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语词新作

语词新作
圖片來自知乎

语词新作(neologism)是概念的融合、浓缩和无关概念的拼凑。患者自创一些奇特的文字、符号、图形或语言并赋予特殊的意义,他人无法理解。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目录

语词新作定义

语词新作是指病人自创新字或新词。用一些图形或符号,赋予特殊的意义,有时是将不同字的偏旁或部首拼凑成新的字,只有病人自己懂得,他人完全不能理解;但病人欲将它用于书面文字,或给予特殊的发音用于口头表达。如患者把“尖”指为心脏;“视”代表“非礼莫视”;“%”代表“离婚”等等。

语词新作检查方法

检查者观察病人的动作,若发现病人创造一些文字、图形或符号并且赋予特殊的意义,即为语词新作。病人将某些词汇压缩或剖析,将其中的组成部分重新凑合排列而构成新的词汇及术语。这些新词别人不能理解,但病人看来却有特殊意义,并给以特殊发音和解释。

语词新作临床意义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映,它可以揭露事物内在的、本质的特征,是人类认识活动的最高形式。思维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等基本过程。

词语新作是思维形式障碍的一种表现形式,这种情况常与破裂性思维同时存在,较多见于精神分裂症青春型

语词新作
 
圖片來自知乎

语词新作对比

正常人思维的特征

(1)目的性:指思维指向一定的目的进行,并解决某一问题;

(2)连贯性:指思维过程中的概念前后衔接,相互联系;

(3)逻辑性:指思维过程符合思维逻辑规律,有一定的道理;

(4)实践性:指思维能够通过客观实践的检验。

精神分裂症病人常见情感障碍

(1)情感淡漠:病人对外界刺激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属于情感反应的降低,当外界刺激作用于病人或发生涉及病人利害关系的事件时,缺乏相应的内心体验,又没有相应的面部表情变化,视若无睹。对亲人冷淡,对家里来的客人视若路人,对周围发生的事情漠不关心。严重时受意外而不惊,受捉弄而不怒。这一症状表现为情感的倾向性减弱或消失,深刻性减损或没有,效能性差甚至丧失,但情绪活动尚保存,特别是与满足生物需要相关的情绪可相对活跃。此症状常与意志减退伴随出现。

(2)情感迟钝:也称情感平淡。在程度上比情感淡漠轻,本该引起明显情感反应的刺激作用于病人时,却反应平淡,并缺乏相应的内心体验。一般主要是表现为高级情感和细微情感的逐渐丧失,如对亲人缺乏亲情,对朋友缺乏友情,对同事没有热情,对工作没有责任心,情感反应不鲜明不生动,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早期,若继续发展.则成为明显的情感淡漠

(3)情感衰退:在程度上比情感淡漠重,是指情感反应的极度缺损或丧失。病人对外界刺激缺乏情感反应,既无内心体验,也无面部表情变化,或终日无内心体验地傻笑,面部表情幼稚。但对疼痛及最基本的生理需要性刺激可引起一些情绪反应。此症状一般是整个精神活动持久性、不可逆性退化表现的一部分,常见于精神分裂症的晚期

(4)情感麻木:又称情感性体克。指强烈精神刺激下引起的暂时性情感反应抑制状态。病人虽然处于极度悲哀或惊恐之中,但缺乏内心体验和表情变化,甚至对疼痛刺激也无反应,表现为呆若木鸡。

(5)情感倒错:这是指病人的情感反应的方向正好与外界刺激相反,令人高兴的事件引起悲哀的情绪体验,令人悲哀的事情却引起快乐的情绪反应。如某病人接到父亲死亡的电话时,哈哈大笑,兴奋不已。有时谈论别人施用各种残酷手段对他进行迫害而身体感到痛苦时,却好像没有什么事似的.甚至面带笑容地诉说自己的不幸遭遇。此症状属于情感反应与思维活动或外界环境之间的不协调和分裂。

(6)表情倒错:指表情变化与内心体验之间不一致。内心痛苦时却面带笑容,而痛哭流涕时内心并无痛苦悲哀的体验,甚至还感到快乐。对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病人也说不出原因。这是属于情感活动内部不协调和分裂。

(7)矛盾情感:指病人在同一时刻对同一个人、现象或事物同时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相互矛盾的情感体验。这两种体验并非一个为主、一个为继发,而是同时出现的。如某病人对同一事物产生既喜欢又讨厌的情感体验,对同一个人产生既爱又恨的态度。他不能意识到两者是相互矛盾的,也不能判断哪种态度是对的或是错的.病人并不感到痛苦,亦不能自行觉察。此症状常与矛盾观念、矛盾意向共同存在。

(8)情感不适切:又称情感不协调。指情感反应与外界刺激或思维恬动不一致。一件无关的小事情可能引起病人强烈的情感反应,如在悲伤的时候患者表现出兴高采烈,而不该忧伤的时候表现出愁眉不展。也可能正好相反,面对一件该引起情感反应的事情,病人却无动于衷。也是属于情感反应与外界刺激之间的不协调,但没有达到情感倒错时正好相反的程度。

(9)被强加的情感:指患者所体验的情感体验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外力强加于他的,好像植入他的体验一样。如一病人在与医生接触过程中,表现十分惊恐、紧张,并称自己也不知这种体验为何发生,尽管自己确实体验到了,但不是属于自己的体验.可能是不知名的集团通过一种尚不了解的手段强加给自己的。与其他被动体验一起,构成精神自动症。

(10)情绪变化无常:系指情绪的变化与客观境遇与情景无相应的因果关系。表现哭笑无常,喜怒莫测,且伴有一些古怪与幼稚表情,带有愚蠢兴奋或/和恶作剧的色彩。

(11)易激惹:系指病人在一般轻微的不愉快的情境就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表现激动、暴怒发作和冲动。一般持续时间短.无或无明显的意识障碍

(12)病理性激情:系指一种无诱因的、突发的维时短暂而剧烈的情绪暴发,并伴以破坏性冲动行为。多有意识障碍,病人当时无法控制.事后遗忘。此症状在分裂症中较少见。

(13)病理性欣快:系指没有相应的客观诱因而出现的单调的欣喜、欢乐、幸福等形似感觉良好的心情,同时伴有愚蠢、幼稚、诙谐和戏谑色彩的行为(诙谐性欣快)。病人对此无自知力,给人以啼笑皆非之感。

(14)病理性心境恶劣:系指病人在一段时间内,无任何心理因素而出现不满、委屈、伤感,愠怒、易激动的心情和攻击行为。

(15)心情抑郁:指病人在一段时期内,有心因或无心因刺激下负性情绪增强。病人情绪低落,抑郁寡欢,悲观厌世,忧心忡忡,兴趣索然,性欲减退,睡眠障碍。他们总是以忧伤的跟光和态度观察和对待一切。似乎所有事情的结局都是不幸的、绝望。精神分裂症病人在罪恶,疑病妄想支配下或在恢复期可出现此症状。(16)恐惧:病人在妄想状态下可出现此症状,轻者表现疑惧、提心吊胆,重者惊恐不安、奔跑喊叫,躲藏,伴有心慌心悸等自主神经功能变化。这种情绪反应是不合理的,在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上超出了正常范围。

思维障碍患者的思维特征

思维障碍患者的思维活动表现为联想困难或失去控制,思维活动的数量、速度、主题、连贯性、等方面均发生障碍,因而患者的思维缺乏目的性、并且思维不能指导自己的行动。

语词新作症状学分类

词语新作是思维障碍的一种,思维障碍(thinking disorder)是精神科常见症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大体分为思维形式障碍思维内容障碍

语词新作思维形式障碍

思维形式障碍(disorders of the thinking form)主要为思维过程的联想和逻辑障碍。常见的症状如下:

思维奔逸(flight of thought) 思维联想速度加快、数量增多和转换加速。患者表现为特别健谈,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感到脑子特别灵活,就像机器加了“润滑油”一样难以停顿下来。患者说话的语速快,语量多,主题极易随环境而发生改变(随境转移),也可有音韵联想(音联),或字意联想(意联)。写信或写作文时往往文思敏捷,一挥而就。多见于躁狂发作。

思维迟缓(inhibition of thought) 指思维联想速度减慢、数量减少和转换困难。表现为语量少,语速慢、语音低和反应迟缓。患者感到脑子就像生锈了的机器一样,变笨了,反应变慢了,思考问题困难。多见于抑郁发作。

思维贫乏(poverty of thought) 指联想概念与词汇贫乏,患者感到脑子空空荡荡,没有什么思想。表现为寡言少语,谈话时言语内容空洞单调或词穷句短,回答问题简单,严重者对什么问题都回答“不知道”。多见于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

思维散漫(looseness of thought)、思维破裂(splitting of thought)、语词杂拌(word salad) 指思维的连贯性障碍,即联想概念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思维散漫表现为在交谈时,患者表现为联想松弛,内容散漫,缺乏主题,话题转换缺乏必要的联系。说话东拉西扯,东一句,西一句,以致别人弄不懂患者要阐述的是什么主题思想。对问话的回答不切题,交流困难。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及精神发育迟滞。思维破裂表现为患者的言语或书写内容有结构完整的句子,但各句含意互不相关,变成了语句堆积,整段内容令人不能理解。严重时,言语支离破碎,句子结构不完整,成了一些不相干字、词的堆积,称为语词杂拌,如当医生问患者姓名时,患者回答“地上的云彩,汽车、水饺、计算机,水中飞飞飞,奥氮平……”。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思维不连贯(incoherence of thought) 表现与语词杂拌类似,但产生背景不同,它是在意识障碍背景下出现的言语支离破碎和杂乱无章状态。多见于谵妄状态。

思维中断(blocking of thought) 指思维联想过程突然发生中断。表现为患者在无意识障碍,又无外界干扰时,言语突然停顿,片刻之后又重新开始,但所谈主题已经转换。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思维被夺(thought deprivation)、思维插入(thought insertion) 属于思维联想障碍,前者感到自己思想被某种外力突然抽走,而后者则表现为患者感到有某种不属于自己的思想被强行塞入自己的脑中。两者均不受个人意志所支配,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强制性思维(forced thinking) 是思维联想的自主性障碍。表现为患者感到脑内涌现大量无现实意义、不属于自己的联想,是被外力强加的。这些联想常常突然出现,突然消失,内容多变。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病理性赘述(circumstantiality) 指思维联想活动迂回曲折,联想枝节过多。表现为患者对某种事物做不必要的过分详尽的描述,言语啰嗦,但最终能够回答出有关问题。如果要求患者简明扼要,患者无法做到。见于癫痫、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及老年性痴呆

思维化声(thought hearing) 是同时包含思维障碍和感知觉障碍两种成分的一种症状。患者在思考时,同时感到自己的思想在脑子里变成了言语声,自己和他人均能听到。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语词新作(neologism) 是概念的融合、浓缩和无关概念的拼凑。患者自创一些奇特的文字、符号、图形或语言并赋予特殊的意义,他人无法理解。如“♀&♀”表示同性恋; “∞”表示亲密友好; “犭巿”代表狼心狗肺。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象征性思维(symbolic thinking) 属于概念转换,患者以无关的具体概念代替某一抽象概念,不经患者本人解释,他人无法理解。如患者经常反穿衣服,表示自己“表里合一、心地坦白”,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正常人可以有象征性思维,如玫瑰象征爱情、鸽子象征和平等,但正常人的象征性思维是以传统和习惯为基础的,与文化背景相符,人们之间彼此能够理解。

逻辑倒错性思维(paralogic thinking) 以推理缺乏逻辑性为特点,表现为患者推理过程或缺乏前提依据,或因果倒置,令人感到不可理解,离奇古怪。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和妄想性障碍等。

强迫思维(obsessive thinking) 指在患者脑中反复出现的某一概念或相同内容的思维,明知不合理和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常伴有痛苦体验。强迫思维可表现为:

  1. 反复出现某些想法,如担心被别人传染某种疾病;
  2. 总是怀疑自己的言行是否正确、得当(强迫怀疑);
  3. 反复回忆做过的事情或说过的话(强迫回忆);
  4. 反复出现一些对立的思想(强迫性对立思维),如听到“和平”就不自主的联想到“战争”;
  5. 反复考虑毫无意义的问题(强迫性穷思竭虑),如为什么2+3=5等。强迫思维常伴有强迫动作。多见于强迫症,也可见于精神分裂症。

强迫思维与强制性思维不同:前者是自己的思想,往往同一内容的思维反复持续出现,多见于强迫症;后者则是外力强加的不属于自己的思想,内容变化多端,且突然出现、突然消失,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语词新作
 
圖片來自知乎

语词新作思维内容障碍

思维内容障碍主要表现为妄想(delusion),它是在病态推理和判断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病理性的歪曲的信念。其特征包括:

  1. 妄想内容与事实不符,缺乏客观现实基础,但患者仍坚信不移;
  2. 妄想内容涉及患者本人,且与个人有利害关系;
  3. 妄想内容具有个体独特性,是个体的心理现象,并非集体信念;
  4. 妄想内容与患者的文化背景和经历有关,且通常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妄想应注意与幻想区别。幻想是一种超现实的遐想,将不同的元素或是内容组合在一起的思考形式。部分人遇到挫折或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往往想入非非,把自己放到想象的世界中,以应付挫折,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但幻想通常具有一定目的性,易于纠正。

妄想是精神科临床上常见且重要的精神病性症状之一,可以根据其起源、结构和内容进行分类。

(1)根据妄想的起源,可分为:原发性妄想继发性妄想

1)原发性妄想(primary delusion) 是没有发生基础的妄想。表现为内容不可理解,不能用既往经历、当前处境及其他心理活动等加以解释。原发性妄想是精神分裂症的典型症状,对精神分裂症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2)继发性妄想(secondary delusion) 是发生在其他病理心理基础上的妄想,或与某种经历、情境等有关的妄想。如在抑郁基础上产生的自罪妄想;因亲人死于某种疾病后过分关注自己身体健康,而逐渐产生疑病妄想等。可见于多种精神障碍。

(2)按照妄想的结构,可分为:系统性妄想和非系统性妄想。

1)系统性妄想(systematized delusion) 是指内容前后相互联系、结构严密的妄想。此类妄想形成过程较漫长,逻辑性较强,与现实具有一定联系或围绕某一核心思想,如不仔细辨别,往往难以发现。多见于偏执性精神障碍

2)非系统性妄想(non-systematized delusion) 是一些片段、零散、内容不固定、结构不严密的妄想。此类妄想往往产生较快,缺乏逻辑性,内容明显脱离现实,且易发生变化,甚至自相矛盾。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3)临床上通常按妄想的主要内容归类,常见有:

1)关系妄想(delusion of reference) 患者认为周围环境中所发生的与自己无关的事情均与自己有关。如认为周围人的谈话是在议论自己,别人的咳嗽是针对自己的,甚至认为电视上播出的和报纸上登载的内容也与自己有关。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2)被害妄想(delusion of persecution) 患者坚信自己被某些人或某组织进行迫害,如投毒、跟踪、监视、诽谤等。患者受妄想的影响可出现拒食、逃跑、报警、自伤、伤人等行为。主要见于精神分裂症和偏执性精神障碍

3)夸大妄想(grandiose delusion) 患者认为自己拥有非凡的才能、智慧、财富、权利、地位等,如称自己是著名的科学家、发明家、歌唱家、明星、大富翁、单位或国家领导人等。可见于躁狂发作、精神分裂症及某些器质性精神病

4)罪恶妄想(delusion of guilt) 又称自罪妄想。患者毫无根据地坚信自己犯了严重的错误或罪恶,甚至认为自己罪大恶极、死有余辜,应受严厉惩罚。患者可在此妄想的影响下出现拒食、自杀等行为。多见于抑郁发作,也可见于精神分裂症。

5)疑病妄想(hypochondriacal delusion) 患者毫无根据地坚信自己患了某种严重的躯体疾病或不治之症,因而到处求医,各种详细的检查和反复的医学验证也不能纠正。如认为自己得了艾滋病癌症、心脏病等,而且将不久于人世。严重时,患者认为“内脏都腐烂了”、“大脑成了一个空壳”、“血液干枯了”,称为虚无妄想(delusion of negation)。多见于抑郁发作、精神分裂症、更年期及老年期精神障碍。

6)钟情妄想(delusion of love) 患者坚信自己被某异性或许多异性钟情,对方的一言一行都是对自己爱的表达。有时患者会对这种“爱的表达”做出相应的反应而去追求对方,即使遭到对方的严词拒绝,患者仍毫不置疑,而认为对方是在考验自己对爱情的忠诚。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7)嫉妒妄想(delusion of jealousy) 患者无中生有地坚信自己的配偶对自己不忠诚,另有外遇。为此,患者常常翻看配偶的手机短信和通话记录,跟踪和监视配偶的日常活动,检查配偶的衣物等日常生活用品,以寻觅其“婚外情”的证据。多见于精神分裂症、老年痴呆等。

8)非血统妄想(delusion of non-biological parents) 患者毫无依据地坚信自己的父母不是亲生的,虽经反复解释和证实,仍坚信不移。患者有时认为自己是被抱养或被寄养的,但又说不清从何时、为什么与现在的父母生活在一起。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9)物理影响妄想(delusion of physical influence) 又称被控制感,患者感到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意志行为受到某种外界力量的控制而身不由己。如患者经常描述被红外线电磁波超声波或某种特殊的先进仪器控制。该症状是精神分裂症的典型症状。

10)内心被揭露感(experience of being revealed) 又称被洞悉感。患者感到内心所想的事情,虽然没有说出,也没有用文字书写出来,但被别人都知道了。至于他们通过什么方式知道的,患者则不能描述。该症状是精神分裂症的典型症状。

语词新作临床诊断

在临床诊断中,语词新作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此症状是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之一。

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性症状

尽管目前尚无能特异性的标示为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但出于实践的目的,诊断标准对某些症状或症状群界定为对作出诊断有特殊意义。一般来说,患者在意识清晰的基础上(少数急性起病的患者可有意识障碍)出现下述症状就要想到精神分裂症的可能,出现的症状条目越多,诊断的信度和效度就越高。

(1)思维鸣响,思维插入或思维被撤走以及思维被广播;

(2)明确涉及躯体或四肢运动,或特殊思维、行动或感觉的被影响、被控制或被动妄想;妄想性知觉;

(3)对患者的行为进行跟踪性评论,或彼此对患者加以讨论的幻听,或来源于身体一部分的其他类型的听幻觉;

(4)与文化不相称且根本不可能的其他类型的持续性妄想,如具有某种宗教或政治身份,或超人的力量和能力(例如能控制天气,或与另一世界的外来者进行交流);

(5)伴有转瞬即逝的或未充分形成的无明显情感内容的妄想、或伴有持久的超价观念、或连续数周或数月每日均出现的任何感官的幻觉;

(6)联想断裂或无关的插入语,导致言语不连贯,或不中肯或词语新作;

(7)紧张性行为,如兴奋、摆姿势,或蜡样屈曲、违拗、缄默及木僵;

(8)阴性症状,如显著的情感淡漠、言语贫乏、情感反应迟钝或不协调,常导致社会退缩及社会功能的下降,但必须澄清这些症状并非由;;抑郁症或;;神经阻滞剂治疗所致;

(9)个人行为的某些方面发生显著而持久的总体性质的改变,表现为丧失兴趣、缺乏目的、懒散、自我专注及社会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