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關中禮饃·餛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關中禮饃·餛飩關中東部禮饃中的「王中王」,不僅反映在它在禮饃中舉足輕重的位置,而且顯示出由它而生出多品樣、多規格、多功能的禮饃,更顯得餛飩「王中王」的尊貴。

味蕾上的記憶,是一種最深刻的記憶,這種記憶體現了深厚的時空傳統[1]。將飲食融入中國古代文化,講述因為飲食而產生的一系列政治觀、飲食禮儀、為官之道,甚至是家族內部的相處之道[2]

特產簡介

此餛飩不是用薄面片兒包餡的,煮熟後連湯吃的那種「餛飩」,而是關中東部活動頻繁、頻率較高的一種禮饃。

餛飩的外形成園立椎體,可分三部分:一部分是用油,蔥末,花椒干葉末墊起的芯兒,一部分是用上等的白面做的白皮,再一部分是餛飩嘴兒和美化裝飾的餛飩沿兒。

餛飩源於荷葉,實難考究。若從「餛飩」與「渾沌」世界而言,那就早得很了。但從它頗像高聳,挺拔、堅硬、平滑、豐滿的乳房,再從它使用的價值就詮釋了它是典型的母系社會的產物,是圖騰文化的標識。乳房孕育了生命,而餛飩作為生命、民族文化和民間藝術的「志」,在總體上有強大的精神內涵和深厚的倫理道德內涵。

餛飩的「嘴兒」,據上了年紀的老人講,就是「奶奶嘴兒」。原本的嘴兒就在餛飩的尖尖上,隨着社會文明進步和農婦們面花技藝的提升,為了「好看」,把「嘴兒」還扭了一下,置於餛飩下部的正中央。(如今,東北的一些地方的餛飩嘴兒仍然還在尖尖上。)這個嘴兒一扭,扭出了人們文明程度進化水準。扭出了人審美觀的升華,同時也彰顯了面花藝術的不斷提高。

餛飩是關中東部禮饃中的「王中王」,不僅反映在它在禮饃中舉足輕重的位置,而且顯示出由它而生出多品樣、多規格、多功能的禮饃,更顯得餛飩「王中王」的尊貴。

筆者對餛飩的初步調查研究,以為餛飩的功能大致是這樣的:

婚:要在祖先的供桌上獻上幾對餛飩。餛飩是「花餛飩」上面布撒着吉祥、祝福的各種面花和插着鮮艷色彩的紙花。新娘入洞房時還要將娘家陪超額完成來的「饅頭」--還是花餛飩。這裡稱「饅頭」,據說是油「奶頭」引申而來的。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關中東部結婚時有這樣一個風俗,新娘下轎後,拜過天地,入了洞房,由伴郎、伴娘將兩位新人扶上炕,再由伴郎和伴娘兩人在炕上推來推去,謂之「搗四角」然後將娘家陪來的饅頭,就着蔥白吃幾口,意思是「升子」是生子,升官,蔥是未來生的娃娃聰明可愛,「饅頭」則是乳汁豐富,生育旺盛。另外還有這樣的說法:媳婦要聽公婆的話,要守婦道,遵守家規,以聲的諧音"聲"做到聲(升)叫聲(升)應。還有的說,饅頭就生蔥,婆婆叫起一溜風,女婿叫起蹭蹭蹭。"饅頭花兒開,媳婦定生龍鳳胎。"饅頭蒸的硬,媳婦愛勞動等等。同時,娘家要給婆家再送上二十四個餛飩,既蘊含敬重、親情,又蘊含兒孫滿堂,綿延不斷。

喪:喪事,也稱白事,仍然少不了餛飩。但是把供桌上的花餛飩不稱餛飩而稱「獻貼」。獻貼上插些小面花和素色紙做的小花,有的還插一些小旗,與之搭配的同樣少不了許多餛飩,這個餛飩則是為孝敬健在的長輩和老人的禮品。

春節更是餛飩頻頻出現在迎來送往的禮儀中,也是文化脈流和人文價值的一種象徵。女婿到岳父家拜年去,須拿餛飩,外甥到舅家拜年去,須拿餛飩,小輩到長輩家拜年去要拿餛飩,給祖先的供桌上,財神、灶神、土地神都得要獻上餛飩。這個餛飩不貼面花,只求面白面細。虛軟芯兒油,捏得周正,全在於實用,少了些觀賞,禮儀的成份,多了些祝福、企盼的內容。因而在捏之前,面要精細,施酵、發酵、起面、和面捏蒸都格外小心,真真切切地用心去做。目的是通過餛飩傳達對長輩的敬意,愛戴。所以在送餛飩時又有了不少講究,如送雙不送單,歪嘴餛飩不出門,塌塌餛飩不出屋……餛飩在春節時還是祈福祝祥的禮饃,村婦、村姑、村嫗還把它捏得小拇指甲大小,繫上紅絲線,掛在娃們的新衣新帽上,以祝福娃娃健康成長,有的捏得像棗兒,雞蛋大小一般,同樣的繫上紅絲線掛在箱子上企盼「新衣滿箱」「金玉盈櫃」「豐衣足食」掛在牛羊、牲口圈頭,槽頭或牛羊的個犄角上,求得「槽頭平安,六畜興旺」;還有的掛在果樹上、門環上,農具上……總是想把吉祥如意、人壽年豐、興旺發達寄托在每一件能表達自己心愿的什物上,努力營造祥和溫馨的、快樂浪漫的新年新春新氣象的熱烈氛圍。誠然,這也是折射晚輩心境的光束,表示村婦手藝的平台,相互交流溝通的紐帶。從這個層面來認識和了解餛飩,從這個角度審視餛飩美的所在,就是一個從較深的層次上反映了勞動人民淳樸的真情和追求美好生活,企求社會存在和諧的藝術再創造。我借肖雲儒先生一句話,這是在「營養民眾,營養藝術」。

祝壽中的壽桃,同樣是餛飩的變形,那是在餛飩的表面上貼上「壽」字,還有的捏成桃形,要頂部的尖尖上塗上紅色,宛如天宮王母娘娘蟠桃盛會上的仙桃。食之,則長生不老亦!

餛飩與面花的巧妙搭配、精緻和諧,構成了禮儀文化中圓融無礙的高雅、隆重、真情、浸洇了濃濃的儒家文化精髓,並將它演繹,推向極至,發揚光大,使人的價值得到肯定,感情引發共鳴、精神得到傳喚,進而提升到道德的範疇,不前衛,但深沉;不華麗,但質樸。因而,無論是時令節日、生日滿月、婚嫁喪娶、探親訪友……餛飩是關中東部農村少不了的,極為隆重的禮品,是傳達眾多信息的載體,是展示村婦們心靈手巧的平台,更是面花藝術產生的母體。緣於此,餛飩就在禮饃中居於"王中王"的地位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