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養鳥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養鳥獸》選自元末明初劉基創作的筆記--《郁離子》第五卷。

原文

郁離子曰:「鳥獸之與人非類也,人能擾而馴之,人亦何所不可分域!鳥獸以山藪為家,而關養於樊籠之中,非其情也,而卒能馴之者,使之得其所嗜好而無違也。今有養鳥獸而不能使之馴,則不食之以其心之所欲,處之以其性不之所要,而加矯迫焉,而有死下,烏乎,其能馴之也?人與人為同類,其情為易通,非若獸之無聟民。而欲奪其所好,遺之以其所不好;絕其所欲,強之以其所不欲,迫之而使從。其果心悅而誠服耶,其亦有所顧畏而不得已耶?若曰非心悅誠服而出不得已,乃欲使之法吾國徇吾事,則堯、舜亦不能矣。」

譯文

郁離子說:「鳥獸和人不是同類啊,但人卻能馴養它並且使它馴服。人類還有什麼不能做到的麼!鳥獸本把山川湖澤作為家,卻把它關養在籠中,就不合乎它的習性,但人們最後卻能夠馴服它的原因,就是讓它得到它所嗜好的東西而不違背它啊。如今有的養鳥獸卻不能使它馴服,就是因為不用它想吃的東西餵養它,不給它合乎生活習性的安身地方,反而施加手段迫使它馴服,於是有的就死掉了,唉,那樣怎麼能使它馴服呢?人和人是同類,他們的性情是容易相通的,不像鳥獸那樣無知啊。但要是奪去他所喜歡的,給他的是他所不喜歡的;斷絕了想要得到的,強迫他接受他不想得到的,逼迫他使他服從,那樣的結果能使他心悅誠服嗎?那他豈不是有所顧忌而不得已麼?如果說不是心悅誠服而是出自不得已,那麼要想使他治理好我們的國家,為我們的事業而殉職,即使堯、舜也不能做到啊。」

寓意

得民心者得天下。要治理好國家,管理好百姓,就必須順民心,合民意,時時處處事事為民着想。如果依靠權勢迫使百姓屈服,讓百姓口服心不服時,那麼,即使神仙下凡,也難以天下太平了。

作者

劉基於武宗正德九年被追贈太師,諡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為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啟「明初詩文三大家[1]」。

《郁離子》的寓言體風格可謂「牢籠萬匯,洞釋群疑,辨博奇詭,巧於比喻,而不失乎正。」在這點上頗得莊子精髓[2]。即汪洋恣肆、想象奇幻、文辭富麗、氣勢磅礴、感染力強。更為重要的是,《郁離子》還吸收改編了一些《莊子》的寓言來就事論理。

視頻

養鳥獸 相關視頻

來聽劉伯溫《郁離子》中「道士救虎」的故事!漲知識
陳勝華轉述<郁離子>新書發布

參考文獻

  1. 明初詩文三大家,中華典藏
  2. 莊子 33篇精髓整理,豆丁網,2016-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