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參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二參湯 |
二參湯是以苦參、丹參、紫草、刺蝟皮等為主要材料製作的藥膳。
中藥製劑,主痘瘡壯熱,經日不除。氣虛血瘀型冠心病.證見胸痛,胸悶,心悸,心慌,知有瘀點或瘀斑,脈細或澀等。
中文名二參湯
分 類湯主要食材苦參、丹參、紫草、刺蝟皮等適用證氣虛血瘀型冠心病等
藥物組成
苦參6g,丹參9g,紫草6g,刺蝟皮9g,急性子9g,麥冬9g,天花粉9g,黃藥子9g, .炒陳皮9g,
早蓮草9g,遠志9g,瓜蔞12g,海浮石12g,蜀羊泉18g,枸杞18g,石見穿15g,薤白4.5g,炒靈脂3g。
適用證
氣虛血瘀型冠心病.證見胸痛,胸悶,心悸,心慌,知有瘀點或瘀斑,脈細或澀等。
記載與出處
《醫學人門》卷八:二參湯
【處方】 柴胡 、麥門冬、人參 、玄參、 甘草各等分, 草龍膽用量減半。
【功能主治】主痘瘡壯熱,經日不除。
【用法用量】水煎服。熱退即止。
【摘錄】《醫學人門》卷八
《外科大成》卷三:二參湯
【處方】 人參 、玄參各6克或15~21克。
【功能主治】主牙縫或齒齦出血,屬虛火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外科大成》卷三
《聖濟總錄》卷一二二:二參湯
【處方】玄參1兩,紫參1兩,白藥1兩,大黃(銼,炒)1兩,山梔子(去皮)1兩,
地骨皮(洗,焙)1兩,甘草(炙,銼)1兩,柴胡(去苗)1兩,桑根白皮(銼,炒)1兩,防風(去叉)1兩。
【製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心肺蘊熱,咽喉閉塞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7分,食後去滓溫服。
【摘錄】《聖濟總錄》卷一二二
點評
古有二參丹,由人參和丹參組成。
以人參養心,丹參活血,共同起養心活血的作用。
可用於心氣心陰不足,心血瘀阻引起的心悸、胸悶、胸痛諸症。
本方二參湯以黨參代人參,其作用仍為養心活血。因其價謙易得,所以可廣泛應用。
臨床應用時,氣虛甚者,黨參應換為紅參,或加大黨參用量,並酌加黃芪、太子參;
氣陰兩虛者,黨參換西洋參,並酌加麥門冬、玉竹;
血瘀為主者,可加大丹參用量,並酌加當歸、三七粉;
血瘀氣滯者,加降香、川芎;
氣滯鬱熱者,加黃連、竹茹;
血虛者,加棗仁、白芍、枸杞子;
陰虛陽亢,化風上擾的患者,加白芍、石決明、生牡蠣、菊花;
肝腎不足者,加桑椹、黑芝麻、枸杞子;
痰濕滯絡者,加陳皮、半夏、茯苓、薏苡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