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醫藥信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中醫藥信息》是由黑龍江中醫藥大學與中華中醫藥學會共同主辦的學術性期刊,1984年創刊,月刊,每月28日出版。主要以「學術性、探索性、開放性、自主性」為宗旨,聚焦科研熱點,跟進領域發展。是以提高中醫藥領域學術水平[1],增強科研素質為目的,傳播中醫藥理論為主。

期刊簡介

收錄情況

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1994年創刊,曾2次獲全國中醫藥優秀期刊評比三等獎;2002年,被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的「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收錄,成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隨着期刊影響力的不斷提升,《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已被《萬方數據資源系統數字化期刊群》、《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數據庫》、英國《農業與生物科學研究中心文摘》(CAB Abstracts,Centre for Agriculture and Bioscience Abstracts)、英國《全球健康》(Global Health)、《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醫學索引》(WPRIM,Western Pacific Region Index Medicus)及美國《烏利希期刊指南》(Ulrich PD,Ulrich’s Periodicals Directory)等國際知名的數據庫和檢索系統收錄。

定量數據

2008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的定量數據顯示,《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在中醫藥類期刊中排名第20位,其中WEB下載量位居第6。2009年版《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顯示,《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總被引頻次、影響因子、基金論文比等指標均有提升,綜合排名第26位。2009年在由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等單位聯合研發的《中國學術期刊評價研究報告》(RCCSE權威、核心期刊排行榜與指南)顯示,《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在中醫藥類期刊中位居第17位,列為核心期刊。為了履行學術期刊的社會責任,促進學術交流,2010年《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積極嘗試網絡環境下新的出版模式,即基於OA(Open Access,OA)出版模式[2],提供一種他人可以隨時、隨地使用其學術成果的方法,以最快的速度,最便捷的方式為中醫藥工作者提供更加及時、有效的信息服務。

主要欄目

主要欄目有:中醫動態、中醫藥發展論壇、專題論壇、改革與管理、中醫藥信息學、綜述、l臨床論著、實驗研究、流行病學調查、質量標準研究、製劑與工藝、中藥研究與開發、臨床報道、專家經驗、臨證心得、思路與方法、中醫教育、醫院藥學等。

投稿須知

1.1 來稿應具先進性、科學性和邏輯性,數據可靠、論點明確、結構嚴謹、文字通順。

1.2 投稿前三看:①看投稿須知,投稿須知是各編輯部為使來稿符合該刊的性質、報道方向以及內容編排格式而制定的帶有「法規」性質的文件;②看相應欄目的範文;③查看自己的論文

1.3 為了加快稿件處理的速度,該刊實行網上投稿,不再接受其他方式投稿[2]。為了保證編輯部能夠將相關信息準確傳達到作者,註冊投稿應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不宜讓他人代投。

1.4 投稿後須及時交納審稿費,並提供單位推薦信。推薦信應註明對稿件的審評意見以及無一稿兩投、不涉及保密及署名無爭議等項。

1.5 來稿首頁請標明以下內容:題名,每位作者的姓名、工作單位(全稱),負責與編輯部聯繫者的聯繫方式(詳細通訊地址、電話號碼和電子信箱)。

1.6 忌一稿多投、抄襲剽竊、重複發表、虛假注釋等。為了加強學術道德和學風建設、遏制學術不端行為,懲防並舉,本刊編輯部已全面啟用中國知網「學術不端文獻檢索系統」,對來稿進行檢測,凡涉嫌學術不端行為的將不予採用。對已通過本刊審稿、等待發表的稿件,作者要求撤稿時,須通過投稿系統提出撤稿要求,並給出申訴的文字意見。

1.7 來稿一律文責自負。根據《著作權法》,本刊對決定刊用的文稿可作文字修改、刪節。修改稿逾2個月不返回本編輯部者,視作自動撤稿。

1.8 該刊已被《萬方數據資源系統數字化期刊群》、《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收錄,並實行開放獲取。您可通過 OA資源一站式服務平台、首席醫學網及本刊網站免費閱讀。作者將保留版權,擁有保護作品完整權和署名權。同時自投稿日起,本刊將獲得該作品的首次出版權和網絡傳播權。編輯部不再向作者支付稿酬。如您的文章不同意被上述數據庫收錄和開放獲取,請於來稿時註明。

視頻

中醫藥信息 相關視頻

【獨家考前輔導】6.1中醫藥信息
第七屆中國中醫藥信息大會7月30日在昌舉辦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