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萬歲照房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萬歲照房位於四知書屋北面,面闊十九間,俗稱「十九間房」。中部三間為佛堂,名為「寶伐喻」,兩側各一間通道。以萬歲照房為界,前部各殿屬前朝,後部為後寢,即帝後的寢宮。

基本情況

萬歲照房中間三間原為佛堂「寶筏喻」,班禪曾在此佛堂贍拜過。現為通向後宮的過道,東西兩側陳列着一個銅匾、一對銅抱柱楹聯和八個石鼓。

銅匾、銅抱柱楹聯:是避暑山莊山區珠源寺宗鏡閣的構件。宗鏡閣建於乾隆十年(1746年),與北京頤和園寶雲閣同模鑄造。日本侵華期間被破壞,僅剩此構件。這兩件文物不僅反映當時高超的銅鑄工藝[1],也是日本侵略破壞中國文化的實物例證。

石鼓:即鼓形的石,上刻有文字,用大篆書寫,即石鼓文。石鼓文是古代帝王為宣揚自己的文治武功,王家田獵的最古老的石刻。因為文字內

容記述遊獵情況,也稱「獵碣」,石鼓文是戰國秦獻公十一年作品。每個鼓上都刻有一首古詩,內容記載的是,周天子派使者到秦,秦公和使者一起去遊獵的盛況。石鼓文在漢字書法上占 有突出的地位。石鼓於唐初,在陝西雍縣的野地上被發現,但未被收藏,後來被移到風翔孔子廟。五代時又失散。宋朝,宋徽宗命人以黃金填嵌石鼓上的文字,陳設於內府稽古閣。

明清時,相繼將石鼓陳列於國子監和孔廟大石門內。清乾隆皇帝,在北京國子監得見石鼓文,恐石久益發殘損,仿製兩套,以小篆刻字,並親躬石鼓文的摹勒修撰,一套藏於北京國子監[2],一套藏於承德文廟內。石鼓原物現陳列在北京故宮銘刻館

由於承德文廟被毀,石鼓收藏於避暑山莊博物館

視頻

萬歲照房 相關視頻

避暑山莊萬歲照房
避暑山莊博物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