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面觀音壇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十一面觀音壇城
|
|
|
十一面觀音
十一面觀音,Ekādaśa mukhānām Avalokiteśvara,六觀音之一,主救濟阿修羅道,給眾生以除病、滅罪、增福之現世利益。 總之為除惡導善,引眾生入佛道之菩薩。
形態特徵
十一面觀音,共十一張面孔,分五層排列。 一面,化惡有情; 二面慈面,化善有情; 三面寂靜面,化導出世淨業。 這三面教化三界便有九面。 第十面為暴笑面,表示教化事業需要有極大威嚴和極大意志方能無懈而有成就。 最上一面為佛地,功德圓滿。 傳說,天寶戰爭中,觀音託夢閣羅鳳,鑄十一面觀音像,才退敵軍,拯救了南詔國。 觀音八化身分別為: 救苦觀世音菩薩、除怨報觀音菩薩、南無尋聲苦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觀音、易長觀音、南無孤絕海岸觀音、普陀落山觀世音、建國觀音。
典籍記載
關十一面觀音的經典主要有二種四部,即北周保定四年(564)天竺僧耶舍崛多譯《十一面觀音神咒經》,唐永徽四年(653)阿地瞿多譯《陀羅尼集經》卷四之經,唐顯慶元年(656)玄奘譯《十一面神咒心經》。 此三種經其實都是出自《金剛大道場經》的同本異譯,唐慧沼還對玄奘譯本作過《義疏》。 唐不空譯有三卷本《十一面觀自在菩薩心密言念誦儀軌》。 北周譯經後並未滸,初唐高宗、武周時僅三年間即出兩經,而十一面觀音畫像亦出現,如敦煌石窟就從初期直到西夏,都有此經變壁畫流行。
象徵含義
敦煌壁畫 關於觀音十一個頭面之象徵意義,一說以為以左右十面表示因位十地,最上一面表十一地佛果,以便使一切眾生轉明為十一品,得十一地佛果。 藏傳佛教則有一說,羅剎鬼有十個腦袋,非常狂妄自大,觀音變成十一個頭,將其降服(《造像量度經》)。 經中說持誦此《神咒經》,現世可得十種果報,或如《念誦儀軌經》說可得十種勝利。 即離諸病、如來攝受等。經中還說可得臨終見佛、不墮地獄。 不非命終,得生極樂世界四種功德。這些功德利益,使十一面觀音信仰迅速傳播。 現陝西西安花塔寺(原寶慶寺)、天津薊縣獨樂寺、河南洛陽龍門、山西太原天龍山、雲南大理崇聖寺(三塔寺)、四川資中、新疆吐魯番、甘肅敦煌石窟、山西大同華嚴寺均有其像。
此經變畫中的眷屬像亦很豐富。 初唐僅有數菩薩,中唐有了日光與月光菩薩,晚唐出現天王、忿怒尊、龍王、婆藪仙、功德天、毗那野迦與金剛面天。五代時眷屬更多,多種菩薩如常精進、不休息、延壽命等。 《普門品》中化現居士身、宰官、四眾身等移入此經變中。 晚唐時眷屬像頗似千手經變,其中亦反映出不同觀音經變期間的同化現象。 曼荼羅壇場在阿地瞿多譯本中有複雜詳細的描述,內外兩院,數十身造像,僅有部分見於經變眷屬之中,全部曼荼羅畫未有表現。
祭祀建築
十一面觀音殿,為仿明代重檐五開間建築,內供9米高的十一面觀音像及觀音八化身(立、坐像,高4米)。 觀音:觀音是「觀世音」的略稱,又譯作「觀世音,觀自在、觀世自在」。 到唐代,因避李世民之諱,略稱「觀音」。 觀音的職責是拯救一切苦難的眾生,使他們得到解脫。 被人們尊稱為「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 與大勢至、阿彌陀佛合稱「西方三聖」。觀音的道場在普陀山。 觀音初期是一位「善男子、威猛丈夫」,臉作男相,並有絡腮鬍子,南北朝以後,為男身女相,有蝌蚪形的小鬍鬚。到宋代以後,完全女性化,成面容端莊雍容華貴的貴婦人形象。 傳說觀音有「六觀音、三十三觀音、三十三身」的說法。 南詔大理國時期的觀音信仰,源遠流長,地方文化色彩濃郁。 三塔出土文物中菩薩像78尊,觀音像達58尊,《張勝溫畫卷》共136頁中,就有21頁與觀音有關,占1/7。 觀音信仰在大理地區深入人心,對觀音的崇拜超過了對佛的崇拜,觀音建國論、觀音傳教論、觀音拯救論等三論表現出觀音與大理人的淵源。 十一面觀音殿的格子門上,就雕有出自《白國因由》中的「觀音十八變」,圖文並茂,精雕細鑿,堪稱珍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