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靖康之变」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未顯示同一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4 次修訂)
行 27: 行 27:
  
 
=== 金朝兴起 ===
 
=== 金朝兴起 ===
<p style="text-indent:2em;">女真先世称肃慎,源出自靺鞨七部中的黑水靺鞨,原居住在今黑龙江与松花江合流以下的黑龙江流域的南北地区。辽天庆四年(1114年)九月,辽朝加强对宁江州(今吉林扶余东)的防御,[[阿骨打]]集诸路兵誓师于来流水(今拉林河),举起抗辽斗争的义旗。接着攻占辽的宁江州、出河店(今黑龙江肇源西南的吐什吐)、宾州(今吉林农安东北)、咸州(今辽宁开原)。终于在次年(辽天庆五年,宋政和五年)正月初一日(1115年1月28日)即帝位,国号为金,年号为收国,是为金太祖。 [1] 
+
<p style="text-indent:2em;">女真先世称肃慎,源出自靺鞨七部中的黑水靺鞨,原居住在今黑龙江与松花江合流以下的黑龙江流域的南北地区。辽天庆四年(1114年)九月,辽朝加强对宁江州(今吉林扶余东)的防御,[[阿骨打]]集诸路兵誓师于来流水(今拉林河),举起抗辽斗争的义旗。接着攻占辽的宁江州、出河店(今黑龙江肇源西南的吐什吐)、宾州(今吉林农安东北)、咸州(今辽宁开原)。终于在次年(辽天庆五年,宋政和五年)正月初一日(1115年1月28日)即帝位,国号为金,年号为收国,是为金太祖。<ref>《金史·本纪第二·太祖》:收国元年正月壬申朔,群臣奉上尊号。是日,即皇帝位。上曰:“辽以宾铁为号,取其坚也。宾铁虽坚,终亦变坏,惟金不变不坏。金之色白,完颜部色尚白。”于是国号大金,改元收国。 </ref>
  
<p style="text-indent:2em;">金朝从建国伊始就确定了以农为本,不改易旧俗,发展奴隶制和抗辽灭辽的对内对外的方针。宣和五年(金天辅七年,1123年)八月,金太祖死,弟吴乞买即位,是为太宗,基本上继承太祖事业,继续平定[[张觉]],张觉叛军被宗望平定,张觉逃奔于宋。 [2-3]  金太宗即位之初,对宋朝守太祖的命令,与[[西夏]]议和。 [4]  这主要是为稳定南京(原平州)的形势以及进一步擒捉辽[[天祚帝]],这是当时灭辽所需要的,也是为巩固金代辽而统治所需要的。金对宋不断派遣使臣通好。天会三年三月二十日(1125年3月26日),天祚帝被擒,辽亡。六月,金派李用和等充告庆使如宋。 [5]  金灭辽后,继辽与宋对峙。金与辽不同,是个新兴起的政权,这个政权的出现和发展使当时南北双方的政治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当时亦不再是金宋夹攻灭辽,而是金代辽与北宋的和战问题。金代辽而为宗主。
+
<p style="text-indent:2em;">金朝从建国伊始就确定了以农为本,不改易旧俗,发展奴隶制和抗辽灭辽的对内对外的方针。宣和五年(金天辅七年,1123年)八月,金太祖死,弟吴乞买即位,是为太宗,基本上继承太祖事业,继续平定[[张觉]],张觉叛军被宗望平定,张觉逃奔于宋。<ref>《金史·列传七十一》:天辅七年五月,左企弓、虞仲文、曹勇义、康公弼赴广宁,过平州,觉使人杀之于栗林下,遂据南京叛入于宋,宋人纳之。太祖下诏谕南京官吏,诏曰:“朕初驻跸燕京,嘉尔吏民率先降附,故升府治以为南京,减徭役,薄赋税,恩亦至矣,何苦辄为叛逆。今欲进兵攻取,时方农月,不忍以一恶人而害及众庶。且辽国举为我有,孤城自守,终欲何为。今止坐首恶,余并释之。”觉兵五万屯润州近郊,欲胁迁、来、润、隰四州。阇母自锦州往讨之,已败觉兵,欲乘胜攻南京,时暑雨不可进,退屯于海堧。无何,阇母再败觉兵,复与战于兔耳山,阇母大败,觉报捷于宋。宋建平州为泰宁军,以觉为节度使,张敦固等皆加徽犹阁待制,以银绢数万犒军。</ref> 金太宗即位之初,对宋朝守太祖的命令,与[[西夏]]议和。这主要是为稳定南京(原平州)的形势以及进一步擒捉辽[[天祚帝]],这是当时灭辽所需要的,也是为巩固金代辽而统治所需要的。金对宋不断派遣使臣通好。天会三年三月二十日(1125年3月26日),天祚帝被擒,辽亡。六月,金派李用和等充告庆使如宋。<ref>《金史·本纪第三·太宗》:六月庚申,以获辽主,遣李用和等充告庆使如宋。 </ref> 金灭辽后,继辽与宋对峙。金与辽不同,是个新兴起的政权,这个政权的出现和发展使当时南北双方的政治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当时亦不再是金宋夹攻灭辽,而是金代辽与北宋的和战问题。金代辽而为宗主。
  
 
=== 海上之盟 ===
 
=== 海上之盟 ===
 
<p style="text-indent:2em;">北宋末年,政治腐败,农民起义此伏彼起,[[宋徽宗]]、[[蔡京]]、[[童贯]]统治集团想乘辽朝衰亡之际,采取联金灭辽的战略,夺取五代后晋割给辽朝的[[燕云十六州]],以建立“万世功业”。
 
<p style="text-indent:2em;">北宋末年,政治腐败,农民起义此伏彼起,[[宋徽宗]]、[[蔡京]]、[[童贯]]统治集团想乘辽朝衰亡之际,采取联金灭辽的战略,夺取五代后晋割给辽朝的[[燕云十六州]],以建立“万世功业”。
  
<p style="text-indent:2em;">政和元年(1111年),[[郑允中]]、童贯使辽,辽人马植夜谒童贯献灭辽之策,受到童贯的重视,遂约[[马植]]归来,马植到宋首都开封童贯家后,上书给徽宗,献计宋派遣使臣自登州(今山东蓬莱)、莱州(今属山东)渡海到辽东与女真结盟,共灭辽朝,可以夺取五代后晋割给辽朝的燕、云地区。深受宋徽宗赏识,赐马植姓名为李良嗣,后又赐姓赵。金朝建立后宋曾遣使渡海,但未能登陆而回。
+
<p style="text-indent:2em;">政和元年(1111年),[[郑允中]]、[[ 童贯]] 使辽,辽人马植夜谒童贯献灭辽之策,受到童贯的重视,遂约[[马植]]归来,马植到宋首都开封童贯家后,上书给徽宗,献计宋派遣使臣自登州(今山东蓬莱)、莱州(今属山东)渡海到辽东与女真结盟,共灭辽朝,可以夺取五代后晋割给辽朝的燕、云地区。深受宋徽宗赏识,赐马植姓名为李良嗣,后又赐姓赵。金朝建立后宋曾遣使渡海,但未能登陆而回。
  
 
<p style="text-indent:2em;">重和元年(金天辅二年,1118年)马政使金口头表达宋金联合攻辽及燕、云地区归来,金遣散覩等人使宋商议结盟事务。宣和二年(金天辅四年,1120年)宋遣赵良嗣、马政先后使金,金亦数次遣使来宋,双方议定夹攻辽朝,辽燕京由宋军攻取,金军进攻辽中京大定府(今辽宁宁城西)等地,辽亡后燕云地区归宋朝,宋将原纳给辽朝的岁币转给金朝,史称“[[海上之盟]]”。
 
<p style="text-indent:2em;">重和元年(金天辅二年,1118年)马政使金口头表达宋金联合攻辽及燕、云地区归来,金遣散覩等人使宋商议结盟事务。宣和二年(金天辅四年,1120年)宋遣赵良嗣、马政先后使金,金亦数次遣使来宋,双方议定夹攻辽朝,辽燕京由宋军攻取,金军进攻辽中京大定府(今辽宁宁城西)等地,辽亡后燕云地区归宋朝,宋将原纳给辽朝的岁币转给金朝,史称“[[海上之盟]]”。
  
 
== 战争起因 ==
 
== 战争起因 ==
<p style="text-indent:2em;">与金朝缔结盟约之后,北宋出兵燕云。但由于宋军腐败,缺乏战斗力,数十万大军两次攻打辽南京(今北京),均被辽守军打败,辽南京还是由金军攻占。宋每年加付一百万贯钱为代税钱,随同每年的“岁币”交付给金朝,宣和五年(金天会元年,1123年)四月,金方将燕京及所属九州中的西部六州归宋。但燕京居民大部已被金俘往东北作奴隶,宋所得的只是“城市邱墟、狐狸穴处”残破不堪的一座空城 [6]  ,宋设燕山府路统治新得的燕京地区。云州(辽西京)地区,[[金太祖]]也表示在宋出犒军费给金的条件下归属宋朝。五月,金已许将朔(今属山西)、武(今山西神池)、蔚(今河北蔚县)三州先归宋,还没有来得及执行,就因同年六月金太祖病死而中止。
+
<p style="text-indent:2em;">与金朝缔结盟约之后,北宋出兵燕云。但由于宋军腐败,缺乏战斗力,数十万大军两次攻打辽南京(今北京),均被辽守军打败,辽南京还是由金军攻占。宋每年加付一百万贯钱为代税钱,随同每年的“岁币”交付给金朝,宣和五年(金天会元年,1123年)四月,金方将燕京及所属九州中的西部六州归宋。但燕京居民大部已被金俘往东北作奴隶,宋所得的只是“城市邱墟、狐狸穴处”残破不堪的一座空城 <ref>《三朝北盟会编》卷16,宣和五年四月十七日引《平燕录》。</ref> ,宋设燕山府路统治新得的燕京地区。云州(辽西京)地区,[[金太祖]]也表示在宋出犒军费给金的条件下归属宋朝。五月,金已许将朔(今属山西)、武(今山西神池)、蔚(今河北蔚县)三州先归宋,还没有来得及执行,就因同年六月金太祖病死而中止。
  
<p style="text-indent:2em;">[[金太宗]]即位之初也是遵守盟约的。宣和六年(金天会二年,1124年),当时的主将完颜宗翰、完颜宗望都反对割山西地与宋,太宗还说:“是违先帝之命也,其速与之。” [7]   宗翰、宗望反对割山西地,《金史·宗翰传》有一段记述很清楚:“宗翰复奏曰:‘先皇帝征辽之初,图宋协力夹攻,故许以燕地。宋人既盟之后,请加币以求山西诸镇,先皇帝辞其加币。盟书曰:无容匿逋逃,诱扰边民。今宋数路招纳叛亡,厚以恩赏。累疏叛人姓名,索之童贯,尝期以月日,约以誓书,一无所致。盟未期年,今已如此,万世守约,其可望乎。且西鄙未宁,割付山西诸郡,则诸军失屯据之所,将有经略,或难持久,请姑置勿割。’上(太宗)悉如所请。”
+
<p style="text-indent:2em;">[[金太宗]]即位之初也是遵守盟约的。宣和六年(金天会二年,1124年),当时的主将完颜宗翰、完颜宗望都反对割山西地与宋,太宗还说:“是违先帝之命也,其速与之。”<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905269/4cbbzSRhyZyOBzutzcjyYjLcqpiP6J6smTwhWy-ANMUr-KugBzkZNTlpWnAfi1DcF0QMy64_b9ok9TaHk2-Ac3rWqo0v795nNwdCevti3A 《金史·卷三·太宗本纪》.国学导航.2019-01-08] </ref> 宗翰、宗望反对割山西地,《金史·宗翰传》有一段记述很清楚:“宗翰复奏曰:‘先皇帝征辽之初,图宋协力夹攻,故许以燕地。宋人既盟之后,请加币以求山西诸镇,先皇帝辞其加币。盟书曰:无容匿逋逃,诱扰边民。今宋数路招纳叛亡,厚以恩赏。累疏叛人姓名,索之童贯,尝期以月日,约以誓书,一无所致。盟未期年,今已如此,万世守约,其可望乎。且西鄙未宁,割付山西诸郡,则诸军失屯据之所,将有经略,或难持久,请姑置勿割。’上(太宗)悉如所请。”
  
<p style="text-indent:2em;">据此宋朝亦知求山西地并非失约,因之请加币以求之,金太祖不要宋朝的加币独许之,这是把合法占领的原辽地让给宋,其目的是为和好,其条件是“无容匿逋逃,诱扰边民”。完颜宗翰认为宋朝已违反条件的规定,是败约的行为,因此反对再割山西诸镇与宋朝,同时也是从巩固金朝西边的形势出发的。宣和五年(金天会二年,1123年)十一月,金军打败张觉,张觉逃亡燕山府藏匿,金朝向北宋索要张觉。后来北宋虽然杀张觉送回首级,但北宋藏匿金朝叛将一事成为金朝南侵的借口。 [8] 
+
<p style="text-indent:2em;">据此宋朝亦知求山西地并非失约,因之请加币以求之,金太祖不要宋朝的加币独许之,这是把合法占领的原辽地让给宋,其目的是为和好,其条件是“无容匿逋逃,诱扰边民”。完颜宗翰认为宋朝已违反条件的规定,是败约的行为,因此反对再割山西诸镇与宋朝,同时也是从巩固金朝西边的形势出发的。宣和五年(金天会二年,1123年)十一月,金军打败张觉,张觉逃亡燕山府藏匿,金朝向北宋索要张觉。后来北宋虽然杀张觉送回首级,但北宋藏匿金朝叛将一事成为金朝南侵的借口。<ref>陈振.《宋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第430-421页</ref>
  
 
== 战争经过 ==
 
== 战争经过 ==
 
=== 金兵侵宋 ===
 
=== 金兵侵宋 ===
<p style="text-indent:2em;">[[宋徽宗]]宣和七年(金天会三年,1125年)八月,完颜宗望、完颜宗翰以张觉事变为由奏请攻宋。十月,东路完颜宗望率军自平州(今河北秦皇岛市卢龙县)攻燕山府(今北京西南)。宋易州(今河北保定市易县)戍将韩民毅投降。十二月甲辰(阳历1126年1月2日),于白河(今北京密云县白河峡谷)和古北口(今北京密云县古北口镇)大败宋军;两天后,宋将郭药师降,宋燕山府防卫崩溃;不久破宋中山(今河北定州)派来援军三万人,1月14日又破宋兵五千于真定府(今河北正定),1月22日克信德府(今河北邢台)。 [9] 
+
<p style="text-indent:2em;">[[宋徽宗]]宣和七年(金天会三年,1125年)八月,完颜宗望、完颜宗翰以张觉事变为由奏请攻宋。十月,东路完颜宗望率军自平州(今河北秦皇岛市卢龙县)攻燕山府(今北京西南)。宋易州(今河北保定市易县)戍将韩民毅投降。十二月甲辰(阳历1126年1月2日),于白河(今北京密云县白河峡谷)和古北口(今北京密云县古北口镇)大败宋军;两天后,宋将郭药师降,宋燕山府防卫崩溃;不久破宋中山(今河北定州)派来援军三万人,1月14日又破宋兵五千于真定府(今河北正定),1月22日克信德府(今河北邢台)。<ref>《金史·完颜宗望传》:顷之,宋少帝以书诱余睹,肃仲恭献其书,诏复伐宋。八月,宗望会诸将,发自保州。耶律铎破敌兵三万于雄州,杀万余人。那野败宋军七千于中山。高六、董才破宋兵三千于广信。宋种师闵军四万人驻井陉,宗望大破之,遂取天威军。东还,遂克真定,杀知府李邈,得户三万,降五县。遂自真定趋汴。</ref>
  
<p style="text-indent:2em;">西路左副元帅完颜宗翰则率军自大同攻太原(今均在山西),没有宗望顺利。天会三年十二月庚子日(阳历1125年12月29日)攻克朔州(今山西朔州),戊申日(阳历1126年1月6日)破代州(今山西代县),阳历1月13日中山投降,1月15日包围太原,但在太原受阻。以至贻误军机,直到得知完颜宗望已经和宋讲和以后才罢兵。 [10] 
+
<p style="text-indent:2em;">西路左副元帅完颜宗翰则率军自大同攻太原(今均在山西),没有宗望顺利。天会三年十二月庚子日(阳历1125年12月29日)攻克朔州(今山西朔州),戊申日(阳历1126年1月6日)破代州(今山西代县),阳历1月13日中山投降,1月15日包围太原,但在太原受阻。以至贻误军机,直到得知完颜宗望已经和宋讲和以后才罢兵。<ref>《金史·完颜宗翰传》:宗翰发自河阴,遂降朔州,克代州,围太原府。宋河东、陕西军四万救太原,败于汾河之北,杀万余人。宗望自河北趋汴,久不闻问,遂留银术可等围太原,宗翰率师而南。天会四年降定诸县及威胜军,下隆德府实潞州。军至泽州,宋使至军中,始知割三镇讲和事。路允迪以宋割太原诏书来,太原人不受诏。宗翰取文水及盂县,复留银术可围太原。宗翰乃还山西。</ref>
  
<p style="text-indent:2em;">靖康元年(金天会四年,1126年)正月己巳日(1月27日),宗望军渡过黄河。第二天攻下滑州(今河南滑县),正月,包围北宋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因汴京守御使[[李纲]]抵抗得力而未能破城。二月,胁宋以康王[[赵构]]、太宰[[张邦昌]]为人质,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今属河北)三镇议和。 [11-12] 
+
<p style="text-indent:2em;">靖康元年(金天会四年,1126年)正月己巳日(1月27日),宗望军渡过黄河。第二天攻下滑州(今河南滑县),正月,包围北宋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因汴京守御使[[李纲]]抵抗得力而未能破城。二月,胁宋以康王[[赵构]]、太宰[[张邦昌]]为人质,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今属河北)三镇议和。 <ref>《金史·本纪第三·太宗》:四年春正月丁卯朔,始朝日。降臣郭药师、董才皆赐姓完颜氏。戊辰,宗弼取汤阴,大抃攻下浚州,迪古补取黎阳。己巳,诸军渡河。庚午,取滑州。宗望使吴孝民等入汴,问宋取首谋平山者童贯、谭稹、詹度及张觉等。宋太上皇帝出奔。癸酉,诸军围汴。甲戌,宋使李棁来谢罪,且请修好。宗望许宋修好,约质,割三镇地,增岁币,载书称伯侄。戊寅,宋以康王构、少宰张邦昌为质。</ref>
  
 
=== 第一次开封之战 ===
 
=== 第一次开封之战 ===
行 61: 行 61:
 
<p style="text-indent:2em;">完颜宗望的金国东路军第一次围攻开封不果,临走前派人入城辞行,并送来一封拜辞信,说是“非不欲诣阙廷展辞,少叙悃愊,以在军中,不克如愿,谨遣某某等充代辞使副,有些少礼物,具于别幅,谨奉书奏辞。”
 
<p style="text-indent:2em;">完颜宗望的金国东路军第一次围攻开封不果,临走前派人入城辞行,并送来一封拜辞信,说是“非不欲诣阙廷展辞,少叙悃愊,以在军中,不克如愿,谨遣某某等充代辞使副,有些少礼物,具于别幅,谨奉书奏辞。”
  
<p style="text-indent:2em;">完颜宗望退军之时,[[种师道]]之弟种师中率领的西军精锐秦凤军三万人开到东京开封,种师道即命他率部尾随金军之后,俟其半渡而击之,完全消灭其尚在南岸的一半,将金国最精锐的东路军打残以消后患。李纲也建议用澶渊故事 [13]  “护送”金军出境,密告诸将有机会就纵兵追击。宋钦宗也同意李纲表面上的建议,派军十万,紧紧“护送”。但吴敏、唐恪、耿南仲等投降派又最终压到了主战派,派人在黄河边上树立大旗,严令军队不得绕过大旗赶金军,否则一概处死。
+
<p style="text-indent:2em;">完颜宗望退军之时,[[种师道]]之弟种师中率领的西军精锐秦凤军三万人开到东京开封,种师道即命他率部尾随金军之后,俟其半渡而击之,完全消灭其尚在南岸的一半,将金国最精锐的东路军打残以消后患。李纲也建议用澶渊故事{{NoteTag|注:指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宋辽的澶渊之役,宋军打击了辽军后,双方成立和议,宋军护送辽军出境以防虏掠。}} “护送”金军出境,密告诸将有机会就纵兵追击。宋钦宗也同意李纲表面上的建议,派军十万,紧紧“护送”。但吴敏、唐恪、耿南仲等投降派又最终压到了主战派,派人在黄河边上树立大旗,严令军队不得绕过大旗赶金军,否则一概处死。
  
<p style="text-indent:2em;">以后种师道又提出亡羊补牢的办法,建议集合大军驻屯黄河两岸,防止金军再次渡河,预为下次“防秋”之计 [14]  。宋钦宗准奏施行,不久又被吴敏、唐恪、耿南仲等投降派大臣压到,认为万一金军不来这笔巨大的军事费用会被浪费,拒绝采用[[种师道]]之言。以后种师道气愤致疾,以至病死。李纲则被外调河北河东宣抚使,无所作为,最后被逐到江西。
+
<p style="text-indent:2em;">以后种师道又提出亡羊补牢的办法,建议集合大军驻屯黄河两岸,防止金军再次渡河,预为下次“防秋”之计{{NoteTag|注:金兵不耐热,攻势一般从秋天开始,春天结束。}} 。宋钦宗准奏施行,不久又被吴敏、唐恪、耿南仲等投降派大臣压到,认为万一金军不来这笔巨大的军事费用会被浪费,拒绝采用[[种师道]]之言。以后种师道气愤致疾,以至病死。李纲则被外调河北河东宣抚使,无所作为,最后被逐到江西。
  
 
=== 金第二次攻宋 ===
 
=== 金第二次攻宋 ===
行 77: 行 77:
 
* 再次,第一次围城以前,北宋朝廷在完颜宗望到达开封的前夕定下了战守之策。[[李纲]]被任命为亲征行营使和御营京域四壁守御使,取得主持战守的大权。而第二次围城时,李纲已经因为姚平仲劫寨失败一事和种师道一起被褫夺军权,宋钦宗把战、守、和的全权都授给宰相何?。何?一边迷信妖人郭京的六甲神兵,一边派出枢密使冯澥到完颜宗翰军中求和,自以为双料保险,却不是守城之道。宋钦宗又临时派待罪在京的刘韐提举四壁守御,另外又以次相孙傅为守御使,事权不一,掣肘实多。孙傅和何?一样,把希望寄托在妖人郭京的六甲神兵身上。
 
* 再次,第一次围城以前,北宋朝廷在完颜宗望到达开封的前夕定下了战守之策。[[李纲]]被任命为亲征行营使和御营京域四壁守御使,取得主持战守的大权。而第二次围城时,李纲已经因为姚平仲劫寨失败一事和种师道一起被褫夺军权,宋钦宗把战、守、和的全权都授给宰相何?。何?一边迷信妖人郭京的六甲神兵,一边派出枢密使冯澥到完颜宗翰军中求和,自以为双料保险,却不是守城之道。宋钦宗又临时派待罪在京的刘韐提举四壁守御,另外又以次相孙傅为守御使,事权不一,掣肘实多。孙傅和何?一样,把希望寄托在妖人郭京的六甲神兵身上。
  
<p style="text-indent:2em;">第二次围城时,完颜宗望的东路军增加到八万人,主要将领完颜阇母、完颜昌、刘彦宗等仍在军中,只有郭药师以燕京留守的名义,留驻燕京 [15]  。西路军仍以完颜宗翰、完颜希尹、完颜娄室三大将为主副帅,完颜银术可等战将都属麾下,汉人高庆裔,时立爱为谋主。完颜娄窒、完颜希尹两人轮流至潼关外督师阻止宋朝的西军勤王。西路军的总人数,原来与东路军相等,也是六万余人,经过长期的围攻太原,兵力不断补充,总数增加了一倍以上,这时除封锁潼关的五万人外,仍有七八万人参加第二次开封围城。计东西两路金军的兵力已超过十五万人,比第一次围城战增加了一倍半。而宋朝这边,第一次围城时开封原来的禁军加上西北陆续开来的勤王军,总数达到二三十万人。
+
<p style="text-indent:2em;">第二次围城时,完颜宗望的东路军增加到八万人,主要将领完颜阇母、完颜昌、刘彦宗等仍在军中,只有郭药师以燕京留守的名义,留驻燕京{{NoteTag|注:郭药师在第一次围城之役充当向导,立下大功,完颜宗望却很不信任他。回军燕山后,把常胜军的各级将佐数十人召来问道:“天祚帝待你们如何?”“天祚帝待我们甚厚。”“赵皇帝待你们如何?”“赵皇待我们尤厚。”完颜宗望忽然发怒:“天祚、赵皇对你们厚,你们都反他,我无金帛与你们,你们更要反我。”立刻麾兵把这些军官棒杀。接着把常胜军主力官兵八千余人押往松亭关坑杀。留下郭药师一人,名为留守,实系拘留,后来贬死边塞。}} 。西路军仍以完颜宗翰、完颜希尹、完颜娄室三大将为主副帅,完颜银术可等战将都属麾下,汉人高庆裔,时立爱为谋主。完颜娄窒、完颜希尹两人轮流至潼关外督师阻止宋朝的西军勤王。西路军的总人数,原来与东路军相等,也是六万余人,经过长期的围攻太原,兵力不断补充,总数增加了一倍以上,这时除封锁潼关的五万人外,仍有七八万人参加第二次开封围城。计东西两路金军的兵力已超过十五万人,比第一次围城战增加了一倍半。而宋朝这边,第一次围城时开封原来的禁军加上西北陆续开来的勤王军,总数达到二三十万人。
 
[[File:201371814193618.jpg|缩略图|右|[http://www.qulishi.com/UploadFile/201371814193618.jpg  原图链接]  [http://www.qulishi.com/huati/jingkangzhichi/  来自趣历史]]]
 
[[File:201371814193618.jpg|缩略图|右|[http://www.qulishi.com/UploadFile/201371814193618.jpg  原图链接]  [http://www.qulishi.com/huati/jingkangzhichi/  来自趣历史]]]
 
<p style="text-indent:2em;">解围后,这些大军没有安放到应当去的地方,一部分被遣送复员回西北,一部分参加太原解围战而遭到损失,一部分在黄河南岸溃散,还有一部分被投降派大臣唐恪、耿南仲以经济上的理由遣散。以致第二次围城时城内守军不满七万。各地勤王军早已受到唐恪、耿南仲的命令而裹足不前。只有南道总管[[张叔夜]]与两个儿子伯奋、仲熊违抗这一投降式的朝命,募兵一万三千人勤王,在颍昌府遭遇完颜宗翰部,大小十八战互有胜负,最后全军突入开封城,这是第二次围城之役中唯一的一支能够进入开封城的勤王军。
 
<p style="text-indent:2em;">解围后,这些大军没有安放到应当去的地方,一部分被遣送复员回西北,一部分参加太原解围战而遭到损失,一部分在黄河南岸溃散,还有一部分被投降派大臣唐恪、耿南仲以经济上的理由遣散。以致第二次围城时城内守军不满七万。各地勤王军早已受到唐恪、耿南仲的命令而裹足不前。只有南道总管[[张叔夜]]与两个儿子伯奋、仲熊违抗这一投降式的朝命,募兵一万三千人勤王,在颍昌府遭遇完颜宗翰部,大小十八战互有胜负,最后全军突入开封城,这是第二次围城之役中唯一的一支能够进入开封城的勤王军。
行 84: 行 84:
 
<p style="text-indent:2em;">靖康元年(天会四年,1126年)闰十一月丙辰日(1127年1月9日),因为[[郭京]]作祟,完颜宗望、完颜宗翰与诸将破城,俘宋徽宗、钦宗二帝。靖康二年(天会五年,1127年)二月丙寅日(3月20日),北宋灭亡(960年—1127年),金太宗下诏废宋徽宗、宋钦宗二帝,贬为庶人,强行脱去二帝龙袍,随行的[[李若水]]抱著钦宗身体,斥责金人为狗辈。完颜宗翰初时想招降李若水,过了几天看看无效,就随便让手下处理他。李若水骂不绝口,被宗翰的手下割裂咽喉而死节。
 
<p style="text-indent:2em;">靖康元年(天会四年,1126年)闰十一月丙辰日(1127年1月9日),因为[[郭京]]作祟,完颜宗望、完颜宗翰与诸将破城,俘宋徽宗、钦宗二帝。靖康二年(天会五年,1127年)二月丙寅日(3月20日),北宋灭亡(960年—1127年),金太宗下诏废宋徽宗、宋钦宗二帝,贬为庶人,强行脱去二帝龙袍,随行的[[李若水]]抱著钦宗身体,斥责金人为狗辈。完颜宗翰初时想招降李若水,过了几天看看无效,就随便让手下处理他。李若水骂不绝口,被宗翰的手下割裂咽喉而死节。
  
<p style="text-indent:2em;">三月丁酉日(4月20日),金军大肆搜掠后,立[[张邦昌]]为帝,国号“大楚”。随后分两路撤退;一路由宗望监押,包括徽宗、郑皇后及亲王、皇孙、驸马、公主、妃嫔等一行人沿滑州北去,另一路由宗翰监押,包括钦宗、朱皇后、太子、宗室及[[孙傅]]、[[张叔夜]]、[[秦桧]]等人沿郑州北行,其中还有教坊乐工、技艺工匠等数千人,携文籍舆图、宝器法物,百姓男女不下10万人等北返。史称“靖康之变”。又因靖康元年为丙午年,亦称此事件为“丙午之耻”。
+
<p style="text-indent:2em;">三月丁酉日(4月20日),金军大肆搜掠后,立[[张邦昌]]为帝,国号“大楚”。随后分两路撤退;一路由宗望监押,包括徽宗、郑皇后及亲王、皇孙、驸马、公主、妃嫔等一行人沿滑州北去,另一路由宗翰监押,包括钦宗、朱皇后、太子、宗室及[[孙傅]]、[[张叔夜]]、[[秦桧]]等人沿郑州北行,其中还有教坊乐工、技艺工匠等数千人,携文籍舆图、宝器法物,百姓男女不下10万人等北返。史称“靖康之变”。又因靖康元年为丙午年,亦称此事件为“[[ 丙午之耻]] ”。
  
  
 
== 战争结果 ==
 
== 战争结果 ==
 
=== 北宋灭亡 ===
 
=== 北宋灭亡 ===
<p style="text-indent:2em;">北宋灭亡后,已经退位的宋徽宗[[赵佶]]与北宋皇帝钦宗赵桓以及皇室、皇族、贵戚、近臣、各种工匠等14000多人,被押往金国。徽、钦二帝先后被囚禁在燕京(今北京)、中京(内蒙宁城县)、上京(黑龙江省阿城市)、韩州(辽宁省昌图县)等地,最后迁徙至五国城(黑龙江省依兰县)。徽、钦二帝在五国城囚禁的时间最长。钦宗后被迁往金上京及燕京,最终于被俘29年(1156年)后死于燕京。徽、钦二帝在金兵的押解下,一路北行,宋徽宗被金帝辱封为昏德公。从汴京到韩州期间,基本上处于辗转迁徙过程,到了五国城后,囚禁生活才稳定。天会十三年(1135年),徽宗由于8年的俘虏生活,有家不能归,有国不能回,精神上始终处于落魄他乡的压抑状态,再加上身患重病,于四月病故。 [16-17]
+
<p style="text-indent:2em;">北宋灭亡后,已经退位的宋徽宗[[赵佶]]与北宋皇帝钦宗赵桓以及皇室、皇族、贵戚、近臣、各种工匠等14000多人,被押往金国。徽、钦二帝先后被囚禁在燕京(今北京)、中京(内蒙宁城县)、上京(黑龙江省阿城市)、韩州(辽宁省昌图县)等地,最后迁徙至五国城(黑龙江省依兰县)。徽、钦二帝在五国城囚禁的时间最长。钦宗后被迁往金上京及燕京,最终于被俘29年(1156年)后死于燕京。徽、钦二帝在金兵的押解下,一路北行,宋徽宗被金帝辱封为昏德公。从汴京到韩州期间,基本上处于辗转迁徙过程,到了五国城后,囚禁生活才稳定。天会十三年(1135年),徽宗由于8年的俘虏生活,有家不能归,有国不能回,精神上始终处于落魄他乡的压抑状态,再加上身患重病,于四月病故。<ref>《宋史·卷二十二·徽宗四》:靖康元年正月己巳,诣亳州太清宫,行恭谢礼,遂幸镇江府。四月己亥,还京师。明年二月丁卯,金人胁帝北行。绍兴五年四月甲子,崩于五国城,年五十有四。七年九月甲子,凶问至江南,遥上尊谥曰圣文仁德显孝皇帝,庙号徽宗。</ref>
  
<p style="text-indent:2em;">靖康之变后,金朝授意宋在汴京的其余官僚议立伪政权。汴京的一些官吏、人民等向金军请求复立赵氏,被金军拒绝。经过反复商议,金军绝不允立赵氏,所以二月十一日,宋百官议立张邦昌。在金兵的压力下,十三日,留守司、开封府召集文武官员、僧道、军民并到宣德门集议拥戴张邦昌事。 [18]  南宋政权建立之后,李纲等议张邦昌僭逆及受伪命,要求给予处分。赵构将其流放于潭州(今湖南长沙),不久赐死,年四十七。张邦昌伪政权之亡,使金以傀儡政权统治宋之土地计划失败。天会八年(1130年七月)七月二十七日金太宗又下诏,立扶持宋朝降臣、原济南知府[[刘豫]]为皇帝,国号“大齐”, [19]  定都北京大名府,管辖黄河故道以南的河南、陕西地区,史称“伪齐”。天会十五年(1137年)十一月,金熙宗废除齐国, [20]  在汴京设立行尚书台,治理河南、陕西地区。
+
<p style="text-indent:2em;">靖康之变后,金朝授意宋在汴京的其余官僚议立伪政权。汴京的一些官吏、人民等向金军请求复立赵氏,被金军拒绝。经过反复商议,金军绝不允立赵氏,所以二月十一日,宋百官议立张邦昌。在金兵的压力下,十三日,留守司、开封府召集文武官员、僧道、军民并到宣德门集议拥戴张邦昌事。<ref>《三朝北盟会编》卷八十引《遗史》:“金意欲立张邦昌,令吴开、莫俦赍文字入城,中令百官、僧道、耆老等共议‘别立异姓,以治国事,并不得引惹赵氏’。开封府、御史台集百官于秘书省聚议。文臣承务郎、武臣承信郎以上,悉赴议。乃集议于皇城司,王时雍等以下皆在,已写推举状草,但空姓名未填;众皆议未敢发。左司员外郎宋齐愈自外至,问时雍举谁?时雍曰:金人令吴开密谕,意举张邦昌。今已写下文字,未填姓名。齐愈因记金人先已有文字书云‘请举军前南官’,谓是邦昌无疑,乃取笔书张邦昌三字将示,时雍曰:是。又示众议官,皆无语。乃于写下文字填张邦昌姓名、状申,分付与开、俦赍文字出城去。”</ref> 南宋政权建立之后,李纲等议张邦昌僭逆及受伪命,要求给予处分。赵构将其流放于潭州(今湖南长沙),不久赐死,年四十七。张邦昌伪政权之亡,使金以傀儡政权统治宋之土地计划失败。天会八年(1130年七月)七月二十七日金太宗又下诏,立扶持宋朝降臣、原济南知府[[刘豫]]为皇帝,国号“大齐”,<ref>《宋史·刘豫传》:四年七月丁卯,金人遣大同尹高庆裔、知制诰韩昉册豫为皇帝,国号大齐,都大名府。先是,北京顺豫门生瑞禾,济南渔者得鳣,豫以为己受命之符,遣麟持重宝赂金左监军挞辣求僣号。挞辣许之,遣使即豫所部咨军民所宜立,众未及对,豫乡人张浃越次请立豫,议遂决,乃命庆裔、昉备玺绶宝册以立之。九月戊申,豫即伪位,赦境内,奉金正朔,称天会八年。</ref> 定都北京大名府,管辖黄河故道以南的河南、陕西地区,史称“伪齐”。天会十五年(1137年)十一月,金熙宗废除齐国,<ref>《宋史·刘豫传》:金人业已废豫,而豫日益请兵,遂以女真万户束拔为元帅府左都监屯太原,渤海万户大挞不也为右都监屯河间。于是尚书省奏豫治国无状,当废。十一月丙午,废豫为蜀王。</ref> 在汴京设立行尚书台,治理河南、陕西地区。
  
 
=== 宋室南迁 ===
 
=== 宋室南迁 ===
 
<p style="text-indent:2em;">东京沦陷后,康王[[赵构]]于靖康元年(天会四年,1126年)十二月一日于相州建大元帅府,就任大元帅,此时金军早已攻占开封的城墙,北宋处于存亡危急之际,钦宗再次蜡书诏令赵构入援开封。赵构一面传檄河北各州府起兵会于北京大名府,于中旬派小部队南下汤阴(今属河南)作疑兵,自率近万军队出北门北上,经临漳(今河北临漳西南),踏河冰渡过黄河,到达大名。靖康二年(天会五年,1127年)正月初逃到东南方的东平府。二月下旬初,赵构等逃到济州。金军建立伪楚后,在济州的群臣即想奉康王赵构在济州称帝以重建宋朝,赵构采纳了宗泽的建议,前往作为宋太祖[[赵匡胤]]兴王之地的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然后再即位当皇帝。赵构见时机成熟,遂于五月初一日(1127年6月12日)在南京应天府即位,改元建炎,是为宋高宗,后建都(行在所)于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
 
<p style="text-indent:2em;">东京沦陷后,康王[[赵构]]于靖康元年(天会四年,1126年)十二月一日于相州建大元帅府,就任大元帅,此时金军早已攻占开封的城墙,北宋处于存亡危急之际,钦宗再次蜡书诏令赵构入援开封。赵构一面传檄河北各州府起兵会于北京大名府,于中旬派小部队南下汤阴(今属河南)作疑兵,自率近万军队出北门北上,经临漳(今河北临漳西南),踏河冰渡过黄河,到达大名。靖康二年(天会五年,1127年)正月初逃到东南方的东平府。二月下旬初,赵构等逃到济州。金军建立伪楚后,在济州的群臣即想奉康王赵构在济州称帝以重建宋朝,赵构采纳了宗泽的建议,前往作为宋太祖[[赵匡胤]]兴王之地的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然后再即位当皇帝。赵构见时机成熟,遂于五月初一日(1127年6月12日)在南京应天府即位,改元建炎,是为宋高宗,后建都(行在所)于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
  
<p style="text-indent:2em;">高宗即位后,尊元祐皇后为元祐太后(后改隆祐太后,即孟宋高宗播迁形势 太后),任命[[黄潜善]]为执政、[[汪伯彦]]为枢密院长官,分别兼任统兵的御营使和副使,实际掌握军政大权。封原伪楚帝张邦昌为太保、郡王,并参决大事。随后任命主张抗金的名臣李纲为右相。高宗被迫表示:“朕当与卿等独留中原,训练将士,益聚兵马。 [21-22]   都城(开封),可守;虽金贼,可战。” [23]  同时将孟太后、六宫及卫士家属发往东南,作南逃的准备。当八月初孟太后等离开封府到应天府后,高宗已决定逃往江南地区,遂于八月初升黄潜善为右相,李纲虽同时升为左相,但十多天后即因反对逃往东南而罢相,任相仅两个半月,高宗随即令孟太后逃往江宁。九月,金军按照与伪楚的地界划分,逐渐分兵占领河北、河东州县,而被贬的伪楚帝张邦昌也于同月下旬被处死于贬地潭州。
+
<p style="text-indent:2em;">高宗即位后,尊元祐皇后为元祐太后(后改隆祐太后,即孟宋高宗播迁形势 太后),任命[[黄潜善]]为执政、[[汪伯彦]]为枢密院长官,分别兼任统兵的御营使和副使,实际掌握军政大权。封原伪楚帝张邦昌为太保、郡王,并参决大事。随后任命主张抗金的名臣李纲为右相。高宗被迫表示:“朕当与卿等独留中原,训练将士,益聚兵马。 <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905269/0cc7ceyOK51oiXfHn5rirdafBPHadJjR9rmBCq-pZIW5uBJMgPq1wUeLQrMqBpX8PN1HOnV3uU7Hph_vkEtNY8T3f-PK0FUaac-F1E4d9bmg 《宋史·卷二十四·高宗纪一》.国学导航.2019-02-14] </ref> 都城(开封),可守;虽金贼,可战。” <ref>《三朝北盟会编》卷111,建炎元年七月十四日。</ref> 同时将孟太后、六宫及卫士家属发往东南,作南逃的准备。当八月初孟太后等离开封府到应天府后,高宗已决定逃往江南地区,遂于八月初升黄潜善为右相,李纲虽同时升为左相,但十多天后即因反对逃往东南而罢相,任相仅两个半月,高宗随即令孟太后逃往江宁。九月,金军按照与伪楚的地界划分,逐渐分兵占领河北、河东州县,而被贬的伪楚帝张邦昌也于同月下旬被处死于贬地潭州。
 
[[File:2013718142711.jpg|缩略图|右|[http://i.qulishi.com/UploadFile/2013-7/2013718142711.jpg  原图链接] [http://www.qulishi.com/huati/jingkangzhichi/  来自趣历史]]]
 
[[File:2013718142711.jpg|缩略图|右|[http://i.qulishi.com/UploadFile/2013-7/2013718142711.jpg  原图链接] [http://www.qulishi.com/huati/jingkangzhichi/  来自趣历史]]]
<p style="text-indent:2em;">为了躲避金军可能的南侵,十月初一,高宗立即从南京应天府乘船南逃,同月末即逃到扬州。南宋的建立、伪楚的消灭与张邦昌被杀,违背了金太宗不立赵氏而立异姓为帝,作为附属国的条件。宋高宗还否定了北宋钦宗割让河北、河东两路并成为金朝属国的承诺,而且任命了河北招抚使与河东经制使以图收复两河地区,公然与金抗衡。金太宗随即于同年十二月下诏进攻南宋,但在战略上是采取会师河北进攻南宋,还是先取陕西,然后进攻南宋,金军将领意见不一。金太宗决定:“康王(赵)构当穷其所往而追之,俟平宋,当立藩辅如张邦昌者。陕右之地,亦未可置而不取。” [23]  ,命娄室率西路金军,作为偏师,以进取陕西;左副元帅宗翰(粘罕)率军会合右副元帅宗辅(讹里朵)于濮阳(今属河南),组成东路金军,作为进攻南宋的主力,发动了南宋建立后金军第一次大规模南侵的军事行动。
+
<p style="text-indent:2em;">为了躲避金军可能的南侵,十月初一,高宗立即从南京应天府乘船南逃,同月末即逃到扬州。南宋的建立、伪楚的消灭与张邦昌被杀,违背了金太宗不立赵氏而立异姓为帝,作为附属国的条件。宋高宗还否定了北宋钦宗割让河北、河东两路并成为金朝属国的承诺,而且任命了河北招抚使与河东经制使以图收复两河地区,公然与金抗衡。金太宗随即于同年十二月下诏进攻南宋,但在战略上是采取会师河北进攻南宋,还是先取陕西,然后进攻南宋,金军将领意见不一。金太宗决定:“康王(赵)构当穷其所往而追之,俟平宋,当立藩辅如张邦昌者。陕右之地,亦未可置而不取。”,命娄室率西路金军,作为偏师,以进取陕西;左副元帅宗翰(粘罕)率军会合右副元帅宗辅(讹里朵)于濮阳(今属河南),组成东路金军,作为进攻南宋的主力,发动了南宋建立后金军第一次大规模南侵的军事行动。
  
 
== 战争影响 ==
 
== 战争影响 ==
行 106: 行 106:
  
 
=== 北方地区破坏 ===
 
=== 北方地区破坏 ===
<p style="text-indent:2em;">北宋的纺织业主要是丝织业,其次为麻纺织业。作为两税的 “丝帛”类的七类产品,有四种即绢、布、丝绵、紬,其中绢的数量最大,而北方的京东地区是产绢的集 中地,“契丹谓之绫州区,真是名 副其实的产绫地区”,占全国总量的百分之十六以上,但这两个地区恰恰是金军两次南侵的受害最严重的地区,这对于北宋的纺织业是个不小的损失。 [27]  北 宋各种手工业作坊的规模和内部分工的细密程度,都超越前代。生产技术发展显著,产品的种类、数量、质量大为增加和改进。最杰出的要算是北宋时期的各种瓷器了。当时,烧造瓷器的窑户,遍布全国各地,所造瓷器各具特色。但是随着金军的两次南侵,制造瓷器的窑厂大都被毁,珍贵精美的瓷器大都被掳去金朝,技术高超的瓷器制造师傅也损失很多。北宋的铸钱业、采矿、冶炼业既受自然条件的制约,也受政府政策的影响,但“靖康之变”前后时期,政府根本无法正常运作。“朝令夕改,各州所造铜、铁钱不足往日之数”。在金军两次南侵过程中,北宋与西夏等国的互市贸易可以说备 受打击甚至无法继续下去,“少有蕃商舶船前来”。 [27]   靖康之变,金兵大举南下侵宋,北宋灭亡;取而代之的南宋,其统治范围狭小,仅仅只是秦岭淮河以南的江南地区,国土面积只是北宋的三分之二。南宋偏安东南,完全丢失传统农耕区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田赋收入大幅度减 少,财政开始倚重非农产业。 [28]
+
<p style="text-indent:2em;">北宋的纺织业主要是丝织业,其次为麻纺织业。作为两税的 “丝帛”类的七类产品,有四种即绢、布、丝绵、紬,其中绢的数量最大,而北方的京东地区是产绢的集 中地,“契丹谓之绫州区,真是名 副其实的产绫地区”,占全国总量的百分之十六以上,但这两个地区恰恰是金军两次南侵的受害最严重的地区,这对于北宋的纺织业是个不小的损失。宋各种手工业作坊的规模和内部分工的细密程度,都超越前代。生产技术发展显著,产品的种类、数量、质量大为增加和改进。最杰出的要算是北宋时期的各种瓷器了。当时,烧造瓷器的窑户,遍布全国各地,所造瓷器各具特色。但是随着金军的两次南侵,制造瓷器的窑厂大都被毁,珍贵精美的瓷器大都被掳去金朝,技术高超的瓷器制造师傅也损失很多。北宋的铸钱业、采矿、冶炼业既受自然条件的制约,也受政府政策的影响,但“靖康之变”前后时期,政府根本无法正常运作。“朝令夕改,各州所造铜、铁钱不足往日之数”。在金军两次南侵过程中,北宋与西夏等国的互市贸易可以说备 受打击甚至无法继续下去,“少有蕃商舶船前来”。<ref name="MYT">裘晓磊.浅析“靖康之变”的影响和启迪[J] :湘潮(下半月),2013(01)</ref> 靖康之变,金兵大举南下侵宋,北宋灭亡;取而代之的南宋,其统治范围狭小,仅仅只是秦岭淮河以南的江南地区,国土面积只是北宋的三分之二。南宋偏安东南,完全丢失传统农耕区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田赋收入大幅度减 少,财政开始倚重非农产业。<ref>代谦,别朝霞 .财政压力的经济后果:以宋朝的“靖康之变”为例[J] :世界经济,2015</ref>
  
 
=== 经济重心南移 ===
 
=== 经济重心南移 ===
<p style="text-indent:2em;">靖康之变客观上加强了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的融合。随着金军的两次南侵,北方各民族人民的家园被毁,广大人民不得不背井离乡,出现了历史上又一次南迁的浪潮。靖康之变后,北方的经济重心已然受到很大影响,加之无数难民迁至南方,必然导致经济中心南移。在经济重心南移的同时,北方少数民族也不断融入汉族的生活区域中,南北方民族的生产技术互相借鉴,生活习惯和民族文化也不断融合。总之,大量北方少数民族迁至南地不但补充了南方的劳动力,也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增加了南方的军事力量,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的融合,完成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27]  
+
<p style="text-indent:2em;">靖康之变客观上加强了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的融合。随着金军的两次南侵,北方各民族人民的家园被毁,广大人民不得不背井离乡,出现了历史上又一次南迁的浪潮。靖康之变后,北方的经济重心已然受到很大影响,加之无数难民迁至南方,必然导致经济中心南移。在经济重心南移的同时,北方少数民族也不断融入汉族的生活区域中,南北方民族的生产技术互相借鉴,生活习惯和民族文化也不断融合。总之,大量北方少数民族迁至南地不但补充了南方的劳动力,也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增加了南方的军事力量,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的融合,完成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ref name=MYT/>  
  
 
== 战争评价 ==
 
== 战争评价 ==
* 《[[永乐大典]]》:靖康之变,耻莫大焉。仇雪耻,今其时矣。 [24]
+
* 《[[永乐大典]]》:靖康之变,耻莫大焉。仇雪耻,今其时矣。<ref>[http://www.guoxue123.com/other/yldd/yldd2/030.htm 《永乐大典·卷之八千四百十三》.国学导航.2019-02-26] </ref>
* [[吕思勉]]:宋朝的灭亡,可以说是我国民族的文化,一时未能急剧转变,以适应于竞争之故。原来游牧民族以掠夺为生产,而其生活又极适宜于战斗,所以其势甚强,文明民族,往往为其所乘,罗马的见轭于蛮族,和中国的见轭于五胡和辽、金、元、清,正是一个道理。……试看宋朝南渡以后,军政的腐败,人民的困苦,而一部份士大夫反溺于晏安酖毒,歌舞湖山可知。 [25]
+
* [[吕思勉]]:宋朝的灭亡,可以说是我国民族的文化,一时未能急剧转变,以适应于竞争之故。原来游牧民族以掠夺为生产,而其生活又极适宜于战斗,所以其势甚强,文明民族,往往为其所乘,罗马的见轭于蛮族,和中国的见轭于五胡和辽、金、元、清,正是一个道理。……试看宋朝南渡以后,军政的腐败,人民的困苦,而一部份士大夫反溺于晏安酖毒,歌舞湖山可知。 <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905269/a0b4au3AuaoPNtWlqtgLpVut_fcqiXLdmamKi19N32VHdDmpQDWvAdmOvBld7DEwokiCWJGxAh2A2t4YlIHMj_8dameCcXqeFHqn 吕思勉《中国通史》.国学导航.2019-02-26] </ref>
* [[胡绳]]:当金兵南下时,一路经过险关要津,全无宋兵抵御,使金人都叹息说,宋朝太无人了。足见当时宋朝军队的无能了。 [26]
+
* [[胡绳]]:当金兵南下时,一路经过险关要津,全无宋兵抵御,使金人都叹息说,宋朝太无人了。足见当时宋朝军队的无能了。<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905269/8f54159Yj3F1CrAz84ak-LIMXTU8T98EWFg_L4j_FUvKm2q5_pGpOz93n75znO4fxBUlATn2WEmA4tf4vTLY4f4vgpAAToYEV6UH 胡绳:《二千年间》.国学导航.2019-02-26] </ref>
  
 
== 史书记载 ==
 
== 史书记载 ==
 
   
 
   
* 《靖康稗史笺证》 [29]   
+
* 《靖康稗史笺证》<ref>其中《瓮中人语》记载:靖康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开宝寺火。二十五日,虏索国子监书出城。”次年正月,“二十五日,虏索玉册、车辂、冠冕一应宫廷仪物,及女童六百人、教坊乐工数百人。二十七日,虏取内侍五十人,晚间退回三十人。新宋门到曹门火。二十八日,虏索蔡京、王黻、童贯家姬四十七人出城。”金兵围攻陷汴京前后,烧杀掳掠,奸淫妇女。除金银财物之外,大量掳掠宋朝官员和百姓,其中女性尤多。金人特意索要“女童六百人”,却没索要男童。靖康元年闰十一月,“二十七日,金兵掠巨室,火明德刘皇后家、蓝从家、孟家,沿烧数千间。斡离不(完颜宗望)掠妇女七十余人出城。”</ref> 
* 《南征录汇》 [30]   
+
* 《南征录汇》 <ref>靖康元年十二月初十,宋臣“吴开、莫俦传宋主意,允以亲王、宰执、宗女各二人,衮冕、车辂及宝器二千具,民女、女乐各五百人入贡。”金军守城千户陆笃诜杀死其兄尚富皂,原因是尚富皂“踞大宅,淫及陆(笃诜)所掠女””。靖康二年正月二十二日,“原定犒军费金一百万锭、银五百万,须于十日内轮解无阙。如不敷数,以帝姬、王妃一人准金一千锭,宗姬一人准金五百锭,族姬一人准金二百锭,宗妇一人准银五百锭,族妇一人准银二百锭,贵戚女一人准银一百锭,任听帅府选择。”“自正月二十五日,开封府津送人物络绎入寨,妇女上自嫔御,下及乐户,数逾五千,皆选择盛装而出。选收处女三千,余汰入城,国相(完颜宗翰)自取数十人,诸将自谋克以上各赐数人,谋克以下间赐一二人。”次月五日夜,完颜宗翰宴请手下将领,令宫嫔换装侍酒,不从者即处死,当时有郑氏、徐氏、吕氏抗命不从,被斩杀,又有“烈女张氏、曹氏抗二太子(完颜宗望)意,刺以铁竿,肆帐前,流血三日。初七日,王妃、帝姬入寨,太子指以为鉴,人人乞命。”</ref>
* 《开封府状》 [31]   
+
* 《开封府状》<ref>“选纳妃嫔八十三人,王妃二十四人,帝姬、公主二十二人,人准金一千锭,得金一十三万四千锭,内帝妃五人倍益。嫔御九十八人,王妾二十八人,宗姬五十二人,御女七十八人,近支宗姬一百九十五人,人准金五百锭,得金二十二万五千五百锭。族姬一千二百四十一人,人准金二百锭,得金二十四万八千二百锭。宫女四百七十九人,采女六百单四人,宗妇二千单九十一人,人准银五百锭,得银一百五十八万七千锭。族妇二千单七人,歌女一千三百十四人,人准银二百锭,得银六十六万四千二百锭。贵戚、官民女三千三百十九人,人准银一百锭,得银三十三万一千九百锭。都准金六十万单七千七百锭,银二百五十八万三千一百锭。”被抵押折价的各类女子统计竟有11635人。</ref> 
* 《呻吟语》 [32]   
+
* 《呻吟语》 <ref>“被掠者日以泪洗面,虏酋皆拥妇女,恣酒肉,弄管弦,喜乐无极。”</ref> 
* 《青宫译语》 [33]   
+
* 《青宫译语》 <ref>完颜宗翰长子设也马看中宋徽宗之女赵富金,完颜宗望于是要徽宗将富金交给设也马,徽宗因为富金已经出嫁为蔡京的儿媳而不同意。完颜宗翰大怒道:“昨奉朝旨分虏,汝何能抗令?堂上客各挈二人。”徽宗道:“上有天,下有帝,人各有女媳。”然而无用,设也马北上途中就以富金为妻,回到上京后,金太宗诏许,“赐帝姬赵富金、王妃徐圣英、宫嫔杨调儿、陈文婉侍设也马郎君为妾。”宋钦宗的朱慎妃在北上中途解手时,遭到千户国禄的调戏,其他妇女惨遭蹂躏而死者甚多。开始共有三千多人的宗室队伍,到达燕京后,只剩下一千几百人,而且十人九病。</ref> 
* 《宋俘记》 [34]  
+
* 《宋俘记》 <ref>临行前俘虏的总数为14000名,分七批押至北方,其中第一批“宗室贵戚男丁二千二百余人,妇女三千四百余人”,靖康二年三月二十七日,“自青城国相寨起程,四月二十七日抵燕山,存妇女一千九百余人。”一个月内,有近半数1500名妇女死去。1900名未死者中,一部分送往上京,听从金太宗发配,其中上千妇女被赐给金国留守方的人员,另有三百人留住洗衣院(即官妓院),这些人都被迫随女真乡俗,“露上体,披羊裘”。徽宗的郑皇后、钦宗的朱皇后也被同样处理,朱皇后不堪受辱,回屋后自缢,被救后又投水自尽而死。另一部分留在燕京被赏赐给伐宋的金兵,许多妇女被卖进娼寮,有的还被完颜宗翰以十人换马一匹,有的被卖到高丽、蒙古作奴仆。《呻吟语》引《燕人麈》说这些妇女,“十人九娼,名节既丧,身命亦亡”,“甫出乐户,即登鬼录”。《燕人麈》作者记录其一位铁匠邻居,“以八金买倡妇,实为亲王女孙、相国侄妇、进士夫人”。被扣留在金国的北宋使臣宇文虚中曾遇见沦为歌妓的北宋宗姬,作《念奴娇》词称其为“宋室宗姬,秦王幼女,曾嫁钦慈族”,另一使臣吴激作《人月圆》词也说:“南朝多少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ref>  
  
  
 
== 注释 ==
 
== 注释 ==
 
{{NoteFoot}}
 
{{NoteFoot}}
 +
 +
== 参考资料 == 
 +
{{Reflist}}
 +
 +
  
 
== 相关视频 ==
 
== 相关视频 ==
行 134: 行 139:
 
{{#iDisplay:page/z073915g1ze|750|430|qq}}
 
{{#iDisplay:page/z073915g1ze|750|430|qq}}
 
</div>
 
</div>
 +
 +
[[Category:中國宋元歷史事件]][[Category:625 宋及遼金元]]

於 2020年6月15日 (一) 17:30 的最新修訂

靖康之變是指靖康二年(金天會五年,1127年)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首都東京 [註 1],擄走徽、欽二帝,導致北宋滅亡的歷史事件。又稱靖康之亂靖康之難靖康之禍

北宋宣和七年(金天會三年,1125年),金軍分東、西兩路南下攻打宋朝。東路由完顏宗望領軍攻燕京。西路由完顏宗翰領軍直撲太原。東路金兵破燕京,渡過黃河,南下汴京(今河南開封)。宋徽宗見勢危,乃禪位於太子趙桓,是為宋欽宗。靖康元年(金天會四年,1126年)正月,完顏宗翰率金兵東路軍進至汴京城下,逼宋議和後撤軍,金人要求五百萬兩黃金及五千萬兩銀幣,並割讓中山、河間、太原三鎮。同年八月,金軍又兩路攻宋;閏十一月,金兩路軍會師攻克汴京。宋欽宗親自至金人軍營議和,被金人拘禁。

除徽欽二帝之外,還有大量趙氏皇族、後宮妃嬪與貴卿、朝臣等共三千餘人北上金國,東京城中公私積蓄為之一空,靖康之變導致北宋的滅亡。

基本信息

                名 稱         靖康之變                 參戰方         北宋,金朝
                地 點         北宋東京                 結 果         北宋首都淪陷,北宋滅亡
                時 間         1126—1127年                 主要指揮官         完顏宗望、完顏宗翰
                影 響         1宋室南遷、宋朝和金國南北對峙

熱點話題

戰爭背景

金朝興起

女真先世稱肅慎,源出自靺鞨七部中的黑水靺鞨,原居住在今黑龍江與松花江合流以下的黑龍江流域的南北地區。遼天慶四年(1114年)九月,遼朝加強對寧江州(今吉林扶餘東)的防禦,阿骨打集諸路兵誓師於來流水(今拉林河),舉起抗遼鬥爭的義旗。接着攻占遼的寧江州、出河店(今黑龍江肇源西南的吐什吐)、賓州(今吉林農安東北)、咸州(今遼寧開原)。終於在次年(遼天慶五年,宋政和五年)正月初一日(1115年1月28日)即帝位,國號為金,年號為收國,是為金太祖。[1]

金朝從建國伊始就確定了以農為本,不改易舊俗,發展奴隸制和抗遼滅遼的對內對外的方針。宣和五年(金天輔七年,1123年)八月,金太祖死,弟吳乞買即位,是為太宗,基本上繼承太祖事業,繼續平定張覺,張覺叛軍被宗望平定,張覺逃奔於宋。[2]金太宗即位之初,對宋朝守太祖的命令,與西夏議和。這主要是為穩定南京(原平州)的形勢以及進一步擒捉遼天祚帝,這是當時滅遼所需要的,也是為鞏固金代遼而統治所需要的。金對宋不斷派遣使臣通好。天會三年三月二十日(1125年3月26日),天祚帝被擒,遼亡。六月,金派李用和等充告慶使如宋。[3]金滅遼後,繼遼與宋對峙。金與遼不同,是個新興起的政權,這個政權的出現和發展使當時南北雙方的政治關係發生了新的變化。當時亦不再是金宋夾攻滅遼,而是金代遼與北宋的和戰問題。金代遼而為宗主。

海上之盟

北宋末年,政治腐敗,農民起義此伏彼起,宋徽宗蔡京童貫統治集團想乘遼朝衰亡之際,採取聯金滅遼的戰略,奪取五代後晉割給遼朝的燕雲十六州,以建立「萬世功業」。

政和元年(1111年),鄭允中童貫使遼,遼人馬植夜謁童貫獻滅遼之策,受到童貫的重視,遂約馬植歸來,馬植到宋首都開封童貫家後,上書給徽宗,獻計宋派遣使臣自登州(今山東蓬萊)、萊州(今屬山東)渡海到遼東與女真結盟,共滅遼朝,可以奪取五代後晉割給遼朝的燕、雲地區。深受宋徽宗賞識,賜馬植姓名為李良嗣,後又賜姓趙。金朝建立後宋曾遣使渡海,但未能登陸而回。

重和元年(金天輔二年,1118年)馬政使金口頭表達宋金聯合攻遼及燕、雲地區歸來,金遣散覩等人使宋商議結盟事務。宣和二年(金天輔四年,1120年)宋遣趙良嗣、馬政先後使金,金亦數次遣使來宋,雙方議定夾攻遼朝,遼燕京由宋軍攻取,金軍進攻遼中京大定府(今遼寧寧城西)等地,遼亡後燕雲地區歸宋朝,宋將原納給遼朝的歲幣轉給金朝,史稱「海上之盟」。

戰爭起因

與金朝締結盟約之後,北宋出兵燕雲。但由於宋軍腐敗,缺乏戰鬥力,數十萬大軍兩次攻打遼南京(今北京),均被遼守軍打敗,遼南京還是由金軍攻占。宋每年加付一百萬貫錢為代稅錢,隨同每年的「歲幣」交付給金朝,宣和五年(金天會元年,1123年)四月,金方將燕京及所屬九州中的西部六州歸宋。但燕京居民大部已被金俘往東北作奴隸,宋所得的只是「城市邱墟、狐狸穴處」殘破不堪的一座空城 [4],宋設燕山府路統治新得的燕京地區。雲州(遼西京)地區,金太祖也表示在宋出犒軍費給金的條件下歸屬宋朝。五月,金已許將朔(今屬山西)、武(今山西神池)、蔚(今河北蔚縣)三州先歸宋,還沒有來得及執行,就因同年六月金太祖病死而中止。

金太宗即位之初也是遵守盟約的。宣和六年(金天會二年,1124年),當時的主將完顏宗翰、完顏宗望都反對割山西地與宋,太宗還說:「是違先帝之命也,其速與之。」[5]宗翰、宗望反對割山西地,《金史·宗翰傳》有一段記述很清楚:「宗翰復奏曰:『先皇帝征遼之初,圖宋協力夾攻,故許以燕地。宋人既盟之後,請加幣以求山西諸鎮,先皇帝辭其加幣。盟書曰:無容匿逋逃,誘擾邊民。今宋數路招納叛亡,厚以恩賞。累疏叛人姓名,索之童貫,嘗期以月日,約以誓書,一無所致。盟未期年,今已如此,萬世守約,其可望乎。且西鄙未寧,割付山西諸郡,則諸軍失屯據之所,將有經略,或難持久,請姑置勿割。』上(太宗)悉如所請。」

據此宋朝亦知求山西地並非失約,因之請加幣以求之,金太祖不要宋朝的加幣獨許之,這是把合法占領的原遼地讓給宋,其目的是為和好,其條件是「無容匿逋逃,誘擾邊民」。完顏宗翰認為宋朝已違反條件的規定,是敗約的行為,因此反對再割山西諸鎮與宋朝,同時也是從鞏固金朝西邊的形勢出發的。宣和五年(金天會二年,1123年)十一月,金軍打敗張覺,張覺逃亡燕山府藏匿,金朝向北宋索要張覺。後來北宋雖然殺張覺送回首級,但北宋藏匿金朝叛將一事成為金朝南侵的藉口。[6]

戰爭經過

金兵侵宋

宋徽宗宣和七年(金天會三年,1125年)八月,完顏宗望、完顏宗翰以張覺事變為由奏請攻宋。十月,東路完顏宗望率軍自平州(今河北秦皇島市盧龍縣)攻燕山府(今北京西南)。宋易州(今河北保定市易縣)戍將韓民毅投降。十二月甲辰(陽曆1126年1月2日),於白河(今北京密雲縣白河峽谷)和古北口(今北京密雲縣古北口鎮)大敗宋軍;兩天後,宋將郭藥師降,宋燕山府防衛崩潰;不久破宋中山(今河北定州)派來援軍三萬人,1月14日又破宋兵五千於真定府(今河北正定),1月22日克信德府(今河北邢台)。[7]

西路左副元帥完顏宗翰則率軍自大同攻太原(今均在山西),沒有宗望順利。天會三年十二月庚子日(陽曆1125年12月29日)攻克朔州(今山西朔州),戊申日(陽曆1126年1月6日)破代州(今山西代縣),陽曆1月13日中山投降,1月15日包圍太原,但在太原受阻。以至貽誤軍機,直到得知完顏宗望已經和宋講和以後才罷兵。[8]

靖康元年(金天會四年,1126年)正月己巳日(1月27日),宗望軍渡過黃河。第二天攻下滑州(今河南滑縣),正月,包圍北宋首都汴京(今河南開封)。因汴京守御使李綱抵抗得力而未能破城。二月,脅宋以康王趙構、太宰張邦昌為人質,割讓太原、中山、河間(今屬河北)三鎮議和。 [9]

第一次開封之戰

此時只有完顏宗望的金國東路軍參與圍攻開封。完顏宗翰的金國西路軍不但在太原被絆住,而且又拒絕完顏宗望提出的隔斷西軍(宋朝征西夏的邊防軍,是宋當時最精銳部隊)的部署,以至种師道率十萬西軍順利趕到開封,完顏宗望被動後撤到開封西北遠郊孟陽紮營寨。姚平仲軍劫完顏宗望營寨被全殲一事,有人指是投降派李邦彥、李梲為逼主戰派李綱、种師道議和而有意無意透露給奸細鄧圭所致。

劫寨失敗以後,李綱、种師道被撤銷軍權。金兵復至開封城下,宋欽宗大恐,遣使說:「初不知其事,且將加罪其人。」李邦彥又使宋欽宗下令不得得罪金兵,一霹靂炮手發炮後竟被梟首處死。完顏宗望再攻城時被西軍擊退,於是停止進攻,改肅王趙樞為人質,康王趙構得以回歸。

金第一次撤軍

完顏宗望的金國東路軍第一次圍攻開封不果,臨走前派人入城辭行,並送來一封拜辭信,說是「非不欲詣闕廷展辭,少敘悃愊,以在軍中,不克如願,謹遣某某等充代辭使副,有些少禮物,具於別幅,謹奉書奏辭。」

完顏宗望退軍之時,种師道之弟种師中率領的西軍精銳秦鳳軍三萬人開到東京開封,种師道即命他率部尾隨金軍之後,俟其半渡而擊之,完全消滅其尚在南岸的一半,將金國最精銳的東路軍打殘以消後患。李綱也建議用澶淵故事[註 2]「護送」金軍出境,密告諸將有機會就縱兵追擊。宋欽宗也同意李綱表面上的建議,派軍十萬,緊緊「護送」。但吳敏、唐恪、耿南仲等投降派又最終壓到了主戰派,派人在黃河邊上樹立大旗,嚴令軍隊不得繞過大旗趕金軍,否則一概處死。

以後种師道又提出亡羊補牢的辦法,建議集合大軍駐屯黃河兩岸,防止金軍再次渡河,預為下次「防秋」之計[註 3]。宋欽宗准奏施行,不久又被吳敏、唐恪、耿南仲等投降派大臣壓到,認為萬一金軍不來這筆巨大的軍事費用會被浪費,拒絕採用种師道之言。以後种師道氣憤致疾,以至病死。李綱則被外調河北河東宣撫使,無所作為,最後被逐到江西。

金第二次攻宋

不久,金國以蕭仲恭使宋,耶律余睹監軍。宋欽宗認為此二人都是原遼國貴族,可誘而用之,以蠟丸封了一封書信讓蕭仲恭送耶律余睹,使為內應。蕭仲恭忙跑回金國見完顏宗望,以蠟丸書信獻之。八月,宗望以此為由集合軍隊重新伐宋。第二次攻至汴京仍然是完顏宗翰和完顏宗望兩人的比賽。

  • 第一階段,西路完顏宗翰八月庚戌(陽曆1126年9月5日)和第一次攻宋一樣從大同出發,第二天破宋張灝軍於文水(今在山西),陽曆9月21日克太原。東路完顏宗望9月8日從保州出發,當天破宋兵於雄州(今河北保定市雄縣)、中山(今河北定州)。陽曆9月15日,攻下新樂(今在河北)。9月26日,破宋大將种師中於井陘,取天威軍(今河北井陘縣),克真定(今河北正定)。
  • 第二階段,經過休整,西路完顏宗翰陽曆11月18日自太原向汴京進攻,22日攻下威勝軍(今山西沁縣),29日克隆德府(今山西長治),渡盟津(今河南孟津)。宋西京(今河南洛陽)、永安軍(今河南偃師東)、鄭州(今河南省會)皆投降。12月4日,完顏宗翰克澤州(今山西晉城市)。東路完顏宗望11月20日自真定向汴京進攻;12月4日宗望諸軍渡河,隨後攻下臨河縣(今河南濬縣東北臨河村南)、大名縣(今在河北)、德清軍(今河南清豐)、開德府(今河南濮陽);於12月10日克懷州(今河南沁陽)併到達汴京城下。12月16日,宋出兵拒戰,被完顏宗望等擊敗。12月17日,完顏宗翰才到達汴京城下,又被完顏宗望搶了先。

第二次開封之戰

和第一次開封圍城戰相比,第二次圍城戰宋朝的處境要困難得多:

  • 首先,王稟守衛的太原在被完顏婁室的五萬金軍圍困二百五十多天後終於失守,完顏婁室的這部分軍隊南渡黃河,西趨洛陽,封鎖了潼關,把宋朝最精銳的西軍關在潼關以內,斷絕了其東來的勤王之路。
  • 其次,第一次圍城戰時,只有完顏宗望的東路軍到達開封城下,兵力有限,攻城的活動限於西、北兩隅,有時蔓延到東北角,南面諸門則始終未受攻擊。第二次圍城時,金軍兩路合攻,四面合圍,陷東京於徹底孤立。
  • 再次,第一次圍城以前,北宋朝廷在完顏宗望到達開封的前夕定下了戰守之策。李綱被任命為親征行營使和御營京域四壁守御使,取得主持戰守的大權。而第二次圍城時,李綱已經因為姚平仲劫寨失敗一事和种師道一起被褫奪軍權,宋欽宗把戰、守、和的全權都授給宰相何?。何?一邊迷信妖人郭京的六甲神兵,一邊派出樞密使馮澥到完顏宗翰軍中求和,自以為雙料保險,卻不是守城之道。宋欽宗又臨時派待罪在京的劉韐提舉四壁守御,另外又以次相孫傅為守御使,事權不一,掣肘實多。孫傅和何?一樣,把希望寄托在妖人郭京的六甲神兵身上。

第二次圍城時,完顏宗望的東路軍增加到八萬人,主要將領完顏闍母、完顏昌、劉彥宗等仍在軍中,只有郭藥師以燕京留守的名義,留駐燕京[註 4]。西路軍仍以完顏宗翰、完顏希尹、完顏婁室三大將為主副帥,完顏銀術可等戰將都屬麾下,漢人高慶裔,時立愛為謀主。完顏婁窒、完顏希尹兩人輪流至潼關外督師阻止宋朝的西軍勤王。西路軍的總人數,原來與東路軍相等,也是六萬餘人,經過長期的圍攻太原,兵力不斷補充,總數增加了一倍以上,這時除封鎖潼關的五萬人外,仍有七八萬人參加第二次開封圍城。計東西兩路金軍的兵力已超過十五萬人,比第一次圍城戰增加了一倍半。而宋朝這邊,第一次圍城時開封原來的禁軍加上西北陸續開來的勤王軍,總數達到二三十萬人。

解圍後,這些大軍沒有安放到應當去的地方,一部分被遣送復員回西北,一部分參加太原解圍戰而遭到損失,一部分在黃河南岸潰散,還有一部分被投降派大臣唐恪、耿南仲以經濟上的理由遣散。以致第二次圍城時城內守軍不滿七萬。各地勤王軍早已受到唐恪、耿南仲的命令而裹足不前。只有南道總管張叔夜與兩個兒子伯奮、仲熊違抗這一投降式的朝命,募兵一萬三千人勤王,在潁昌府遭遇完顏宗翰部,大小十八戰互有勝負,最後全軍突入開封城,這是第二次圍城之役中唯一的一支能夠進入開封城的勤王軍。

二帝被俘

靖康元年(天會四年,1126年)閏十一月丙辰日(1127年1月9日),因為郭京作祟,完顏宗望、完顏宗翰與諸將破城,俘宋徽宗、欽宗二帝。靖康二年(天會五年,1127年)二月丙寅日(3月20日),北宋滅亡(960年—1127年),金太宗下詔廢宋徽宗、宋欽宗二帝,貶為庶人,強行脫去二帝龍袍,隨行的李若水抱著欽宗身體,斥責金人為狗輩。完顏宗翰初時想招降李若水,過了幾天看看無效,就隨便讓手下處理他。李若水罵不絕口,被宗翰的手下割裂咽喉而死節。

三月丁酉日(4月20日),金軍大肆搜掠後,立張邦昌為帝,國號「大楚」。隨後分兩路撤退;一路由宗望監押,包括徽宗、鄭皇后及親王、皇孫、駙馬、公主、妃嬪等一行人沿滑州北去,另一路由宗翰監押,包括欽宗、朱皇后、太子、宗室及孫傅張叔夜秦檜等人沿鄭州北行,其中還有教坊樂工、技藝工匠等數千人,攜文籍輿圖、寶器法物,百姓男女不下10萬人等北返。史稱「靖康之變」。又因靖康元年為丙午年,亦稱此事件為「丙午之恥」。

戰爭結果

北宋滅亡

北宋滅亡後,已經退位的宋徽宗趙佶與北宋皇帝欽宗趙桓以及皇室、皇族、貴戚、近臣、各種工匠等14000多人,被押往金國。徽、欽二帝先後被囚禁在燕京(今北京)、中京(內蒙寧城縣)、上京(黑龍江省阿城市)、韓州(遼寧省昌圖縣)等地,最後遷徙至五國城(黑龍江省依蘭縣)。徽、欽二帝在五國城囚禁的時間最長。欽宗後被遷往金上京及燕京,最終於被俘29年(1156年)後死於燕京。徽、欽二帝在金兵的押解下,一路北行,宋徽宗被金帝辱封為昏德公。從汴京到韓州期間,基本上處於輾轉遷徙過程,到了五國城後,囚禁生活才穩定。天會十三年(1135年),徽宗由於8年的俘虜生活,有家不能歸,有國不能回,精神上始終處於落魄他鄉的壓抑狀態,再加上身患重病,於四月病故。[10]

靖康之變後,金朝授意宋在汴京的其餘官僚議立偽政權。汴京的一些官吏、人民等向金軍請求復立趙氏,被金軍拒絕。經過反覆商議,金軍絕不允立趙氏,所以二月十一日,宋百官議立張邦昌。在金兵的壓力下,十三日,留守司、開封府召集文武官員、僧道、軍民併到宣德門集議擁戴張邦昌事。[11]南宋政權建立之後,李綱等議張邦昌僭逆及受偽命,要求給予處分。趙構將其流放於潭州(今湖南長沙),不久賜死,年四十七。張邦昌偽政權之亡,使金以傀儡政權統治宋之土地計劃失敗。天會八年(1130年七月)七月二十七日金太宗又下詔,立扶持宋朝降臣、原濟南知府劉豫為皇帝,國號「大齊」,[12]定都北京大名府,管轄黃河故道以南的河南、陝西地區,史稱「偽齊」。天會十五年(1137年)十一月,金熙宗廢除齊國,[13]在汴京設立行尚書台,治理河南、陝西地區。

宋室南遷

東京淪陷後,康王趙構于靖康元年(天會四年,1126年)十二月一日於相州建大元帥府,就任大元帥,此時金軍早已攻占開封的城牆,北宋處於存亡危急之際,欽宗再次蠟書詔令趙構入援開封。趙構一面傳檄河北各州府起兵會於北京大名府,於中旬派小部隊南下湯陰(今屬河南)作疑兵,自率近萬軍隊出北門北上,經臨漳(今河北臨漳西南),踏河冰渡過黃河,到達大名。靖康二年(天會五年,1127年)正月初逃到東南方的東平府。二月下旬初,趙構等逃到濟州。金軍建立偽楚後,在濟州的群臣即想奉康王趙構在濟州稱帝以重建宋朝,趙構採納了宗澤的建議,前往作為宋太祖趙匡胤興王之地的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然後再即位當皇帝。趙構見時機成熟,遂於五月初一日(1127年6月12日)在南京應天府即位,改元建炎,是為宋高宗,後建都(行在所)於臨安(今浙江杭州),史稱南宋。

高宗即位後,尊元祐皇后為元祐太后(後改隆祐太后,即孟宋高宗播遷形勢 太后),任命黃潛善為執政、汪伯彥為樞密院長官,分別兼任統兵的御營使和副使,實際掌握軍政大權。封原偽楚帝張邦昌為太保、郡王,並參決大事。隨後任命主張抗金的名臣李綱為右相。高宗被迫表示:「朕當與卿等獨留中原,訓練將士,益聚兵馬。 [14]都城(開封),可守;雖金賊,可戰。」 [15]同時將孟太后、六宮及衛士家屬發往東南,作南逃的準備。當八月初孟太后等離開封府到應天府後,高宗已決定逃往江南地區,遂於八月初升黃潛善為右相,李綱雖同時升為左相,但十多天後即因反對逃往東南而罷相,任相僅兩個半月,高宗隨即令孟太后逃往江寧。九月,金軍按照與偽楚的地界劃分,逐漸分兵占領河北、河東州縣,而被貶的偽楚帝張邦昌也於同月下旬被處死於貶地潭州。

為了躲避金軍可能的南侵,十月初一,高宗立即從南京應天府乘船南逃,同月末即逃到揚州。南宋的建立、偽楚的消滅與張邦昌被殺,違背了金太宗不立趙氏而立異姓為帝,作為附屬國的條件。宋高宗還否定了北宋欽宗割讓河北、河東兩路並成為金朝屬國的承諾,而且任命了河北招撫使與河東經制使以圖收復兩河地區,公然與金抗衡。金太宗隨即於同年十二月下詔進攻南宋,但在戰略上是採取會師河北進攻南宋,還是先取陝西,然後進攻南宋,金軍將領意見不一。金太宗決定:「康王(趙)構當窮其所往而追之,俟平宋,當立藩輔如張邦昌者。陝右之地,亦未可置而不取。」,命婁室率西路金軍,作為偏師,以進取陝西;左副元帥宗翰(粘罕)率軍會合右副元帥宗輔(訛里朵)於濮陽(今屬河南),組成東路金軍,作為進攻南宋的主力,發動了南宋建立後金軍第一次大規模南侵的軍事行動。

戰爭影響

意識形態變化

中國婦女的節烈論,從靖康之變開始被宋代道學家所注重。因為北宋後宮嬪妃、宗室婦女全部被擄往北方為奴為娼。這個恥辱使道學家們捨棄了北宋時期重生存輕貞節的觀念,轉而大力提倡婦女捨生命保貞節。由於當時的環境,這種觀念也逐漸被士大夫們所接受。到了明清之際,女性殉節的貞節牌坊日益增多,在生存與貞節之間,女性們只能選擇後者。

北方地區破壞

北宋的紡織業主要是絲織業,其次為麻紡織業。作為兩稅的 「絲帛」類的七類產品,有四種即絹、布、絲綿、紬,其中絹的數量最大,而北方的京東地區是產絹的集 中地,「契丹謂之綾州區,真是名 副其實的產綾地區」,占全國總量的百分之十六以上,但這兩個地區恰恰是金軍兩次南侵的受害最嚴重的地區,這對於北宋的紡織業是個不小的損失。宋各種手工業作坊的規模和內部分工的細密程度,都超越前代。生產技術發展顯著,產品的種類、數量、質量大為增加和改進。最傑出的要算是北宋時期的各種瓷器了。當時,燒造瓷器的窯戶,遍布全國各地,所造瓷器各具特色。但是隨着金軍的兩次南侵,製造瓷器的窯廠大都被毀,珍貴精美的瓷器大都被擄去金朝,技術高超的瓷器製造師傅也損失很多。北宋的鑄錢業、採礦、冶煉業既受自然條件的制約,也受政府政策的影響,但「靖康之變」前後時期,政府根本無法正常運作。「朝令夕改,各州所造銅、鐵錢不足往日之數」。在金軍兩次南侵過程中,北宋與西夏等國的互市貿易可以說備 受打擊甚至無法繼續下去,「少有蕃商舶船前來」。[16]靖康之變,金兵大舉南下侵宋,北宋滅亡;取而代之的南宋,其統治範圍狹小,僅僅只是秦嶺淮河以南的江南地區,國土面積只是北宋的三分之二。南宋偏安東南,完全丟失傳統農耕區的黃河中下游地區,田賦收入大幅度減 少,財政開始倚重非農產業。[17]

經濟重心南移

靖康之變客觀上加強了北方少數民族和漢族的融合。隨着金軍的兩次南侵,北方各民族人民的家園被毀,廣大人民不得不背井離鄉,出現了歷史上又一次南遷的浪潮。靖康之變後,北方的經濟重心已然受到很大影響,加之無數難民遷至南方,必然導致經濟中心南移。在經濟重心南移的同時,北方少數民族也不斷融入漢族的生活區域中,南北方民族的生產技術互相借鑑,生活習慣和民族文化也不斷融合。總之,大量北方少數民族遷至南地不但補充了南方的勞動力,也帶去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文化,增加了南方的軍事力量,促進了北方少數民族和漢族的融合,完成了經濟重心南移的過程。 [16]

戰爭評價

  • 永樂大典》:靖康之變,恥莫大焉。仇雪恥,今其時矣。[18]
  • 呂思勉:宋朝的滅亡,可以說是我國民族的文化,一時未能急劇轉變,以適應於競爭之故。原來遊牧民族以掠奪為生產,而其生活又極適宜於戰鬥,所以其勢甚強,文明民族,往往為其所乘,羅馬的見軛於蠻族,和中國的見軛於五胡和遼、金、元、清,正是一個道理。……試看宋朝南渡以後,軍政的腐敗,人民的困苦,而一部份士大夫反溺於晏安酖毒,歌舞湖山可知。 [19]
  • 胡繩:當金兵南下時,一路經過險關要津,全無宋兵抵禦,使金人都嘆息說,宋朝太無人了。足見當時宋朝軍隊的無能了。[20]

史書記載

  • 《靖康稗史箋證》[21]
  • 《南征錄匯》 [22]
  • 《開封府狀》[23]
  • 《呻吟語》 [24]
  • 《青宮譯語》 [25]
  • 《宋俘記》 [26]


注釋

  1. 北宋東京又稱汴京,北宋都城,今河南開封。宋先後共設有東、西、南、北四京,以東京為首都。東京開封府,西京河南府,北京大名府,南京應天府
  2. 註:指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宋遼的澶淵之役,宋軍打擊了遼軍後,雙方成立和議,宋軍護送遼軍出境以防虜掠。
  3. 註:金兵不耐熱,攻勢一般從秋天開始,春天結束。
  4. 註:郭藥師在第一次圍城之役充當嚮導,立下大功,完顏宗望卻很不信任他。回軍燕山後,把常勝軍的各級將佐數十人召來問道:「天祚帝待你們如何?」「天祚帝待我們甚厚。」「趙皇帝待你們如何?」「趙皇待我們尤厚。」完顏宗望忽然發怒:「天祚、趙皇對你們厚,你們都反他,我無金帛與你們,你們更要反我。」立刻麾兵把這些軍官棒殺。接着把常勝軍主力官兵八千餘人押往松亭關坑殺。留下郭藥師一人,名為留守,實系拘留,後來貶死邊塞。

參考資料

  1. 《金史·本紀第二·太祖》:收國元年正月壬申朔,群臣奉上尊號。是日,即皇帝位。上曰:「遼以賓鐵為號,取其堅也。賓鐵雖堅,終亦變壞,惟金不變不壞。金之色白,完顏部色尚白。」於是國號大金,改元收國。
  2. 《金史·列傳七十一》:天輔七年五月,左企弓、虞仲文、曹勇義、康公弼赴廣寧,過平州,覺使人殺之於栗林下,遂據南京叛入於宋,宋人納之。太祖下詔諭南京官吏,詔曰:「朕初駐蹕燕京,嘉爾吏民率先降附,故升府治以為南京,減徭役,薄賦稅,恩亦至矣,何苦輒為叛逆。今欲進兵攻取,時方農月,不忍以一惡人而害及眾庶。且遼國舉為我有,孤城自守,終欲何為。今止坐首惡,余並釋之。」覺兵五萬屯潤州近郊,欲脅遷、來、潤、隰四州。闍母自錦州往討之,已敗覺兵,欲乘勝攻南京,時暑雨不可進,退屯于海堧。無何,闍母再敗覺兵,復與戰於兔耳山,闍母大敗,覺報捷於宋。宋建平州為泰寧軍,以覺為節度使,張敦固等皆加徽猶閣待制,以銀絹數萬犒軍。
  3. 《金史·本紀第三·太宗》:六月庚申,以獲遼主,遣李用和等充告慶使如宋。
  4. 《三朝北盟會編》卷16,宣和五年四月十七日引《平燕錄》。
  5. 《金史·卷三·太宗本紀》.國學導航.2019-01-08
  6. 陳振.《宋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第430-421頁
  7. 《金史·完顏宗望傳》:頃之,宋少帝以書誘余睹,肅仲恭獻其書,詔復伐宋。八月,宗望會諸將,發自保州。耶律鐸破敵兵三萬於雄州,殺萬餘人。那野敗宋軍七千於中山。高六、董才破宋兵三千於廣信。宋種師閔軍四萬人駐井陘,宗望大破之,遂取天威軍。東還,遂克真定,殺知府李邈,得戶三萬,降五縣。遂自真定趨汴。
  8. 《金史·完顏宗翰傳》:宗翰發自河陰,遂降朔州,克代州,圍太原府。宋河東、陝西軍四萬救太原,敗於汾河之北,殺萬餘人。宗望自河北趨汴,久不聞問,遂留銀術可等圍太原,宗翰率師而南。天會四年降定諸縣及威勝軍,下隆德府實潞州。軍至澤州,宋使至軍中,始知割三鎮講和事。路允迪以宋割太原詔書來,太原人不受詔。宗翰取文水及盂縣,復留銀術可圍太原。宗翰乃還山西。
  9. 《金史·本紀第三·太宗》:四年春正月丁卯朔,始朝日。降臣郭藥師、董才皆賜姓完顏氏。戊辰,宗弼取湯陰,大抃攻下濬州,迪古補取黎陽。己巳,諸軍渡河。庚午,取滑州。宗望使吳孝民等入汴,問宋取首謀平山者童貫、譚稹、詹度及張覺等。宋太上皇帝出奔。癸酉,諸軍圍汴。甲戌,宋使李梲來謝罪,且請修好。宗望許宋修好,約質,割三鎮地,增歲幣,載書稱伯侄。戊寅,宋以康王構、少宰張邦昌為質。
  10. 《宋史·卷二十二·徽宗四》:靖康元年正月己巳,詣亳州太清宮,行恭謝禮,遂幸鎮江府。四月己亥,還京師。明年二月丁卯,金人脅帝北行。紹興五年四月甲子,崩於五國城,年五十有四。七年九月甲子,凶問至江南,遙上尊諡曰聖文仁德顯孝皇帝,廟號徽宗。
  11. 《三朝北盟會編》卷八十引《遺史》:「金意欲立張邦昌,令吳開、莫儔齎文字入城,中令百官、僧道、耆老等共議『別立異姓,以治國事,並不得引惹趙氏』。開封府、御史台集百官於秘書省聚議。文臣承務郎、武臣承信郎以上,悉赴議。乃集議於皇城司,王時雍等以下皆在,已寫推舉狀草,但空姓名未填;眾皆議未敢發。左司員外郎宋齊愈自外至,問時雍舉誰?時雍曰:金人令吳開密諭,意舉張邦昌。今已寫下文字,未填姓名。齊愈因記金人先已有文字書雲『請舉軍前南官』,謂是邦昌無疑,乃取筆書張邦昌三字將示,時雍曰:是。又示眾議官,皆無語。乃於寫下文字填張邦昌姓名、狀申,分付與開、儔齎文字出城去。」
  12. 《宋史·劉豫傳》:四年七月丁卯,金人遣大同尹高慶裔、知制誥韓昉冊豫為皇帝,國號大齊,都大名府。先是,北京順豫門生瑞禾,濟南漁者得鱣,豫以為己受命之符,遣麟持重寶賂金左監軍撻辣求僣號。撻辣許之,遣使即豫所部咨軍民所宜立,眾未及對,豫鄉人張浹越次請立豫,議遂決,乃命慶裔、昉備璽綬寶冊以立之。九月戊申,豫即偽位,赦境內,奉金正朔,稱天會八年。
  13. 《宋史·劉豫傳》:金人業已廢豫,而豫日益請兵,遂以女真萬戶束拔為元帥府左都監屯太原,渤海萬戶大撻不也為右都監屯河間。於是尚書省奏豫治國無狀,當廢。十一月丙午,廢豫為蜀王。
  14. 《宋史·卷二十四·高宗紀一》.國學導航.2019-02-14
  15. 《三朝北盟會編》卷111,建炎元年七月十四日。
  16. 16.0 16.1 裘曉磊.淺析「靖康之變」的影響和啟迪[J]:湘潮(下半月),2013(01)
  17. 代謙,別朝霞 .財政壓力的經濟後果:以宋朝的「靖康之變」為例[J]:世界經濟,2015
  18. 《永樂大典·卷之八千四百十三》.國學導航.2019-02-26
  19. 呂思勉《中國通史》.國學導航.2019-02-26
  20. 胡繩:《二千年間》.國學導航.2019-02-26
  21. 其中《瓮中人語》記載:靖康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開寶寺火。二十五日,虜索國子監書出城。」次年正月,「二十五日,虜索玉冊、車輅、冠冕一應宮廷儀物,及女童六百人、教坊樂工數百人。二十七日,虜取內侍五十人,晚間退回三十人。新宋門到曹門火。二十八日,虜索蔡京、王黻、童貫家姬四十七人出城。」金兵圍攻陷汴京前後,燒殺擄掠,姦淫婦女。除金銀財物之外,大量擄掠宋朝官員和百姓,其中女性尤多。金人特意索要「女童六百人」,卻沒索要男童。靖康元年閏十一月,「二十七日,金兵掠巨室,火明德劉皇后家、藍從家、孟家,沿燒數千間。斡離不(完顏宗望)掠婦女七十餘人出城。」
  22. 靖康元年十二月初十,宋臣「吳開、莫儔傳宋主意,允以親王、宰執、宗女各二人,袞冕、車輅及寶器二千具,民女、女樂各五百人入貢。」金軍守城千戶陸篤詵殺死其兄尚富皂,原因是尚富皂「踞大宅,淫及陸(篤詵)所掠女」」。靖康二年正月二十二日,「原定犒軍費金一百萬錠、銀五百萬,須於十日內輪解無闕。如不敷數,以帝姬、王妃一人准金一千錠,宗姬一人准金五百錠,族姬一人准金二百錠,宗婦一人准銀五百錠,族婦一人准銀二百錠,貴戚女一人准銀一百錠,任聽帥府選擇。」「自正月二十五日,開封府津送人物絡繹入寨,婦女上自嬪御,下及樂戶,數逾五千,皆選擇盛裝而出。選收處女三千,余汰入城,國相(完顏宗翰)自取數十人,諸將自謀克以上各賜數人,謀克以下間賜一二人。」次月五日夜,完顏宗翰宴請手下將領,令宮嬪換裝侍酒,不從者即處死,當時有鄭氏、徐氏、呂氏抗命不從,被斬殺,又有「烈女張氏、曹氏抗二太子(完顏宗望)意,刺以鐵竿,肆帳前,流血三日。初七日,王妃、帝姬入寨,太子指以為鑑,人人乞命。」
  23. 「選納妃嬪八十三人,王妃二十四人,帝姬、公主二十二人,人准金一千錠,得金一十三萬四千錠,內帝妃五人倍益。嬪御九十八人,王妾二十八人,宗姬五十二人,御女七十八人,近支宗姬一百九十五人,人准金五百錠,得金二十二萬五千五百錠。族姬一千二百四十一人,人准金二百錠,得金二十四萬八千二百錠。宮女四百七十九人,采女六百單四人,宗婦二千單九十一人,人准銀五百錠,得銀一百五十八萬七千錠。族婦二千單七人,歌女一千三百十四人,人准銀二百錠,得銀六十六萬四千二百錠。貴戚、官民女三千三百十九人,人准銀一百錠,得銀三十三萬一千九百錠。都准金六十萬單七千七百錠,銀二百五十八萬三千一百錠。」被抵押折價的各類女子統計竟有11635人。
  24. 「被掠者日以淚洗面,虜酋皆擁婦女,恣酒肉,弄管弦,喜樂無極。」
  25. 完顏宗翰長子設也馬看中宋徽宗之女趙富金,完顏宗望於是要徽宗將富金交給設也馬,徽宗因為富金已經出嫁為蔡京的兒媳而不同意。完顏宗翰大怒道:「昨奉朝旨分虜,汝何能抗令?堂上客各挈二人。」徽宗道:「上有天,下有帝,人各有女媳。」然而無用,設也馬北上途中就以富金為妻,回到上京後,金太宗詔許,「賜帝姬趙富金、王妃徐聖英、宮嬪楊調兒、陳文婉侍設也馬郎君為妾。」宋欽宗的朱慎妃在北上中途解手時,遭到千戶國祿的調戲,其他婦女慘遭蹂躪而死者甚多。開始共有三千多人的宗室隊伍,到達燕京後,只剩下一千幾百人,而且十人九病。
  26. 臨行前俘虜的總數為14000名,分七批押至北方,其中第一批「宗室貴戚男丁二千二百餘人,婦女三千四百餘人」,靖康二年三月二十七日,「自青城國相寨起程,四月二十七日抵燕山,存婦女一千九百餘人。」一個月內,有近半數1500名婦女死去。1900名未死者中,一部分送往上京,聽從金太宗發配,其中上千婦女被賜給金國留守方的人員,另有三百人留住洗衣院(即官妓院),這些人都被迫隨女真鄉俗,「露上體,披羊裘」。徽宗的鄭皇后、欽宗的朱皇后也被同樣處理,朱皇后不堪受辱,回屋後自縊,被救後又投水自盡而死。另一部分留在燕京被賞賜給伐宋的金兵,許多婦女被賣進娼寮,有的還被完顏宗翰以十人換馬一匹,有的被賣到高麗、蒙古作奴僕。《呻吟語》引《燕人麈》說這些婦女,「十人九娼,名節既喪,身命亦亡」,「甫出樂戶,即登鬼錄」。《燕人麈》作者記錄其一位鐵匠鄰居,「以八金買倡婦,實為親王女孫、相國侄婦、進士夫人」。被扣留在金國的北宋使臣宇文虛中曾遇見淪為歌妓的北宋宗姬,作《念奴嬌》詞稱其為「宋室宗姬,秦王幼女,曾嫁欽慈族」,另一使臣吳激作《人月圓》詞也說:「南朝多少傷心事,猶唱後庭花。舊時王謝,堂前燕子,飛向誰家。恍然一夢,仙肌勝雪,宮髻堆鴉。江州司馬,青衫淚濕,同是天涯。」


相關視頻

  • 「靖康之恥」到底有多恥辱?宋朝的皇室人員受到過哪些凌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