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風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南通風箏是江蘇南通傳統手工藝品之一,傳統節日娛樂工具。清光緒《通州直隸州志》第四卷《民賦志·物產》載:「風鳶出如皋,自草蟲魚鳥以至仙佛,無巧不具;有一排九雁、十三雁者,可折迭藏之。」南通與北京、天津、山東濰坊同為中國四大風箏產地,南通風箏保存了古代「弦響碧空稱風箏」的特點,以獨特的音響效果著稱,與北方的造型風箏分為南北兩派。南通風箏俗稱「板鷂」,以平板六角或六角的變形「七連星」至「十九連星」居多,一般大小都在一米以上,最大的豎起有四、五米高,需卡車運載。「板鷂」上綴滿哨口,大小不一,下部的特大哨口選用葫蘆、毛竹、白果、龍眼、乒乓球等製成。鷂面上並繪有神話傳說等民間繪畫,下部系兩根幾十米長的尾繩,一隻精緻的板鷂,便是珍貴的民間工藝品,當地群眾家中都有珍藏,代代相傳。大板鷂需多人拉放飛,升空後大中小哨口分別發出低中高音,五音和諧,悅耳動人,聲及數里,宛似「空中交響樂」,據說哨口有30多種型號。
南通風箏博物館
南通風箏博物館以風箏為主題,是一個動靜」結合的綜合博物館。除了館藏展示、接待遊客參觀以外,還作為南通地域文化名片,承接涉外文化交流展覽活動。讓博物館[1]從一個高雅的文化殿堂更多地融入社會,貼近大眾。
典故傳說
風箏,中國北方稱「紙鳶」,南方稱「鷂子」。「風箏」這個名字,大約始於五代(公元907——960年)據明代郎瑛《詢匈錄》記載,五代a有位叫李鄴的,在宮中作紙鳶,引線乘風為戲,在紙鳶頭上系竹哨,放飛時,風入竹哨,發出象「箏」一樣的聲音,故名之為「風箏」。
風箏是怎樣發明的?有人說是我們的祖先受到風吹斗笠、樹葉的啟發,有人說是受帆或帳篷的啟發,也有人說是受了飛鳥的啟發,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但最早的風箏出現在中國,卻是國際風箏界一致的公論。中國古代著名的哲學家墨翟(公元前468-376年)居魯山(今山東濰坊青州西南部一帶)時曾「斫木為鷂,三年而成,飛一日而敗」。這就是世界最早的風箏,別具匠心今已有2300多年歷史。後來,墨翟把製造木鷂的方法傳給他的學生公輸班(又稱魯般、魯班),公輸班又加以改進,用竹為材料製成「竹鵲」,能在空中飛三日之久。公輸班還曾「制木鳶以窺宋城」,把風箏用於軍事。早期的風箏還被用於傳遠消息、測量風力等。據;獨異志;記載,太清三年(公元549年)梁武帝被叛軍侯景困在南京附近的台城,簡女獻計作紙鳶藏詔於中,飛空傳書,以謀援軍,因風箏被敵方射下來而不果。
風箏作為一種娛樂工具,大約從唐代開始。公元713年,唐玄軍李隆基曾在山東蓬萊宮宜春院觀看「八仙過海」風箏的放飛。宋代的;宣和風箏譜;有多處記載着帝王貴族玩賞風箏的情況。由於造紙述的出現,風箏改用紙糊,大大降低了費用,很快傳入民間。此後,隨着國際交往,風箏流傳到世界各地。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把風箏列為中華民族向歐洲傳播的重大科學發明之一。恰如一位外國風箏專家所說的:「中國人民在兩千年前就發明了風箏,這是舉世公認的。風箏引起人類飛向天空的遐想,導致了世界上第一架真正飛機的發明。」時代的進步使得風箏的作用也隨着發生的變化。在歷史上,風箏的用途曾經有過多次的轉換,其最初的功能據說是用於軍事,許多歷史資料中都曾提到:漢將韓信曾將風箏放飛到空中,根據風箏的放飛線長度來計算到未央宮的距離之事。在史書中曾經記載過,公元559年,齊文宣帝下令讓囚犯乘坐風箏,從八丈(大約26米高,今殘台高12米)高的金風台上向下飛行,能夠飛出城的便可赦其死罪。被囚禁者急欲求生,「各乘紙鴟以飛」。結果,中有一個叫黃頭的死囚乘風箏滑翔成功,安然飄到城外一個叫紫陌的地方,但後來又被捕,餓死在獄中(見《北史卷十九獻文六王傳》)。
據此傳說可以推測,唐代前的風箏可能多為尺寸比較大的風箏,可以進行載人飛行,成功與否另當別論,只能推測放飛的技術已經成熟。〈新唐書田悅傳〉又記,唐建中二年(公元781年),唐將張丕被叛軍田悅的軍隊困在臨名,情況危急,張丕「急以紙為風鳶」,其上書有「三日不解,臨名士且為悅食」之言,風鳶升空後「高百丈,過悅營上」,田悅命善射者射之,竟不能及,求救書終於由風箏送達援軍,因而解圍。到了唐代中期,進入了繁榮穩定的發展階段,風箏的功能開始從軍事用途轉向娛樂,同時由於紙業的發展,使得風箏的製作材料也由絲絹開始使用紙張。風箏走向民間,風箏的類型也多了起來。中唐詩人元稹(公元779-831年)在他的詠物詩〈有鳥二十章紙鳶〉中寫道:「有鳥有鳥群紙鳶,因風假勢童子牽」(有關全文詳見參閱風箏詩詞欄目)。其他一些詩人也在唐詩中多次寫有詠風箏詩詞。通過這些文獻記載,可以看出盛唐時期的風箏活動情況。
到了宋代,風箏的流傳更為廣泛。宋徽宗便是一位風箏的熱心倡導者。他除了自已在宮中放飛風箏外,據說還曾主持編撰了一本,〈宣和風箏譜〉。因有文人的參加,象形風箏在扎制和裝飾上都有了很大的發展。在當時,風箏已成為兒童們的普通玩具。小兒競放風箏已成為春天郊外的一景。同時由於社會上對風箏的需求,使製作風箏成為一種專門的職業。另外還出現了一種專門放風箏的職業人」趕趁人」。在當時,許多畫家也樂意取放風箏的題材入畫。宋代著名畫家、文學家郭忠恕的畫很受人們的歡迎。
而到了明清時期,風箏的發展達到了鼎盛。由於年代距今不是太遠,有不少的文獻資料有關於風箏的記載。明清時期的風箏無論在大小、樣式、扎制技術、裝飾放飛技藝上都比從前有了很大的進步。明清風箏的裝飾手法上也較過去豐富。風箏和各種民間工藝開始有機地結合起來。當時的年畫作坊還用木版年畫來印刷風箏紙,民用紙紮藝人所用的裝飾手法和材料也多樣化起來:有貼紙、紙塑浮雕、剪紙、描金銀、加紙花等。在音響裝置上也有發展,除過去的響弓外,「又以竹蘆貼簧,縛鷂子之背,因風氣播響,曰『鷂鞭』」,在沿海一帶,還有用葫蘆、白果殼做成哨子,個數、大小不一地裝在風箏上,發音雄渾,周圍幾里均能聽到。明清時代,許多文學家、畫家還以風箏為題材,吟詩作畫,留下了不少佳作。明代畫家徐渭(公元1521-1593年)晚年時畫了許多風箏畫,並題了許多風箏畫詩,據後人統計有30多首。在楊家埠和楊柳青年畫中也有以放風箏為題材的。當時,許多文人也親手扎繪風箏,除自己放飛外,還贈送朋友,並認為這是件極風雅的一事。這其中以文學家、紅樓夢的作者曹雪琴最具代表。他在其作品〈南鷂北鳶考工志〉對風箏進行了極為詳盡的介紹,據傳在這部書中介紹了43種風箏的扎制技法。
近代,特別是最近二十多年來,我國的風箏事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風箏作為體育運動項目和健身休閒娛樂活動開始普及,國內外的風箏比賽促進了風箏這項活動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加入到這項活動家中來。
婉似「空中交響樂」。據說哨口有30多種型號
藝術風格
南通風箏的藝術風格可以概括為:簡樸的造型、高低音交響的哨笛裝置和富麗典雅的工筆彩繪。南通風箏的基本樣式可以分為"板鷂式"與"活鷂"。南通風箏最具有特色的是它的音響裝置,在風箏上,成排成行的裝有各種大小不同的哨笛,數目從一百到三百隻不等。南通風箏被稱為"空中交響樂"[2]。
參考文獻
- ↑ 你真的了解博物館嗎? ,搜狐,2018-04-17
- ↑ 數字音響系統(一),道客巴巴,2017-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