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北京東韻民族藝術博物館

北京東韻民族藝術博物館位於朝陽區孫河鄉前葦溝村甲1號,創辦人為收藏家王旭東先生。正式向社會開放時間為2009年。藏品以獨具特色的少數民族服飾為主,另有蒙、藏等地區銅器、玉器、陶器、人文風俗、歷史文物等藏品7000餘件。東韻民族博物館從2000年開始籌備,展廳面積約1600平米,分為3部分:雲南、貴州、廣西、四川等地區少數民族的刺繡、染織、蠟染、服裝、服飾、銀飾、生活用具等;藏族、蒙古族的宗教寺廟用品,家具及生活用品等;中原地區的農具、生活用具等民俗物品等。藏品總數近萬件(套)。

目錄

簡介

東韻民族藝術博物館位於朝陽區孫河鄉前葦溝村甲1號,創辦人為收藏家王旭東先生。正式向社會開放時間為2009年。藏品以獨具特色的少數民族服飾為主,另有蒙、藏等地區銅器、玉器、陶器[1]、人文風俗、歷史文物等藏品7000餘件。

北京東韻民族藝術博物館,是一座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私立博物館,陳列着我館館長王東旭先生二十年來歷盡千辛、傾其所有、走邊僻壤窮鄉,盡其一切可能以個人的微薄能力,用心、用血、用汗,潛心徵集、收藏了數千件套少數民族及民俗文化的實物。

我館的主要業務是:徵集、收藏、展示、研究和探索民族民俗文物;召開各種少數民族題材的學術研討會、論壇;接待國內外賓客;與國內外相關的文化機構交流;舉辦民族文化知識講座及培訓班等。

我館目前有民族服裝服飾廳、蒙藏廳及民俗生活用具廳等三個陳列廳,展廳面積約1600平米。展品包括少數民族服裝服飾、紡織、染織、刺繡、蠟染、編織物、銀飾、木雕[2]及祖先的生活用具、生產勞動工具、交通工具、古建築構建等。

那些精美絕倫的,一針一線精心製作的手工刺繡,那些來自於遠古的神秘圖案,表現着我們祖先的勤勞,智慧以及對生活、對生命的熱愛,對美好未來的期盼,也承載着王東旭先生深深地情感。這情感源於無數的感動與震撼。長期以來王東旭先生正是懷着這樣的情感在執着追求、堅持。王東旭先生認為,他收藏的不僅是物件,更重要的是先人的情感、記憶、智慧和美!在漫長的、充滿艱辛的收藏過程中,我們自己的心靈也得到了淨化與升華,得到了難以言表的藝術享受,使人安靜、善良、寬容,我們願與更多的人分享這份感受。

幾年來,我館接待了中央各部委、北京市及部分省、區的各級領導;社會團體、文物界、美術界、大專院校等單位的領導、專家、學者;美國、德國、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英國等20多個國家的官員、大使館官員及遊客;大型企業高層管理人員等各界人士數千人次。並受到國內外多家媒體的關注和報道。所有來過這裡的人們,無不為我國先人的智慧所震撼!也為王東旭先生的執着精神所感動!

為了讓子孫後代記住我們的祖先創業的艱辛和對美好生活的憧憬,東韻人長期以來執着地、不遺餘力地收集、整理、研究這些平凡的、體現先人衣、食、住、行及生活狀態的、記載着先人智慧和情感的物件。這將是東韻人終生的課題和使命。在這個充滿艱辛而興奮、寂寞而感動的過程中,我們更深的體會到了中華民族文化為什麼如此燦爛輝煌!王東旭先生在陳列這些藏品時,充分體現了他的設計理念、價值取向、學識和情感,以使更多的人了解先人的生活,分享先人的喜怒哀樂。並真誠地希望將這種樸素的感受與和諧思想傳播給更多的人,將這些寶貴的歷史見證物傳承給我們的子孫後代!

建築布局

東韻民族博物館從2000年開始籌備,展廳面積約1600平米,分為3部分:雲南、貴州、廣西、四川等地區少數民族的刺繡、染織、蠟染、服裝、服飾、銀飾、生活用具等;藏族、蒙古族的宗教寺廟用品,家具及生活用品等;中原地區的農具、生活用具等民俗物品等。藏品總數近萬件(套)。

視頻

北京東韻民族藝術博物館 相關視頻

博物館裡感受民族文化
5.18國際博物館日,來民族服飾博物館,看樹皮衣什麼樣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