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长江源特大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长江源特大桥青藏铁路上的一座桥梁,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唐古拉镇,长江源头的沱沱河流域[1],截至2010年,长江源特大桥是长江上最上游的一座桥梁。大桥全长1389.6米,共有42孔,所经流域为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区中的大河融区,因而施工存在一定困难。大桥由中铁三局于2001年11月24日开工建设,建设中采用多种措施以避免污染高原生态环境。2006年7月,长江源特大桥与青藏铁路一同开通。

桥梁简介

长江源特大桥,是铁路沱沱河桥。

站在“长江源”环保纪念碑前遥望沱沱河,只见一根根桥墩静静地伫立在河水之中。清澈的水流绕过桥墩向下游流去。这里便是是长江源头的第一座大桥—长江源特大桥所在地。

建造过程

在长江源头施工,最令人关注的是环保问题。中铁三局采取了各种措施,保护这里的环境不被污染。钻孔桩施工中产生的泥浆,都要进行二次沉淀处理,严禁将未沉淀的泥浆直接排入河中,沉淀池析出的水,用于路基施工和便道洒水。而其它废料、废渣之类也都要集中弃置到施工废弃的取土坑里,加以平整。至于爱护当地植被、不惊扰野生动物等,更是职工们人人遵循的准则。

沱沱河长江源特大桥建成于2002年9月,跨过约1300米的宽阔河床。大桥位于海拔4600米的沱沱河畔大河融区,这里属于多年高原冻土地段,局部有岛状冻土分布,融区最大冻结度5米,兼有冻土及融区的双重特性,在冻土区建造桥梁是一项世界性技术难题。

承建长江源特大桥的中铁三局采取了“快速开挖,快速施工”的办法,全桥钻孔桩合格率达100%,有效地减少了对冻土的扰动。尽管工程很大,但长江源头沱沱河的环境并没有因此受到影响,国家环保局的监测数据表明,青藏铁路开工以来,长江源头的水质没有发生变化。

2002年9月25日,被誉为“长江第一桥”的长江源特大桥主体工程竣工[2]。该桥位于海拔4600米的沱沱河的大河融区,全长1389.6米,为42孔32米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桥。2001年11月24日开工以来,铁路建设者只用205天就完成了主体工程。施工人员对桥梁桩基钻孔桩施工采用旋挖钻机,以快速成孔,减少对冻土环境的影响。为保护长江源,他们不将未沉淀的钻孔污水排入河中,而是设置沉淀池,采取两次沉淀方法,将沉淀后的泥土集中拉到固定弃土场处理。同时,对可降解垃圾进行深埋处理,将不可降解的垃圾和医用垃圾进行统一封存,定期送到格尔木市进行处理。

地理环境

昆仑山北缘的纳赤台上行15公里,一座雄伟的大桥拔地而起,像巨人的双臂托起飞驰而来的列车。这座大桥就是青藏铁路沿线最高的大桥--三岔河大桥。

三岔河大桥地处海拔3800多米的高山峡谷中。这里冲积地层形成的峡谷,犹如利斧将一座高山从中劈开,三岔河大桥的两端就悬架在地势陡峻的山崖之上。三岔河大桥全长690.19米,桥面距谷底54.1米,是青藏铁路全线最高的铁路桥。它共有20个桥墩,其中17个是圆形薄壁空心墩,墩身顶部壁最薄处仅有30厘米。中铁十四局三公司承担了三岔河大桥的施工任务。指挥长朱明亮说,类似规模大桥的施工,在内地正常工期需要两年。但这座桥是青藏铁路格拉段的重点控制工程,承担着为前方铺轨架梁运输物资的任务,因此大桥建设的控制工期只给了一年时间。

视频

长江源特大桥 相关视频

俯瞰长江源头沱沱河网状河道
七个世界第一 这座特大桥惊艳了全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