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大楊樹奎勒河國家濕地公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內蒙古大楊樹奎勒河國家濕地公園位於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管理局大楊樹林業局奎勒河林場施業區內,由奎勒河、西日特其肯河及周邊沼澤、灘地、林地等組成。總面積4887公頃,其中濕地面積2542.63公頃,濕地率52.02%[1] 。濕地公園內的濕地資源分為河流濕地和沼澤濕地兩個濕地類,包括永久性河流和草本沼澤兩個濕地型。根據國家濕地公園功能區劃的理論與原則,結合濕地公園資源分布特點,將濕地公園劃分為濕地保育區、恢復重建區、宣教展示區、合理利用區和管理服務區五個功能區。
2019年12月25日,通過國家林業和草原局2019年試點國家濕地公園驗收,正式成為「國家濕地公園」。
中文名稱: 內蒙古大楊樹奎勒河國家濕地公園
面 積: 4887公頃
級 別: 國家級
地理區域: 大興安嶺東坡
氣候帶: 寒溫帶
植被類型: 寒溫帶針葉林
管理單位: 奎勒河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處
批准時間 2019年12月25日 [2]
開發建設
品牌建設
2014年12月31日,國家林業局發布《國家林業局關於同意北京房山長溝泉水等140處濕地開展國家濕地公園試點工作的通知》(林濕發〔2014〕205號)文件,批准建設內蒙古大楊樹奎勒河國家濕地公園(試點)。
2019年12月25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布《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關於2019年試點國家濕地公園驗收情況的通知》(林濕發〔2019〕119號)文件,內蒙古大楊樹奎勒河國家濕地公園(試點)通過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試點驗收,正式成為國家濕地公園。
基礎建設
濕地公園建設遵循「全面保護、科學修復、合理利用、持續發展」的原則,以維護濕地生態系統平衡、全面恢復和保護濕地功能及濕地生物多樣性為重點,通過實施科學合理的保護與恢復工程措施,保護奎勒河濕地生態環境,增強其涵養水源、調節氣候、淨化水質等能力,保障嫩江流域水環境生態安全,為珍稀野生動植物提供理想的棲息繁衍場所;建立完善的科研監測基礎設施,開展科研監測和交流活動,為濕地保護和管理提供科學依據;充分利用奎勒河濕地資源,開展濕地科普宣教和濕地休閒遊憩活動,實現區域內濕地資源的合理高效利用,提高遊客及當地群眾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最終將奎勒河國家濕地公園建設成為集濕地生態系統保護與恢復、科普宣教、科研監測、濕地生態旅遊於一體的綜合性國家濕地公園。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內蒙古大楊樹奎勒河國家濕地公園位於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管理局大楊樹林業局奎勒河林場施業區內,北起奎勒河林場17林班12小班,向東延伸至大楊樹林業局與阿里河林業局邊界線,南到奎勒河及其支流西日特其肯河匯合處,西始於12林班7小班,東至奎勒河到加格達奇防火公路,地理坐標介於東經123°31′48″~123°43′39″,北緯50°01′57″~50°08′44″之間,總面積4887公頃,其中濕地面積2542.63公頃,濕地率52.02%。
地形地貌
濕地公園地貌以山地、丘陵為主,沖積平原較少,總的趨勢是西北高,東南低,境內山勢平緩,起伏不大,海拔平均300m~500m。
氣候特點
濕地公園屬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長而寒冷乾燥,夏季短而濕熱多雨,四季晝夜溫差變化大,植物生長期較短。該地區年平均氣溫-0.6℃,極端最高溫37.5℃,極端最低溫-45.6℃;年日照時數2440h~2700h,年蒸發量1248.1mm,年均降水量427.3mm,降水量多集中在6、7、8三個月,約占全年降水量的63%。早霜期始於9月中旬,晚霜終於翌年5月下旬,無霜期100d~110d。區域內主要風向為西北風,年均風速為2.8m/s。
水文
濕地公園內主要水體為奎勒河及其支流西日特其肯河,奎勒河屬嫩江流域,是甘河主要一級支流,發源於大興安嶺莫格吉大山東麓,河長189公里(另說242公里),流域面積4723平方公里。奎勒河在濕地公園內流程約20公里,西日特其肯河在濕地公園內流程約20公里。
資源情況
據調查及相關資料統計,濕地公園內共有維管束植物101科,224屬,490種,其中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有鑽天柳、野大豆。有脊椎動物26目,60科,209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3種,包括金雕、黑鸛、紫貂,國家二級保護動物26種,有鴛鴦、黑琴雞、灰背隼、紅腳隼、長耳鴞、烏林鴞、大天鵝、猞猁、雪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