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肉蓯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肉蓯蓉 为列当科植物肉苁蓉或苁蓉、迷肉苁蓉等的肉质。多于春季苗未出土或剛出土時來挖,除去花序,乾燥。切厚片生用或酒製用。

形態

肉苁蓉

多年生寄生草本,高15~40厘米。茎肉质肥厚,圆柱形,黄色,不分枝或有时从基部分2~3枝。被多数肉质鳞片状叶,黄色至褐黄色,覆瓦状排列,卵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1~2.5厘米,宽4~8毫米,在茎下部者较短且排列较紧密,上部者较长,排列较疏松。穗状花序圆柱形,长8~25厘米;宽6~8厘米,花多数而密集;每花的基部有1枚火苞片和2枚对称的小苞片,大苞片卵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先端尖,小苞片长圆状披针形,与花萼几等长;花萼钟形,淡黄色或白色,长1~1.3厘米,5浅裂,裂片近圆形,无毛或多少被有绵毛;花冠管状钟形,5浅裂,裂片近圆形,紫色,管部白色;雄蕊4,花药倒卵圆形,先端有短尖的药隔,花药与花丝基部被皱曲的长柔毛;子房上位,长椭圆形,花柱细长。蒴果椭圆形,2裂。种子多数。花期5~6月。果期6~7月。[1]

苁蓉

多年生寄生草本,高可达1米。形与肉苁蓉相似,但茎上鳞片状叶呈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5~4厘米,宽4~8毫米,先端渐尖。花黄色,大苞片线状披针形,近于光滑,小苞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稍长于花萼;花萼光滑无毛,裂片边缘有细圆齿。

迷肉苁蓉

多年生寄生草本。茎基部特别肥厚,直径30~45厘米,鳞片状叶;呈卵状披针形;茎中部较细,直径15~25厘米,鳞片状叶呈长团状披针形。穗状花序长圆形或圆柱形;苞片边缘密被绵毛;花冠裂片边缘具细毛。

產地

肉苁蓉

生于盐碱地、干河沟沙地、戈壁滩一带。寄生在红沙盐爪爪着叶盐爪珍珠西伯利亚白刺等植物的根上。分布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地。

苁蓉

生于湖边沙地、琐琐林中,寄生在琐琐的根上。分布内蒙古等地。

迷肉苁蓉

生于沙地、琐琐林中,寄生在琐琐根上。分布内蒙古等地

性味

甘、鹹,溫。

歸經

大腸經。

功效

具有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通便的功效。主治腎陽虛衰、精血虧損、陽痿、遺精、腰膝冷痛、耳鳴目花、帶濁、尿頻,月經愆期、崩漏、不孕不育、腸燥便秘[2]

臨床應用

1.用於腎虛陽痿,遺精早泄及腰膝冷痛,筋骨痙弱等症。肉從蓉溫而不燥,補而不峻,用於腎虛陽痿、遺精、早泄等症,可配合熟地黃菟絲子山萸肉等同用;治腰膝冷痛、筋骨痿弱,可配合續斷補骨脂等同用。

2.用於腸燥便秘。本品能溫潤滑腸,多用於老年人及病後、產後津液不足,腸燥便秘之症,常與火麻仁柏子仁等藥配伍同用。[3]

參考文獻

  1. 肉蓯蓉,中醫世家
  2. 肉蓯蓉,中藥材圖像數據庫
  3. 肉蓯蓉,中醫醫典詳述