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分子反應動力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分子反應動力學》,從分子水平上研究化學反應機理的現代化學動力學概論。本書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內容簡介

本書約23萬字,其特點是從「真正」分子水平研究基元化學反應的機理、探討導致化學反應的單次碰撞過程,重點討論了二元碰撞的雙分子反應,對分子反應動力學的現代實驗方法及其應用也作了簡要介紹。

本書分6章。第1章以紅外化學發光為例,闡明了研究微觀分子碰撞動力學的意義,分析了微觀分子碰撞動力學與宏觀經典動力學的本質區別,介紹了分子反應動力學研究的目的及內容。第2章定義了分子反應動力學的基本物理量:碰撞自由程、輸運係數、反應截面及反應幾率等,重點討論了分子的彈性碰撞動力學。第3章介紹了用彈性散射實驗數據探測分子間相互作用勢的理論分析方法,用散射實驗角分布觀測結果對分子反應碰撞進行了分類。第4章介紹了三原子反應體系的相互作用勢能函數一勢能面,由化學反應勢能面的基本特徵對化學反應性及化學反應機理作了定性描述,對在勢能面上計算微觀反應動力學的兩種基本方法——經典軌跡理論和統計過渡態理論作了介紹,並建立了微觀速度常數和宏觀速度常數之間的關係,第5章介紹了分子間能量傳遞的實驗研究方法、非彈性散射的理論模型及計算方法,歸納了分子間能量傳遞的方式及實驗規律。第6章介紹了分子反應動力學實驗方法,主要是交叉分子束實驗方法及原理,給出了某些最新研究成果尤其是李遠哲(1986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之一)的工作,展望了分子反應動力學的發展前景。

作者在本書中的某些預言如提高勢能面計算精度、動力學理論研究應提出概念的框架等已成為科研方向。近20年來,分子反應動力學的研究發展很快,已形成了化學學科的前沿新分支。本書介紹了這個新領域的基本知識,是分子反應動力學實驗和理論研究工作者的必備參考書。

作者簡介

R. D.列文和R. B.伯恩斯坦合著。1974年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已譯成多種文字在各國出版。中譯本1986年科學出版社出版,陶愉生譯。R. D.列文(R. D. Levine,1936— ),出生在埃及的猶太人,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萊大學物理化學教授,國際知名分子反應動力學專家。曾獲以色列希伯萊大學碩士學位、英國諾丁漢大學和牛津大學博士學位。曾任教於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希伯萊大學及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和威斯康星大學等。已發表論文100多篇,出版化學反應動力學專著3部。R. B.伯恩斯坦(R. B. Bernstein,1923— ),美國化學家,哥倫比亞大學化學系主任、教授,先後任教於美國伊利諾斯理工學院、密執安大學、威斯康星大學、得克薩斯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等,多次應邀赴英、法、西德等國講學,在物理化學特別是分子碰撞研究中作出了貢獻,曾獲1981年度美國化學會「德拜物理化學獎」。在用分子束研究分子反應動力學中,首次發現了彈性散射角分布中的量子干射現象,探測到原子一原子散射中的虹結構,並首次用交叉分子束技術對反應散射進行速度分析。已發表科學論文100多篇,出版專著3部,是國際知名分子反應動力學專家。

相關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以「齊全、新穎、系統、科學、穩定」為編纂原則[1],選收了1985年以前出版的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文學藝術等方面500多個學科(包括主要學科及其分支學科)的名著,以及世界各大宗教的重要典籍。其中有科學上各主要學派[2]的代表作,文學藝術上各主要流派的代表作,宗教上各主要宗派的主要典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重要著作。

視頻

分子反應動力學 相關視頻

臨床核心考點全攻略-第2章 生物化學03酶04酶促反應動力學
化學動力學——複雜反應的近似處理

參考文獻

  1. (論文)百科全書的編纂體制與體例,道客巴巴,2015-07-08
  2. 第十講科學學派_圖文,豆丁網,2016-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