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何氏百歲坊

中文名稱;何氏百歲坊

地理位置;重慶市璧山區

景點級別;市級重點保護文物

門票價格;免費

建於;1845年

何氏百歲坊座落在重慶市璧山區來鳳街道安樂村,原成渝古道上,座東北朝西南。是一座有168年歷史的精美石牌坊,建於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間,系紀念奉直大夫周紹熙之妻何氏百歲而建,保存完整。對於研究清代石刻藝術及民風民俗提供了重要依據,被譽為"重慶市清代石質建築的代表作",是重慶市1992年首批確定的市級重點保護文物,2002年璧山區立文物保護碑。

據史料記載,牌坊的主人何氏是璧山來鳳人,是當時清朝官員周紹熙的妻子。在周紹熙英年早逝後,她獨自撫養孩子、操持家務,沒有另嫁。幾十年來,何氏嚴守婦道、待人和善、行善積德,備受鄉鄰尊敬。在何氏百歲大壽時,地方士紳和官府奏請朝廷建坊,道光皇帝欣然降旨,這就是百歲坊的來歷。

目錄

序言介紹

何氏百歲坊由三層堅硬的青沙石料壘砌而成,高11.7米,寬6.35米,四角八翹巧奪天空。醒目的4根石柱構成了牌坊的3道門,正中是大門,兩邊是小門,門之間塑有栩栩如生的青獅、白象、麒麟等吉祥動物,似忠實的守護神。牌坊頂部正面和背面刻有"旌表例贈奉直大夫周紹熙之妻何氏百歲坊",正面刻有川渝高官恭賀名錄及"昇平人瑞"四個大字,背面刻有翰林劉宇昌篆書的何氏百歲坊序和"貞壽之門"四個大字。整座牌坊雕刻工藝精湛、形態優美。整塊牌坊沒有破損之處,保存相當完好。[1]

文化內涵

百歲坊昭示行善積德

周紹熙是璧山來鳳人,妻子何氏在家中嚴守婦道,待人和善,行善積德,受人尊敬。清朝道光25年(1845年),孫輩周繼盛等在祖母何氏滿100歲時,經聖旨批准在此修建這座石牌坊,人稱"何氏百歲坊"。

周繼盛一生做善事,耗盡家產。《璧山縣誌》記載,道光十二年周繼盛捐白銀7854兩,修來鳳"鳴鳳橋";道光十九年,縣城城隍廟火災,神像被毀,他出資修復;咸豐二年,縣城大成殿正間毀損,周繼盛借錢、變賣田產籌集白銀4100餘兩,予以重修。 後人為紀念周繼盛捐款修橋還專門為他修建了一座石牌坊,可惜牌坊在文革時被損毀。

何氏之孫修建這座百歲坊,除了有紀念何氏高壽和炫耀家族興旺的意思,也向世人昭示為人做事要行善積德[2]

牌坊是村中的寶貝

安樂村支書陳富全介紹,這座百歲坊是重慶地區保存最為完好的,於1986年被重慶市政府確定為首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這座牌坊也是村民們的"寶貝",倍受村民尊崇和愛護。

《璧山縣誌》記載:清末雲南昭通知府陳先源積極參加辛亥革命,1913年到重慶隨蜀軍第一師師長熊克武反對袁世凱,搞"二次革命"。陳先源領軍奔赴前線,惡戰30天後,部隊退敗撤至璧山來鳳驛石安村(現安樂村)一帶彈盡糧絕,手下準備洗劫村莊。陳先源再三勸阻無效後,在"何氏百歲坊"旁當着士兵的面飲彈自盡。士兵見狀便放棄了洗劫村莊的念頭,當地村民免受一劫。士兵走後,村民懷着感激之情將陳先源厚葬在百歲坊旁(陳先源的墓葬後來被遷走)。從此,村里人堅信,百歲坊能護佑村莊。

抗戰期間,日軍飛機轟炸重慶,也飛臨璧山上空投彈,但不管怎樣,百歲坊周圍的村子總能相安無事。因而,村民更加相信百歲坊能給當地群眾帶來吉祥,由此村民也就更加珍視這一"寶貝"。

每逢初一、十五,當地村民就要帶上香燭前來跪拜,討個吉利。牌坊主人何氏年輕時守寡,滿百歲時,兒孫輩周繼盛建此百歲貞節牌坊

地理位置

何氏百歲坊位於璧山區青鎮安樂村,從安樂村5組的老成渝公路下道,再步行200餘米。

交通線路:渝昆高速G85(成渝高速)重慶方向青槓下道左轉走國道108往丁家方向;成都方向丁家下道左轉往青槓方向。國道108(老成渝公路)璧山區青槓-來鳳中途地名安樂村(屬來鳳街道管轄),何氏百歲坊離國道108(老成渝公路)僅30米。

何氏百歲坊序

旌表例贈奉直大夫周紹熙之妻何氏百歲坊序

何氏百歲坊序(1)

劉宇昌(2)

大清道光二十有五年乙己歲秋月,恭逢旌表(3),例封太宜人。周姻伯母何太宜人百齡誌慶(4),原夫仙萊境上,實毓真妃。聖燈嶺前,特鍾壽母(5)。肇吉祥於金劍,瞻景瑞於石泉(6)。此乃合邑之靈奇,蔚為德門之盛事。

幸際國華,欣承曠典(7)。允宜築長生之館,淑德式昭(8);建延壽之宮,遐齡共祝(9)。時昌攝篆懷陽(10),未獲登堂捧斝(11)。然里聯桑梓(12),情篤葭莩(13),既誼理不容辭,亦見聞所甚悉。載稽家乘(14),敬述芳徽(15),不揣管籥之窺(16),爰效雲璈之詠(17)。竊維太宜人清綺名門(18),油溪望族(19),里名來鳳,牙幢繡戟之家(20),系本盤龍粉堆銅溝之宅(21)。水汲鮑姑之井(22),世享大年(23)。杏栽董奉之林(24),人多陰德(25)。當其髫年賦菊(26),早歲銘椒(27)。

時則姻伯大人尚在弱年(28),敬太夫人,克嫻姆教(29),恃而兼怙(30),鄉黨群奉為女宗(31)。儉而能勤,親族皆稱為禮則(32)。而太宜人善,成夫子之志,上體姑嫜之心(33),則操井臼而祗具脯漿(34),伴琴書而時勞絡緯(35)。始則機杼軋軋(36),常並營宅上之桑。繼則阡陌連連(37),猶自織盤中之繡(38)。劑量旱澇(39),躬收安邑之租(40)。術算贏餘,不減浚沖之助(41)。入室則柝鈴周匝(42),疑過石奮之閭(43)。當戶而婢率遵循,同守王褒之約(44)。

此持家之矩(45),共仰精詳。考積慶之行(46),尤征慈惠(47)。竭綿以賙窮乏(48),闔境歡恬(49);捐餉以給軍糧,通都嘆息(50)。河虞乘涉(51),聿修雁齒(52),以題橋路,訝蠶叢旋辟羊腸於坦道(53)。賑饑饉於溝壑,不假乞糴之求(54);施棺槨於巷途(55),若識解驂之訓(56)。凡茲善舉,莫罄名言(57)。

宜其桂萼崢嶸,蘭枝焜耀(58)。門同合浦(59),拊掌皆珠(60)。地是女床(61),盈柯悉鳳(62)。謝益壽階前玉樹(63),彩韉風趨(64)。陸子春車上畫圖(65),錦繃羅拜(66) 。 太宜人則含飴以笑,繞膝而嬉。郄夫人年逾耆艾(67),猶遜神明不衰。宣文君坐授生徒(68),喜極庭幃之樂(69)。

茲屆期頤之歲(70),特邀旌錫之恩(71),卜日月之彌長人咸欽(72)。夫懿行(73),標金石於勿替(74),事尤耀於史篇。當此桂實三秋,共說桃開千歲(75)。喜今日冠裳畢會(76),輝呈四照之花。佇詰朝奕葉聯翩(77),秀出萬千之草。是為序 。

賜進士出身翰林院庶吉士姻愚侄劉宇昌頓首拜撰(78)。

(1)何氏,璧山來鳳人周紹熙之妻,在家中嚴守婦道,待人和善,行善積德,受人尊敬。清朝道光25年(1845年),孫輩周繼盛等在祖母何氏滿100歲時,經聖旨批准在此修建牌坊,人稱"何氏百歲坊"。牌坊頂部正面和背面刻有"旌表例贈奉直大夫周紹熙之妻何氏百歲坊"字樣。

(2)劉宇昌:字次言,璧山縣人。由庶常改官授山東肥城、嶧縣、貴州桐梓、湄潭、仁懷等縣及山東東平州、湖北咸寧州知州、貴州黎平府知府。當官30餘年,清正廉明,囊無餘金,室無私蓄。

(3)旌表:封建時代由官府立牌坊、賜匾額對遵守封建禮教的人加以表彰。

(4)例封:循例封官。指朝廷推恩把官爵授給官員在世的父祖輩。太宜人:明清時五品官之母或祖母的封號。宜人,封建時代婦女因丈夫或子孫而得的一種封號。宋代政和年間始有此制。文官自朝奉大夫以上至朝議大夫,其母或妻封宜人;武官官階相當者同。元代七品官妻、母封宜人。[3]

(5)原夫仙萊境上,實毓真妃;聖燈嶺前,特鍾壽母:意地傑人壽。仙萊境:指茅萊仙境,縣古八景之一,有普澤廟。毓(yù):生育,養育。真妃:即楊貴妃。因楊曾為女道士,號太真,故稱。這裡指長壽人。聖燈嶺:縣東四十里,有聖燈寶珠山,山嶺有唐宋修建的聖燈寺,明代石坊額有"寶珠山"、"聖燈禪寺",清代縣誌記"聖燈寺後有岩,半夜光芒四射如燈"。"聖燈普照"為縣古八景之一。 鍾:集聚。

(6)肇:開始,初始。金劍,金劍山,"金劍晴雪"為縣古八景之一。景瑞:吉祥的徵兆。石泉:指石泉凝脂,為縣古八景之一。

(7)國華:國家的光榮。這裡指盛世。曠典:稀世盛典。

(8)淑德:美德。式昭:用以光大。

(9)遐齡:老年人高壽的敬語

(10)昌:指劉宇昌。攝篆:指代理官職,掌其印信。因印信刻以篆文,故名。

(11)斝(jiǎ):古代酒器。

(12)桑梓: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種桑樹梓樹。又說家鄉的桑樹和梓樹是父母種的,要對它表示敬意。後人用"桑梓"比喻故。

(13)篤:深厚。葭莩(jiā fú):蘆葦里的薄膜。比喻親戚關係疏遠淡薄。

(14)稽(jī):考核。家乘(shèng):指家譜

(15)徽:美好;善良。

(16)管籥(guǎn yuè):兩種樂器名。管,笙;籥,簫。

(17)雲璈(áo):即雲鑼。打擊樂器。

(18)清綺:猶清麗。形容人的文風清淡而又不單薄,有一種內在的綺麗的美。

(19)油溪:為璧山的河,主要為現在說的璧南河,非江津區的油溪鎮。望族:有名望、有地位的家族。

(20)牙幢繡戟之家:指有聲勢的人家。牙幢(zhuàng):即牙旗。

(21)盤龍粉堆銅溝之宅:指住宅雕龍畫鳳,富麗堂皇,如同宮苑。銅溝:借指宮苑。

(22)鮑姑:相傳為晉鮑靚女,葛洪妻,救人多行灸於南海。

(23)大年:謂年壽長。

(24)杏栽董奉之林:謂做善事,救死扶傷《藝文類聚》卷八七引《神仙傳》曰:"董奉居廬山,為治病,重者種杏五株,輕者一株。於林中所在,簞食一器,是換一谷;少者虎逐之,乃以谷賑貧窮,號'董仙杏林'。"

(25)多:稱讚。

(26)髫(tiáo)年:童年,幼年。

(27)銘椒:謂有好的品德。

(28)弱年:年少;弱冠之年。

(29)克嫻:能夠熟悉。姆:女師,以婦道教人者。《禮記·內則》:"女子十年不出,姆教婉娩聽從。"

(30)恃:母親的代稱,母死稱失恃。怙:父親。

(31)鄉黨:家鄉,鄉里。女宗:女子的楷模。 漢 劉向 《列女傳·宋鮑女宗》:" 女宗 者, 宋 鮑蘇 之妻也。養姑甚謹…… 宋公 聞之,表其閭,號曰'女宗'。"

(32)禮則:禮儀的準則;禮法。

(33)姑嫜:丈夫的母親與父親。

(34)井臼:汲水舂米,泛指操持家務。祗(zhī):敬,恭敬。脯漿:指飲食。脯,乾燥脫水的瓜果。漿,比較濃的液體。

(35)絡緯:蟲名。即莎雞,俗稱絡絲娘、紡織娘。夏秋夜間振羽作聲,聲如紡線,故名。

(36)機杼:指織布機。杼,織布梭子。軋軋(yàyà):象聲詞,形容機器車輪里的軸承,齒輪等運轉擠壓時發出的連續的聲響。

(37)阡陌連連:意擁有的田地很多。阡陌,田野,壟畝。連連,接連不斷。

(38)猶自織盤中之繡:指織繡。織的時候,多是在一個圓形的圈圈裡進行。

(39)劑量:計量。

(40)安邑:指田土。

(41)浚沖:即王戎(234-305),字浚沖或浚沖。琅琊臨沂人,琅琊王氏重要成員。西晉大臣,官至司徒。幼年聰穎善悟,和阮籍等交善,得到鍾會高度評價。性格至孝至愛,識人準確,料事如神。

(42)柝鈴周匝:意家裡勞動聲、舂物聲等不斷。柝鈴,古代打更用的梆子。周匝:周圍。

(43)石奮:西漢大臣。字天威,號萬石君,河內溫(今河南溫縣西南)人。無文學,恭謹無比。初為小吏,侍高祖。帝愛其恭敬,召其姊為美人。以奮為中涓。文帝時官至太中大夫。景帝即位,列為九卿,身為二千石,四子皆官至二千石,號為萬石君。以上大夫祿養老歸家。"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謹慎小心是他性格的主要特徵。

(44)王褒:西漢四川人,曾作《僮約》,規範家奴臣僕的行為規範。

(45)矩:法則,規則

(46)積慶:謂行善積福。

(47)慈惠:猶仁愛。

(48)賙(zhōu):接濟;救濟

(49)歡恬:歡愉。恬:安然,坦然:

(50)通都:四通八達的都市。嘆息:嘆美;讚嘆。

(51)河虞乘涉:擔心河不便於人渡過。虞,憂慮。乘,乘船。涉,蹚水過河。

(52)聿修:謂繼承發揚先人的德業。雁齒:常比喻橋的台階。

(53)蠶叢:相傳為蜀王的先祖,教人蠶桑。《藝文類聚》卷六引漢揚雄 《蜀本紀》:" 蜀始王曰蠶叢,次曰伯雍,次曰魚鳧 。" 這裡用的典故是秦惠王送給蜀王五個美女,蜀王就命五丁力士移山開路,迎娶美女。

(54)不假:不需要;不憑藉。乞糴dí:求買糧食。

(55)棺槨guǒ:同"棺槨",棺材。

(56)解驂cān:解脫驂馬贈人。謂以財物救人困急。語出《史記·管晏列傳》:" 越石父 賢,在縲紲中。 晏子 出,遭之塗,解左驂贖之。"

(57)莫罄名言:即名言莫罄,意舉不勝舉。罄,盡,完。

(58)桂萼,蘭枝:皆比喻子孫。焜耀:光輝;輝煌。

(59)合浦:古郡名。漢置,郡治在今廣西壯族自治區 合浦縣 東北,縣東南有 珍珠城 ,又名 白龍城 ,以產珍珠著名。 晉 葛洪 《抱朴子·祛惑》:"凡探明珠,不於 合浦之淵,不得驪龍之夜光也;采美玉,不於荊山之岫,不得連城之尺璧也。

(60)拊(fǔ)掌:拍手,鼓掌。

(61)女床:山名。《山海經·西山經》:"西南三百里,曰 女床之山 ……有鳥焉,其狀如翟而五采文,名曰鸞鳥。"

(62)柯:樹枝。

(63)謝益壽:即謝混,謝安的孫子。字叔源,小字益壽,東晉文學家。文章號稱"江左第一",少年時候,就享有大名。玉樹:美麗的樹。

(64)韉(jiān):墊馬鞍的東西。風趨:紛紛趨附;紛紛歸向。

(65)陸子春車上畫圖:用典無考。

(66)錦繃:引申為胡人。羅拜:環繞下拜。

(67)王羲之妻郄夫人,王羲之的妻子,為郗鑒之女,名璇,字子房。書法卓然獨秀,被稱為"女中筆仙"。"東床快婿"一說,即來自郗鑒擇婿的故事。耆艾:尊長;師長。亦泛指老年人。

(68)宣文君:前秦女經學家,名失傳,籍貫不詳。太常韋逞之母。家傳周官學。苻堅曾令學生一百二十人從她受業,使周官學得以保存流傳,成為中國古代歷史上第一位女博士。時人稱為"宣文君"。

(69)庭幃:指婦女居住的內室。

(70)期頤:一百歲。

(71)旌錫:表彰賞賜。錫,賞賜。

(72)卜:預料,估計,猜測。

(73)懿行:善行。

(74)金石:指古代鐫刻文字、頌功紀事的鐘鼎碑碣之屬。勿替:不改變。

(75)說(yuè):高興。

(76)冠裳:指官宦士紳。畢會:都聚集在一起。

(77)佇:佇立。詰朝:平明,清晨。奕葉:累世,代代。

(78)賜進士出身:科舉考試賜予殿試取中者的出身名目之一。清沿明制,進士分為三甲。頭甲三人,即狀元榜眼探花,賜進士及第。二甲若干名,為"賜進士出身",二甲進士授予庶吉士主事中書行人評事博士等職。三甲人數最多,為"同進士出身"。[4]

相關視頻

百歲堂創建歷史

百歲山莊-百業資訊

參考資料

  1. 何氏百歲坊序(1) , 新浪網 2011-08-11
  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873a610102xe57.html 何氏百歲坊:女人黑色的一生在幽幽閃光] , 新浪網 2017-04-25
  3. 璧山「何氏百歲坊」屹立百年 村民視之為「神坊」 , 騰訊網 2016-11-25
  4. 何氏百歲坊 「貞壽」牌坊歲月傳奇 , 豆丁網 201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