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化腾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馬化騰(1971年10月29日-),出生於中华人民共和国廣東,大學畢業於深圳大學計算機系,中国企业家、QQ之父、腾讯创始人、腾讯集团董事局主席。
馬化騰 | |
---|---|
出生 |
中國廣東省汕頭市潮陽縣(現汕頭市潮南區) | 1971年10月29日
居住地 | 中國廣東省深圳市 |
别名 | QQ之父 |
籍贯 | 廣東汕頭 |
民族 | 漢族 |
语言 | 漢語、英語 |
教育程度 | 大學 |
母校 | 深圳大學 |
职业 | 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 |
机构 | 騰訊公司 |
净资产 | ▲ 2950億人民幣(2018年1月31日) |
馬化騰(1971年10月29日-),出生於廣東,大學畢業於深圳大學計算機系,任全國人大代表。馬化騰於1998年11月創辦騰訊。其公司代表作騰訊QQ,為在中國大陸範圍內影響力最大的个人網路即時通訊軟體之一,一般外界稱他“QQ之父”,亦有不滿人稱他“山寨大王”“馬話疼”“麻花騰”。
生平
- 1971年10月馬化騰出生於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
- 1989年-1993年,马化腾就读于深圳大学计算机专业。
- 1993年深大毕业,进入润迅通信发展有限公司,从专注于寻呼软件开发的软件工程师一直做到开发部主管。
- 1998年,马化腾创办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 2004年榮獲CCTV2004經濟年度人物新銳獎,身價已達8.98億元。
- 2013年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 2013年以620億元人民幣名列胡潤百富榜第3位,以622億元人民幣名列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第5位。[1]
- 2016年4月19日,馬化騰捐1亿騰訊股成立慈善基金,總市值達165億港幣
- 2018年2月,马化腾于2018胡润全球富豪榜以2950亿成全球华人首富。[2]
事业争议
模仿与抄袭
在马化腾的領導下,腾讯公司的大量產品都有明顯的抄襲痕跡,一些中國大陸業界人士對马化腾的這種作風頗不以為然,例如阿里巴巴集團的CEO馬雲認為:「現在騰訊拍拍網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創新,所有的東西都是抄來的,其游戏业务吞噬了无数中国人」。 初期发展过程中,腾讯经过一个很重要的赔偿官司 :在1999-2000年左右,仿照ICQ开发的OICQ抢了很多ICQ的用户群,尤其是中国大陆用户,后来ICQ公司通过法律途径,最终判定腾讯败诉,停止使用OICQ这个名称,并归还OICQ域名给ICQ公司,同时赔偿了一定金额的费用,自此腾讯便使用了QQ这个名称。
百亿富豪领住房补贴
一则2010年10月12日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的「深圳市高层次专业人才2010年第三季度住房补贴拟发放及拟中止发放人员名单」社会公示信息中[3],附件1《深圳市高层次专业人才2010年第三季度拟发放人员名单.doc》[4]中赫然出现马化腾的名字,其中还包括腾讯、华为、TCL等知名企业的多名高管均在住房补贴名单中。
《2010胡潤內地IT富豪榜》中顯示,馬化騰位列中國內地IT富豪榜第二位(僅次李彥宏),總資產达293億元人民幣[5]。身為擁有百億身家的富豪,卻還領取每月3100元的住房補貼[6],在房價高企,大眾無力承擔的今天,這種強烈反差,引發社會熱議,被批评為“劫貧濟富”[7],更有網友形容其為“乞丐碗裡爭肉末”[8]。
王丹婷,騰訊老闆馬化騰妻子。兩人通過QQ相識,後見面戀愛結婚。馬化騰的QQ微信至今無人能敵,金融支付也高歌猛進,僅通過多利聯盟微信公眾號就累計發放個人貸款1200億。但微信被认为是风险最大,被窃取个人资料最多的聊天软件。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nJGnaQ.html 马化腾陷福利丑闻,中国互联网企业家马化腾经营着中国用户最多的网络信息及游戏服务软件,坐拥293亿元资产,是《福布斯》列出的中国第9大富翁。据深圳政府一份文件显示,他在此后五年将有权领取每月3100元住房补贴。
家庭
- 父亲~马陈术:中国共产党党员,南下干部,为中专学历,经济师,曾担任交通部海南八所港务局会计、统计员、计划科科长、副局长,深圳市航运总公司计财部经理、总经理,深圳市盐田港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深圳市盐田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1997年被选为盐田港上市公司的董事,现在已经退休。
- 母亲~黄惠卿:腾讯公司第一任董事长,公司创立时曾拥有60%的股份,现也已退休。
- 妻子~王丹婷(1977年-):出生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1998年畢業於哈爾濱師範大學音樂系,畢業後留校任教;2004年5月與馬化騰QQ相識,2004年8月出差見面相戀;2005年2月半年閃婚[9];夫婦育有1女馬曼琳;
- 女兒~馬曼琳(2002年1月9日Template:来源请求):出生於廣東省汕頭市朝陽區;
个人荣誉
获奖时间 | 奖项说明 |
---|---|
2004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新锐奖 | 由中央电视台(该届共奖12人/件,新锐奖1人) |
美国《时代周刊》和有线新闻网2004全球最具影响力商界人士 | 美国《时代周刊》和有线新闻网(注:该届25人当选) |
2006年全球青年领袖 | 国际经济组织,达沃斯经济论坛 |
2006年第八届“广东青年五四奖章” | 中国共青团广东省委(该届有10位青年获选) |
2006第四届“中国IT十大财经人物暨十佳市场策划” | 本届由《财经时报》《财经文画》主办,腾讯等协办 |
2006《中国企业家》最具影响力的企业领袖 | 《中国企业家》主办(该届25人当选) |
2007《中国经济周刊》中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百人榜 | 由《中国经济周刊》主办、人民日报海外版等协办 |
2007年《时代》杂志评选出了本年度“世界100名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人物” | 名单将百名人物划分为五个类别:艺术家及娱乐界人士、科学家及思想家、领袖及革命者、创建家与巨擘、英雄及先行者 |
2009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十年商业领袖” | 由中央电视台(央视年度人物附属奖项,10人当选) |
2012捐款列福布斯2012年“中国慈善榜”第11位 | 该榜为福布斯中国富豪榜附属榜 |
2013捐款列福布斯2013年“中国慈善榜”第6位 | 该榜为福布斯中国富豪榜附属榜 |
2013胡润百富榜之“2013中国十大创新企业家”第2位 | 该榜为胡润百富榜附属榜 |
胡润百富榜之“2013胡润IT及娱乐富豪榜”IT第1位 | 该榜为胡润百富榜附属榜 |
互联网30年,马化腾、张朝阳、周鸿祎等大佬共忆青春岁月
中国互联网30周年座谈会上,马化腾、张朝阳、周鸿祎、雷军等互联网企业创始人回忆青春岁月,共话互联网产业发展。中国互联网从跟随到突破,创新不断涌现,移动支付、小程序、短视频等创新应用层出不穷。展望未来,互联网产业将继续发展,强调“科技向善”的初心,实现社会价值创新。
2024年4月20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在北京召开中国互联网30周年发展座谈会。马化腾、张朝阳、周鸿祎、雷军等互联网企业创始人在会上纷纷发言,回忆起他们当年的青春岁月。
30年前的1994年4月,“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率先与美国NSFNET直接互联,实现了中国与Internet全功能网络连接,标志着中国最早的国际互联网络的诞生。
随后,中国互联网产业蓬勃发展,出现了众多的互联网企业。历史岁月中,有不少互联网企业已经消失在时代的浪潮中,但依然有当时的大量互联网企业在今天拥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并且老树发新芽,在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领域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在许多人看来,这些功成名就的大佬身上带有巨大的光环,但看完他们各自的发言,我们就会感觉到,其实当时他们也和众多的青年一样,只是并不出名的普通人,但在时代的浪潮下,通过各自的奋斗,才一步步成为今天的大佬。
马化腾:最开始只是站长
1994年的今天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我当时刚大学毕业一年,在深圳一家公司做软件工程师。我们用拨号的Modem上BBS,那时是一个离线的类似互联网的网络,我跟雷总都是当时的站长,在家里、公司里都有申请几个电话线,这样互相通信。我们这代人可以说是伴随中国互联网成长起来的。
这30年来,互联网普及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变化。中国互联网科技产业从跟随到突破,在全球创新版图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移动支付、小程序、短视频、算法推荐、共享经济等创新不断涌现。
中国互联网能够做到这些有两个事情很重要,一个是国家特别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超前建设的通信、金融、物流等领域的基础设施,为互联网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另外一个是政策方面,政府的政策给予互联网一定的空间,允许先行先试,不断的调整规范,才有今天互联网产业的欣欣向荣。
现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又把数字革命继续往前推进。对未来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我有三点思考。一是创新探索离不开“工匠精神”,中国人口多、市场大、应用场景丰富,这就为我们新技术新产品大规模应用和迭代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二是数实融合是中国互联网的独特优势,技术再创新最终还是要回到服务实体经济上。最后,我想说不管科技的步子多大、速度多快,都不能忘记“科技向善”的初心,实现商业价值只是科技创新的目的之一,越是强调高质量发展的今天,我们越要重视社会价值的创新。
展望未来,腾讯会更加努力聚焦核心,发展专长,以科技引领,实现创新发展。我们对中国互联网的下一个30年充满期待。
张朝阳:中国互联网最早期创业的人
作为中国互联网最早期创业的人,想把30年前的一些关键词带给大家。
早期,人们通过在线拨号上网,就像一个人到一个网络孤岛去连接,但是基于TCP/IP和HTML的链接就变成了访问全人类共同的平台。超链形式把互联网从单一的访问服务器获取信息的形式,变成了浏览和驰骋的高速信息公路的形式,这是互联网早期最大的特征。尤其浏览器的出现,使不懂互联网的人也能轻松访问。
当时,我回国先创办了搜狐的前身爱特信(Internet Technology China),与《小说月报》等杂志合作提供一些内容,后来意识到导航分类和搜索的重要性。开始做“赛博空间”,后来是“搜乎”,又变成大家所熟悉的“搜狐”。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分发模式进一步改变,从“一对N”门户模式到“千人千面”的搜索模式,再演变为信息流推荐模式。而社交网络的崛起和带宽的发展,也为互联网带来了新的机遇,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从文本到视频、直播的兴起,也催生了社交的视频自媒体。
我认为直播带货非常好,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结合,不仅让中小企业生产的产品有销路,增强企业竞争力,也为年轻人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当前,我国互联网发展方兴未艾,AIGC、大模型等AI技术以及工业互联网等领域都在不断向前发展。我们非常幸运抓住了这一历史性的机遇,对未来互联网信息革命带来的灿烂前景充满了期待和希望。
周鸿祎:免费杀毒软件的开创者
1994年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互联网+”时代,到今天,即将迈入崭新的“人工智能+”时代。作为中国互联网的亲历者、见证者和参与者,我深感荣幸。
作为一家互联网科技安全企业,360与中国互联网的发展紧密相连。2008年首创免费杀毒,进入千家万户,2014年服务国家网络安全战略,从美国退市,2018年回归A股,2020年提出“上山下海助小微”使命,帮助国家解决急难卡慢的高精尖技术问题,服务数转智改,应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促进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当前,中国互联网面对“人工智能+”重大历史机遇,需要加速构建人工智能的核心引擎,打好大模型的核心技术战、应用战和安全战。为此,我建议:
一是坚持开源共享理念,在核心技术上追赶美国。打造开源共享生态,让更多企业、工程师、科学家参与,集中力量办大事,推动大模型核心技术研发。
二是发挥中国场景优势,发展专业大模型,在场景应用中弯道超车。在企业中找明星场景、痛点场景、刚需场景,聚焦小切口、大纵深,用专业大模型解决高成本、高投入、高耗时问题,让人工智能从“原子弹”变成“茶叶蛋”,赋能百行千业。
三是推动互联网数据开放共享,打造高质量中文数据集。中文互联网数据在全球互联网的比重偏低,内容APP化严重。建议继续推动互联网平台数据的开放共享,引导行业企业贡献高质量的中文数据库,筑牢大模型训练基础。
雷军:互联网其实是一种先进生产力
简单分享我个人这30年的“互联网之旅”,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2000年我牵头创办了卓越网,中国第一代电子商务的公司,2004年卖给了亚马逊,后来就是亚马逊中国。卖掉以后,第二个阶段,我在推动金山软件互联网化。
这两件事干了一半以后,我越来越认识到:互联网不单纯是一项技术,因为早期我是个工程师,可能会从技术层面去看互联网,越来越觉得互联网其实是一种先进生产力,互联网是一整套方法论。所以我就在想,这两件事情干完以后,我们怎样用这种先进生产力来帮助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所以2010年我就用这套想法创办了小米集团。
创办小米以后,我想用互联网方式造手机。实话实说,这套方式还是非常有效,我们2011年产品出来,只用了3年时间就成为了国内第一、全球第三。当然,后来华为等一些公司很厉害,我们也花了很长时间在一步步地增强核心竞争力,一步步在提升。
三年前,我又用这套方式开始做汽车,这三年下来,3月底小米汽车刚刚发布,发布以后反响还不错,用户给了我们很大肯定,4分钟预定了1万台,27分钟预定了5万台。直到今天,22天过去了,预定锁单大概要排队6、7个月时间。造车非常艰难,但是今天的成绩比我自己预计的好了3至5倍。
原因在于以前互联网更多强调的是模式创新、用户体验创新、应用创新。这次我做车,充分吸取了14年前做手机的经验和教训,就是10倍投入,从核心技术入手,在重要的技术赛道里都采用了全部自研,比如今年研发预算大概在2400亿人民币,所以是一系列技术创新,使小米汽车受到了大家的认可。
参加中国互联网30年发展座谈会,特别特别激动!因为我们真的是互联网造就的一代人,感谢时代,也感谢社会给我们这个机会!
参考来源
- ↑ 馬化騰超越王健林居第二,亞太日報,2013年12月19日
- ↑ http://www.hurun.net/EN/Article/Details?num=2B1B8F33F9C0
- ↑ 深圳市高层次专业人才2010年第三季度住房补贴拟发放及拟中止发放人员名单,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社会公示信息
- ↑ 深圳市高层次专业人才2010年第三季度拟发放人员名单.doc
- ↑ 李彥宏再度登頂胡潤IT富豪榜 《2010胡潤IT富豪榜》,胡潤百富網,2010年10月21日
- ↑ 騰訊CEO马馬化騰深圳領房補 每月3100元購房貼息,網易房產頻道,2010-10-28 09:16:23
- ↑ 房補不差的馬化騰們 算不算劫貧濟富,新浪财財經頻道,2010年10月29日 10:26
- ↑ 评評論:馬化騰等富豪領房津合法不合理,鳳凰網科技,2010年10月29日 10:29
- ↑ 《千里姻缘QQ牵—马化腾与王丹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