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九節鞭武術軟器械之一,在現代武術比賽中屬其他器械組的第三類:軟器械類。在古代用作暗器,可纏在腰間或摺疊藏身,攜帶使用方便。九節鞭由鞭把、鞭頭和中間8個鋼節組成,每節用3個圓環連接起來,故稱:「九節鞭」。鞭的長度一般以人體直立,「把」頂觸下頦,「鏢頭」觸地為宜。

目錄

基本概念

九節鞭是由鞭把、鞭頭和中間八節組成,每節之間用三個圓環連接,中間的環一邊配有一個環稱為響環,五個環形成了梅花形。鞭頭後邊拴有一塊紅色的彩綢,鞭把後邊拴有一塊綠色的彩綢,為的是舞動起來增加觀看性,同時具有調整舞動路線的功用。

詳情介紹

除九節鞭外,還有七節、十三節鞭之分。九節鞭是一種異常兇猛的軟兵器,它又依鞭節的多少而稱「七節龍」、「九節鞭」、「十一節霹靂」、「十三節連環」,但一般習慣上都統稱為「九節鞭」。

九節鞭是一種軟中帶硬兵器,在武術中諺語中有」巧打流星,順打鞭」之說,順打鞭是指在演練時要求九節鞭動作必須要順勢而出。演練時以手臂是要求九節鞭動作必須要順勢而出。要求鞭在運動中以立圓,斜立圓,上斜立圓。為運動的方法來增加鞭頭的運動的慣性從而加大鞭頭打擊的力度。九節鞭的技擊方法主要以掄、掃、纏、繞、掛、拋、舞花等技法為主[1],演練時以手臂的搖動為速度和力的起始點運用頭、 手、足、 腿、 肩、 肘、 胯、 膝、 背、臀部等身體突出的部位和活動的關節作為支點利用身法和步法的翻轉,跳躍和手法的撥代等技巧來作為加速與增加力度加大鞭頭的打擊的力度,同時還可以改變運動的方向。在演練時要求人鞭合一,每一個鞭花都要求貼身走在身體的四周呈圓周運動,步法要求穩健,靈活,在翻轉時要穩、准、快。九節鞭的技擊技巧要求「豎打一條線,橫掃一大片,豎輪轉平掃,回身纏絆繞」而在 套路演練時要求「一步一動,一動一花,一花三變,變化無窮」。因此在套路的整體演練中只見鞭花縱橫交錯,變化莫測,只見九節鞭時而纏在頭、 肩、 頸、肘、膝、時而橫掃前滾,時而拋向空中,時而如棍飛舞,真是動人各異,千姿百態。只見鞭速時快時慢,纏繞得法,真是巧纏快放,繞體轉出,鞭鞭帶響,順勢而發給人一種眼花繚亂,變化無窮的感覺

特點說明

九節鞭具有上下翻飛、靈活多變、可收可放、鞭法以圓周運動為主的特點,其獨特的技術風格是以纏繞為主.這些纏繞動作統稱為鞭花,運用鞭花再配上掄、打、掃、掛、撩等基本技法,從而形成「花連花、花套花、花花相連;花接花,花串花,變化多端'的技術特點。」人們常以「掄起似車輪,舞起似鋼棍」,「收回一團,放擊一片,收回如蟲,放擊如龍」來形容九節鞭的 運動風格[2]

根據九節鞭及其運動規律,可以將其運動形式劃分為:

1立圓類,鞭在運行時如滾動車輪一樣走立圓,鞭頭運行軌跡與地面垂直,輪轉速度快,給人以一種強烈的立體感,具有先聲奪人之勢。

2平圓類,鞭頭運行軌跡與地面平行。在整個九節鞭套路技術中起上串下連的作用,其攻勢凌厲,勢不可當。

3斜圓類,介於立圓類鞭法與平圓類鞭法之間的一種鞭法。鞭頭運行時與直立人體呈斜形。

視頻

九節鞭 相關視頻

傳統武術九節鞭
九節鞭精品教程

參考文獻

  1. 中國古代武器介紹:九節鞭,中國古代歷史,2011-10-02
  2. 習武必讀:武術分類解析,搜狐,2018-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