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胡焯猷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胡焯猷

圖片來自pixnet

胡焯猷,字攀林,一字瑞铨,号仰堂福建汀州永定忠坑(今永定县下洋镇中川村)人。臺灣知名墾戶,原為貢生乾隆年間在臺灣府興直堡淡水廳新莊山腳(今臺灣新北市泰山區)開墾,致富後,樂善好施、廣結善緣。乾隆十七年(1752年),於新直山西雲岩獻地建「大士觀」(今五股西雲寺);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在新莊米市(新莊老街)捐建關帝廟。並以畢生多數財產捐建了明志書院,嘉惠士子。《臺灣通史》有其傳記。[1]

介紹

約生於康熙卅二年(1693年)左右,少時在四書五經之外,私下研究醫術,雍正十一年(1733),胡焯猷到臺灣臺北發展,定居於興直堡新庄(今新莊區),乾隆十年(1745年),在臺北為百姓治療瘟疫,獲得民眾肯定。

乾隆十三年(1748年),胡焯猷和林作哲、胡習隆等三人,合組「胡林隆墾號」,向淡水廳申請開墾興直堡成子寮、水碓、山腳、貴子坑、坡角、營盤一帶,原平埔族武勞灣社從事原始農業的地方,即今新北市五股區泰山區新莊區北邊,因為屬於「天泉水崛」的良田美地,開墾的水田超過324,佃農在110戶以上。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他認為淡水廳文風未啟,有心向學者需到彰化竹塹讀書,於是將努力打拚大半輩子的積蓄,即「胡林隆墾號」名下,位於和平頂山腳的「瓦屋一進五間,旁有廂房12間,前鑿池塘,上接山水下落庄田」等資財捐出,設立「義塾」,並以約80甲的水田,歲入租穀609石(年納番租23石3斗4升,社餉銀8兩3錢3分4釐),做為維持費,開始延請名師,給予北臺灣有志向學的士子受教的機會。捐款設立書院後,留下來做為生活費的水田約28甲,即其捐出的財產幾近三分之二。其義舉感動了另一位大墾戶監生郭宗碬,郭也捐了大量金錢予「義塾」。

淡水同知胡邦翰認同胡焯猷興學義舉,呈請上層同意,閩浙總督楊廷璋核准,並定名為「明志書院」,命名「明志」,是引三國諸葛亮《誡子書》:「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的典故,期許學子恬靜寡欲,志向高遠。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閩浙總督楊廷璋立「興直堡新建明志書院碑」置於書院內之牆上,高四尺五寸(135公分),寬二尺二寸(66公分)。「義學」自此改為「書院」,成為臺灣北部地區第一所「書院」。「窮理致知反躬實踐傳聖道應尊朱夫子」與「捨宅作祠捐資興學惠鄉里當效胡先生」,是明志書院的門聯,也是對朱熹治學精神及胡焯猷造福鄉里的義舉,做了適切的褒揚。

參考文獻

  1. 胡焯猷pi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