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刁蠻公主戇駙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粵劇舞台藝術(劇照)原圖鏈接來自 中關村在線 的圖片

刁蠻公主戇駙馬》,粵劇《刁蠻公主戇駙馬》盧有容、馬師曾根據莎士比亞名劇《馴悍記》大意改編。

劇目介紹

華夏相遭西戎、北狄合兵犯境。邊關元帥孟飛雄平息干戈,並獲悉戰事是因鳳霞公主取笑外邦使臣而引發,請得皇命處公主以笞衣刑罰。華夏王欣賞孟飛雄智勇過人,處事有方,請御妹昭儀長公主撮合,招孟為駙馬。論婚時,鳳霞公主約法三章,逼俯就。鳳霞自以為馭夫有術,躊躇滿志,豈料新婚之日,鳳霞公主無法行使其自詡之權威,且屢受駙馬教訓,羞憤而去。華夏王呵護鳳霞公主,降罪駙馬不盡臣夫之道,貶孟出家。幸老太監添福等從中斡旋,故布疑陣,曉以大義。鳳霞公主終於悔悟,向駙馬認錯,二人得成百年之好。

粵劇《刁蠻公主戇駙馬》80世紀40年代由太公劇團首演,馬師曾、譚蘭卿、紅線女主演。1981年廣州粵劇團二團演出由黎普澤、吳建邦根據馬師曾演出本整理的版本,導演羅思、陳予之,盧秋萍、許玉麟、吳粉超、羅思等主演。此劇還有另一個版本名《刁蠻公主》,由紅線女、秦中英整理,1982年廣州粵劇團出訪美國、加拿大演出,導演郭慧、陳小漢,紅線女、紅虹、陳笑風、黃志明、呂雁聲、梁金城等主演。

中國戲曲

戲曲是我國傳統的戲劇形式,是我國最具有民族特點和風格的藝術樣式之一。其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用來娛神的原始歌舞。《尚書堯典》上說:「於!子擊石拊石,百魯率舞。」《呂氏春秋古樂》上也說:「昔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闕:一曰《載民》,二日《玄鳥》,三日《遂草木》四日《奮五穀》五日《敬天常》六曰《達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總禽獸之極》。」 如在許多古老的農村, 還保持着源遠流長的歌舞傳統,如「儺戲[1]」;同時,一些新的歌舞如「社火」、「秧歌」等適應人民的精神需求而誕生。正是這些歌舞演出,造就出一批又一批技藝嫻熟的民間藝人,並向着戲曲的方向一點點邁進。《詩經》里的「頌」,《楚辭》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時歌舞的唱詞。從春秋戰國到漢代,在娛神的歌舞中逐漸演變出娛人的歌舞。從漢魏到中唐,又先後出現了以競技為主的「角牴」(即百戲)、以問答方式表演的「參軍戲[2]」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搖娘」等,這些都是萌芽狀態的戲劇。

視頻

刁蠻公主戇駙馬 相關視頻

粵劇《刁蠻公主戇駙馬》
品味粵劇《刁蠻公主戇駙馬》,選段精彩,看着就過癮|老倌有戲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