歲)六月,《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四十五萬字)出版。冬,演培法師在星洲成立般若講堂,導師應邀主持落成開光典禮。 民國五十八年正月,星洲佛教總會邀請導師於維多利亞大會堂作兩天的講演,講題為「佛法是救世之仁」。星洲弘法圓滿後,本道法師邀請導師至馬來西亞弘法,在 竺摩法師的三慧講堂宣講《心經》

1969年

(六十四歲)冬,導師開始編集《妙雲集》,至六十二年秋末,經四年而全部出版。這是導師將 過去的寫作與講錄,除大部的專書如《印度之佛教》等之外,總合匯編成字體、版面一致的大部佛學著作集。全集分為三編:上編是經與論的講記,共七冊;中編是十萬字以上而獨立成書之作品,如《中觀今論》《成佛之道》等,共六冊;下編是各種文字的類集,共十一冊──全集總共二十四冊。

1969年

(六十四歲),中央日報有《壇經》是否六祖所說的討論,引起論諍的熱潮。導師當時並未參加討論,但覺得這是個大問題,值得研究。導師認為「問題的解決,不能將問題孤立起來,要將有關神會的作品與《壇經》敦煌本,從歷史發展中去認識、考證。」因此參閱早期禪史,於民國五十九年寫成了二十八萬字的《中國 禪宗史──從印度禪到中華禪》,並附帶寫出《精校敦煌本壇經》。民國六十年三月,五十六萬字的《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出版。六月,《中國禪宗史》出版後, 因聖嚴法師的推介,受到日本佛教學者牛場真玄的高度重視,並發心將之譯成日文。譯文完成後,牛場先生主動推介此書至大正大學申請博士學位,並於民國六十二 年(六十八歲)榮獲日本大正大學授予博士學位。

1977年

(七十一歲),因妙欽法師患有肝病,導師於正月十七日特地去菲律賓馬尼拉大乘信願寺探望妙欽法師,不久妙欽法師去世,導師為此寫了一篇《我所不能忘懷的人》,以為紀念。

1978年

(七十二歲),弘化星馬之本道老法師馬來西亞金馬侖三寶寺發起傳授三壇大戒,禮請導師任說戒和尚。此次戒會相當清淨莊嚴,於八月十六日開堂, 九月初四日圓滿。戒會圓滿後,導師至星洲般若講堂弘法。在星洲期間,促成演培法師編定《諦觀全集》,並為之寫《諦觀全集序》。

1981年

(七十六歲)五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出版。闡明「大乘佛法」,是從「對佛的永恆懷念」而開顯出來的。這是費了五年的時間,有一千三百餘頁的巨著,再加索引,不下九十萬字。十二月,《如來藏之研究》出版。

1983年至1993年

(七十八歲)九月,導師將《雜阿含經》與《瑜伽師地論》〈攝事分〉會編出版。在「經」的方面,將次第倒亂、缺佚而以余經編入湊數之情形,依研究 的結果改正過來。於「論」的方面,有些是有論而沒有經的,經研考而知是出於《中阿含經》,也有屬於《長阿含經》的;因此論定為本來是附編於《雜阿含經》, 後來才編入《中阿含經》、《長阿含經》的。另外又撰寫一篇〈雜阿含經部類之整編〉(約四萬伍千字),附編在卷首。

民國七十四年(八十歲)三月,《游心法海六十年》出版。七月,十八萬字的《空之探究》出版,在本書中,導師從「阿含」、「部派」、「般若」、「龍樹」,作了一番「空之探究」,以闡明空的實踐性與理論的開展。

民國七十七年(八十三歲)四月,二十九萬字的《印度佛教思想史》出版。這可說是導師對印度佛教思想發展研究的結論。

由於著作太多、涉及的範圍太廣,讀者每每無法掌握導師的思想核心,於是在民國七十八年(八十四歲)三月中,導師開始《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之寫作。從「印度佛教嬗變歷程」,說明「對佛教思想的判攝準則」,以示「人間佛教」的意義。

民國七十九年(八十五歲)元月六日,導師身體違和;九日,經斷層掃描,發現腦部有瘀血,連夜急送台大醫院,並於十日凌晨二時手術。手術過程順利,休養約一個月後,於二月十日出院,移住大甲永光寺,便於升和醫院診視。

由於國外有學者否認《大智度論》為龍樹所造,或想像譯者鳩摩羅什多所附加,為此,導師於民國八十年(八十六歲)提出約六萬字之《大智度論之作者及其翻譯》論著。由昭慧法師代於「東方宗教研討會」上發表。

民國八十年(八十六歲),福嚴精舍由住持真華長老重建完成,於國曆十月中落成開光,並於精舍舉行在家菩薩戒會,由導師與演培長老真華長老任三師。此次戒會,導師幾位弘化海外學友:演培、仁俊、妙峰、印海、唯慈等長老,都遠來參加盛會。

民國八十二年(八十八歲)四月,導師將六十年大病以前的作品、《妙雲集》出版以後的寫作,以及數篇尚未發表的作品,結集成五冊的《華雨集》出版。

導師的寫作,主要是:「願意理解教理,對佛法思想(界)起一點澄清作用」;導師從經論所得來的佛法,純正平實,提倡從利他中完成自利的菩薩行,糾正鬼化、神化的現實佛教。對於一生的寫作,導師自雲:「願以這些書的出版,報答三寶法乳的深恩!」

1994年

(八十九歲)七月,自傳《平凡的一生‧增訂本》出版,記錄一生出家、修學、弘法之因緣。書中自述道:「對佛法的真義來說,我不是順應的,是自發的去尋求、去了解、去發見、去貫通,化為自己不可分的部分。我在這方面的主動性,也許比那些權力烜赫者的努力,並不遜色。但我這裡,沒有權力的爭奪,沒有貪染,也沒有瞋恨,而有的只是法喜無量。隨自己夙緣所可能的,盡著所能盡的努力」。導師為自己一生所追尋的方向,作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註解。 」

國 歷九月六日至二十九日間,導師在弟子厚觀法師等人陪同下,以八十九歲之高齡巡走當年出家、學習、教書、受戒等曾經駐錫之地。此行,導師為了不勞師動眾,一切都默默地進行。然一到第一站目的地──廈門南普陀寺大門,突然鳴鐘擊鼓,方丈妙湛老法師親自到山門迎接,受到寺眾隆重地歡迎。離開廈門,一行人轉往寧波天童寺──導師受具足戒之道場。隨後,到雪竇寺,以一束鮮花向太虛大師舍利獻上最誠摯的禮敬,彷佛回到四十七年前,奉靈峰的梅花為最後的供養。國曆九月十二日導師抵達普陀山前寺普濟寺頂禮祖庭時,不禁潸然落淚,然而導師很快恢復平靜,面對世間的無常變化,導師始終以理性來適應,這就是世間呀!

2003年

十月十八日,福嚴精舍成立五十周年,於慶祝大會上,歷屆師生齊聚一堂,導師應邀蒞臨會場,為歷屆師生開示。導師提示大家:「能多多為佛教教育盡 一分心力,在佛學院修學之後,回到各自的常住,要能夠宏揚佛法、讓佛法發揚光大。」並且指出「光是淺顯的信眾教育是不夠的,必須加強進一步的僧教育與佛法研究。」最後期勉與會大眾齊心努力,讓福嚴佛學院能夠永續經營,規模逐步擴大,教海日漸深廣。

2004年

四月三十日(農曆三月十二日),福嚴精舍為導師慶祝百歲嵩壽,邀請歷屆師生及諸山長老蒞臨福嚴,於慶祝大會上齊心恭祝印公導師「福壽廣增延,住世利人天」。導師應全院師生之請,蒞臨會場頒發「印順導師獎學金」。

百歲嵩壽過後,由於接見訪客過於頻繁,導師身體感到不適,於五月十日移住花蓮,並在慈濟醫院接受身體檢查,於診斷後,發現導師心包膜積水,情況一度危急。在慈濟醫院醫師團隊細心專業地為導師診療之下,成功地為導師進行心臟手術,順利將心包膜之積水導引出來。出院後,就近於靜思精舍靜養。

2005年

四月十日,導師發燒住進慈濟醫院檢查,發現心包膜再次積水,但因為導師年事已高,是否再作導引手術,醫師們非常審慎,希望能先用藥物治療,看看病情是否能有所改善。四月二十六日,導師血壓急速下降,醫師乃緊急作心包膜之積水導引手術。手術本身非常成功,可是,對一位百歲老人而言,體力也是一大負擔,自此之後,身體日漸虛弱,最後,由於心臟衰竭,於民國九十四年六月四日,導師百年的危脆色身,於正念寂靜中安詳舍報。

思想精華

「諸行無常, 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導師一生將身心奉獻於三寶,為「願意理解教理,對佛法思想(界)起一點澄清作用」而孜孜不倦地寫作、講述。無論內修、外弘,目的就是希望抉發純正的佛法,並以純正的佛法在混濁惡世中作大清流,淨化人心。導師繼承太虛大師的思想(非「鬼化」的人生佛教),進一步地(非「天 化」的)給以理論的證明,其「從經論所得來的佛法,純正平實,從利他中完成自利的菩薩行,是糾正鬼化、神化的『人間佛教』」。因此提倡人間佛教,讚揚印度佛教的少壯時代,認為這是適應現代,更能適應未來進步時代的佛法!

導師自雲:「我的身體衰老了,而我的心卻永遠不離(佛教)少壯時代佛法的喜悅!」;「願生生世世在這苦難的人間,為人間的正覺之音而獻身!」

導師深入經藏,淨治身心,弘揚正法,利濟有情,續佛慧命,為佛弟子樹立實踐菩薩行的典範!我們永恆懷念導師!

印順法師其他研究

1.印度之佛教

2.印度佛教思想史

3.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

4.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

5.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

6.空之探究

7.如來藏之研究

8.中國禪宗史

9.雜阿含經部類之整編

10.雜阿含經論會編(上)

11.雜阿含經論會編(中)

12.雜阿含經論會編(下)

著作介紹

《印順法師佛學著作全集》已經由中華書局出版,每套23冊,分為精裝和簡裝兩個版本。囊括了當代佛學泰斗的全部佛學著作,共分為23卷,計800萬字,《全集》從策劃到編輯、出版歷時三載有餘,內容涵蓋印度佛教、中國佛教之教史、教理、教制等各個方面:

1、時間跨度--《全集》中的印度佛教部分,涵蓋從佛教產生前印度的思想、社會與文化到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再到大乘佛教的整個印度佛教史;中國佛教部分,涵蓋從中國佛教傳入伊始到南北朝的發展時期、隋唐佛教興盛時期、宋元佛教轉型時期、明清佛教衰落時期直到近代以來佛教復興時期各個階段。 2、涉獵內容--《全集》包含了佛教文獻學、佛教史學、 佛教地理學、佛教哲學、 佛教教理學、佛教藝術、佛教社會學等多學科的內容。 3、著述形式--《全集》中既有探幽索微的關於佛教哲學和佛教史地考證的精深專著、恢宏廣博的通史類著作,也有深入淺出的佛教思想導論和雅俗共賞的佛教文化介紹性著作。 4、佛教形態--《全集》涉及漢傳佛教、藏傳佛教、南傳佛教等主要佛教形態。 印順法師從歷史發展的角度進行佛學研究,對佛教的歷史和思想做了全面而客觀的釐清、闡釋與批評,建立起自己博大精深的思想體系,其學術水準受到海內外學術界、佛教界的高度推崇。 關於印順思想的研究方興未艾,並逐漸產生國際性影響,成為世界佛學研究的一個前沿熱點問題。本書的出版,將為我國學術界在這一重要研究領域取得和保持優勢地位奠定紮實的文獻基礎,並有利於從整體上推進佛教學術研究。

目 錄

第一卷~第十卷 妙雲集

第一卷 1.般若經講記 2.寶積經講記 3.勝鬘經講記

第二卷 4.藥師經講記 5.中觀論頌講記

第三卷 6.攝大乘論講記 7.大乘起信論講記

第四卷 8.佛法概論 9.中觀今論 10.唯識學探源

第五卷 11.性空學探源 12.成佛之道

第六卷 13.太虛大師年譜 14.佛在人間

第七卷 15.學佛三要 16.以佛法研究佛法 17.淨土與禪

第八卷 18.青年的佛教 19.我之宗教觀 20.無諍之辯

第九卷 21.教制教典與教學 22.佛教史地考論

第十卷 23.華雨香雲 24.佛法是救世之光

第十一卷、十二卷 華雨集

第十一卷 25.華雨集(一) 26.華雨集(二)

第十二卷 27.華雨集(三) 28.華雨集(四) 29.華雨集(五)

第十三卷~第十九卷 專書

第十三卷 30.印度之佛教 31.印度佛教思想史

第十四卷 32.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

第十五卷 33.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

第十六卷 34.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上)

第十七卷 34.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下)

第十八卷 35.空之探究 36.如來藏之研究

第十九卷 37.中國禪宗史 38.永光集

第二十卷~第二十二卷 雜阿含經論會編

第 二十 卷 39.雜阿含經論會編(上)

第二十一卷 40.雜阿含經論會編(中)

第二十二卷 41.雜阿含經論會編(下)

第二十三卷 42.平凡的一生、附錄(印順法師著作年表、印順法師略傳、印順法師年譜;佛教辭彙漢梵/梵漢對照表)

弟子介紹

弟子中,最有名的為「慈濟」證嚴法師。

人物講記

現代學佛的又一傾向,是出世的。佛法中,人天乘是戀世的,耽戀着世間欲樂,沒有出世解脫的意向。小乘與人天法相反,視"三界如牢獄、生死如冤家",急切地發厭離心,求證解脫。

出世,不是到另一世界去,是出三界煩惱,不再受煩惱所系縛,得大自在的意思。佛說小乘出世法,是適應隱遁與苦行根性的。出世總比戀世好,不會因貪戀世間的物慾,權力,將大地攪得血腥熏人。至少能不貪、不嗔,養成社會上淳樸恬淡的風氣。大乘菩薩可不同了,菩薩是出世而又入世,所謂"以出世精神,作人世事業。"大乘法中,在家菩薩占絕大多數。在家菩薩常在通都大邑,人煙稠密的地方,利益眾生,弘通佛法。如"華嚴經""入法界品","維摩詰經",菩薩"本生談",都顯著地記載在家菩薩,在社會上現身說法的種種情形。大乘菩薩道的偉大,全從入世精神中表達出來。菩薩為大悲願力所激發,抱着跳火坑、入地獄、救濟眾生的堅強志願。與人天的戀世不同,與小乘的出世也不相同。菩薩入世的作風,在現代戀世的常人看來,非常親切,要比二乘的自了出世好得多!近代由於物質文明的發達,由"縱我制物",而發展到"徇物制我"。迷戀世間物慾的風氣特別強,壓倒了少欲知足,恬澹靜退的人生觀。此時而以人天法來教化,等於以水洗水,永無出路。如以小乘法來教化,又是格格不入。惟有大乘法──以出世心來作入世事,同時就從入世法中,攝化眾生向出世,做到出世與入世的無礙。菩薩行的深入人間各階層,表顯了菩薩的偉大,出世又入世,崇高又平常。也就因此,什麼人都可漸次修學,上求佛道。

時代傾向於戀世,唯有大乘的入世,才能吻合現代的根機,引發廣泛的同情,而漸化貪嗔的毒根。同時,現代也不容許佛徒的隱遁了。從前天下大亂,可以到深山去,闢土開荒,生活維持下去,佛法也就延續下去。如山西的五台山,陝西的終南山,每逢亂世,出家人都前往避亂專修。城市與山林,將來並無多大差別。隱遁山林的佛教,是一天天不行了。其實,佛教本來是在人間的,佛與弟子,不是經常的"游化人間"嗎?大乘是適合人類的特法,只要有人住的地方,不問都會,市鎮,鄉村,修菩薩行的,就應該到處去作種種利人事業,傳播大乘法音。在不離世事,不離眾生的情況下,淨化自己,覺悟自己。山林氣息濃厚的佛教,現代是不相應的。應把這種習氣糾正過來,養成不離世間的大乘胸襟,決不宜再走隱遁遺世的路子。中國佛教的崇尚山林,受了印度佛教中苦行瑜伽僧的影響,到中國來,又與老、莊的隱退思想相融合,這才使二千年來的中國佛教與人間的關係,總嫌不夠緊密。到了緊要關頭,是不能不回頭恢復佛教的真精神,深入人間的時候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