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聖誕老人存在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聖誕老人存在嗎?》
圖片來自中文百科知識

聖誕老人存在嗎?[1] [2] ,(英語:Is There a Santa Claus?)也翻譯:真的,弗吉尼婭,聖誕老人是真的,是《紐約太陽報 》(便士報)於1897年9月21日發表的一篇社評

簡介

《聖誕老人存在嗎?》這篇短文因「真的,弗吉尼婭,聖誕老人是真的」(Yes, Virginia, there is a Santa Claus)一語,而成為美國加拿大民間的一個經典聖誕節故事。

這封名為《聖誕老人確實存在》的回信,堪稱一篇經典的散文

聖誕老人Santa Claus)別稱Saint Nick、Kris Kringle、Father Christmas或Santa(愛爾蘭英語的Santy),一位專門在聖誕節前夜時悄悄贈送禮物給小孩子的神秘人物,是節日主題的代表角色之一。

背景

1897年9月21日,家住紐約曼哈頓上城西側,時年8歲的小女孩弗吉尼婭·歐漢倫問父親:聖誕老人是否真的存在?父親告訴她:向《紐約太陽報》寫信詢問,便會得知真相。於是弗吉尼婭寫了一封短信,寄給報社。

編輯弗朗西斯·徹奇收到來信後,決定用報紙的社評予以回復。徹奇曾是美國南北戰爭時期的一名戰地記者,看過很多血腥場面,並同時感到社會中普遍的絕望情緒。他希望利用回答這一孩子的簡單提問之際,亦能對其更深層次的哲理進行一些探討。

於是在1897年9月21日,報紙刊出由徹奇撰寫的題為《聖誕老人存在嗎?》社評。雖然出現在第七版一個不起眼的位置上,這篇感人至深的短文還是迅速引起了讀者的注意,被爭相傳閱。特別是其中「真的,弗吉尼婭,聖誕老人是真的」一句,廣為流傳,成為這篇短文的代名詞。

之後的一個世紀里,弗吉尼婭的故事被改編為多部影片/電視片音樂劇,還有以「弗吉尼婭·歐漢倫」命名的獎學金。而《聖誕老人存在嗎?》這篇社評,至今仍保持着英文史上重印次數最多的報紙社評記錄。[3]

全文

聖誕老人存在嗎?

我們很榮幸能迅速而明確地回答下面這封來信,並與此同時,為這位忠實的來信人成為《太陽報》的朋友而感到十分高興。

親愛的編輯:我現在8歲。
有的小朋友們說,聖誕老人不是真的。
爸爸說:「如果你看《太陽報》也這麼說,那就是真的了」。
請告訴我真相:真的有聖誕老人嗎?
弗吉尼婭·歐漢倫
95大街西115號

弗吉尼婭,你的小朋友們錯了。他們被這個多疑時代中的懷疑精神所影響了。他們沒有看見就不信。他們覺得他們小小腦袋裡想不到的事情,都是不存在的。所有的頭腦,弗吉尼婭,不管是大人的還是小孩的,都是很小的。在我們這個廣大的宇宙里,人不過是一隻小蟲子,比起周圍無邊的世界,掌握全部真理和知識所需要的智慧,我們的智慧就像一隻螞蟻

真的,弗吉尼婭,聖誕老人是真的。他就像愛和仁慈和忠誠一樣必然存在,你知道他們無處不在,並將最崇高的美好和歡樂賦予你的生命中。是啊!要是沒有聖誕老人,這世界會多沒意思啊。恐怕就會像沒了弗吉尼婭一樣沒意思。不再有孩子的天真,不再有詩歌,不再有浪漫能讓我們的生活好受一點。我們將不會有快樂,除了感官和視覺上之外。童年的永恆光芒將不再照耀這個世界。

不相信聖誕老人!你不如連精靈也都不信了!你也許可以讓你爸爸僱人,在聖誕夜守在所有的煙囪里去抓聖誕老人,但就算他們都沒看見聖誕老人下來,那又能證明什麼?沒人能看到聖誕老人,但那並不代表聖誕老人不是真的。這個世界上最最真實的東西,是大人和小孩都看不到的。你曾見過精靈在草地上跳舞嗎?肯定沒有,但那不能證明他們不在。誰也無法想象出這世界上所有沒見過或看不見的奇妙。

你也許可以把一個小孩的撥浪鼓撕開,看看裡面發聲音的東西是什麼,但在未識的世界之前有一道帘子,是最強壯的人,甚至是所有最強壯的人在一起,都無法撕開的。只有信心、想象力、詩歌、愛、浪漫,可以將那道帘子撥開,讓你看到認識到後面無可比擬的美好和輝煌。這些都是真的嗎?啊,弗吉尼婭,在整個世界上,再沒有比這更真實和永久的事情了。

沒有聖誕老人!謝天謝地,他現在活着,他永遠活着。從現在起一千年,弗吉尼婭,不,從現在起一百萬年之後,他還會繼續將快樂帶進孩童心裡。

參考文獻

  1. 聖誕老人真的存在嗎?,每日頭條,2014-12-26
  2. 聖誕老人[西方文化的傳說人物],百科知識中文網
  3. Campbell, W. Joseph. The grudging emergence of American journalism's classic editorial: New details about 'Is There A Santa Claus?'. American Journalism Review (馬里蘭大學學院市分校: Philip Merrill College of Journalism). Spring 2005, 22 (2):   [2007-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