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闽民系」修訂間的差異

(added Category:629 中國方隅史 using HotCat
 
(未顯示同一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2 次修訂)
行 1: 行 1:
 +
[[File: 闽民系.jpg|320px|缩略图|右|<big> 闽民系</big>[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614/df2fb84215314cf792b4e044399fb701_th.jp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148496792_99897927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
 
'''闽民系''',亦称为“闽海民系”或“闽族”。中原汉人迁居[[福建]]可追溯至汉代,[[吴国]]入闽设立建安郡。晋代永嘉二年即公元308年发生五胡乱华,当时开始有八姓入闽,是为汉人大规模移民入闽之始。从此见诸于[[文字]]记载的汉人入闽渐多。到了晚唐,又有[[陈元光]]开漳和王潮、王审知入闽(十八姓从王)建立闽政权的事件,从而形成了一个中原汉人入闽的高潮。闽民系大致形成在隋唐[[五代]]这个时期。
 
'''闽民系''',亦称为“闽海民系”或“闽族”。中原汉人迁居[[福建]]可追溯至汉代,[[吴国]]入闽设立建安郡。晋代永嘉二年即公元308年发生五胡乱华,当时开始有八姓入闽,是为汉人大规模移民入闽之始。从此见诸于[[文字]]记载的汉人入闽渐多。到了晚唐,又有[[陈元光]]开漳和王潮、王审知入闽(十八姓从王)建立闽政权的事件,从而形成了一个中原汉人入闽的高潮。闽民系大致形成在隋唐[[五代]]这个时期。
  
 随着福建海上贸易的发展以及[[农业]]土地的紧张,闽民系开始向粤东、[[雷州半岛]]、[[海南岛]]与[[台湾]]、[[东南亚]]各地移民,明清至今登上华人首富的商人里便有先祖从泉州移居[[广州]]的伍秉鉴,印尼华侨祖籍民国间由福建晋江潘湖徙印尼中爪哇古都斯金湖的针记创始人黄维源与福州福清的林绍良和祖籍莆田移居潮汕的李嘉诚等闽商,有的向[[欧洲]]、[[美洲]]、[[日本]]等地移民,分布极为广泛,成为最大的海外华人族群。
+
 随着福建海上贸易的发展以及[[农业]]土地的紧张,闽民系开始向粤东、[[雷州半岛]]、[[海南岛]]与[[台湾]]、[[东南亚]]各地移民,明清至今登上华人首富的商人里便有先祖从泉州移居[[广州]]的伍秉鉴<ref>[https://www.sohu.com/a/403392849_120629484 伍秉鉴:19世纪中国的世界首富 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巨商 却因身份卑微 下场凄惨  ],搜狐,2020-06-22</ref> ,印尼华侨祖籍民国间由福建晋江潘湖徙印尼中爪哇古都斯金湖的针记创始人黄维源与福州福清的林绍良和祖籍莆田移居潮汕的李嘉诚等闽商,有的向[[欧洲]]、[[美洲]]、[[日本]]等地移民,分布极为广泛,成为最大的海外华人族群。
  
 
==闽民系形成和扩散==
 
==闽民系形成和扩散==
行 9: 行 11:
 
 闽民系来源于[[西晋]]末年与[[六朝]]时期至五代渐次移入闽、浙、粤的中原人和古闽人。
 
 闽民系来源于[[西晋]]末年与[[六朝]]时期至五代渐次移入闽、浙、粤的中原人和古闽人。
  
 因为南下地点不同,民系分支的[[语言]]有不同程度的不同,亦因为大家南下的原地点不同,而[[晋朝]]时各地风俗,语言亦有差别,而细分为数个民系。但闽海民系的人都来相差不远的时代,闽语区多山,与中原相阻,使北方文化,语言难以影响此民系的发展,亦令闽文化得以独立发展。闽人亦在历史上避过多次的大屠杀,为目前中国保留汉文化和传统最好的地区,族群家族观念很强。同时移居福建及广东沿海地区更享有[[交通]]便利,闽人在[[航海]],贸易等亦取得多样成就,亦有闽商之美名。满清剃发易服和文字狱使汉文化受到很大影响,但闽人血液里仍流淌着汉族儒家传统文化。在明末清除初时闽商更是倾尽资本帮助郑氏集团([[郑成功]])以福建为基地进行反清复明活动。清军占领福建和台湾之后,大量闽人继续下[[南洋]],经过200多年积累再次崛起,积累了大量财富,控制了[[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以及[[菲律宾]]的[[经济]],而且富可敌国,并在清末民国初帮助[[孙中山]]、杨衢云等革命,与控制全中国经济的满族再战,志在推翻满清政府。在民国时期华侨富豪以陈嘉庚为首,在这一带以及福建人早期的聚居地中上环,提供国民党革命、北伐、抗日的资金中转站,有大量[[银行]],[[企业]]为国民党提供资本。新中国成立后,大量原居于厦门、[[广州]]、[[上海]]以及全国各地的闽籍[[资本家]]、地主移居香港以及新加坡,香港闽民系当中数十万都在中西区、湾仔区、东区、观塘区沿海以及九龙城区红磡一带。[[东南亚]]闽人在马来西亚的人口比重为20%,却控制着全国40%的经济;占菲律宾总人口1%控制了该国70%的财富,而占印尼总人口5%更是控制了该国80%的财富如民国初由福建晋江潘湖徙印尼中爪哇古都斯金湖的针记创始人[[黄维源]]等,新加坡的华人比例达75%更是不在话下。
+
 因为南下地点不同,民系分支的[[语言]]有不同程度的不同,亦因为大家南下的原地点不同,而[[晋朝]]时各地风俗,语言亦有差别,而细分为数个民系。但闽海民系的人都来相差不远的时代,闽语区多山,与中原相阻,使北方文化,语言难以影响此民系的发展,亦令闽文化得以独立发展。闽人亦在历史上避过多次的大屠杀,为目前中国保留汉文化和传统最好的地区,族群家族观念很强。同时移居福建及广东沿海地区更享有[[交通]]便利,闽人在[[航海]],贸易等亦取得多样成就,亦有闽商之美名。满清剃发易服和文字狱使汉文化受到很大影响,但闽人血液里仍流淌着汉族儒家传统文化。在明末清除初时闽商更是倾尽资本帮助郑氏集团([[郑成功]])以福建为基地进行反清复明活动。清军占领福建和台湾之后,大量闽人继续下[[南洋]],经过200多年积累再次崛起,积累了大量财富,控制了[[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以及[[菲律宾]]的[[经济]],而且富可敌国,并在清末民国初帮助[[孙中山]]、杨衢云等革命,与控制全中国经济的满族再战,志在推翻满清政府。在民国时期华侨富豪以陈嘉庚为首,在这一带以及福建人早期的聚居地中上环,提供国民党革命、北伐、抗日的资金中转站,有大量[[银行]],[[企业]]为国民党提供资本。新中国成立后,大量原居于厦门、[[广州]]、[[上海]]以及全国各地的闽籍[[资本家]]、地主移居香港以及新加坡,香港闽民系当中数十万都在中西区、湾仔区、东区、观塘区沿海以及九龙城区红磡一带。[[东南亚]]闽人在马来西亚的人口比重为20%,却控制着全国40%的经济;占菲律宾总人口1%控制了该国70%的财富,而占印尼总人口5%更是控制了该国80%的财富如民国初由福建晋江潘湖徙印尼中爪哇古都斯金湖的针记创始人[[黄维源]]等,新加坡的华人比例达75%更是不在话下<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145336415 新加坡是一个华人国家,但不全是华人,且华人比例正在下降 ],知乎专栏,2020-7-27</ref>
 +
 
 +
==视频==
 +
===<center> 闽民系 相关视频</center>===
 +
<center>福建清源山被誉为“闽海蓬莱第一山”,自古就是闽南著名游览胜地</center>
 +
<center>{{#iDisplay:z0727z7pztn|560|390|qq}}</center>
  
 +
==参考文献==
 
[[Category:629 中國方隅史]]
 
[[Category:629 中國方隅史]]

於 2020年8月1日 (六) 07:00 的最新修訂

閩民系,亦稱為「閩海民系」或「閩族」。中原漢人遷居福建可追溯至漢代,吳國入閩設立建安郡。晉代永嘉二年即公元308年發生五胡亂華,當時開始有八姓入閩,是為漢人大規模移民入閩之始。從此見諸於文字記載的漢人入閩漸多。到了晚唐,又有陳元光開漳和王潮、王審知入閩(十八姓從王)建立閩政權的事件,從而形成了一個中原漢人入閩的高潮。閩民系大致形成在隋唐五代這個時期。

隨着福建海上貿易的發展以及農業土地的緊張,閩民系開始向粵東、雷州半島海南島台灣東南亞各地移民,明清至今登上華人首富的商人里便有先祖從泉州移居廣州的伍秉鑒[1],印尼華僑祖籍民國間由福建晉江潘湖徙印尼中爪哇古都斯金湖的針記創始人黃維源與福州福清的林紹良和祖籍莆田移居潮汕的李嘉誠等閩商,有的向歐洲美洲日本等地移民,分布極為廣泛,成為最大的海外華人族群。

目錄

閩民系形成和擴散

閩民系來源

閩民系來源於西晉末年與六朝時期至五代漸次移入閩、浙、粵的中原人和古閩人。

因為南下地點不同,民系分支的語言有不同程度的不同,亦因為大家南下的原地點不同,而晉朝時各地風俗,語言亦有差別,而細分為數個民系。但閩海民系的人都來相差不遠的時代,閩語區多山,與中原相阻,使北方文化,語言難以影響此民系的發展,亦令閩文化得以獨立發展。閩人亦在歷史上避過多次的大屠殺,為目前中國保留漢文化和傳統最好的地區,族群家族觀念很強。同時移居福建及廣東沿海地區更享有交通便利,閩人在航海,貿易等亦取得多樣成就,亦有閩商之美名。滿清剃髮易服和文字獄使漢文化受到很大影響,但閩人血液里仍流淌着漢族儒家傳統文化。在明末清除初時閩商更是傾盡資本幫助鄭氏集團(鄭成功)以福建為基地進行反清復明活動。清軍占領福建和台灣之後,大量閩人繼續下南洋,經過200多年積累再次崛起,積累了大量財富,控制了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以及菲律賓經濟,而且富可敵國,並在清末民國初幫助孫中山、楊衢雲等革命,與控制全中國經濟的滿族再戰,志在推翻滿清政府。在民國時期華僑富豪以陳嘉庚為首,在這一帶以及福建人早期的聚居地中上環,提供國民黨革命、北伐、抗日的資金中轉站,有大量銀行企業為國民黨提供資本。新中國成立後,大量原居於廈門、廣州上海以及全國各地的閩籍資本家、地主移居香港以及新加坡,香港閩民系當中數十萬都在中西區、灣仔區、東區、觀塘區沿海以及九龍城區紅磡一帶。東南亞閩人在馬來西亞的人口比重為20%,卻控制着全國40%的經濟;占菲律賓總人口1%控制了該國70%的財富,而占印尼總人口5%更是控制了該國80%的財富如民國初由福建晉江潘湖徙印尼中爪哇古都斯金湖的針記創始人黃維源等,新加坡的華人比例達75%更是不在話下[2]

視頻

閩民系 相關視頻

福建清源山被譽為「閩海蓬萊第一山」,自古就是閩南著名遊覽勝地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