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加味香連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加味香連丸
原圖鏈接  

加味香連丸,中成藥名。為清熱劑,具有清熱祛濕,化滯止痛之功效。用於大腸濕熱所致的痢疾,症見大便膿血、腹痛下墜、里急後重。

中成藥介紹

中成藥具體是指以中藥材為原料藥,在中醫傳統理論的指導下,遵照一定的處方、生產技術工藝和質量標準,生產的複方製劑或提取加工精緻而成的一種中藥新型劑型。

處方來源:歷史的文獻記錄、民間驗方、新研製。[1]

特       點:具有組方嚴謹、療效確切、毒副作用相對較小、攜帶使用方便等特點。而且省去了煎劑煎煮的過程,能夠應急使用,也減少了中藥的異味和甘苦。

常見的劑型:注射劑、口服液體劑型(溶液型、混懸劑、乳劑)、口服固體劑型(散劑、膠囊劑、片劑、丸劑)[2]

服用中成藥請詳細閱讀說明書或諮詢相關醫師

藥品詳情

主要成分

木香、薑黃連、黃芩、黃柏(酒炙)、白芍、當歸、姜厚朴、麩炒枳殼、檳榔、醋延胡索、制吳茱萸、炙甘草。

性 狀

本品為黃棕色至棕褐色的水丸;氣微香,味苦。

方 解

  • 黃連苦,寒。歸心、脾、胃、肝、膽、大腸經。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用於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外治濕疹,濕瘡,耳道流膿。薑黃連清胃和胃止嘔。用於寒熱互結,濕熱中阻,痞滿嘔吐。
  • 木香辛、苦,溫。歸脾、胃、大腸、三焦、膽經。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用於胸脘脹痛,瀉痢後重,食積不消,不思飲食。煨木香實腸止瀉。用於泄瀉腹痛。
  • 厚朴用於濕滯傷中,脘痞吐瀉,食積氣滯,腹脹便秘,痰飲喘咳。
  • 延胡索具有活血,行氣,止痛的功效。用於胸脅、脘腹疼痛,胸痹心痛,經閉痛經,產後瘀阻,跌扑腫痛。
  • 黃芩苦,寒。歸肺、膽、脾、大腸、小腸經。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用於濕溫、暑溫胸悶嘔惡,濕熱痞滿,瀉痢,黃疸,肺熱咳嗽,高熱煩渴,血熱吐衄,癰腫瘡毒,胎動不安。
  • 白芍苦、酸,微寒。歸肝、脾經。平肝止痛,養血調經,斂陰止汗。用於頭痛眩暈,脅痛,腹痛,四肢攣痛,血虛萎黃,月經不調,自汗,盜汗。
  • 炙甘草性溫,味甘。歸心經、肺經、胃經、脾經。補脾和胃,益氣復脈。屬補虛藥下分類的補氣藥。
  • 黃柏苦,寒。歸腎、膀胱經。清熱燥濕,瀉火除蒸,解毒療瘡。用於濕熱瀉痢,黃疸,帶下,熱淋,腳氣,痿{辟},骨蒸勞熱,盜汗,遺精,瘡瘍腫毒,濕疹瘙癢。鹽黃柏滋陰降火。用於陰虛火旺,盜汗骨蒸。[3]
  • 加味香連丸中的藥對腸道致病菌,特別是疾疾桿菌有較強的殺滅作用,當歸、枳實能破瘀生新除積滯,因此由這些藥配伍而成的加味香連丸不僅能治療痢疾,而且對腸炎、結腸炎、阿米巴痢疾、腹瀉病等也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6(1袋)g,一日3次。

不良反應

尚不明確

禁 忌

孕婦慎用

儲 存

密封,置陰涼處。

注意事項

  1. 慢性虛寒性瀉痢者慎用。
  2. 服藥期間飲食宜清淡,忌食辛辣油膩生冷之品。
  3. 本藥苦寒,易傷胃氣,中病即止,不可過服、久服。
  4. 嚴重脫水者,則應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4]
  5. 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兒及年老體虛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6. 服藥三天後症狀未改善,應去醫院就診。
  7. 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8. 藥品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服用。
  9. 請將此藥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10. 如正在服用其他藥品,使用本品前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附 注

此藥品圖只具有藥品名稱功能,不具有其他任何意見。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