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南郊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南郊區大同市南郊區位於大同市區西南部,東鄰大同縣,南連懷仁縣,西接左雲縣,北與新榮區毗連。總面積929平方千米。總人口30萬人(2012年末)。全區轄3個鎮、7個鄉:古店鎮、高山鎮、雲岡鎮、口泉鄉、新旺鄉、水泊寺鄉、馬軍營鄉、西韓嶺鄉、平旺鄉、鴉兒崖鄉。區政府駐口泉鄉五一路南政府樓。

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平均海拔1250米。御河、十里河、口泉河縱橫貫穿區境。京包、北同蒲、大秦和市郊鐵路、繞城高速以及109、208國道過境。名勝古蹟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雲岡石窟[1],禪房寺磚塔、高山新石器遺址、青瓷窯舊石器遺址、觀音堂、佛字灣、焦山寺、玉龍洞、塔山塔、吳官屯石窟、雲岡國家級森林公園等。

歷史沿革

1949年5月大同解放後,初期市郊及鄰近廠礦、村莊分屬一、二、三、四、五區和礦區管轄。1952年改為城區、口泉區、郊區管轄。1958年後,又分屬城區、口泉區、郊區、古城區、懷仁區、雲岡區管轄。

1966年5月,成立大同市郊區,以市級農業系統各局和城區、口泉區的農村部分為行政區域。1970年10月,撤銷郊區,成立南郊區。因區政府駐地在大同市西南,且轄區土地又以市郊南部為最廣,故名南郊區。

1984年,南郊區將15個公社改為3個鎮、12個鄉。

1996年,全區人口約23萬人。轄3個鎮、12個鄉:雲岡鎮、高山鎮、古店鎮、北村鄉、西萬莊鄉、西韓嶺鄉、馬軍營鄉、平旺鄉、趙家小村鄉、城關鄉、口泉鄉、峰子澗鄉、鴉兒崖鄉、水泊寺鄉、小南頭鄉。區政府駐口泉鄉。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南郊區常住總人口422517人,其中,古店鎮16500人,高山鎮18339人,雲岡鎮34597人,口泉鄉18501人,城關鄉42518人,水泊寺鄉45325人,小南頭鄉18606人,北村鄉9375人,馬軍營鄉84731人,西韓嶺鄉19945人,平旺鄉35101人,趙家小村鄉27238人,西萬莊鄉14312人,鴉兒崖鄉14093人,峰子澗鄉23336人。

2001年,高山鎮、峰子澗鄉合併設立高山鎮;水泊寺鄉、小南頭鄉合併設立水泊寺鄉;口泉鄉12個村、趙家小村鄉、西萬莊鄉合併設立口泉鄉;西韓嶺鄉、北村鄉合併設立西韓嶺鄉;平旺鄉、口泉鄉的4個村合併設立平旺鄉;城關鄉更名為新旺鄉。區劃調整後,全區轄3個鎮、7個鄉:古店鎮、高山鎮、雲岡鎮、口泉鄉、新旺鄉、水泊寺鄉、馬軍營鄉、西韓嶺鄉、平旺鄉、鴉兒崖鄉。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2],南郊區常住總人口405864人,其中,古店鎮15444人,高山鎮13887人,雲岡鎮19766人,口泉鄉57048人,新旺鄉40734人,水泊寺鄉82358人,馬軍營鄉95867人,西韓嶺鄉29833人,平旺鄉42220人,鴉兒崖鄉8707人。

2015年末,南郊區轄3個鎮、7個鄉(合計10個),190個村委會。

視頻

南郊區 相關視頻

中國共產黨大同市南郊區委十屆三次全體會議召開
大同市南郊區京都村鎮銀行五周年宣傳片

參考文獻

  1. 【尋古探今】雲岡石窟 ,搜狐,2021-04-03
  2. 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中國政府網,2012-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