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世界歷史文庫:意大利簡史·從史前到當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世界歷史文庫:意大利簡史·從史前到當代

中文名: 世界歷史文庫:意大利簡史·從史前到當代

外文名: A Concise History of Italy

作 者: 路易吉·薩爾瓦托雷利

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

頁 數: 554 頁

開 本: 16 開

品 牌: 商務印書館

譯 者: 沈珩

出版日期: 2013年7月1日

語 種: 簡體中文

ISBN: 710009996X,9787100099967

'''世界歷史文庫:意大利簡史·從史前到當代'''》是商務印書館2013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路易吉·薩爾瓦托雷利[1] 該書上起意大利半島地理位置的形成,下止於1967年意大利的大選,中左政府的組成,融數萬年於一瞬;史書所涉,凡政治、經濟、文化、藝術、宗教、軍事,無所不包、無所不及,洋洋灑灑,林林總總;活動於各個歷史時期的各階級,各階層的代表人物,無一遺漏,如同軸線貫穿其中。通過這樣一部重要而通俗的著作在中國的傳播,我們能夠了解到意大利步入到工業化程度極高的民族之林所必須經由的各個階段。   《世界歷史文庫:意大利簡史·從史前到當代》以弘揚偉大,指斥渺小,將各代君王、教皇的自私、可恥行徑暴露無遺。在他的「太史公」筆下,歷史上偉大的益發偉大,光輝的愈加燦爛,醜陋的更顯出醜態。不管意大利在歷史上是多麼的四分五裂,備受外國統治和奴役,但作者反覆強調一個基本事實:意大利文化和意大利意識,到處一致、普遍存在,永不湮滅,意大利終究會統一的。

作者簡介

路易吉·薩爾瓦托雷利是意大利著名史學家,生於1886年,卒於1974年。1916年在那不勒斯大學任教,主講教會史;1921至1925年為都靈《新聞報》政治主編,開展反法西斯的「行動黨」,1946年「行動黨」解體後,一直為《新聞報》撰稿。薩爾瓦托雷利博學多聞,精於歐洲史和教會史,寫了許多材料豐富,有獨到見解的著作,主要有《民族法西斯主義》、《國際政治中的法西斯主義》、《1700年到1870年意大利政治思想》《復興運動的思想和行動》、《中世紀意大利》、《城市國家的意大昨》、《法西斯時期的意大利史》、《意大利簡史》、《歐洲史概述》、《戰後教廷政策》、《法國革命迄今的教會和國家》等。 譯者沈珩是我國著名的意大利語專家,北京外國語學院教授。曾譯《意大利語》詞典。現已去世。祝本雄,意大利語專家,翻譯意大利著作多部。

圖書目錄

第一章從史前到羅馬征服 地理形成和地理環境 原始文明和原始人群 意大利史前人種概述 埃特魯斯的擴張和羅馬的起源希臘人迦太基人古意大利人 布匿戰爭前羅馬內部的政治生活 羅馬在拉齊奧霸權的形成 征服意大利半島 羅馬意大利的體制 第二章帝國崩潰前的羅馬意大利 布匿戰爭時代的羅馬意大利北部意大利的征服 羅馬一古意大利社會內部變革文化 經濟一社會危機農業法和古意大利動亂 社會戰爭和第一次內戰羅馬國家的市政變革 新的國內戰爭和帝國的建立奧古斯都時代 帝國頭兩個世紀的意大利 帝國末期意大利淪為行省天主教會和教皇國 第三章東哥特人和拜占庭人 奧多亞克政府和西奧多里克的成就 西奧多里克政權 同帝國和法蘭克人的關係政權危機 帝國再次併吞意大利 拜占庭治理下的意大利 三教士會裂教本篤會隱修制度 第四章拜占庭意大利和倫巴第意大利 倫巴第人的入侵和意大利的分裂 倫巴第意大利和拜占庭意大利的境況羅馬教會 俗權以及拜占庭和倫巴第統治的終結 第五章法蘭克意大利封建混亂羅馬一日耳曼帝國 查理大帝和教皇西方新帝國 法蘭克體制封建主義 經濟和文化狀況 路易二世南方的穆斯林 末代加洛林王朝封建主義全盛時期 「獨立的意大利王國」 羅馬—日耳曼帝國 第六章教皇國與帝國初次交鋒諾曼人進人意大利南方 倫巴第和意大利南方的新格局 宗教改革和敘爵之爭 教會情況第一次十字軍東征騎士制度 第七章城市國家和王國 城市的沒落和崛起 城市國家的形成和機構 中部和南部意大利的城市國家威尼斯 新文化 西西里王國 羅馬城市國家, 紅鬍子腓特烈重振帝國 反帝聯盟萊尼亞諾戰役 聯盟解體西西里王國臣服施瓦本家族 第八章歸爾甫派與吉伯林派貴族與平民 英諾森三世 城市國家的發展 意大利的複雜性和意大利的統一性 十三世紀上半葉的藝術和文學 大學和亞里士多德哲學 宗教狀況異教方濟各會運動和托缽修會 意大利在地中海 腓特烈二世 施瓦本王朝的末代君王和昂儒王朝的建立 第九章教皇國昂儒王朝執政團 執政團的起始 昂儒查理的帝國主義政策 韋斯普羅戰爭那不勒斯與西西里的分裂 倫巴第和托斯卡納 威尼斯和熱那亞 卜尼法八世阿維尼翁教廷 帝國的最後幾次干涉 意大利地方主義的勝利 第十章維斯孔蒂家族佛羅倫薩教皇國 執政團的性質 僱傭軍團 城市國家文明的鼎盛時期 維斯孔蒂家族和反維斯孔蒂聯盟』 科拉·迪里恩佐的冒險和教廷統治的暫時復興 教皇、維斯孔蒂和佛羅倫薩教廷遷回和教廷大分裂 意大利各國特殊發展的道路意大利僱傭軍團 第十一章意大利各公國的形成和鬥爭 吉安·加萊阿佐稱霸 維斯孔蒂國家的危機和威尼斯陸上統治區的形成 那不勒斯王國的擴張西西里與阿拉貢聯合 維斯孔蒂公國重建與威尼斯、佛羅倫薩的鬥爭 教會危機和教皇政策對那不勒斯王國的爭奪 科西莫·德美第奇阿拉貢的阿方索弗朗切斯科·斯福爾扎 米蘭公爵弗朗切斯科·斯福爾扎 第十二章均勢政治文藝復興 《[[洛迪和約>後的意大利 意大利與奧斯曼土耳其人 昂儒約翰從事的戰爭和新一代君主 帕齊叛亂費拉拉戰爭貴族叛亂 文藝復興的文化及其精神 經濟狀況地理髮現 第十三章外國入侵 意大利與歐洲列強 查理八世南下傑羅拉莫·薩沃納羅拉 路易十二和博爾吉亞家族米蘭依附法國 那不勒斯從屬西班牙 康布雷聯盟 弗蘭西斯一世和查理五世意大利臣服皇帝 文藝復興的鼎盛時期 第十四章宗教改革與反京教改革意大鵪的支配者——帝國和教皇國 帝國和教皇國的關係意大利的宗教改革運動 最後抗擊哈布斯堡在意大利的霸權 特蘭托大公會議和反宗教改革耶穌會修士 勒班陀戰役 第十五章西班牙統治下的意大利 該時期的諸特徵西班牙各國的形勢 威尼斯羅馬托斯卡納熱那亞 皮埃蒙特 國際政治重登意大利舞台查理·伊曼紐爾一世 意大利各國的局部衝突那不勒斯和巴勒莫起義 反宗教改革文化和十七世紀文化 路易十四的意大利政策維克托·阿梅代奧二世 西班牙統治的崩潰和薩沃依王國 第十六章十八世紀 在意大利的波旁人半島新的政治格局 啟蒙運動時期的歐洲文化 意大利文化的革新 歐洲的改革運動改革時期的意大利 第十七章從革命到復辟 反動分子和雅各賓分子在意大利的法國人和意大利各共和國 拿破崙時代的意大利 拿破崙統治的崩潰維也納會議和神聖同盟 復辟和自由黨人的動亂 第十八章復興運動 一年的意大利革命 反動時期倫巴第—威尼托審訊和施皮爾貝格 年中部意大利的革命 朱塞佩·馬志尼和「青年意大利」 穩健的政黨復興運動時期的意大利文化 查理·阿爾貝特和庇護九世民族運動 年革命和對奧戰爭 內部危機和國外戰爭諾瓦拉圍困羅馬和威尼斯奧地利和反動派的勝利 第十九章統一國家的形成 —年的意大利 年戰爭及吞併艾米利亞和托斯卡納 千人團出征和意大利王國的建立 威尼斯和羅馬 第二十章年後的意大利 統一的意大利國家 政黨右翼政府 左派執政和「多數派變化論」突尼斯和三國同盟 本世紀下半葉的意大利文化 克里斯皮時期 反動派和開明制度經濟、社會和文化發展 焦利蒂時期的黎波里 第二十一章兩次世界大戰時期 歐洲戰爭 法西斯主義 後記 中外人名對照表

後記

墨索里尼參戰之日,法國已被德軍節節勝利的推進(1940年5月9日開始,穿過比利時和荷蘭)逼得無喘息之機。6月13日巴黎失陷。6月22日,法國貝當新政府同德國簽訂停戰協定(五分之三的國土已被占領);24日,在意大利於西線發起短促攻勢後,意法簽訂停戰協議,意大利得到少量的土地,而把全面領土要求留待戰爭結束後解決。 意大利戰爭是針對英國,在地中海(馬耳他)、利比亞(埃及)和東非與英國作戰。在東非占領了卡薩拉(7月5日)和英屬索馬里;格拉齊亞尼將軍從昔蘭尼加向埃及推進(8-_9月),隨後又被英國的猛烈反攻逐回(12月),英軍幾乎占領了整個昔蘭尼加(在塔蘭托,11月12日英國的魚雷轟炸機狂轟濫炸意軍艦,造成重大損失)。在德·英空戰戰線上,英國的空軍完全阻止了德國的攻擊(1940年9月)。對倫敦和其他英國城市的轟炸雖造成嚴重的損失,但並未動搖英國首相丘吉爾領導的英國抵抗運動。德國不敢貿然入侵英國。 德國、意大利和日本(後者從1937年起發動對華戰爭,同盎格魯-撒克遜諸強關係緊張)締結《三國同盟條約》(1940年9月27日),從政治上講,是一個具有頭等重要意義的新事態。匈牙利、羅馬尼亞、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亞加入軸心國。在法國,貝當和賴伐爾建立了親德的極權政權。在戴高樂將軍領導下,一個法國抵抗的核心在英國形成。 意大利法西斯戰爭最不幸的事件是在1940年10月底以極少的部隊進攻希臘(人們認為希臘要崩潰)。希臘人殊死抵抗,勝利反擊,深入到阿爾巴尼亞南部。 1941年3月,貝爾格萊德發生政變,尚未成年的彼得二世上台執政,宣布南斯拉夫退出剛加入的《三國同盟條約》。接着,德國在意大利的配合下進攻南斯拉夫(4月)。一個星期內,南斯拉夫軍隊被擊得粉碎,國家被肢解。塞爾維亞被德國占領,在貝爾格萊德扶植起一個「傀儡政府」,同時在克羅地亞建立了一個在安特·巴韋利奇統治下的新國家,與軸心國結盟(克羅地亞的王冠保留給斯波萊托的艾莫內公爵,但仍在期待之中),斯洛文尼亞的大部分和達爾馬提亞的一部分併入意大利。德軍穿過南斯拉夫進入希臘,希臘戰線全線崩潰;希臘也為軸心國所占(4月27日雅典失守)。 在歐戰前夕,希特勒德國同蘇維埃俄國簽訂了廣泛的互不侵犯條約(8月23日),波蘭被攻克之後,兩國瓜分了波蘭領土。兩國的良好關係使人回想起拿破崙和沙皇·亞歷山大的聯盟,但戰爭一年後關係開始惡化。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在宣戰的同時大舉入侵俄國。德軍占領了波羅的海國家、白俄羅斯、烏克蘭和克里米亞。意軍和羅馬尼亞軍隊也參戰。不過俄國戰線沒有潰散。列寧格勒頂住了德軍的攻擊,挫敗了德軍的銳氣。晚秋時德軍向莫斯科發起的攻勢宣告失敗。當時俄國同英國和波蘭結盟。 在非洲,意德在1941年4月大舉反攻,奪回昔蘭尼加;年底,英國又發動新的攻勢,一直推進到班加西(12月),隨後,意德在1942年1_2月份發起反擊,一直打到德爾納。1941年3月,英國對埃塞俄比亞的人侵可以說是長驅直人,勢不可擋。總督奧斯塔公爵於5月19日在安巴·阿拉吉投降。意屬厄立特里亞和索馬里也被占。 世界大戰的最後階段美國參戰。羅斯福總統早就贊成參戰,但「孤立主義者」的反對根深蒂固。羅斯福還是執行了一條越來越強烈支持英國的政策。1941年8月14日,羅斯福和丘吉爾共同聲明的《大西洋憲章》宣布兩國的政治團結一致。日本針對美國反對其掠奪中國的行徑,於1941年12月7日]未經宣戰悍然襲擊珍珠港,重創美國艦隊。這一行動更促進了美國的決心。美國、英國及英聯邦自治領、荷蘭對日宣戰,德意對美宣戰;拉丁美洲在不同程度上聲援美國。這樣戰爭真正變為世界性戰爭。 從1941年12月起,日本入侵暹羅、婆羅洲、菲律賓。12月25日,香港失陷;1942年1月2日,馬尼拉失守;2月5日,新加坡被占;3月9日荷蘭軍隊在爪哇投降。日本的入侵,東北達到阿留申群島,西南延至緬甸,南部深入新幾內亞。然而,1942年中,美國海、空軍力量已經崛起(珊瑚島之役);年底,英美地面部隊實力大增(在新幾內亞)。 可是,真正的「轉折點」是1942年秋在北非和蘇聯南部。意德春季新攻勢一直打到離亞歷山大幾百公里的阿拉曼(7月)。10月25日,英軍開始反攻,給軸心國以沉重的打擊,特別是被德軍拋棄的意軍傷亡更是巨大。年底,英國人已挺進錫爾特——馬爾馬里卡的入口。同時,美國在英國的協同和幫助下,登陸摩洛哥和阿爾及利亞(1942年11月),受到當地法國人的支持。戴高樂將軍的「自由法國」政府設在北非。軸心國以占領突尼斯來反擊。英國於1943年1月未遇抵抗,順利占領的黎波里塔尼亞。以美、英、法為一方,意、德為另一方在突尼斯展開鬥爭。1943年5月11--13日,戰鬥結束,軸心國軍隊投降。 1942年11月,蘇聯在南線開始推進,並擴大到其他戰線,勢不可當,一直攻到柏林。第一個偉大事件是收復斯大林格勒,全殲德國兵團(1943年2月)。冬季,又收復大部分烏克蘭領土,北部列寧格勒之圍被解(1月),在進軍斯摩棱斯克的路上攻陷瓦茲瑪(3月)。 在整個的1942年,德國空軍對英國的轟炸愈趨減弱,英國(和英、美)對德、意的轟炸反而日趨加強,轟炸令人恐怖,殘酷無情(尤其對德國的轟炸)。軸心國的潛艇活動極其頻繁,盎格魯一撒克遜諸國損失慘重;而後,盟國幾乎全部粉碎了這種活動。 軸心國丟失突尼斯——「聯合國」(稱呼那些從1942年1月1日起反對三軸心國的國家)完全取得制海權和制空權——是進犯意大利的先兆。1943年7月13日,美、英登陸西西里,月底控制了整個西西里島。 意大利人民衷心擁護意大利開始時抱的中立態度,後來又厭惡戰爭。接二連三的失敗、飛機的狂轟濫炸、經濟混亂、對實行真正占領意大利的德國人的反感,這一切使戰爭日益不得人心,從未熄滅的反法西斯運動越發蓬勃發展,迅速獲得全國大多數人民的擁護。反法西斯民主政黨,從共產黨到天主教民主黨,紛紛組織起來,結成聯盟。1943年春,意大利已潛伏着反納粹法西斯和反軸心國戰爭的抵抗運動。1943年3月,北部意大利爆發工業大罷工就是有力的徵兆,罷工持續了將近二十天,打破了工人階級強制的沉默。法西斯政黨內部也四分五裂,醞釀着對「元首」的反叛。 在這種氣候條件下,國王維克托·伊曼紐爾三世利用7月25日晚上法西斯大議會投票反對墨索里尼之機,將他辭退,並加以逮捕。國王召請巴多利奧元帥組織不問政治傾向的內閣。但新政府宣布繼續進行戰爭。同國王的計劃相反,國內民眾立即團結一致要求反對法西斯(或者反對納粹法西斯),反對戰爭,政府被迫解散法西斯黨,開始秘密同盟國談判,這時盟國正在加緊轟炸意大利。 談判導致9月3日同英美簽訂秘密停戰(短期停戰),29日達成「長期停戰」,全面投降。9月8日公布停戰協定後,德國人一月25日加強對意的占領,王國政府對此無反應——到處調轉槍口進攻意大利軍隊(大部分部署在巴爾幹半島)。由於意軍完全沒有得到政府的指示——國王和巴多利奧撤離羅馬時沒有對軍隊發出任何指示——,由於倖存的法西斯分子的支持,德軍徹底打垮了意大利軍隊。經過孤軍奮戰後,羅馬於9月10日投降。在北部意大利,墨索里尼組成一個法西斯新政府(墨索里尼由德軍救出),建立「社會共和國」,首都選在薩洛(布雷西亞)。 9月3日,英、美軍隊登陸卡拉布里亞,11日攻入薩萊諾。在布林迪西重組巴多利奧政府後,意大利於10月13日向德國宣戰。意大利被盟國承認為「參戰國」。少量的正規軍(盟國不給更多的裝備)為解放意大利英勇地參加反德戰爭。廣大的游擊隊戰士活躍在後方和北部意大利,勇敢而卓有成效地進行游擊戰。 盟軍極其緩慢地從半島的一端向另一端推進,狂轟濫炸為其開路。1943年lO月1日占領那不勒斯;1944年6月4日才奪下羅馬;8月4日攻下佛羅倫薩。繼而長時間滯留在「哥特防線」。只是在1945年4月下旬,防線崩潰;同時愛國者於4月25日起義,占領北部意大利諸城。4月29日,在意大利的德國指揮部在卡塞塔簽字投降。墨索里尼被愛國者捉獲,於4月28日被槍決。 意大利投降幾天後,德國投降。俄國人在1943年夏和1944年夏之間除解放本土外,還向波蘭、羅馬尼亞、匈牙利、德國推進。1945年冬春之際,俄國人占領了整個東部德國,猛攻柏林。與此同時,1944年6月,英、美軍隊在諾曼底登陸,開闢「西部戰線」。西線的英、美軍隊——戴高樂政府的法國正規軍也參戰,並得到愛國者的配合——在那一年內解放了整個法國。1945年3月,軍隊穿過雷諾河;發動鉗形攻勢,東西兩路大軍會師,5月7日迫使德國投降。希特勒失蹤,傳言自殺身亡。 隨後,在盟軍海空壓倒優勢(還有原子彈)的攻擊下,8月14日日本宣布投降,1945年9月2日簽字。 9月8日後,反法西斯政黨,抵抗運動的主要發動者,發展其組織(在德占意大利區處於地下),聯合組成民族解放委員會,在羅馬和米蘭設立兩個中心。這時形成了一股主張共和制的強大勢力,反法西斯力量和「抵抗運動」的大多數認為薩沃依王朝對法西斯主義和戰爭負有主要的責任。民族解放委員會的六個政黨中,第一個和最熱衷於以共和制為先決條件的是「行動黨」;社會黨和共產黨也表示贊同共和制,而勞工民主黨、天主教民主黨和自由黨意見分歧。民族解放委員會和君主政權間發生衝突,維克托·伊曼紐爾三世(也受到盟國的壓力)必須與之達成協議:1944年4月,他宣稱「徹底」引退,從解放羅馬之日起生效,將王國交與皮埃蒙特親王翁貝托攝政;體制問題的解決等戰爭結束後由人民裁定。「老」共和分子不接受妥協,因而留在政府之外。 1944年6月9日,羅馬民族解放委員會主席伊瓦諾埃·博諾米在上述基礎上組成六黨聯合政府;12月,在一次政府危機後,又組成了第二屆政府,行動黨和社會黨沒有參加。意大利北部解放後,於1945年6月組成帕里內閣(民族解放委員會內有代表的六個黨都參加),帕里是北部意大利游擊隊領袖;繼帕里之後,天主教民主黨黨魁德加斯佩里於12月重組六黨聯合政府。這幾屆內閣度日維艱,百廢待興,要解決國民生活的物質需求,要開始重建,要整頓亂鬨鬨的公共秩序,要進行政治上的舌劍唇槍,要盡一切努力參加不大受盟國支持的戰爭。儘管如此,它成功地站穩腳跟,開動了國家機器,挽救了民族於飢餓困死之中,保護了經濟活動的復甦,有效地組織了交通運輸,儘管有不同意見,但各政黨同舟共濟,攜手合作。首先由於私人企業的活動,經濟重建工作得以迅速有力地進行。 自法西斯上台後,第一次真正自由選舉的最後準備工作就落在德加斯佩里內閣身上。第一屆波諾米內閣初期,確定召開立憲會議,為新的立憲機構做出決定;後來,這一決定被修改(按國家諮詢會議支持的意見)。首先由公民投票決定實行「君主制或共和制」,同時進行立憲會議的選舉,其任務是制定和通過新憲法。 在指定的雙重投票之日(6月2日)前,維克托·伊曼紐爾三世於5月9日遜位,由翁貝托二世繼位:左派組織對這一行動的合法性提出了異議,認為攝政政權僅代表選舉之前雙方接受的過渡形式。1946年6月2日,公民投票在完全合法的情況下進行,根據最高法院6月18日公布的最後官方數字,共和制獲12717923票,君主製得10719284票。國王翁貝托早在13日就離開了意大利,無論那時還是以後,從未明確認可人民的這一裁決(有違於他曾莊嚴地反覆地承擔的義務)。 在立憲會議的選舉中,天民黨得票領先,獲八百萬票和二百零七個席位,無產階級聯合社會黨得四百七十萬票和一百一十五個席位,共產黨得四百三十萬票和一百零四席位。排在其後的是其他形式的左翼、右翼政黨,其中意大利共和黨(前面提到過的「老」共和分子)得票近一百萬票和二十三個席位。立憲會議於6月25日召開,28日恩里科·德尼古拉以極大多數票當選為國家臨時總統。他委任德加斯佩里組織新閣。他於1946年7月12日組成共和國第一屆政府,一個由三大黨和「老」共和黨組成的聯合政府。立憲會議致力於制定和討論新憲法。1947年12月27日德尼古拉簽署新憲法,1948年1月1日憲法生效。新憲法規定:意大利是議會制的民主共和國;共和國總統由兩院(有地方代表參加)選出,任期七年;政府由總統提名,其任免由兩院投票決定;立法權屬於兩院。在某些情況下,可以舉行公民投票。國家行政組織劃分為區,區在憲法範圍里有廣泛的自主權和立法權。然而,直到今天,新機構仍未實施其職能,除某些偏遠區外(瓦萊·達奧斯塔、特倫蒂諾一阿爾托阿迪傑、西西里、撒丁島)。憲法中還有一條款,批准《拉特蘭條約》,規定教會和國家均是獨立和主權國家,並宣布宗教自由。 1947年2月1日,在沒有意大利參加的情況下(只是簡單地聽取。了她的意見)在巴黎簽訂了意大利和聯合國之間的和約。根據和約,意大利在西部失去蒙塞尼西奧、布里加和坦達高地(割給法國);東部威尼斯朱利亞的大部讓給南斯拉夫;設立的里雅斯特自由區,由聯合國監管。此外,意大利讓出多德卡尼斯群島(交給希臘),其殖民地留待戰勝國決定。意大利應減少海陸空力量,向某些戰勝國償付一定的戰爭賠款。1947年7月31日,立憲會議批准條約。條約批准後,同意意大利進入聯合國(按照條約精神),也即進入1945年6月在舊金山成立的這一世界性組織;蘇聯希望同時接納美國不同意的其他國家加入聯合國,蘇聯的提案多次被否決。通過各種雙邊談判,就條約中對意大利最有壓迫性、最有害的條款(除領土外)做了物質上和道義上的修改。 1948年3月,西方三強——美、英、法——考慮到的里雅斯特自由區無法行使職能,向蘇聯提議把它歸還意大利。蘇聯不接受建議,堅持設立的里雅斯特自由區。意大利聲稱它隨時準備以三國聲明為基礎直接同南斯拉夫締結協定,按照人種標準修正邊界;南斯拉夫不接受這一談判基礎,在它管轄的的里雅斯特自由區(B區)內開展一系列非民族化和併入南斯拉夫國家的活動。經過漫長而複雜的談判,還出現意南劍拔弩張的時候,終於(1954年10月5日),意、南、美國和英國在倫敦簽訂《意向備忘錄》,備忘錄確定意大利接管A區(除一小條邊割讓給B區),B區仍留在南斯拉夫手裡,期限未定。蘇聯同意協定。10月26日,的里雅斯特真正回到意大利。 關於意大利前殖民地,第四屆聯合國大會於1949年11月通過決議,規定利比亞應成為獨立主權的國家(已實現);索馬里在十年內建成獨立國家,這期間由聯合國託管,意大利行使行政權。厄立特里亞稍後並人埃塞俄比亞,但享有某些自治權。 關於意大利新共和國的國際生活,值得一書的大事按時間順序列舉如下。1947年和1948年之間,參加由美國國務卿馬歇爾提出的「馬歇爾計劃」,歐洲國家達成一個經濟合作協議,美國給這些國家五年的財政援助(蘇聯和其他東歐國家沒有參加)。1949年3月6日,意法兩國外長簽署海關聯合計劃,但未獲批准,實際上被廢除。簽訂《大西洋公約》(1949年4月4日),據約,美國、加拿大和一系列歐洲國家承諾互相支持、反對侵略、進行經濟和文化合作。參加「歐洲委員會」,委員會由部長委員會和議會組成,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於1949年8月在總部所在地斯特拉斯堡召開。 意大利對東西兩大集團的立場在1948年4月18日舉行的意大利第一屆議會(參眾兩院)的選舉鬥爭中起着明顯的作用。鬥爭是在「人民民主陣線」(社會黨、共產黨、獨立人士)和政府三黨(天主教民主黨、共和黨和意大利勞工社會黨——從社會黨分裂出來)之間展開的。自由黨、保皇黨和意大利社會運動(法西斯主義的復活)也參加了選舉鬥爭。選舉極其平靜,選民廣泛參加(百分之九十二)。天主教民主黨獲百分之四十九左右的選票,在眾議院占絕對多數席位(三百零七席);人民民主陣線占一百八十二席位,獲百分之三十的選票。在參議院天主教民主黨亦占絕對多數(一百三十對二百三十七):根據憲法過渡性規定還安排了一些法定參議員進人參議院,這一絕對多數就成了相對多數。5月11日,參眾兩院聯合選出路易吉.伊諾第為共和國總統。德加斯佩里仍為政府首腦,主持天主教民主黨多數內閣,並有自由黨、共和黨和意大利勞工社會黨(後改為意大利社會民主黨)參加。 自那時起,意大利國內政治局勢沒有實質性的變化。1953年6月7日新的政治選舉(參議院提前解散,與眾議院同時選舉,並取消法定參議員)表明社會黨、共產黨票數增加,而「民主中間派』』的四黨選票減少,天主教民主黨得票稍有減少,三個小黨(或像人們常說的「世俗黨」)大幅度減少。除臨時的,或短暫的事件外,政府一直在四黨協議的基礎上組成。還要提一下德加斯佩里,他於1954年8月19日去世;在他之前,1952年9月4日斯福爾扎去世。在中間派發生變化後,特別同「自由黨」(毋寧說是保守黨人)發生爭執後,天主教民主黨組成了幾屆清一色內閣——最後一屆是坦布羅尼內閣,它引起了不小的憲法危機。之後,天主教民主黨、意大利共和黨、意大利社會民主黨、意大利社會黨之間非常艱難地達成新的中左聯盟,組成1962年1月的第三屆范范尼內閣。隨後,社會民主黨和社會黨也總是相當艱苦地達成統一,社會民主黨加入社會黨(1966年10月)。1967年5月的大選肯定了中左聯盟,然而,各黨間合作困難重重,各黨內部「派別活動」十分嚴重。 醞釀成熟的經濟危機使中左聯盟一開始就陷入困境。但經濟危機很快度過,意大利經濟生活開始迅速發展,走上繁榮。為了進一步發展經濟,採用了「計劃性」的指導方針。

序言

世界歷史文庫》出版前言 在全球化時代,關注世界各國各地區文明發展的源流、現實和未來,不僅僅是新世紀人文學科的一個重點課題,也是許多當代中國知識分子強烈興趣所在。甚至,關注別國熱點,不亞於關注自身狀況,也已經成為心態開放、視野開闊的許許多多當代中國人的一種精神生活方式。然而,至今我國尚未出版過一套相對完備的世界國別史及地區史叢書,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很大的缺憾。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出版業雖然陸續推出過一些國別史、地區史,但既無規劃,也很分散,而且主要集中在英、法、美、俄、日、德等大國,覆蓋面過於狹小,更遑論完備與權威了。為此,中國出版集團公司通過深入調研,邀約史學界專家進行多方論證,精心策劃組織出版這套《世界歷史文庫》。 《世界歷史文庫》主要選收國別史、地區史的通史性著作,以國別史為主體,適當輔以地區史。計劃共出版80種,2年內出齊。文庫編輯委員會特邀我國世界史學界著名學者專家擔任學術顧問,精心遴選著作。編選者和學術顧問一致認為,每個國家、地區的歷史只選一種著作,因而要求此一種應是在學界已獲得廣泛定評的上乘之作,且最好是最新成果,作者應為著名史學專家,原出版者也應是知名的出版機構。原著使用的語種主要是英語、德語、法語、俄語、日語等,中文譯者應基本上是史學專業人士或具有較高史學修養的翻譯家。總之,學術性、權威性、完備性、可資借鑑性以及可讀性,是《世界歷史文庫》編選出版工作所追求的目標。 顯而易見,入選《世界歷史文庫》的著作,只是給讀者們提供了關於一個國家一個地區歷史一種具有較高學術價值並可資借鑑的優秀文本。在史學領域裡,治史者所擁有的材料、眼光、立場以及才學識見的不同,必然導致歷史研究結論與敘述狀態的迥異,相信讀者們會在閱讀研究時注意加以辨別。上下數千年,人類一直在探尋自己的歷史,尋找「信史」,追求「良史」,以期獲得歷史的真相和啟悟。正如清代著名思想家龔自珍所說:「出乎史,如乎道,欲知大道,必先為史。」治史、讀史的目的是為了發現並把握歷史發展的規律,這是人類認識自身與尋求發展的需要。因而,尋找「信史」——要求史家敘述歷史時具有很高的可信度,是其正當的要求。而追求「良史」——希望史家敘述歷史時,在可信的基礎上能正確揭示歷史的內在真相與內在規律,達到「知興替」而經世致用的目的,則是其最高的要求。宋代曾鞏在《南齊書目錄序》中曾提出「良史」的標準:「古之所謂良史者,其明必足以周萬事之理,其道必足以適天下之用,其智必足以通難知之意,其文必足以發難顯之情,然後其任可得而稱也。」《世界歷史文庫》編選出版工作就是要堅持提供「信史」的原則,努力追求「良史」的境界,竭誠為我國史學研究者提供具有較高學術價值並可資借鑑的優秀文本,並滿足各界讀者了解世界各國各地區歷史的需要,增進國際文化交流,為我國文化的繁榮發展做出貢獻。這是編輯委員會和各位學術顧問的共同心愿和追求。 編輯出版工作不周之處在所難免,懇請批評指正! 《世界歷史文庫》編輯委員會

參考來源

羅馬的誕生--公元前8世紀的意大利(上)

參考資料

  1. 意大利簡史--從史前到當代,中國網 , 1998-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