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骨盆骨折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骨盆骨折多为强大的外力所致。由于骨结构坚固以及盆内含有脏器、血管与神经等重要结构,因此骨盆骨折的发生率较低而病死率较高。人群中的骨盆骨折发生率大约为20/10万~37/10万,约占所有骨折的0.3%~6%。未合并软组织或内脏器官损伤的骨盆骨折的病死率为10.8%,复杂的骨盆创伤病死率为31.1%。[1]

症状体征

局部表现

受伤部位疼痛,翻身及下肢活动困难。检查可见耻骨联合处肿胀、压痛,耻骨联合增宽,髂前上棘因骨折移位而左右不对称,髋关节活动受限,骨盆挤压、分离试验阳性,即两手置双侧髂前上棘处,用力向两侧分离,或向中间挤压,引起剧痛;亦可于侧卧位挤压。有腹膜后出血者,腹痛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膀胱或尿道损伤可出现尿痛、血尿或排尿困难。直肠损伤时,肛门出血,肛门指诊有血迹。神经损伤时,下肢相应部位神经麻痹。[2]

全身情况

出血多时即表现神志淡漠、皮肤苍白、四肢厥冷、尿少、脉快、血压下降等失血性休克征象,多为伴有血管损伤内出血所致。

骨盆骨折的分类

(1)依据骨盆骨折后形态分类:可分为压缩型(compression type)、分离型(separation type)和中间型(neutral type)。

  1. 压缩型:骨盆侧方受到撞击致伤,例如机动车辆撞击骨盆侧方,或人体被摔倒侧位着地,夜间地震侧卧位被砸伤等。骨盆受到侧方砸击力,先使其前环薄弱处耻骨上下支发生骨折,应力的继续,使髂骨翼向内压(或内翻),在后环骶髂关节或其邻近发生骨折或脱位,侧方的应力使骨盆向对侧挤压并变形。耻骨联合常向对侧移位,髂骨翼向内翻。骨盆为环状,伤侧骨盆向内压、内翻,使骨盆环发生向对侧扭转变形(图1)。
  2. 分离型:系骨盆受到前后方向的砸击或两髋分开的暴力,例如摔倒在地俯卧位骶部被砸压;或俯卧床上骶后被建筑物砸压,两髂前部着地,两侧髂骨组成的骨盆环前宽后窄,反冲力使着地重的一侧髂骨翼向外翻,先使前环耻、坐骨支骨折或耻骨联合分离,应力的继续,髂骨更向外翻,使骶髂关节或其邻近发生损伤。骨盆环的变形是伤侧髂骨翼向外翻或扭转,使与对侧半骨盆分开,故称分离型或开书型。由于髂骨外翻,使髋关节处于外旋位。[3]

中间型

骨盆前后环发生骨折或脱位,但骨盆无扭转变形。

  1. 依据骨盆环稳定性分类:前环骨折如耻骨支骨折,髂前上棘撕脱骨折等均不破坏骨盆的稳定性,后环骶髂关节及其两侧的骨折脱位和耻骨联合分离,都破坏了骨盆的稳定性,为不稳定骨折。
  2. 依据骨折部位分类:除前述稳定骨折的部位外,不稳定骨折的骨折部位和变形如下。

骶髂关节脱位(fracture dislocation of sacro-iliac joint)

  1. 骶髂关节的上半部为韧带关节,无软骨关节面,在骶骨与髂骨之间有许多凸起与凹陷,互相嵌插借纤维组织相连,颇为坚固。骶髂关节的下半部有耳状软骨面、小量滑膜及前后关节囊韧带,是真正的关节,比较薄弱。常见骶髂关节脱位又分为3种:
  2. 经耳状关节与韧带关节脱位。
  3. 经耳状关节与骶1、2侧块骨折发生脱位。
  4. 经耳状关节与髂骨翼后部斜骨折发生脱位。前者脱位的骨折线与身体长轴平行,脱位的半侧骨盆受腰肌及腹肌牵拉,向上移位,很不稳定,不易保持复位,后者髂骨翼后部斜骨折线,对脱位半侧骨盆向上移位有一定阻力。
  1. 骶髂关节韧带损伤(ligament injury of sacro-iliac joint):施加于骨盆的暴力,使骨盆前环发生骨折,使骶髂关节的前侧韧带或后侧韧带损伤,该关节间隙张开,但由于一侧韧带尚存而未发生脱位,骨盆的旋转稳定性部分破坏,发生变形。
  2. 髂骨翼后部直线骨折(straight fracture of posterior wing ilium):骨盆后环中骶髂关节保持完整,在该关节外侧髂骨翼后部发生与骶髂关节平行的直线骨折,骨折线外侧的半个骨盆受腰肌腹肌牵拉,向上移位。
  3. 骶孔直线骨折(straight fracture through the sacral holes):骶髂关节完整,在其内侧4个骶骨前后孔发生纵骨折,各骨折线连起来使上4个骶骨侧翼与骶骨管分离,该侧半骨盆连骶骨侧翼被牵拉向上移位,由于骶1侧翼上方为第5腰椎横突,该侧骶骨翼上移的应力,可撞击第5腰椎横突发生骨折,此类型损伤,骨折线与身体纵轴平行,靠近体中线,向上牵拉的肌力强大,故很不稳定,该侧骨盆上移位较多,可达5cm以上。复位时需要强大的牵引力。以上4类不稳定骨盆骨折的后环损伤部位,都在骶髂关节或其邻近,其损伤机制及骨盆变形有共同的规律。在骶髂关节脱位,髂骨翼后部直线骨折及骶孔直线骨折中,均可见到压缩型、分离型与中间型。在骶髂关节后侧韧带损伤,前环耻、坐骨支骨折,骨盆向对侧扭转变形;其分离型,骶髂关节前面韧带损伤,前环耻、坐骨支骨折,伤侧髂骨翼外翻,骨盆向伤侧扭转变形。无中间型。
  4. 骶骨骨折:多为直接打击所致骶骨发生裂隙骨折,未发生变位者不影响骨盆的稳定性。由挤压砸击所致的骶骨骨折,严重者亦发生变位及前环骨折,就成为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由于骶骨管中有马尾神经存在,移位骨折可致马尾损伤。Denis等将骶骨骨折分为3区:Ⅰ区为骶骨翼骨折,腰5神经根从其前方经过,可受到骨折的损伤;Ⅱ区为骶管孔区,骶1~3孔区骨折,可损伤坐骨神经,但一般无膀胱功能障碍;Ⅲ区为骶管区,骶管骨折移位可损伤马尾,其表现为骶区肛门会阴区麻木及括约肌功能障碍。Denis报告776例骨盆骨折中,骶骨骨折236例。

Tile分类

Tile总结了各种骨盆骨折的分类后,提出了系统分类:

  • A型(稳定型):骨盆环骨折,移位不大,未破坏骨盆环的稳定性,如耻骨支,坐骨支骨折,髂前上棘撕脱骨折,髂翼骨折等。
  • B型(旋转不稳定型):骨盆的旋转稳定性遭受破坏,但垂直方向并无移位,仅发生了旋转不稳定,根据损伤机制不同分为B1开书型即前述分离型骨折,B1①骨盆裂开<2.5cm,B1②骨盆裂开>2.5cm,B2骨盆侧方压缩骨折,即压缩型,受伤的同侧发生骨折,B3骨盆受侧方压缩,对侧发生骨折,同前述压缩型骨折。
  • C型旋转与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即发生旋转移位,又发生垂直移位,C1单侧骶髂关节脱位,C2双侧骶髂关节脱位,C3骶髂关节脱位并有髋臼骨折。

预防护理

预防

本病无特殊的预防措施,主要是注意生产生活安全,避免创伤。

急救

  1. 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路,加压输血、输液,必要时骨盆骨折--护理静脉切开,确保有效的静脉通路。
  2. 迅速止血、止痛是抢救的关键。多数骨盆骨折的病人是失血性休克,因此,必须有效的止血,及时进行骨折复位固定,可以减少骨折端的活动,防止血管的进一步损伤,同时可以减轻疼痛,为下步治疗提供条件。
  3.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时改善缺氧。每15min观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1次,留置导尿,详细记录,及时汇报医生,为抢救提供有力的依据。骨盆骨折休克的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因此,应给予低流量吸氧,以改善机体缺氧状态,提高抢救成功率。

其他注意事项

本病并发症较多,常见的并发症包括以下几种:

  1. 肤膜后血肿:骨盆各骨主要为松质骨,盆壁肌肉多,邻近又有许多动脉丛和静脉丛,血液供应丰富,盆腔与后肤膜的间隙又系疏松结缔组织构成,有巨大空隙可容纳出血,因此骨折后可引起广泛出血。巨大肤膜后血肿可蔓延到肾区、膈下或肠系膜。病人常有休克,并可有腹痛、腹胀、肠鸣减弱及腹肌紧张等腹膜刺激的症状。为了与腹腔内出血鉴别,可进行腹腔诊断性穿刺,但穿刺不宜过深,以免进入腹膜后血肿内,误认为是腹腔内出血。故必需严密细致观察,反复检查。
  2. 尿道或膀胱损伤:对骨盆骨折的病人应经常考虑下尿路损伤的可能性,尿道损伤远较膀胱损伤为多见。患者可出现排尿困难、尿道口溢血现象。双侧耻骨支骨折及耻骨联合分离时,尿道膜部损伤的发生率较高。
  3. 直肠损伤:除非骨盆骨折伴有阴部开放性损伤时,直肠损伤并不是常见的合并症,直肠破裂如发生在腹膜反折以上,可引起弥漫性腹膜炎;如发生在反折以下,则可发生直肠周围感染,常为厌氧菌感染。
  4. 神经损伤:多在骶骨骨折时发生,组成腰骶神经干的骶1及骶2最易受损伤,可出现臀肌腘绳肌和小腿腓肠肌群的肌力减弱,小腿后方及足外侧部分感觉丧失。骶神经损伤严重时可出现跟腱反射消失,但很少出现括约肌功能障碍,予后与神经损伤程度有关,轻度损伤予后好,一般一年内可望恢复.[4]

病理病因

多为直接暴力、挤压暴力及高处坠落冲撞所致。

疾病诊断

目前暂无相关资料

检查方法

实验室检查

无相关实验室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

  1. 骨盆后前位X线片:X线平片检查一般可明确骨折部位、骨折类型及其移位情况,亦常能提示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全骨盆后前位X线片可显示骨盆全貌,对疑有骨盆骨折者应常规拍摄全骨盆后前位X线片以防漏诊。对骨盆后前位X线片上显示有骨盆环骨折者,为明确了解骨折移位情况还应再摄骨盆入口位和出口位片。
  2. 骨盆入口位片:患者仰卧,X射线从颅侧投向尾侧,与片盒成60°倾斜摄片。本位片可显示耻骨段骨折移位;骨盆向内、向外旋转和向内移位的程度;骶髂关节向后移位及骶骨骨折是否侵犯椎管;同样可显示坐骨棘撕脱骨折。
  3. 骨盆出口位片:X线是从尾侧投向颅侧,与片盒成45°角。本片可显示桶柄型损伤与耻骨体骨折,对确定半骨盆有无向上旋转移位是很有用的,在本片上同样可显示骶骨或髂骨骨折移位情况。CT检查对骨盆骨折虽不属常规,但它可在多个平面上清晰显示骶髂关节及其周围骨折或髋臼骨折的移位情况,因此,凡涉及后环和髋臼的骨折应行CT检查。骨盆三维重建CT或螺旋CT检查更能从整体显示骨盆损伤后的全貌,对指导骨折治疗颇有助益。但应铭记,对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和多发伤患者,后前位全骨盆X线片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放射学检查,不要在拍摄特殊X线片上花费时间,更为重要的是尽快复苏。

并发症

骨盆骨折的合并伤发生率较高,而且常比骨折本身更为重要,应及时进行全面而仔细的检查和作出正确诊断。常见的合并伤有以下几种。

  1.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此种创伤常以颅脑或脊髓伤的症状、体征为主要临床表现。诊断主要是根据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或脊髓损伤的表现,以及放射学检查包括CT检查迅速进行诊断。应注意的是,颅脑伤患者常不能详述受伤史,或因自觉症状与骨盆骨折体征不明显而将骨盆骨折漏诊,要注意检查骨盆部。
  2. 腹内脏器伤:造成骨盆骨折的坠落伤、挤压及交通事故伤常伴有腹内脏器伤及脊柱骨折。腹内脏器损伤出血或消化道内容物外溢,可刺激腹膜,引起疼痛及出血性休克。腹痛是腹部创伤的主要症状,但骨盆或脊柱骨折可因造成腹膜后血肿而出现腹痛、腹胀、压痛、肠蠕动减弱等腹膜刺激症状,有时易与腹内脏器损伤出血相混淆,需仔细鉴别。两者的主要鉴别点是,腹膜后血肿引起的腹膜刺激征较轻,且多为偏侧性;实质性脏器的叩诊浊音存在,无移动性浊音;腹腔穿刺阴性或为少量淡红血水,腹腔灌洗的回流液中红细胞计数远小于失血量;腹部X线平片示腰大肌阴影模糊。而腹腔内出血或脏器损伤的临床表现基本上与上述表现相反。B型超声检查对腹腔内出血、实质性脏器破裂的诊断有相当高的准确性,有助于对腹内脏器伤快速作出诊断。
  3. 尿道及膀胱伤:骨盆骨折合并尿道或膀胱伤尤为多见。后尿道损伤(膜部)时血液和尿液多限于耻骨后及膀胱周围;会阴部的“骑跨伤”易造成前尿道的球部伤,外渗的尿液及血液主要限于会阴部。根据排尿困难、尿道口有血液、会阴部有血肿及尿外渗现象,不难对尿道损伤作出诊断。膀胱伤可根据膀胱注水试验明确诊断膀胱是腹膜内或腹膜外破裂。
  4. 直肠伤:合并直肠损伤的患者,骨盆骨折一般都相当严重,且有休克。患者常有里急后重感。肛门流血是直肠肛管伤的重要标志。直肠指诊可了解直肠有无压痛、肿胀或移动骨片。直肠破裂时或可摸到破裂口。通过指套染有血迹可判定有直肠伤的存在;如尿液从肛门排出,则可确诊同时合并膀胱伤。伴有软组织和内脏器官损伤的复杂骨盆骨折,伤情复杂而严重,早期病死率可高达31%。快速而准确的诊断是有效救治的关键。

预后

骨盆骨折,如果为单纯性骨折且移位不多者,治疗效果都比较满意。如果为严重骨折且并发症严重者,其治疗效果多不满意。

发病机制

骨盆骨折多为直接暴力撞击、挤压骨盆或从高处坠落冲撞所致。运动时突然用力过猛,起于骨盆的肌肉突然猛烈收缩,亦可造成其起点处的骨盆撕脱骨折。低能量损伤所致的骨折大多不破坏骨盆环的稳定,治疗上相对容易。但是,中、高能量损伤,特别是机动车交通伤多不仅限于骨盆,在骨盆环受到破坏的同时常合并广泛的软组织伤、盆内脏器伤或其他骨骼及内脏伤。因此,骨盆骨折常为多发伤中的一个损伤。多发伤中有骨盆骨折者为20%,机动车创伤中有骨盆骨折者为25%~84.5%。骨盆骨折是机动车事故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仅次于颅脑伤和胸部损伤。损伤后的早期死亡主要是由于大量出血、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与感染等所致。在严重的骨盆创伤的救治中,防止危及生命的出血和及时诊断治疗合并伤,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用药治疗

骨盆骨折的治疗原则

骨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不一,治疗方法的选择主要取决于骨盆环是否稳定和有无内脏合并伤。治疗原则首先是防治威胁生命的大量出血与内脏器官损伤,但也要对不稳定的骨盆骨折进行早期复位和持续固定,以利控制骨折的大出血,减轻疼痛和减少脂肪栓塞综合征(fat embolus syndrome,FES)、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等严重并发症。骨盆承重结构的恢复,亦有助于获得尽可能好的功能效果。由于严重的骨盆不稳定性骨折常是多发性损伤,因此为保证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合并伤及并发症,McMurtry提出了一个A~F的处理顺序方案,其内容如下:

  • A(airway,气道):通畅呼吸道,给氧,气管插管,闭式引流等,并注意胸部伤。
  • B(bleeding,出血):控制外出血,输血输液,包括输血小板和监测凝血指标。
  • C(CNS,中枢神经系统):颅脑损伤的处理。
  • D(digestive system,消化系统):腹内脏器损伤的处理。
  • E(excretory,排泄):尿道膀胱的处理。
  • F(fracture,骨折):其他部位骨折的处理。

此方案的特点是从患者的整体治疗出发,首先抢救威胁患者生命的损伤,保持呼吸道通畅和防治大量出血,恢复血流动力学稳定。根据近年来的进展,骨折早期固定可减少FES、DIC、ARDS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应在上述的“B”中增加骨盆不稳定骨折复位和固定,包括用外固定器固定骨盆前环,或用Ganz抗休克“C”形骨盆钳固定。

各型骨盆骨折的治疗

(1)骨盆环稳定或基本稳定的骨折(A型):

  1. 骨盆边缘撕脱骨折:这类骨折多因肌肉突然猛烈收缩将其起点处的骨质撕脱造成,骨折发生在骨盆边缘,未累及骨盆环,如缝匠肌撕脱髂前上棘、股直肌撕脱髂前下棘及腘绳肌撕脱坐骨结节等(图6)。局部有疼痛、肿胀及压痛,进行与肌肉作用相反的动作时疼痛加重。骨折片可有轻度移位。这类骨折不论有无移位,一般不需特殊治疗,骨折愈合后对功能无影响。治疗只需对症处理、卧床休息,使骨折免受肌肉收缩牵拉。如髂前上棘或髂前下棘撕脱骨折,在患者卧床期间用一软枕将膝垫高,保持适当的屈髋位以减轻疼痛,待疼痛消失后即可下地负重活动;在坐骨结节撕脱骨折,患者卧床休息时应置大腿于伸直、外旋位。
  2. 髂骨翼骨折:多为直接暴力所致,骨折发生在骨盆边缘,未破坏骨盆环的边缘与骨盆环完整性。由于骨折部的内侧与外侧有骨膜及厚实的肌肉覆盖保护,骨折大多无明显的移位。如软组织损伤严重、骨折块移位显著,可伴有较大的血肿,伤侧腹壁强直与压痛。X线片能明确诊断。单纯髂骨翼骨折无需复位与固定,只需卧床休息3~4周,疼痛消失后即可下地活动。如骨折块大且有严重移位,为保证骨折顺利愈合和早期下地活动,则需考虑切开复位以及用骨松质螺钉或钢板螺钉内固定。
  3. 单一的耻骨水平支或下支骨折:一侧或两侧单一的耻骨支骨折多由侧方挤压所致。骨折端常有轻度移位,但不影响骨盆环的稳定性与负重功能(图8)。局部有肿胀与压痛,伤侧髋关节外展与过伸时可使疼痛加剧,骨盆挤压与分离试验阳性。X线检查可确定诊断。?由于单一的耻骨支或坐骨支骨折无损于骨盆环的完整与稳定,一般卧床休息2~3周即可下地活动。卧床时在膝下置一软枕,保持髋关节于屈曲位以减轻疼痛。
  4. 骶椎2~3以下的横断骨折:多由于后仰坐倒时直接撞击所致。骨折发生在两骶髂关节下缘连线以下(图,多呈横行裂隙或向前轻度移位,严重移位少见。临床表现为骶部疼痛、局部微肿胀和明显压痛,患者多不能取坐立。合并神经损伤者有马鞍区感觉障碍或大小便失常,侧位X线片可显示骶骨横断骨折。骨折无移位或移位轻微者,只需卧床休息、避免压碰,疼痛于数周后即可消退。骨折完全错位者,从肛门用手指向后推压多难以复位,且有损伤直肠的危险,可考虑切开复位。
  5. 单侧耻骨上、下支骨折:多由侧方挤压损伤所致。骨折未累及承重弓(主弓),对骨盆环的稳定性无明显影响,骨折移位不严重。临床表现主要为骨折局部明显疼痛与肿胀,患者多不能站立与行走,髋关节活动受限,骨盆挤压与分离试验阳性。X线片可确定诊断。因骨折多无明显移位,骨盆后环仍保持完整,骨折愈合后对负重功能无影响,故只需对症治疗、卧床休息、保持髋关节适当屈曲,疼痛消失后即可下地活动。
  6. 耻骨联合轻度分离:孤立的耻骨联合分离少见。轻度分离是指其间隙小于2cm,如分离间隙大于2.5cm,则应考虑因骨盆外旋而有造成后环部结构损伤的可能性,如骶髂关节前部韧带损伤,因此要仔细检查有无骶髂关节损伤,以免因漏诊而造成永久性疼痛。耻骨联合分离引起的疼痛较集中在耻骨联合处,用手指可摸到有不甚明显的沟隙。患者骨盆分离试验阳性。X线片可以显示耻骨联合间隙增宽。治疗是用手法挤压两侧骨盆,使耻骨联合对合后用骨盆束带固定,如此可减轻疼痛和使患者感到舒服。卧床休息4~6周。一般来说,即便复位不完全,亦很少遗留永久性功能障碍。对合并有尿道或膀胱伤的患者,手术后用骨外固定器行骨盆前环外固定,有利于术后护理和早期下地活动。
  7. 骶髂关节半脱位:此种损伤虽属骨盆环一处损伤,但损伤是位于骨盆承重弓主要的承重部位,如未完全整复脱位,恢复骶髂关节的稳定,则将后遗永久性腰背痛与无力。骶髂关节半脱位者有局部疼痛和肿胀,坐、立及翻身活动可加剧疼痛。骨盆挤压与分离试验以及“4”字试验均为阳性。X线片上可见伤侧髂骨向上、向后移位,比健侧更接近中线,与骶骨有阴影重叠。传统疗法是手法复位和用双侧石膏裤固定3个月。为减少长期卧床的许多并发症,有的学者主张手法整复半脱位后经皮穿放加压螺钉固定骶髂关节。对有持续疼痛的陈旧性半脱位,宜行骶髂关节融合术。
  8. 双侧耻骨上、下支骨折:多由于侧方挤压所致。此种损伤虽有骨盆前环两处断裂,但骨盆后侧仍保持完整,骨折移位不大,对骨盆环的稳定性及承重功能无大的影响(图12)。耻骨骨折移位常造成后尿道损伤,表现为排尿困难或尿潴留,尿道口流血或有血迹。双侧耻骨上、下支骨折的局部症状较单侧骨折者重。X线检查可明确诊断。治疗与单侧耻骨上、下支骨折相同,卧床休息即可。卧床期间,在患者膝下垫一软枕,保持髋关节适当屈曲以减轻疼痛。对未并发尿道或膀胱损伤者,一般不需行骨盆外固定治疗。

饮食保健

食疗

山楂粥

  • 材料:山楂20~3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 制作:先将山楂洗净,加清水适量,文火煮至原水量的2/3,去渣取汁,加入粳米洗净煮粥。待粥成后加入白糖,随量食用。有活血化淤、消食健脾之功效。
  • 功能:主治脊柱骨折中早期,症见腰腹疼痛,腹胀,不思饮食。

砂仁陈皮香藕羹

  • 材料:砂仁1.5克,木香1克,陈皮3克,藕粉、白糖各适量。
  • 制作:将砂仁、木香共研末,与藕粉、白糖加适量开水调匀,趁热食之。
  • 功能:有理气、除滞消胀之功效。适用于损伤后肝脾气滞之腹胀。

白术茯苓猪肚粥

  • 材料:白术30克,茯苓15克,槟榔10克,猪肚1只,粳米100克。
  • 制作:洗净猪肚切成小块,同白术、槟榔、茯苓、生姜煎煮,取汁去渣,用汁同米煮粥。食肚喝粥。
  • 功能:有补中气、健脾胃之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饮食不佳或素体不足、消化不良、骨折迟缓愈合及其他脾胃虚弱者。

淮栗苡仁健脾羹

  • 材料:栗子肉250克,瘦肉200克,苡仁30克,淮山药25克。
  • 制作:将栗子洗净去皮。将洗净之瘦肉、淮山药苡仁与栗子肉一并放入砂锅中,加水适量,置于文火上煮,至熟烂,即可饮汤吃肉。
  • 功能:有补益脾胃、益气强壮之功效。适用于骨折迟缓愈合、脾胃虚弱者。

适宜食用

  1. 饮食均衡,注意荤素搭配,每天补充250-500ml的牛奶或酸奶,并可适当补充一些钙片(最好为离子型的,更利于吸收);
  2. 注意多补充一些富含维生素D的食品,如深海鱼,蛋黄等;
  3. 多吃深绿色蔬菜,内含维生素K,利于骨折愈合。

不宜食用

  1. 忌烟、酒。
  2. 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葱、蒜、姜、花椒辣椒桂皮等。
  3. 忌肥腻食物。

视频

骨盆骨折是怎么导致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