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知書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四知書屋,在承德避暑山莊澹泊敬誠殿後。是一座5間大殿,康熙帝曾題名「依清曠」,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又增題「四知書屋」。四知取《周易-繫辭》「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剛,萬夫之望」之意[1]。
基本情況
四知書屋庭院四周構有半封閉迴廊,將有限的空間隔成幾部分,各部分獨自成景,又彼此襯托,加強了庭院的空間層次效果,使庭園清幽,詩意盎然。這裡是清帝召見朝臣及各族王公,處理軍國要務及舉行大典前後更衣休息之處。據載,清帝在此召見了喀爾喀蒙古的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一世、三世、四世、班禪六世,土爾扈特汗渥巴錫等。
乾隆皇帝所題的「四知」一語出於《易經》。因《易經》中說「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剛,萬夫之望。」乾隆皇帝對此話十分讚賞,因為恰好表達了他剛柔相濟、恩威並施的統治策略。皇帝上朝前後,在這裡更衣,有時也在此召見王公大臣和少數民族首領。萬歲照房和配房展出了一些稀世珍品,主要有御用官窯瓷器、琺瑯器[2]、帝後車輿和石鼓。
建築物名。清代熱河避暑山莊澹泊敬誠殿北為四知書屋,五楹,與澹泊敬誠殿有廊相通。清聖祖題名「依清曠」,清高宗晚年又增題「四知書屋」。此處為皇帝在山莊時日常處理政務、召見大臣之處。喀爾喀蒙古的哲布尊丹巴胡圖克圖一世、三世、四世,西藏班禪六世、土爾扈特汗渥巴錫等均曾在這裡被召見。舉行大典時,皇帝在此更衣。屋北有遊廊與萬歲照房(十九間房)相連接,兩側有配房各五間,以此為界,南為前朝,其北即為後寢煙波致爽。西三間為寶筏喻,是乾隆時期的佛堂,為皇后禮佛祭祀之地。
視頻
四知書屋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康熙、雍正、乾隆御筆碑匾大全,一飽眼福!,搜狐,2020-06-22
- ↑ 精美絕倫的琺瑯器,搜狐,2017-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