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能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能樂日语:能/のう),也称能剧,是日本独有的一种舞台艺术,为佩戴面具演出的一种古典歌舞剧 ,从镰仓时代后期到室町时代初期之间创作完成。能在日本作为代表性的传统艺术,与歌舞伎[1]一同在国际上享有高知名度。

起源

虽然关于的能的准确的起源并不清楚,但是7世纪时从中国大陆传入的日本最古的舞台艺术伎乐,和奈良时代传自大陆的散乐被认为有可能是其开端。散乐最初与雅乐一同受到了朝廷的保护,但是很快在民间传播开来,与古老的民间技艺相结合,发展成为以模仿等为主要形式、滑稽搞笑的表演技艺及短剧。此后就被称为猿乐,成为现在的能剧的原型。

另一方面,从平安时代中期开始,以神道的宗教仪式为起源的田乐和在佛教寺院举行的延年等演艺也在兴起和发展。其演员原本是农民和僧侣,平安末期出现了专业的演艺团体。

内容及名称

所谓的“能乐”(能楽)是“式三番”(神道教祭祀剧)、“能”(古典歌舞剧)以及“狂言”(古典滑稽剧,“能”的幕间休息时表演的一种短剧,为与在“能”中出现的“间狂言”区别,多称“本狂言”)的总称。这三种表演都是由能乐师(能演员、狂言演员及乐师)表演的传统戏剧,但是按照戏曲、戏剧技法和演员的不同又有所区别。广义的“能”与“能乐”相通;狭义上则指“式三番”以及“能”。从中世纪以来长期被称为“猿乐”、“申乐”、“猿(申)乐之能”[2],但从明治时代改称为“能乐”后,能乐就成为了一般的通称。

以下针对能(狭义的能乐)作介绍。能是以主角演员的歌舞为中心,与伴奏之唱念及奏乐所构成的音乐剧演员使用面具是能的特征;能的面具称为能面。戏剧的要素是由舞蹈(舞)、唱念(谣)和奏乐(囃子)所构成。其中负责舞与谣等实际表演技巧的是主角(仕手:シテ,能的主角)、配角(胁:ワキ,能的配角)以及狂言演员(狂言方);负责音乐伴奏的是乐师(囃方),由笛乐师(笛方)、小鼓乐师(小鼓方)、大鼓乐师(大鼓方)、太鼓乐师(太鼓方)组成。主角负责主导齐唱(地谣)以及演出进行的管理;演出进行由辅佐员(後見)执行。配角、乐师和狂言演员合称为三役。

视频

能樂 相关视频

日本传统文化能乐
日本能乐大师,衫田真奈美,简单表演示范

参考文献

  1. 歌舞伎——日本戏剧中的中国文化 ,搜狐,2018-7-9
  2. 日式能乐,站酷(ZC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