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圖象圖形學學會機器視覺專業委員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中國圖象圖形學學會機器視覺專業委員會英文全稱:Technical Committee on Machine Vision 英文縮寫:TCMV。

專委會的簡介

人工智能大發展給機器視覺帶來了重大歷史機遇,機器視覺專委會旨在團結和組織機器視覺相關領域的科研人員[1]、企業技術專家等,通過學術交流、技術研討、成果對接等活動,分享科研心得、暢談學術熱點、分析戰略動態、助推產業升級,並實現凝聚人才、凝聚智慧、凝聚力量的作用,使行業內優秀科技工作者利用這一平台,提高學術水平,擴大學科影響,同時助推科研單位和高校的人才培養,引領和促進行業創新,最終提高機器視覺在國家和國際的學術影響力,促進學科發展和產學研轉化。機器視覺專委會曾三次獲評CSIG優秀專委會,目前擁有224位委員。

相關資訊

中國圖象圖形學學會機器視覺專委會2020年度會議成功召開

2020年10月16日,中國圖象圖形學學會機器視覺專委會(CSIG-MV)2020年度工作會議在南京國際展覽中心成功召開,採用線下會議結合線上直播互動的方式,來自全國各地高校和企業的專委會委員和候選委員共120餘人參加了年度會議。

本次會議由專委會主任北京大學林宙辰教授作年度工作報告。他首先感謝新老委員對專委會各項工作的大力支持,特別是委員們能夠克服疫情帶來的諸多不便,踴躍參加線下和線上的各項活動和本次年會。接着他回顧了本年度專委會完成學會的各項重要任務,包括承辦中國科協科普日活動、撰寫圖像圖形學發展報告、組織學會公眾號《速覽》欄目等。林主任肯定了委員們積極響應和主動承擔各項任務的熱忱,在沒有攤派的情況下,所舉辦活動獲得了熱烈的反響,例如程明明教授舉辦的「人工智能走進中小學」科普講座和劉雙喜教授舉辦的「蘋果園葉片氮含量圖像診斷技術研究」科普講座。孫哲南研究員組織撰寫的學科發展報告將在年底發布。林宙辰教授負責的公眾號《速覽》欄目已成為學會品牌,收到了踴躍的投稿。

林主任接着介紹了委員自發舉辦的豐富活動,包括在疫情之前線下舉辦的兩次「CSIG圖像圖形中國行」活動、以及在疫情發生後線上舉辦的十餘項學術活動,特別是王蘇菁研究員[2]舉辦的「CSIG雲上微表情系列會議」,每兩周一期,已舉辦了六期。林主任肯定了各位委員互相協作、不分彼此的工作精神,共同為國家科技工作添磚加瓦、貢獻力量。

作為信息傳播和委員交流的平台,專委會在微信公眾號和學會網站上及時發布了各類會議講座的活動消息和獲獎報道。陳熙霖教授因人臉識別、手語識別和多媒體系統方面的貢獻當選ACM Fellow,在場委員予以熱烈的祝賀。在各位委員的共同努力下,機器視覺專委會連續兩年獲評「中國圖象圖形學學會優秀專委會」,林主任感謝所有委員對各項重要活動的努力付出和辛勤工作,獲得了與會委員的熱烈掌聲。專委會還定期在每年新委員加入後更新通訊錄,對促進新老委員的交流起到了積極作用。

接下來,林主任介紹了下個年度的工作思路,他重申了專委工作「去中心化」的指導思想和委員活動「專委+」的具體做法,將委員時間作為最寶貴的資源,鼓勵委員自發舉辦活動,專委會為委員提供更好的服務平台,資深委員和常務委員予以支持和協助,以擴大活動影響力為共同目標。他進一步介紹了學會對會議活動的要求和規範,提醒委員提前一個月提交活動申請。回顧這兩年專委會的工作,這個指導思想對舉辦活動帶來了更好的靈活性和多樣性,對學術交流、產學研結合和成果宣傳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

隨後,新當選的15位到場委員和1位線上參會委員各自介紹了自己的研究興趣、工作經歷,以及組織和參加專委會活動的想法。候選委員在9月25日前提出申請,年會前由專委會常務委員投票選舉產生,超過半數者當選,規範的流程確保了選舉的嚴謹性。在新委員自我介紹環節,會場不斷發出陣陣掌聲,對新委員予以熱烈歡迎。

接下來的建言獻策環節引起了與會委員的熱烈討論。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的陳熙霖研究員贊同林主任「去中心化」的工作思路,他認為專委會是一個學術平台,應該回歸到學術本身。隨着學術組織不斷壯大和發展,年輕學者應該更加積極地參加國際學術活動,多發表自己的意見並真正參與到活動中去。他鼓勵更多的年輕學者在國際學術舞台上發揮力量,做出更好的工作。雖然國際環境複雜,但學術並沒有脫鈎,是人類的共同事業

林主任提到了在當前國際環境下的人才回流現象,為了吸引有潛力的學生,讓他們為國家建設發揮作用,高校老師肩負使命,擔子更重了。

南開大學的程明明教授分享了他在參加華為上海會議時討論的學術生態問題,一方面要在中美脫鈎的情況下做好自己的工作,另一方面需要保持學術開放的積極心態。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的王瑞平研究員分享了他對學生培養的想法:踏踏實實地做好自己的事情,縮小我們與國外的差距,使學生更有動力留下來做好研究。專委會工作方面,他認為「去中心化」讓委員們自發舉辦活動,有助於開展更有效的合作和交流。

林主任以清華為例,強調了學術生態的作用,有利於將好學生留在國內更好地發展。他接着解釋了「走進高校」和「走進企業」的宗旨,以委員的真實需求和意願來舉辦活動,不刻意追求時間點和活動頻率。他鼓勵與兄弟專委會合作舉辦活動,共同提高活動的影響力。

濟南大學的李金屏教授分享了他走訪二三十家企業的經歷。他認為高校和企業的技術對接具有重要的意義,與企業的合作有助於從實踐難題中提煉理論問題,還能夠服務於社會、解決中小企業面臨的問題,希望更多委員關注企業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林主任建議相關企業委員將需求發給專委會,藉助專委會平台找到有興趣的委員作對接。

還有委員討論了部分學校申請科研項目困難、缺乏經費支持的問題,林主任建議在後面會議中申辦撰寫學術論文和項目申請書的相關論壇來提供幫助。

大連理工大學的盧湖川教授認為機器視覺專委會與其它專委會有重疊,建議找到有特色的活動,並持續舉辦來形成自己的品牌。

建言獻策環節結束後,林主任勉勵委員再接再厲、不忘初心,在新的一年積極舉辦更接地氣和效果更好的活動。

最後,全體委員合影留念,專委會2020年度會議圓滿結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