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中國澱粉
圖片來自香港yahoo財經網

中國澱粉控股有限公司[1],簡稱中國澱粉控股中國澱粉,(英語:China Starch Holdings Limited)。

目錄

簡介

中國澱粉的前身,是於1998年由田其祥(董事長)、高世軍(首席執行官),及於英全山東省壽光市(總部)成立「山東壽光巨能金玉米開發有限公司」,也就是開始以發電形式而設[2]

2004年,「巨能金玉米開發」和美國美國玉米製品國際有限公司伊克迪安旗下)組成「壽光金遠東變性澱粉有限公司」[3]

中國澱粉控的主要業務在中國內地經營生產和銷售:玉米澱粉、變性澱粉和L-賴氨酸、澱粉糖、生物肥料,及生產供應電力、熱力[4][5]

中國澱粉控股有限公司是在2007年9月27日於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招股價為2.31港元,全球發售為1.5億股,集資額為3.5億港元[6]

營運狀況

中國澱粉主事製銷以玉米為主的上、下游產品,2016年,由於國家策略性暫停實施臨時糧食收儲政策,玉米價大跌,中國澱粉成本大降,加上同業亦早被淘汰得七七八八,更令3838成為行中大贏家。

中國澱粉新鮮熱辣公佈的2016年業績,溢利大增1.2倍至2.14億人民幣,毛利率上升3.2個百分點至11.3%,最難得是派息0.75港元,是過去十年最高!

澱粉常識:種類

澱粉是一個統稱,其種類繁多,包括綠豆澱粉、玉米澱粉、馬鈴薯(土豆)澱粉、番薯澱粉、豌豆澱粉、蠶豆澱粉、芡實澱粉、菱角澱粉、粟米澱粉、慈菇澱粉、百合澱粉、茯岑澱粉、桄榔澱粉、何首烏澱粉等等 。

澱粉不溶於水,和水一起加熱至60℃左右時,會糊化變成膠體狀的溶液,而勾芡正是利用澱粉的這種特性。

玉米澱粉,又叫玉米粉、粟粉,是由玉米粒中提煉出的澱粉,但性能不如土豆澱粉好。

太白粉就是生的馬鈴薯澱粉、或稱為土豆澱粉,是目前家庭一般常用到的澱粉,台灣叫太白粉。由馬鈴薯磨碎後,經揉洗、沉澱製作而成。特點為粘性足,質地細膩,色澤潔白,光澤比綠豆澱粉佳,但吸水性較差。

綠豆澱粉是澱粉中最好,但一般很少使用。是由綠豆經水浸漲磨碎後,沉澱而得到的。特點是粘性足,吸水性小,色潔白而有光澤。

番薯澱粉,也叫地瓜澱粉,特點為吸水能力強,但粘性較差,沒有光澤,色呈暗紅帶黑。一般的番薯粉呈顆粒狀,分粗粒和細粒兩種。由於粘度很難控制,很少用來勾芡,地瓜粉多用於製作式點心。

  • 生粉

生粉是什麼?生粉是烹調時用來勾芡的澱粉,但並不是所有的澱粉都用來當生粉使用。 澱粉,其實是一個統稱,而生粉,則是粵菜食譜中常出現的名詞,他並不專指哪一種澱粉,在香港中國內地,一般說的生粉指的是玉米澱粉,多為勾芡用。除此,生粉亦可使食物產生滑潤的口感,也常用來做為軟化肉質的醃肉料之一。粵菜中很多肉類的醃製,生粉是不可或缺的。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