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董永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董永清,(1911~1995) 江西吉水人。1930年参加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12军经理处出纳科科员、科长,红1军团直属供给处主任、军团供给部军实科科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和长征的后勤保障工作。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115师独立团供给处主任,独立第1师供给处处长,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供给部部长,冀热辽军区供给部部长,解放军冀东军区后勤部部长,华北野战军后勤部指挥所主任,第19兵团后勤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部第4、第5分部部长,志愿军后勤部副部长,北京军区后勤部部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1年离休,享受正兵团职待遇。1988年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人物生平

北京军区后勤部原部长。

董永清同志是江西省吉水县人,1930年参加工农红军,翌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历任通信员、科员、科长,红一军团直属队供给处主任,红二军团、红五军团供给处主任,红一军团供给部军实科科长,红一师供给处处长等职,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二、三、四、五次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师供给处处长,分区供给部长,冀热辽军区供给部长、后勤部长等职,参加了平型关战役,为壮大我军队伍和创建抗日根据地做出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冀察热辽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冀东军区后勤部部长、华北野战军后勤指挥所主任、十九兵团后勤部部长等职,参加了平津战役和解放太原[1]石家庄甘肃和宁夏等重大战役战斗。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军委军运司令部副参谋长,志愿军后勤分部部长、后勤部副部长,北京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后勤部顾问组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他坚持勤俭建军的方针,为我军后勤战线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做了大量工作。十年动乱期间,他对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倒行逆施深恶痛绝。他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董永清同志工作勤恳,学习刻苦,作风严谨,团结同志,廉洁自律,艰苦朴素,体现了一个老党员、老红军、老干部崇高的精神境界。

董永清同志因病于1995年11月2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革命事迹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参加了第一至五次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开始长征时,董永清患了流行性肌肉炎,但他仍然顽强地坚持行军,不肯离开红军,终于战胜病魔。红军过云南盘江时,敌人的飞机把他炸成了重伤,部队安放他在苗族老乡家养伤,伤势没有完全痊愈,他就坚持去找部队,后来终于找到部队,继续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参加了平型关战斗。战斗结束后,董永清更加忙碌,日夜不停地忙于部队的物资供应和弹药补给。抗战期间,由于敌人的经济封锁,为了解决部队的需求,他依靠群众,办起了被服厂、枪械修理厂、皮革厂、造纸厂等,还帮助群众抢收粮食、保管粮食。

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解放石家庄、新保安、北平、太原、宁夏等战斗。

抗美援朝时,由于道路很差,部队的物质和弹药常常在路上受阻,不能及时送上前线,为此董永清经常要到路上去进行疏通。1951年4月的一天,志愿军运往前线的物质车辆在一座山的隘口处被堵,董永清刚从后勤部开会回来就驱车前去,在路上车子不小心翻下了山谷,他从车内抛出来险些丧了命[2]

视频

董永清 相关视频

115师独立团团长回忆:六架日军飞机飞过,山河破碎百姓流离

参考文献

  1. 太原战役,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 吉水红色故事:董永清,搜狐,2017-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