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六一慘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六一慘案
圖片來自storystudio

六一慘案是1947年中華民國學生運動期間,軍警到國立武漢大學[1] 校園內抓捕中共民盟人士時發生的槍擊學生事件,這也是武大歷史上第二個「六一慘案」。

序曲

5月19日,北京大學院系聯合會定6月2日為「反內戰日」,屆時全國大學生遊行、工人罷工、商人罷市;此事引起南京國民政府關切,事前採取防範措施。中共擔心此事會暴露地下黨實力,另因此活動並非中共發起,所以中共在北平動員學生僅罷課、不遊行;但武漢方面未及通知,來不及取消遊行。時中共武漢地下黨負責人曾惇吳仲炎回憶,地下黨計劃取消遊行,但群眾已經發動,來不及取消。因遊行勢在必行,國民政府武漢警備司令部擔心武漢市政府再遭衝擊,故採取相應措施,5月28日制定逮捕中共地下黨名單,5月31日夜由警衛部隊開赴武漢大學、華中大學緝捕中共地下黨。

經過

因中共地下黨煽動學潮,武漢警備司令部多次舉行秘密會議,於5月28日審定了逮捕中共地下黨師生的黑名單,31日晚部署了具體行動計劃,企圖將中共師生頭目一網打盡。6月1日凌晨3時,武漢行轅和武漢警備司令部,糾集第71旅、82旅、憲兵12團、漢口警察總署、武昌警察總署及警備司令部稽查一處的軍、警、憲、特兩千人分乘8輛汽車,全副武裝包圍了武大。一部分兵力在通往學校的要道路口街道口、楊家灣、洪山、農學院東湖邊等地秘密布防,三步一崗,五步一哨。一部分兵力直接包圍男、女生宿舍和教員住宅,並在制高點架設機槍迫擊炮。武裝軍警在蒙着面罩的特務學生何釗帶領下,手持黑名單逐室搜捕中共黨籍師生,並裝上警車準備帶走。學生與軍警展開說理鬥爭無效,到早晨6時,天、地、元、黃字齋的學生首先衝出鐵門,營救學友。汽車被一百多學生圍住,後司機被強行拉下,玻璃和方向盤被砸,車底的油路、電路也被破壞;更有學生搶奪憲兵槍支。突然,一顆信號彈升起,遍布宿舍周圍的軍警一起用輕重機槍步槍手榴彈迫擊炮等武器,向手無寸鐵的學生開始血腥屠殺。學生們仆伏在地上,高喊「中國人不打中國人」。頓時,珞珈山上硝煙瀰漫,學士路(今櫻園路)上彈痕累累。這次慘案中,軍警使用了國際上禁止使用的達姆彈,槍殺學生黃鳴崗、王志德、陳如豐3人,重傷3人,輕傷16人,逮捕師生員工24人,其中有教授繆朗山(外文系)、朱君允(中文系)、金克木(哲學系)、梁園東(歷史系)、劉穎(工學院)等5人,助教1人,高級職員1人,學生17人。製造了震驚全國的「六一慘案」。事後,武漢當局封鎖新聞,而且還捏造事實,誣衊武大學生私藏軍火,企圖暴動。

  • 黃鳴崗,湖北枝江縣江口鎮百新里人,歷史學系學生,25歲。其時患瘧疾臥床,聞槍聲而起。被達姆彈射入腋下,倒地痛極呼母而絕。直到入殮時還張着嘴巴和眼睛,後20日被家人迎喪以歸。
  • 王志德,江蘇武進人,土木工程學系一年級學生,19歲。在營救最後一車被捕同學時,因軍警突然開槍,伏臥於宇日二齋間石級上,抬頭環顧間,即被一彈命中太陽穴,且鼻樑又傷兩處,葬校側張家山之北。
  • 陳如豐,台灣台南新營人,政治學系一年級學生,22歲。其時剛取完水自鍋爐房走出,軍警開槍時立即退回原處,槍聲稍止,他乘機跑回宿舍途中,子彈從左顱骨射入而亡,葬校側張家山之北。他也是最早來武漢讀大學的台灣人,是台灣公派赴大陸學習的大學生之一。

背景

1946年,第二次國共內戰全面展開,隨着內戰的升級和加劇,在中共地下黨領導下,爆發了「反飢餓,反內戰」的學生運動。

1947年5月20日,京滬蘇杭學生6000餘人在南京高舉「京滬蘇杭十六所專科以上學校學生挽救教育危機聯合大遊行」的旗幟,舉行聯合示威遊行,向南京國民政府行政院提出增加伙食費及全國教育經費等五項要求,遭到軍警鎮壓,重傷31人,輕傷90餘人,被捕20餘人,是為五二〇運動

1947年5月22日,由國立武漢大學發起,武昌大中學校學生聯合舉行了「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示威遊行,聲援南京學生,抗議南京國民政府維持治安過當。當天清早,武大1700餘名學生列隊前往武昌,準備會合各兄弟院校學生渡江到漢口遊行並赴武漢行轅請願。但湖北省政府已下令封閉了所有渡口,於是遊行隊伍返回到彭劉楊路向湖北省政府請願。請願隊伍衝進湖北省政府後,占領了除湖北省財政廳外其餘各廳局辦公室,搗毀部分辦公室,砸毀蔣介石畫像,將財政廳、教育廳的牌子塗改為「刮民廳」、「愚民廳」,將漫畫、標語貼滿牆壁。下午4點,遊行隊伍返回學校。此次事件引起了武漢當局的極大恐慌。

5月28日至31日晚,武大舉行反內戰、爭溫飽的時事座談會和文藝晚會,金克木等知名教師慨然前往講演,學生也演出了《茶館小調》、《凱旋》等節目,以巧妙的方式諷刺政府身陷內戰泥淖、忽略民生行徑。會上約定,響應華北學聯提出的定於6月2日舉行的全國各大城市學生大遊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