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三清山位於中國江西省上饒市玉山縣與德興市交界處,距玉山縣城50公里,距上饒市78公里。三清山為懷玉山脈主峰,因玉京、玉虛、玉華「三峰峻拔、如三清列坐其巔」而得其名,三峰中以玉京峰為最高,海拔1816.9米,是江西第五高峰,也是信江的源頭之一。
三清山風景秀美,同時又是道教名山。1988年被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2005年被列為國家地質公園,2008年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2011年被列國家AAAAA級旅遊區,2012年被列為世界地質公園。
道教名山
三清山為歷代道家修煉場所,自晉朝葛雲、葛洪來山以後,便漸為信奉道學的名家所嚮往。
最先在三清山修建道觀的為唐朝信州太守王鑑的後裔。唐僖宗時(873-888年)信州太守王鑑奉旨撫民,到達三清山北麓,見到此山風光秀麗,景色清幽,卸任後即攜家歸隱在此。到宋朝時,王鑑後裔王霖捐資興建道觀,三清山成為道家洞天福地。
至明景泰年間(1450-1456年),王霖後裔王祜又重建三清宮。從登山處步雲橋直至天門三清福地,共興建宮觀、亭閣、石刻、石雕、山門、橋樑等200餘處,使道教建築遍布全山,其規模與氣勢,可與青城山、武當山、龍虎山媲美。因此,三清山有「露天道教博物館」之稱。
2013年,三清山古建築群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生物寶庫
三清山是野生動植物的寶庫。
植被以常綠闊葉林、常綠-落葉混交林、山地矮曲林、針葉林、竹林等為主。被子植物共有148科691屬1602種(包括變種、變型),其中雙子葉植物1300種544屬122科,單子葉植物302種147屬26科。蕨類植物共有28科52屬86種。有國家保護植物33種,隸屬30屬22科,其中蕨類植物1科1屬1種,裸子植物6科12屬12種;被子植物15科17屬20種。
野生動物有800多種。
地質公園
三清山位於揚子地塊和華夏地塊結合帶,已知有9億多年的地質構造演化發展歷史。三清山花崗岩出露面積約98平方千米,可劃分為3期:第1期為中粗粒黑雲母鹼長花崗岩;第2期為中粒黑雲母鹼長花崗岩;第3期為細粒黑雲母鹼長花崗岩,其中以第2期的規模最大,最重要的景點即分布於該期花崗岩內。花崗岩受北東、北西和北東東向三條斷裂控制,形成典型的三角形斷塊山,地貌處於幼年晚期至壯年早期發育階段。
三清山是世界花崗岩地質、花崗岩地貌、花崗岩生態完美結合的一個突出代表,是研究西太平洋地區中生代陸內俯衝型花崗岩的最好園地。三清山花崗岩微地貌類型多樣,以錐狀峰巒與密集峰柱組合型花崗岩峰林為特徵的地貌景觀被稱「三清山式」花崗岩景觀[1]。這一景觀記錄和保存了地球中新生代以來地殼形成演化的歷史。
三清山與黃山、華山、泰山、普陀山和克什克騰是中國最具代表性的花崗岩景觀,其中的「三清山式」花崗岩景觀,是具有世界對比意義的花崗岩景觀型式之一。
三清山和黃山地域相近,同為花崗岩地貌,但又有其獨特之處:首先是地質結構不同,黃山古時地處華夏板塊中間,沒有經過大的地殼運動;但是三清山處在板塊的碰撞帶上,經歷了大的地殼運動。因此三清山周邊伴生着許多礦,比如西側的德興銅礦。其次三清山微地貌景觀發育比黃山豐富。另外黃山經過了第四紀冰川,而三清山沒有經過,屬於第四紀冰川的避難所,所以三清山的山峰很尖,且植物沒有被破壞。
三清山因其獨特的花崗岩地貌於2005年9月被國土資源部列為國家地質公園,2012年9月21日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地質公園。
世界遺產
2008年7月8日,第32屆世界遺產大會將三清山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三清山成為中國第十一個世界自然遺產。
世界遺產委員會對三清山的遺產價值給予了高度評價[2]。會議認為:三清山在一個相對較小的區域內展示了獨特花崗岩石柱與山峰,它們栩栩如生。三清山豐富的花崗岩造型石與多種植被、遠近變化的景觀及震撼人心的氣象奇觀相結合,創造了獨一無二的景觀效果,呈現了引人入勝的自然美。
視頻
三清山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三清山舉行花崗岩地質地貌研討會,搜狐,2006-08-02
- ↑ 專家:三清山具備成為世界遺產的資格,新浪網,2006-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