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犄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犄角

漢語詞彙,讀音是jī jiǎo,意思是牆邊角落。中文名 犄角 外文名 horn 拼音 jī jiǎo 釋義 牆邊角落.

【解釋】

線、棱或邊相接的地方、稜角。牆邊角落。動物的角。 [1]

【出處】

左傳·襄公十四年》:「譬如捕鹿,晉人角之,諸戎之。」 角,抓住角;掎,拉住腿。後因以「掎角」指夾擊敵人。《三國志·吳志·陸遜傳》:「掎角此寇,正在今日。」又引申為分出一部分兵力,以便牽制、夾擊敵人或互相支援。《三國志·魏志·三少帝紀》:「吳寇屯逼永安,遣荊、豫諸軍掎角赴救。」唐·陳子昂 《上西蕃邊州安危事》:「今欲掎角亡叛,雄將邊疆,惟倚金山諸蕃,共為形勢。」《舊唐書·德宗紀下》:「宜令諸道各出師徒,掎角齊進。」明 梁雲構《袁節寰晉大司馬奉命乘傳錦還序》:「海上當犄角之一,師集旣薄,復當僨轅之後。」明 梁雲構《袁環中詹錄錦旋序》:」爾(袁可立)為犄角,能以海師作數點鷗疑,奴且謂搖櫓白衣,或腰有丈二組,是以銷鋒寢燧,維其喙矣。「清·昭槤《嘯亭雜錄·書光顯寺戰事》:「當是時,先修親王屯 歸化城, 順承郡王屯賀蘭山,互相掎角。」姚雪垠 《李自成》第三卷第十六章:「那天從松山和乳峰山兩處撤退時,留下了幾千人馬和十幾門大炮在幾座營寨中,以便與松山城互為掎角,抗擊清兵。」北魏·賈思勰 《齊民要術·種桑柘》:「栽後二年,慎勿采、沐。大如臂許,正月中移之。率十步一樹,正欲小掎角,不用正相當。」

【視頻】


【參考資料】

categorg:+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