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艋舺福德宫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艋舺福德宫
图片来自pixnet

艋舺福德宫,又名艋舺福德府,是位于台湾台北市万华区菜园里、艋舺最早的的土地祠,因拓宽西昌街而迁至长沙公园。

历史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泉州人以垦号“陈赖章”申请开垦艋舺,起初在沙麻厨社的大溪口(今贵阳街二段环河南路二段交界)搭盖几间茅屋栖身,惨淡经营,日后移民也逐渐增多,形成称为“番薯市”的市集。当时货物会从艋舺第一水门的码头卸下,由贸易商把接近第一水门的西昌街作为集散点。1720年左右,为让早期移民有敬奉本地土地神明之处,就在离贵阳街不远的西昌街一带盖了座小土地公庙,也就是现在的艋舺福德宫。

庙又名“艋舺福德府”,为艋舺最老的土地庙。战后时期,林衡道曾推荐对台湾土地公庙历史有兴趣者,可去佛头港景福祠小南天福德爷祠、艋舺福德宫、及大龙峒的土地庙参观。

1979年前后,西昌街计画拓宽,当年的艋舺福德宫就恰好位于西昌街拓宽街道的正中央位置,依照规画只有拆除一途,引起万华地区民众哗然,为保这座土地庙,地方人士透过各种管道四处陈情。至1980年12月中旬时,西昌街拓宽完成,只剩此庙没有迁走,由于没有专门管理人员,市政府即使编了预算想把它迁走,也无对象可给。当时附近摊商会聚集在此形成夜市,阻碍交通。此事在台北市议会引起轩然大波,当地闻人黄春生提案保留该庙,民众也组了管理委员会设法迁移,市议员林宏熙找时任台北市市长李登辉陈情,李登辉也因此事到这庙祭拜以望能顺利迁建。

在李市长代为寻觅下,庙身原有的砖瓦原封不动搬到长沙公园重建。该公园辟建于1979年,属菜园里,位于环河南路二段与长沙街二段交叉口,不是古称“番薯市”的范围内。据林宏熙回忆,他与几个地方人士曾笑著对李登辉说,若能顺利迁建,土地公可保祐当总统,李登辉就紧张回这种事不能乱讲。1982年尾,新庙落成,时任省主席的李登辉获悉后撰了一付对联给议员周得福表示祝贺。1996年中华民国总统选举后,连任成功的李总统在庆功宴上还特别向林宏熙提此庙。

今址为长沙街二段207号,对面为艋舺龙津宫。以农历二月初二土地公生、以及八月十五日坐位为祭祀日。

土地祠

土地庙,又称土地公庙福德庙伯公庙,为民间供奉土地神的地方(庙宇),多于民间自发建立的小型建筑,属于分布最广的祭祀的建筑,乡村各地均有分布。在1949年以前,凡有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地方——土地庙。

土地庙在中国大陆曾由于“文革”作为“四旧”大部分被捣毁。随著“改革开放”和开始信仰自由[1] 以后,自1980年前后有蒸蒸日上的恢复民间信仰和社会的逐渐发展,便有一股建设土地庙的浪潮。这些土地庙多由农民自发组织建设的信仰中心,属于微型建筑,高度从不到2米至正常房屋高度;面积大小小则几平方米,大则十几平方米。1980年代和1990年代大陆官方和媒体一直密切关注这股建设土地庙的浪潮,就以当时农村小学基础教育设施落后为借口和理由,来呼吁乡民多关注乡村基础教育,集中精力投资建学校,不要热衷于“迷信”,但仍旧无法破坏民间信仰的力量。部分地区官方就以破除迷信为借口而进行强行拆除,这股土地庙信仰复兴的热潮最终还是被大陆官方镇压了。然而实际上至2000年以后,几乎每乡至少有一处或多处,其数量分布因地而异。台湾因为拥有宗教信仰自由所以有相当多的土地庙;据官方的调查,其数量超过1300所以上。

与农村地区的土地庙相对的,是供奉城市守护神的城隍庙

土地神

土地神又称“福德正神”、“土地公”、“土地公伯”、“土地伯公”、“土地爷”,在马来西亚新加坡一般称为“大伯公”。民间信仰最为普遍的众之一,流行于汉族地区及部分受汉族文化影响的少数民族也有信仰。土地神属于中国民间信仰中的地方保护神,在1949年及其以前,凡有汉族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的现象。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祭祀土地神即祭祀大地,现代多属于祈福、保平安、保收成之意。土地神也是道教诸神中地位较低,也是与人民较亲近的神祇

土地庙的造型

土地庙因神格不高,且为基层信仰,多半造型简单,简陋者于树下或路旁,以两块石头为壁,一块为顶,即可成为土地庙,俗称“磊”型土地庙。也有简单以水泥或砖块砌成,现今台湾甚至有工厂开模以水泥灌制大量生产,也有土地庙因香火鼎盛,逐渐中大型化者。

中国大陆土地庙

潮汕土地庙

土地神在潮汕俗称为伯公。土地庙亦称伯公庙或写作福德老爷庙、福德古庙。每家每户家中都会有伯公神位,商铺也不例外。伯公庙规模通常不大,但分布最为普遍,田野、山岭、村口、街衢,在在皆有。福德老爷身旁通常伴有福德老爷夫人,是和蔼可亲的形象。

参考文献

  1. 信仰自由,relig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