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枝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枝江市地處湖北省南部,長江中游北岸的港口城市,江漢平原西緣,屬三峽之末,荊江之首,總面積1310.4平方公里。宜昌市轄縣級市。西北部丘陵、崗地占總面積的58.8%,東南部平原占41.2%。枝江交通為便利,萬里長江貫東而去,焦柳鐵路穿市南下,滬漢蓉高速鐵路與滬渝高速公路(G50)、318國道並行東西,三峽機場距市中心30公里,構成了水陸空立體交通網絡。

枝江市西接宜昌,東鄰荊州。枝江市位於鄂西山區與江漢平原的過渡地帶,是長江三峽和宜昌市的東大門。枝江市轄8個鎮1個街道辦事處,198個行政村,總人口49.6萬人。[1]

概述

枝江市地處湖北省南部,長江中游北岸的港口城市,江漢平原西緣,屬三峽之末,荊江之首,總面積1310.4平方公里目前城區面積達13平方公里,城區人口13萬人。

1999年、2001年連續兩次榮獲湖北省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楚天杯",2000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省級園林城市",2002年8月,我市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省級文明城市"。枝江是全國科技工作先進市、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市、全國體育工作先進市、全國計劃生育先進市、湖北省文化先進市、湖北省衛生城市。我市是中宣部確定的全國200個文明村鎮創建活動示範點之一。全市人口與計劃生育綜合改革全面推行,我市被確定為"全國婚育新風進萬家示範縣(市)"。素質教育取得新進展,德育工作經驗得到教育部肯定。全面推進科技進步,農業科技培訓和農村人才資源開發力度加大,我市被評為全省"農村人才資源開發示範縣(市)"。民兵預備役和國防建設不斷加強,我市榮獲"全省雙擁模範城"榮譽稱號。

枝江市黨建工作富有特色。枝江相繼建立了"幹部督學"制度、"民情走訪"制度、"四書一談"制度、"經濟責任審計"制度,狠抓了幹部學風、工作作風、生活作風、領導作風的轉變。其中幹部理論督學制受到曾慶紅同志的充分肯定;在"三教"活動中探索出的民情走訪經驗,在全省乃至全國都產生了較大影響。我們從大中專畢業生中考錄村幹部的作法,得到了省委組織部的高度肯定,2000年,我市被省委命名為"全省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先進市"。1999年我市被中組部確定為全國基層組織建設聯繫點。

行政區劃

枝江市包括馬家店鎮安福寺鎮董市鎮七星台鎮百里洲鎮白洋鎮仙女鎮問安鎮顧家店鎮,一共八個鎮。而馬家店鎮就是枝江城區,馬家店的中心地帶也是枝江城區的中心地帶。其他8個鎮都圍繞着馬家店鎮不斷發展,各有特色。[2]

歷史文化

周朝至南北朝

周稱丹陽,屬楚國領地。春秋前期乃楚都所在地,後為羅國(國君姓熊)。戰國時仍名丹陽。秦,因長江至此分枝而得名枝江,屬南郡。漢置縣,縣治沮中,枝江縣為南郡十八縣之一。三國時,吳析枝江為兩縣,在枝江境內北部置旌陽縣,旌陽、枝江兩縣皆屬吳南郡九縣之中。南北朝時,宋文帝元嘉十八年省旌陽縣併入枝江,枝江屬南郡七縣;陳,省枝江,置羅郡,枝江屬羅郡。隋,復置枝江縣,屬南郡。

唐至清朝

唐肅宗上元元年析江陵置長寧縣,二年將枝江併入長寧,唐代宗大曆六年省長寧復置枝江,屬山南東道江陵府江陵郡。五代十國,高季興父子踞江陵,稱南平國,枝江屬之。宋朝,枝江屬荊湖北路江陵府江陵郡,宋神宗熙寧六年省枝江併入松滋縣,宋哲宗元年復置枝江縣。元朝,屬河南江北行 中書省中興路。明朝屬湖廣布政使司荊州府,明太祖洪武十年五月,省枝江併入松滋,十三年五月復置枝江縣。清朝,枝江屬湖北省荊州府。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元年枝江直屬湖北省;二年實行省、道、縣三級制,枝江屬荊南道;十年分荊南道為荊宜、施鶴兩道,枝江屬荊南道;十六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枝江屬湖北省;二十一年湖北省劃為十一個行政督察區,枝江屬第七行政督察區;二十五年,省改十一個行政督察區為八個行政督察區,枝江屬第四行政督察區。

新中國

1949年7月11日枝江解放,屬湖北省宜昌行政區專員公署。1951年,湖北省宜昌行政專員公署改為湖北省人民政府宜昌地區專員公署,枝江屬之。1955年2月22日經國務院批准,省枝江併入宜都縣。1962年10月20日,國務院第117次議決定恢復枝江縣,屬湖北省宜昌地區專員公署。1978年8月,設立宜昌地區行政公署,枝江屬之。1992年3月,宜昌地區行政公署與宜昌市合併為宜昌市,改「地管縣」為「市管縣」,枝江屬宜昌市。1995年3月21日,國務院(國函[1995]5號)批覆設立宜昌市猇亭區,以枝江縣猇亭鎮為其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桐嶺。1996年7月30日國務院批准撤消枝江縣設立枝江市,所轄行政區域不變。市區建立有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地理位置

枝江市位於湖北省中部偏西,地處長江中游北岸,江漢平原西緣,屬三峽之末,荊江之首。西接宜昌,東鄰荊州。總面積1310.4平方公里.

自然氣候

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西北多丘陵,間有山沖畈地,東南屬平原,湖泊港渠密布。西北部安福寺鎮鄒家沖村最高點海拔207米,東南部七星台鎮楊林湖村最低點海拔35米,高差達172米。河流有長江、沮漳河、瑪瑙河。年均降水量1041.8毫米,平均氣溫16.5℃。[3]

旅遊景區

濱江遊園位於枝江市中心地區南部臨江地段,全長3800餘米,橫跨南崗路、江漢大道、水廠路、公園路等四條街道的出口,幅寬50--70米,部面積達19萬平方米。在枝江城市總體規劃中,濱江遊園為城區的主要風景區之一,是「濱江園林城市」的主要象徵。 濱江遊園的充分體現濱江園林特色和現代文化風貌的同時,以綠為主,以景托園,集開放性、觀賞性、遊樂性、休閒性為一體。整個遊園由江面向陸上由石徹江岸、園林小品、樓台亭閣、臨街透景護欄、沿江大道臨街高低錯落的建築物構成為階梯式立體畫面。白天,綠意盎然,清新寧靜;夜晚,燈光斑斕,倒影幢幢,繁華而又生機勃勃。

長江沙浪奇觀景區位於長江北岸歷史文化名鎮董市鎮。據《荊州府志》:「蜀江自此分為諸洲,自江陵而九十九洲起,此間如喬木之有條枝焉」。沙浪奇觀景區為九十九洲之一,占地4000餘畝,西與三峽大壩相接,順江東下直達歷史文化名城荊州,南越長江直入百里清江畫廊,北連長坂雄風當陽和孔明故里襄樊。三峽國際機場、焦柳鐵路、漢宜城際鐵路、宜萬鐵路、宜黃(滬蓉)高速公路、襄宜高速公路、318國道等貫穿景區,交通十分便捷。 三峽大壩建成,斬斷長江天塹,江水平穩回落,在風和浪的作用下,董市沙洲呈現多種奇妙沙浪景觀。有的似江心旋渦,有的似婉蜒起伏的古棧道,有的似魚鱗,金燦燦,紅彤彤,如詩如畫,美不勝收。遊覽沙浪奇觀是您回歸自然,還原生活,交流情感,愉悅身心,陶冶情操的理想之旅,「觀沙浪奇景、賞江洲風情、游水上人家、尋長江奇石」的得意之旅。

政治經濟

2006年實現生產總值72億元,比2003年增長60.8%;全地域財政收入6.04億元,比2003年增長1.32倍;地方一般預算收入2.28億元,比2003年增長8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7.3億元,比2003年增長1.8倍;全市一二三產業比重由2003年的26.6:31.7:41.7調整為22.4:42.9:34.7。2003年以來,連續三年被評為「全省縣域經濟發展先進縣(市)」,2005年市域經濟綜合考評躍居全省第7位。

新農村建設試點工作全面展開,22個重點村建設初顯成效。農業生產加快發展,2006年實現農業總產值26.5億元,比2003年增長51.4%;農業增加值達到16.1億元,比2003年增長27%。農業結構調整穩步推進,種植業板塊、畜牧小區、水產片帶規模不斷擴大。全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到61家,帶動基地建設60萬畝。農業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三年整治維修堤防險工險段28處、病險水庫16座,新建末級渠系63.3公里,高標準完成了問安石魯灌區水利設施綜合配套工程和下百里洲江堤加高加固工程,上百里洲江堤整險加固主體工程基本完成。農業綜合開發和農田林網建設步伐加快,農業機械裝備水平和綜合作業水平不斷提高。

2006年,全市實現工業增加值24.5億元,比2003年增長2.88倍;規模以上企業發展到103家,比2003年增加36家,實現工業總產值72.7億元,比2003年增長1.73倍,實現利稅總額4億元。產業特色進一步凸現,食品釀造、化工、紡織三大產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76%。精品名牌戰略成效明顯,全市擁有國家免檢產品3個,省級名牌11個,引進中國名牌2個,枝江大曲被認定為全國馳名商標。高新技術企業快速成長,2006年實現高新技術產值8.2億元,比2003年增長6.5倍。

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成效顯著。三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1億元,引進投資過億元項目15個,引進外來投資27億元。南輝化成箔、迅達工業園、中冶重工機械、奧美紡織、中石化湖北分公司煤代油等一批投資過億元項目建成投產,三寧化工233工程、開元化工5522工程、迅達二期工程等一批技改項目建設步伐加快,成為市域經濟新的增長點。

第三產業持續發展。2006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3億元,比2003年增長38%;第三產業增加值達到25億元,比2003年增長49.2%。「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加快推進。運輸業穩步發展。2006年底,全市銀行存款餘額46.8億元,比2003年增長50.9%;居民儲蓄存款餘額35.9億元,比2003年增長56%,人均7000元;各項貸款餘額13.4億元,不良貸款比2003年底下降15個百分點。保險企業發展到17家,年保費收入達到2億元。郵電、通信業快速發展,程控交換機總容量9.5萬門,移動電話14.5萬部,寬帶用戶發展到1.45萬戶。

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對外開放實現新的突破。

現代企業制度建設成效明顯。國有集體企業改革與發展目標基本實現,職工新型勞動關係全面建立。糧食、棉花流通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化。民營經濟成為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企業民營化率達到98%以上,民營經濟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達72%。

湖北非資源性農業強縣過度到經濟強市完美結合的典範,農民人均收入一直位居湖北前列,湖北縣域經濟十強。

2010年,全年實現生產總值160.57億元,可比增幅達16.9%。人均GDP為32211元;全部工業增加值達到74.24億元, 同比增加17.03億元,可比增幅達25.9%。全年實現現價農業總產值56.83億元,增長19.8%。全市糧食播種面積達到81.42萬畝,總產量達到32.35萬噸,全市棉花播種面積達到22.41萬畝,皮棉總產量達到2.19萬噸,全市油料作物播種面積為33.42萬畝,油料總產為5.72萬噸,蔬菜種植面積14.68萬畝,總產量達到31.93萬噸,水果總產量達到34.77萬噸。全市174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現價工業總產值234.71億元,比上年增長37.5%。實現銷售產值241.79億元,其中枝江市屬170家規模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225.23億元。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稅總額21.16億元,增長67.8%,其中,利潤總額達到16.02億元,增長69.9%。全市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達到117.34億元。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1.7億元,外貿出口企業實現自營出口9103萬美元。全市公路里程3538公里,全年郵電業務總量達到20575萬元,全市電話普及率達到64.6部/百人,全市互聯網用戶達到2.76萬戶。

全市完成財政總收入11.17億元,比去年增長25.6%;實現地方一般預算收入6.1億元,同比增長30.3%。全市共有普通中學22所,擁有各類文化機構15個,廣播覆蓋率達到98.7%、電視人口覆蓋率達到98.6%,共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395家,城市維護建設資金支出9342萬元。[4]

安福寺工業園

安福寺工業園是湖北省104家省級工業園區之一:園區定位突出果蔬食品加工為主,依託本地便利的交通、人力、資源、區位優勢,努力打造農產品加工型和勞動密集型園區。為湖北省最大的果蔬食品加工基地和湖北省鄉村工業園示範園區。園區發展總目標是利用5-8年時間建成百億園區,近期目標是到2012年實現工業總產值30億元,落戶企業30家以上,固定資產投資22億元,園區建成面積達到2500畝,園區內人口1.6萬人。目前實際建成面積已達1800畝,落戶企業22家,其中規模企業20家。2011年1-9月,園區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0.44億元,開發區生產總值5.27億元,規模以上企業利潤總額5422萬元,招商引資到位資金 6.57 億元,外貿出口總額 6679萬美元。

宜昌化學工業園區

是省政府在「十一五」期間規劃建設的大型化工園區,選址於白洋鎮,占地面積26平方公里,園區產業以化工、冶金為主。

位於宜昌枝江市的白洋鎮至顧家店鎮沿江一帶。規劃範圍擬定為:向東延伸至枝江顧家店鎮雅澧公路,南以焦柳鐵路為界,向西延伸至長江邊,北距318國道約2公里。

枝江經濟開發區

基礎設施完善,擁有仙女工業園區、城北工業園、楚天化工園、董市工業園及太陽能科技工業園等專業園區。重點發展化工、紡織、電子、食品、電子材料及電子元器件、機械及五金製品加工等產業 。[5]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