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陈省身(Shiing-Shen Chern)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陈省身(Shiing Shen Chern),1911年10月28日生于浙江嘉兴秀水县,美籍华裔数学大师、20世纪最伟大的几何学家之一,生前曾长期任教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960年起)、芝加哥大学(1949-1960年), 并在伯克利建立了美国国家数学科学研究所(MSRI)。为了纪念陈省身的卓越贡献,国际数学联盟(IMU)还特别设立了“陈省身奖(Chern Medal)”作为国际数学界最高级别的终身成就奖。

1926年,陈省身进入南开大学数学系。1934年夏,他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院,获硕士学位,成为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名数学研究生。1943年发表《闭黎曼流形的高斯-博内公式的一个简单内蕴证明》《Hermitian流形的示性类》。1963年至1964年,陈省身担任美国数学会副主席。1995年陈省身当选为首批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99年被聘为嘉兴学院首任名誉院长。

陈省身晚年致力于推进中国数学的发展,在母校天津南开大学创立了陈省身数学研究所,并于2002年促成了四年一度的国际数学家大会(ICM)在中国北京召开(系首次在发展中国家召开)。2004年12月3日19时14分,陈省身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逝世,享年93岁。

2018年,入选改革开放40周年最具影响力的外国专家。

人物生平

求学阶段

1911年10月28日,陈省身生于浙江嘉兴秀水县。少年时就喜爱数学,觉得数学既有趣又较容易,并且喜欢独立思考,自主发展,常常“自己主动去看书,不是老师指定什么参考书才去看”。从秀州中学 毕业后,1922年随父迁往天津。3年进入天津扶轮中学。

1926年从天津扶轮中学毕业。

1926年,陈省身进入南开大学数学系,该系的姜立夫教授对陈省身影响很大。在南开大学学习期间,他还为姜立夫当助教。

1930年毕业于南开大学。

1931年考入清华大学研究院,成为中国国内最早的数学研究生之一。

1932年在孙光远博士指导下,他在《清华大学理科报告》发表了第一篇数学论文:关于射影微分几何的《具有一一对应的平面曲线对》。

1932年4月应邀来华讲学的汉堡大学教授布拉希克对陈省身影响也不小,使他确定了以微分几何为以后的研究方向。在清华,陈省身曾经听过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的课,并且做过当时还是本科生的杨振宁的教师。

1934年夏,他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院,获硕士学位,成为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名数学研究生。同年,获得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奖学金(一说受清华大学资助),赴布拉希克所在的汉堡大学数学系留学。

1935年10月完成博士论文《关于网的计算》和《2n维空间中n维流形三重网的不变理论》,在汉堡大学数学讨论会论文集上发表。

1936年2月获科学博士学位;毕业时奖学金还有剩余,同年夏得到中华文化基金会资助,于是又转去法国巴黎跟从嘉当(E.Cartan)研究微分几何。1936年至1937年间在法国几何学大师E·嘉当那里从事研究。E·嘉当每两个星期约陈省身去他家里谈一次,每次一小时。“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大师面对面的指导,使陈省身学到了老师的数学语言及思维方式,终身受益。陈省身数十年后回忆这段紧张而愉快的时光时说,“年轻人做学问应该去找这方面最好的人”。

工作阶段

1937年夏离开法国经过美国回国,受聘为清华大学的数学教授。

1938年,因抗战随学校内迁至云南昆明,任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合组的西南联合大学教授,讲授微分几何。

1943年,应美国数学家奥斯瓦尔德维布伦(O.Veblen)之邀,到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IAS)任为研究员。 此后两年间,他发表了划时代的论文《闭黎曼流形的高斯-博内公式的一个简单内蕴证明》,《Hermitian流形的示性类》。这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工作,奠定了他在数学史中的地位。

1946年抗战胜利后,陈省身回到上海。

1948年,南京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正式成立,陈省身任代理所长,主持数学所一切工作。他还入选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此后两三年中,他培养了一批青年拓扑学家。 1949年初,中央研究院迁往台湾,陈省身应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IAS)院长奥本海默之邀举家迁往美国。

1949年夏,在芝加哥大学接替了E.P.Lane的教授职位(E.P.Lane正是陈省身的硕士导师孙光远在美留学时的导师)。

1960年,陈省身受聘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直到1980年退休为止。

1961年,陈省身被美国科学院推举为院士,并加入美国国籍。

1963年至1964年间,担任美国数学会副主席。

1969年,陈省身获颁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法学博士。

1972年9月,陈省身首次偕夫人回到新中国,与当时中科院院长郭沫若等会见。

晚年生活

1981年陈省身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筹建以纯粹数学为主的美国国家数学科学研究所(MSRI),担任第一任所长,直到1984年。邓小平复出后,中国数学界恢复了同外界的交流。陈省身也开始帮助推动中国数学的复苏。1977年9月26日,邓小平会见了陈省身。1984年8月25日,邓小平设午宴招待陈省身夫妇,支持他任南开大学数学所所长,鼓励他为发展中国数学所做的努力。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聘请陈省身担任南开数学研究所所长(任期至1992年)。

1985年10月17日南开数学研究所正式成立。陈省身随即以南开为基地,亲自主持举办学术活动,在中国数学界的支持下,培养了许多优秀的青年数学家。

1986年11月2日,邓小平设午宴招待陈省身夫妇。正是这次会见,引发了提高国内知识分子工资待遇、颁发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措施。

1989年10月10日,刚当选几个月的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中南海会见陈省身夫妇,并设宴招待。后来,江泽民数次接见陈省身和夫人郑士宁。

1992年至2004年,陈省身任天津南开数学研究所名誉所长。

1995年陈省身当选为首批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99年被聘为嘉兴学院首任名誉院长。

1998年他再次捐出100万美元建立“陈省身基金”,供南开数学所发展使用。

2000年他与夫人郑士宁回到母校南开大学定居,亲自为本科生讲课,指导研究生,

2001年开始,陈省身设想在南开大学建立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以招揽人才,推动南开数学学科的发展。副校长胡国定在2001年7月22日致信中央,以陈省身的名义申请建立国际数学研究中心。这件事得到了江泽民的支持。

2004年12月3日19时14分,陈省身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逝世,享年93岁。

人物轶事

陈省身9岁考入秀州中学预科一年级。这时他已能做相当复杂的数学题,并且读完了《封神榜》、《说岳全传》等书。1922年秋,父亲到天津法院任职,陈省身全家迁往天津,住在河北三马路宙纬路。第二年,他进入离家较近的扶轮中学(今天津铁路一中)。陈省身在班上年纪虽小,却充分显露出他在数学方面的才华。陈省身考入南开大学理科那一年还不满15岁。他是全校闻名的少年才子,大同学遇到问题都要向他请教,他也非常乐于帮助别人。一年级时有国文课,老师出题做作文,陈省身写得很快,一个题目往往能写出好几篇内容不同的文章。同学找他要,他自己留一篇,其余的都送人。到发作文时他才发现,给别人的那些得的分数反倒比自己那篇要高。

他不爱运动,喜欢打桥牌,且牌技极佳。图书馆是陈省身最爱去的地方,常常在书库里一呆就是好几个小时。他看书的门类很杂,历史、文学、自然科学方面的书,他都一一涉猎,无所不读。入学时,陈省身和他父亲都认为物理比较切实,所以打算到二年级分系时选物理系。但由于陈省身不喜欢做实验,既不能读化学系,也不能读物理系,只有一条路——进数学系。

数学系主任姜立夫,对陈省身的影响很大。数学系1926级学生只有5名,陈省身和吴大任是全班最优秀的。吴大任是广东人,毕业于南开中学,被保送到南开大学。他原先进物理系,后来因为姜立夫,转到了数学系,和陈省身非常要好,成为终生知己。姜立夫为拥有两名如此出色的弟子而高兴,开了许多门在当时看来是很高深的课,如线性代数、微分几何、非欧几何等等。二年级时,姜立夫让陈省身给自己当助手,任务是帮老师改卷子。起初只改一年级的,后来连二年级的都让他改,另一位数学教授的卷子也交他改,每月报酬10元。第一次拿到钱时,陈省身不无得意,这是他第一次的劳动报酬啊!

考入南开后,陈省身住进八里台校舍。每逢星期日,他从学校回家都要经过海光寺,那里是日本军营。看到荷枪实弹的日本鬼子那副耀武扬威的模样,他心里很不是滋味,不禁快步走开。再往前便是南市“三不管”,是个乌烟瘴气的地方,令他万分厌恶。从家返回学校时,又要经过南市、海光寺,直到走进八里台校园,他才感到松了口气。

人物贡献

数学研究

陈省身是20世纪重要的微分几何学家,被誉为“微分几何之父”。早在40年代,陈省身他结合微分几何与拓扑学的方法,完成了两项划时代的重要工作:高斯-博内-陈定理和Hermitian流形的示性类理论,为大范围微分几何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工具。这些概念和工具,已远远超过微分几何与拓扑学的范围,成为整个现代数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数学教育

陈省身曾先后任教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芝加哥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是原中央研究院数学所、美国国家数学科学研究所、 南开数学研究所的创始所长。培养了包括廖山涛、吴文俊、丘成桐、郑绍远,李伟光等在内的著名数学家。其中,丘成桐是取得国际数学联盟的菲尔兹奖(Fields Medal)的第一个华人,也是继陈省身之后第二个获沃尔夫奖的华人。

学术著作

《微分几何的若干论题》 美国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1951年油印本。 《微分流形》 美国芝加哥大学1953年油印本。 《复流形》 美国芝加哥大学1953年油印本。 《整体几何和分析的研究》 巴西累西腓大学1959年版。 《不具位势原理的复流形》 斯普林格出版社第二版。 《微分几何讲义》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出版。 《陈省身论文选集》 斯普林格出版社1978年、1989年出版。 《整体微分几何的研究》 美国数学协会1988年版。 《陈省身文选——传记、通俗演讲及其他》 科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

社会影响

在那个国门初开的年代,数学家华罗庚陈景润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家喻户晓。其实,那时陈省身早已在国际数学界声名鹊起,却为国人所不知。有人根据狄多涅的纯粹数学全貌和岩波数学百科全书、苏联出版的数学百科全书综合量化分析得出的二十世纪数学家排名陈省身先生(S.-S.Chern)排在第31位,华罗庚排在第九十位,陈景润进入前1500名。陈省身在整体微分几何上的卓越成就,影响了整个数学的发展,被杨振宁誉为继欧拉高斯黎曼嘉当之后又一里程碑式的人物。也许你没有听说过他,因为他很长时间都在美国工作,但是至少中国数学界应该是知道的,因为他早已蜚声海内外。

获奖记录

荣誉奖项

▪ 2004 首届邵逸夫奖数学奖 (获奖) ▪ 2002 俄罗斯罗巴切夫斯基奖章 (获奖) ▪ 1984 以色列沃尔夫数学奖 (获奖) ▪ 1983 美国数学会的斯蒂尔终生成就奖 (获奖) ▪ 1982 德国洪堡奖 (获奖) ▪ 1976 美国国家科学奖 (获奖) ▪ 1970 美国数学会的肖夫内奖 (获奖)

人物评价

陈教授既是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又是一位伟大的数学活动家。他为2002年北京国际数学家大会的成功举办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还以九十高龄的年纪在大会开幕式上致辞,其中的高尚与睿智将永远留在世界各地朋友与同事们的记忆中。(国际数学联盟主席约翰・鲍尔评)

陈教授是=我们这个时代主要的数学代表人物,并在他所从事的几何学科和更广的数学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他的贡献已被沃尔夫奖和近来颁发的邵逸夫奖所公认。他培养出了许多杰出的学生并且永远鼓励年轻的数学家。他另两个重要的贡献是创立了美国国家数学科学研究所 [19-20] (在伯克利)与中国的南开数学研究所。虽然令人悲伤的是他没有健在到明年南开数学所新大楼的揭幕式,但是任何人都可以看到,他业已努力完成了重大事情,而且将会为其运作而感到骄傲。(前英国皇家学会会长阿蒂亚评)

陈省身先生是当今国际著名的数学大师。陈先生开创并领导着整体微分几何、纤维丛微分几何、‘陈省身示性类’等领域的研究;在整体微分几何上的卓越贡献,影响了整个数学的发展。陈省身先生的不幸逝世是国际和我国科技界的重大损失,也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尊敬的师长。陈省身先生献身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和在科学上的功绩将永垂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