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诲人不倦

诲人不倦
huì rén bù juàn

近义词循循善诱

反义词误人子弟

出 处 :《论语·述而》

体 裁成语

释 义 :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

诲人不倦汉语成语,拼音是huì rén bù juàn,意思是指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1]

目录

成语出处

出自先秦—孔子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成语典故

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经历新郑之病,他们不得不在当地住了几月,弟子樊迟问孔子怎样干农活。孔子心里不高兴,一改诲人不倦的习惯,承认不如老农。樊迟只好向当地农民请教,终于种出了葫芦扁豆等瓜菜。

成语用法

含褒义。用来形容教导人特别耐心。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赞扬老师的教学态度。也作「诲而不倦」。[2]

示例

北史·高允传》:“ 兴寿 称共 允 接事三年,不尝见其忿色。恂恂善诱,诲人不倦,昼夜手常执书,吟咏寻览。”

红楼梦》第四八回:“ 黛玉 笑道:‘圣人説:诲人不倦。他又来问我,我岂有不説的理!’”亦作“ 诲人不惓 ”。

鲁迅且介亭杂文·河南卢氏曹先生教泽碑文》:“卓哉先生,遗荣崇实,开拓新流,恢弘文术,诲人不惓,惟精惟一。”

朱自清教育家夏丐尊先生》:“夏先生才真是一位诲人不倦的教育家。”

他一生勤勤恳恳,诲人不倦;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栋梁之才

李老师勤勤恳恳,诲人不倦;为教育事业献出了毕生精力。

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艾奇逊是不拿薪水上义务课的好教员,他是如此诲人不倦地毫无隐晦地说出了全篇的真理。”

清·李伯元文明小史》二六回:“幸亏那瞿先生诲人不倦……详详细细地演说了半天。”[3]

成语辨析

词语分解

诲的解释 诲 (誨) ì 教导,明示:教诲。诲人不倦。

不倦的解释 不厌倦;不劳累。《左传·昭公十三年》:“施舍不倦,求善不厌。”

韩愈上考功崔虞部书》:“其行道为学既已大成,而又之死不倦。”

外文翻译

英语 be tireless in teaching;teach with tireless zeal

日语 人を教えて倦まない

参考文献

  1. 诲人不倦 .汉典[引用日期2017-10-20]
  2. 诲人不倦介绍_历史知识_词典网 诲人不倦历史词典解释: 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述补 教诲人家从不厌倦。语出《论语·述而》:“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 诲人不倦的解释_汉语词典_词典网 诲人不倦的解释:[be tireless in teaching;teach with tireless zeal] 乐于教诲人而不知疲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详,在线词典。
  4. 词典搜索-诲人不倦[引用日期2012-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