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勝鬨橋

圖片來自gotokyo

勝鬨橋位於日本東京都中央區隅田川下游,是隅田川上離出海口最近的一座橋梁。建成於1940年6月14日。在過去因為時有大型載貨船隻經過,故設計成一座可以自中間打開的橋,是日本少見的可動橋之一,於1970年11月29日做最後一次的開啟。雖然機械仍保留未拆,不過現在已無法開啟,近年來雖有要求再度開啟的聲音,但由於修繕機械需要極高的費用(約10億日圓),加上對當地交通將產生很大影響,因此難以實現。2007年6月18日,與清洲橋永代橋共同被列入日本的重要文化財產

目錄

摘要

走過橫跨隅田川27座橋之一的勝鬥橋,近距離看看日本的技術與智慧吧。1940年,渡船還是當時主要的交通方式,為了讓船通過而建造了這座橋面可向上移動的雙扇開啟橋。然而1970年,因道路交通優先政策,永久停止開閉這座橋。

在附近的「勝鬨橋資料館」,可以看見橋開闔時使用的發電設備。因其位於築地市場附近,建議安排早上來到這區,看看勝鬨橋和博物館。[1]

位置

位於晴海通上,通往新橋的位置。

構造與應用

  • 兩邊的橋樑為上承式圓拱狀花樑、中間為鑄鐵製可動式橋梁、開啟時最大角度可達70度,其橋墩與兩邊的兩座塔狀物體均為石造,下方有設置專用人行步道,在水路與橋上馬路的不同方向均有安裝一支雙色信號燈。
  • 中間有可動式橋梁的橋墩裡面各安裝兩台出力3300伏特的直流發電機,以齒輪的方式控制橋梁開閉。此外在四座塔狀物體上分別設置了控制室、眺望臺(上下水路兩間)與值班室等設施。
  • 當中間的橋梁要升起時,會先發出道路部分的電鈴聲,同時在道路兩邊圓拱狀花樑正上方的雙色信號燈會亮起紅燈。待道路車輛停車中間橋樑淨空後發出警示音並升起。

歷史

昭和15年(1940年)完成,全長246公尺、寬約26公尺的雙邊上開橋。完成時被稱為東洋第一的可動橋,平成19年(2007)被指定為國家重要文化財。當初1天須開閉5次,後來隨著船運量減少等因素逐漸減少運作,於昭和45年(1970年)11月最後一次開閉。築地市場勝鬨門旁的「勝鬨橋資料館」,展示有關於勝鬨橋及隅田川橋樑的珍貴資料與相關資訊。資料館附近亦有「勝鬨之渡」的石碑。[2]

文化

其知名度也成為暢銷動畫《烏龍派出所》與其電影版裡面取景的地方,同時電影版也將它應用在劇情裡。


參考文獻

  1. 展現日本技術的隅田川入口玄關,東京旅遊官方網站,文章日期
  2. 勝鬨橋發揮當時最先進技術建造的可動橋,東京中央區觀光資訊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