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超级市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超级市场
图片来自ifuun

超级市场( supermarket ),(简称超市[1] ,一种大型的零售业商店,通常是连锁式经营的。超级市场售卖各式各种类物品的商店。除了日常生活所需之外,有些超级市场更会售卖时装

超级市场现代化的方式经营,力求有效率的物流,达至薄利多销。它有大量的不同品牌、价格、种类的货品,货品有序地排列,以方便顾客可以在同一所店铺购买所有所需,用贪方便的心理留著客人。顾客选好货品后,到柜台排队付款,减低雇员的需求,节省成本。超级市场通常有小手推车和篮子这类工具以便顾客盛装所选购的商品,有些超级市场甚至有送货服务。

发展

超市在欧美等国已有数十年的历史,1930年代,借由收购弗雷德·特朗普的‘自己吃任你选’商场,迈克尔·库仑美国创建了第一家超级市场。虽然当时的美国处在经济危机时期,但该超市却以低价格的重大突破和使消费者从紧逼性推销的压力中解放出来而获得巨大成功。超级市场以自助式服务、低毛利、低售价为竞争武器,它追求的薄利多销与传统的食杂店百货店的高毛利率形成鲜明对照。超级市场不是自助式服务的创始者,但由于它的快速发展,使得这种服务方式在零售业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它节省了大量的人工费用,大大降低了经营成本,从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超级市场实行低毛利也能盈利,与此同时,它还改善了购物环境。芝加哥超级市场协会本部对超级市场的定义为:“超级市场是规模至少在年销售额100万美元以上的完全部门化的食品店,而且在食品货场实行自我服务销售。”

每个超级市场连锁的定位都会有差异。部份连锁超级市场侧重售卖农产品和休闲食品。

超市的分类

一般来说,超级市场可分为:乡镇型的小型超市、区域型的大型超市。

  1. 乡镇型的小型超市:店面面积大约在200至500坪之间,售卖干粮、日用品卫生纸、清洁用品与生鲜食品,主要功能是提供乡镇民众能在同一商店内购得其生活上所需的不同物品。
  2. 区域型的大型超市:店面面积大约在1,000至2,000坪之间,售卖在乡镇型的小型超市能见到的商品之外,还有家庭五金塑胶用品、手工具用品、和化妆用品等,服务一个区域的民众。

超级市场和街市

超级市场通常售卖急冻食品,但街市卖的通常是当天早上收割或捕获的鱼类蔬果,因此超级市场的货品被指不及街市的新鲜和便宜,这种情况近来有所改观。

超级市场看来比街市干净、卫生、方便。

超级市场的收入来源不单只是货品买卖之间的差额,也包括供应商给予的上架费、过节费等等协助推销的费用。成功的超市可以做到市场垄断的地步,现金流也是一项强势,例如有收款快、还货款期过长已在2019年2月7日停市7年,将会在2026年重开

各地的超市文化

台湾的发展情况

超级市场的发展则在1970年代(民国59年)初期,西门町的大型西门超市及中美超市这两家,为台湾大型超市开端。到了1980年代初期,农产运销公司开始投入超市的经营,再加上日本系统的雅客]、松青超市等公司陆续导入台湾市场,使超市经营的技术引进有更进一步的发展。

1980年代后半期,香港系统的惠康百佳等公司亦相继进入市场,使超市的经营更具专业化,在这阶段,超市的经营进入连锁店的时代。到了2006年,逐渐发展出顶级超市。

顶级超市

台湾的顶级超市,过去以附设在百货公司的超市为主,但短短的一年间,港商惠康百货和远东集团不约而同先后引进Jasons Marketplace、c!ty'super顶级超市。这些高举著顶级超市旗帜的品牌,互相较劲的重点,不再是谁家的商品便宜,而是谁家的商品较独特、稀有,服务较贴心,可以笼络顶级消费者的心。

港商c!ty'super进驻远企购物中心,其中生活用品有高占8成自国外进口,5%至20%为独卖商品,美食则有5成自国外进口,商品平均售价较一般超市贵出1成至1成5。

同源自香港的Jasons顶级超市,其中台北101的Jasons,进口商品达45%,有8成为欧美商品、2成为日系商品,店内独卖的商品则占15%。

日商松青超市经营团队,自创MATSUSEI精致超市品牌MATSUSEI特别强化进口商品比重,强化产地直送的生鲜蔬果与水产比例,并在卖场内引进亚都丽致面包、蛋糕,京兆尹熟食、甜品等高品味的专柜进驻。

加拿大超市文化

因为加拿大人较为喜欢在连锁商店购物,所以大部份的超级市场都是由大集团连锁经营的,加拿大的超级市场大至上分为三类:货仓式超级市场、地区性超级市场、及少数民族超级市场。

  1. 货仓式超级市场:这种货仓式超级市场通常占地数十万平方尺,用接近批发的价钱售卖各特大家庭装的食物,家庭用品、衣服、家具、甚至电器用品。这类超市在一个城市里通常只会有两至三间分店,而且位于离市中心较远而没有公共交通公具的地区。因加拿大天气寒冷,很多家庭都习惯每星期甚至每月驾驶车辆到这些货仓式超级市场购买大量食品及日用品。
  2. 地区性超级市场:这些地区性超级市场规模较少,但分店遍布每一个社区,有些地区甚至会有三至四间属于不同集团的地区性超级市场。因为货仓式超级市场只会售买家庭装的东西,一些小家庭通常会到这些地区性超级市场购买份量较少的食物及用品。而且这类超市分店较多地点方便,加上一些新鲜食品如肉类,水果等等存放期较短,所以很多人都会每隔数天到这类超级市场购买新鲜食物。但因为地区性超级市场规模较少,所以产品的售卖价钱会较高。
  3. 少数民族超级市场:最后一种是售卖非主流食品的超级市场,通常都是家庭式经营的。因为加拿大是一个多元文化社会,所以这类售卖民族食品的超级市场拥有很大的生存空间。这类型的超级市场规模通常比地区性超级市场较少,而且只会售卖某一种民族的食品及只会售卖少量主流社会的西方食物。因为大部份少数民族超级市场都是家庭式经营,所以全市甚至全国只会有一家商店,不过水平可以跟超市看齐。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超市文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较迟才引入超级市场,在开始超市的发展前,日常生活用品会在士多购买。1983年于北京海淀区开设的试验性自选商场是超级市场的雏形。随后普及大陆,其中规模最大为“京华自选商场”,90年代初期,超市文化渐渐“入侵”中国大陆,外国的超市开始进驻经营,如美国沃尔玛法国家乐福超市,早期自选商场大多倒闭。再后几年时,已有中国大陆的独家超市公司,如在广州天河首次开业的好又多量贩等。而回归前的香港一早就已兴起超市文化,故香港一些超市,如百佳等亦有北上开设分店。中国大陆的超市多数为大型式,与香港的小店不同。中国大陆超市的货品多至有电器的售卖,一般有2至3层。


参考文献

  1. 超级市场,台湾大百科全书,98 9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